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9时,某市某高校一大学二年级女生李某,出现发热(体温38.5℃)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到校医院就诊,以“上感”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女生被转诊至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发现:神志清楚,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9.0℃,眼结膜充血,脉搏78次/分,血压120/75mmHg,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胸片X线照片未见异常性改变。实验室检测WBC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GR)80.35、淋巴细胞1.0*109/L。并采集咽拭子样本后送检,5月1

题目

2011年5月10日9时,某市某高校一大学二年级女生李某,出现发热(体温38.5℃)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到校医院就诊,以“上感”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女生被转诊至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发现:神志清楚,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9.0℃,眼结膜充血,脉搏78次/分,血压120/75mmHg,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胸片X线照片未见异常性改变。实验室检测WBC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GR)80.35、淋巴细胞1.0*109/L。并采集咽拭子样本后送检,5月14日,经荧光定量PCR或RT-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初步诊断:甲型H1N1流感。从2011年5月10日13时至5月15日20时,李某痛宿舍及同层宿舍女生中,共有22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体温均超过38.5℃。采集体温在38.5℃以上的22例患者咽拭子经荧光定量PCR或RT-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18名甲型H1N流感病毒呈阳性,马上送往医院治疗。在所有19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有10例病人心肌酶升高;4例病人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3人胸片提示有肺炎阴影,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其他检验均未发现异常。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点,你对该高校控制疫情提出哪些建议?


相似考题
更多“2011年5月10日9时,某市某高校一大学二年级女生李某,出现发热(体温38.5℃)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到校医院就诊,以“上感”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女生被转诊至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发现:神志清楚,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9.0℃,眼结膜充血,脉搏78次/分,血压120/75mmHg,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胸片X线照片未见异常性改变。实验室检测WBC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GR)80.35、淋巴细胞1.0*109/L。并采集咽拭子样本后送检,5月1”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5岁。持续咳嗽2个月,干咳少痰,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或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较长时间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明显缓解。体检:体温正常,咽无充血,呼吸音稍粗,无哮鸣音。X线胸片显示未见异常改变。外周血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7。

    该例患儿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为

    A、肺功能激发试验
    B、血清IgE测定
    C、胸部X线检査
    D、基础肺功能检查
    E、肺功能舒张试验

    答案:A
    解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肺功能可以正常,因此根据其气道高反应性的基本特征,可以采用药物激发试验辅助临床诊断与病情严重度评估。

  • 第2题:

    患者邢某,男性,25岁,以突然畏寒、高热、咳嗽1天就诊。体检:右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下肺有大片炎性阴影。入院后肌注青霉素治疗,体温逐渐下降,患者一般情况也明显好转。

    该患者停用抗生素的指标是
    A.体温降至正常后1周
    B.体温降至正常后3天
    C.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D.体温降至正常后2周
    E.X线示炎症阴影完全消失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40分) 例:李某,女性,28岁。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 查体:T38、9℃,P10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主诉: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1分)
    现病史:女性,28岁。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2分)
    既往史:有无其它相关疾病史(1分)
    体格检查:T38、9℃,P10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1分)
    辅助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1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5分)
    患者以“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为主症,符合中医“感冒”诊断。
    风热犯表,营卫失和,故见发热、微恶寒、汗出;风热上扰,则见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6分)
    1、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
    2、T38、9℃,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3、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鉴别诊断:(4分)
    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外界过敏原刺激有关,有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可缓解,常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等。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感冒(2分)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感冒(2分)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分)
    中医治法:辛凉解表。(2分)
    方剂:银翘散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金银花20g连翘20g豆豉15g荆芥15g薄荷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甘草6g竹叶10g芦根10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5分)
    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
    3、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 第4题:

    2011年5月10日9时,某市某高校一大学二年级女生李某,出现发热(体温38.5℃)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到校医院就诊,以“上感”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女生被转诊至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发现:神志清楚,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9.0℃,眼结膜充血,脉搏78次/分,血压120/75mmHg,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胸片X线照片未见异常性改变。实验室检测WBC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GR)80.35、淋巴细胞1.0*109/L。并采集咽拭子样本后送检,5月14日,经荧光定量PCR或RT-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初步诊断:甲型H1N1流感。从2011年5月10日13时至5月15日20时,李某痛宿舍及同层宿舍女生中,共有22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体温均超过38.5℃。采集体温在38.5℃以上的22例患者咽拭子经荧光定量PCR或RT-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18名甲型H1N流感病毒呈阳性,马上送往医院治疗。在所有19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有10例病人心肌酶升高;4例病人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3人胸片提示有肺炎阴影,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其他检验均未发现异常。请回答咽拭子样本采样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最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
    2)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瓶口消毒,保持容器无菌;
    3)操作要细心,严防标本间交叉污染;
    4)操作者应注意做好自我保护。

  • 第5题:

