更多“怎样进行平皿中菌落的记录摄影?”相关问题
  • 第1题:

    血液透析中心(室)空气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分别为()。

    A.≤4cfu/5min.直径9cm平皿;≤10cfu/cm

    B.≤4cfu/15min.直径9cm平皿;~10cfu/cm

    C.~4cfu/5min.直径9cm平皿;≤5cfu/cm

    D.≤4cfu/15min.直径9cm平皿;≤15cfu/cm


    答案:A

  • 第2题: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A.≤6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B.≤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C.≤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3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E.≤2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答案:B
    解析: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 第3题: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检验常用生物法或化学法进行,其中生物法是

    A.将真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答案:B
    解析: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查方法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进行。

  • 第4题:

    细菌总数菌落计数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如果其中一个平皿有大片状的菌落生长,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高压灭菌效果检验常用生物法、化学法等,其中生物法是()。

    • A、将任何细菌均可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食品细菌总数检样计数时应选择()。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检验常用生物法或化学法进行,其中生物法是()

    • A、将真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细菌总数检验报告时一个稀释度的两个平皿应选取菌落数在()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菌数测定标准。

    • A、30~100
    • B、100~300
    • C、30~300
    • D、150~300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判断题
    细菌总数菌落计数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如果其中一个平皿有大片状的菌落生长,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细菌总数培养后,应立即进行细菌总数平皿菌落计数,如果计数必须暂缓进行,应将平皿存放于5~10℃冰箱内,且不超过24h。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细菌菌落计数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1/3成片状菌落,其余菌落分布均匀,应该如何处理?()
    A

    以无片状菌落的平皿作为菌落数

    B

    以两平皿菌落数的平均作为菌落数

    C

    以片状菌落平皿的另一半计数后乘2代表全皿菌落数参加统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进行平皿中菌落的记录摄影?

    正确答案: 将去盖之平皿覆置于放大机底片匣处,使培养基表面及印像纸到镜头之距离皆为所用镜头焦距之二倍(如焦距为10.5cm,则二者至镜头的距离皆为21cm)。所摄影像为黑底最片,大小道与实物相等,不易失真,反差强。用这种方法摄影,较易记录菌落形态及计数。
    此法亦适于拍摄一般透明标本及某些低倍放大的显微镜标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导管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应

    A.≤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B.≤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C.≤1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1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E.≤2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答案:B
    解析:
    导管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应≤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第14题: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E.以上均不是

    食品真菌和酵母计数时应选择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细菌总数培养后,应立即进行细菌总数平皿菌落计数,如果计数必须暂缓进行,应将平皿存放于5~10℃冰箱内,且不超过24h。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对乳样进行菌落总数测定时,接种样品的平皿须放在培养箱中培养()。

    • A、12h
    • B、24h
    • C、36h
    • D、48h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对于霍乱弧菌在庆大霉素琼脂选择培养在平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下列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 A、菌落带灰色
    • B、半透明
    • C、扁平稍隆起
    • D、菌落边缘干燥
    • E、圆形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食品真菌和酵母计数时应选择()。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霉菌及酵母菌测定时,其计数标准为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菌落总数的()乘以稀释倍数。

    • A、和
    • B、平均数
    • C、最接近15-150的平均菌落数
    • D、任选一平皿计数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烧伤病区属于Ⅱ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菌落总数不超过()。

    • A、4CFU/平皿(30分钟)
    • B、4CFU/平皿(15分钟)
    • C、4CFU/平皿(5分钟)
    • D、5CFU/平皿(5分钟)
    • E、10CFU/平皿(5分钟)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高压灭菌效果检验常用生物法、化学法等,其中生物法是()。
    A

    将任何细菌均可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B

    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C

    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D

    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E

    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正确答案: E
    解析: 高压灭菌效果检查方法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进行。

  • 第22题:

    填空题
    菌落总数测定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无菌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并混匀作空白对照。

    正确答案: 46℃,1m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菌落计数中,空白对照平板上生长菌落,可能来自下列哪些污染源()。
    A

    空白稀释液

    B

    用于倾注平皿的培养基

    C

    被检样品

    D

    平皿吸管

    E

    空气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