    病历摘要男性,17岁。发热、咽痛3周,血尿5天。患者3周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8.2℃,伴咽痛,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肌内注射2天后退热,症状缓解。5天前发现肉眼血尿,伴眼睑水肿,近3天水肿明显加重,尿量减少,伴恶心、食欲缺乏、疲乏。发病以来,睡眠尚可,排便正常。既往史:平时体健,无肝脏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无特殊。查体:T37.2℃,P100次/分,R22次/分,BP140/1OOmm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RBC(++)。血常规:Hb96g/L,WBC6.5×109/L,N0.70,L0.30,血肌酐256μmol/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2.急性肾功能不全3.继发性贫血4.肾性高血压
    诊断依据:1.前驱感染:发病前3周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2.典型临床表现:肉眼血尿、水肿、尿少、蛋白尿、血压高。3.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升高;血红蛋白降低。
    鉴别诊断:1.急进行肾小球肾炎2.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3.IgA肾病4.其他病原感染后急性肾炎
    进一步检查:1.免疫学检查(包括补体水平,ASO)。2.狼疮、紫癜、糖尿病相关检查(ANA,ds-DNAAb,血小板计数及功能,血糖等)。3.肾脏B超。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低盐饮食,适当控制液体入量。2.治疗感染灶:抗生素治疗。3.对症处理:控制高血压,利尿消肿。

  • 第6题:

    吴女士,28岁。发热3日伴咽痛、咳嗽、胸痛,乏力,给予青霉素治疗,体温未下降,今晨开始牙龈出血不止,自感病情严重,急诊来院。体检:体温39.6°C、脉搏12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8/80mmHg,神清、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肝脾未及、淋巴结不大。外周血白细胞1³109/L,中性粒细胞占0.5,红细胞3.0³1012/L,血小板20³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³109/L。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正确答案: 主要护理诊断和合作性问题:
    潜在并发症:感染
    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自理缺陷,与病情严重及医疗性限制有关
    恐惧,与自感病情严重有关

  • 第7题:

    患者邢某,男性,25岁,以突然畏寒、高热、咳嗽1天就诊。体检:右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下肺有大片炎性阴影。入院后肌注青霉素治疗,体温逐渐下降,患者一般情况也明显好转。该患者停用抗生素的指标是()。

    • A、体温降至正常后3天
    • B、体温降至正常后1周
    • C、体温降至正常后2周
    • D、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 E、X线示炎症阴影完全消失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d,皮疹5h”来诊。患儿1d前出现发热,稍咳,自述咽痛,吞咽时加重,服用感冒冲剂、退热药等;次日发热不退,头痛,不愿进食,面红,发现皮疹。查体:T38.5℃;意识清楚,状态尚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身皮肤充血潮红,布满密集的针尖大充血性丘疹,分布均匀;心、肺、腹未见异常。咽拭子培养为A组β-溶血链球菌,隔离期为()
    A

    至体温正常

    B

    至症状消失

    C

    至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

    D

    经青霉素注射7~10d后

    E

    至症状消失,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

    F

    至皮疹消退

    G

    至周围没有新发病例


    正确答案: F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杜某,男,2岁6个月。3天前洗澡后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7.8℃,伴寒战鼻塞、鼻流清涕,咳嗽,痰少难咯,至社区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32%。给予输液治疗后,体温未见明显下降,咳嗽加重,伴喉间痰鸣,呼吸困难,口唇轻微发绀,遂去某院就诊。刻下症:高热,体温39.4℃,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咳嗽咳痰,痰量多,色黄难咯,面赤口干,汗多,无寒战呕吐等,大便2日未行,小便色黄。查体:可见三凹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腹部胀满,无明显压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辅助检查: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85%,胸部X线示右侧中下肺野斑片状浸润灶影。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正确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
    西医疾病诊断:小儿肺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某医院护士,23岁。因发热伴咽痛、轻微干咳2天就诊。发病时间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查体:T39.5℃,R27次/分,BP110/65mmHg,P87次/分,无皮疹,皮肤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余未见异常,心律齐。

    首先要为该患者进行哪些检查
    A.咽拭子培养
    B.血常规
    C.心电图
    D.心肌酶、肝肾功能
    E.血气分析
    F.胸部X线照片

    答案:B,F
    解析:
    1.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患者为医务人员,属SARS高危人群,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首先为患者进行血常规和胸部X线照片检查。
    2.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患者为医务人员,属SARS高危人群,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属SARS疑似病例,故应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6小时内对患者居所采取消毒措施,隔1~2天复查胸片。
    3.接到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后,城镇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对疫点(包括患者住所、工作场所等)进行消毒处理。患者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如下:①对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15%过氧乙酸7ml(1g/m)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ml/m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②对患者住过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共电梯、楼梯用有效氯为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ml/m喷雾2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的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③对患者曾进入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及大厅、走道等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房间消毒)。④对可能受污染的床上用品、毛巾可用有效氯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⑤对家具、日常用品等物体的表面可用有效氯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4.健康指导包括: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提高个人卫生素质。②搞好环境、室内卫生,特别是保持良好的通风。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③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④有基础病者冬春季节应重视个人防护,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少到人群聚集场所。⑤与呼吸道传染病人接触需带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⑥避免接触可疑的动物、禽鸟类。

  • 第11题: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d,皮疹5h”来诊。患儿1d前出现发热,稍咳,自述咽痛,吞咽时加重,服用感冒冲剂、退热药等;次日发热不退,头痛,不愿进食,面红,发现皮疹。查体:T38.5℃;意识清楚,状态尚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身皮肤充血潮红,布满密集的针尖大充血性丘疹,分布均匀;心、肺、腹未见异常。咽拭子培养为A组β-溶血链球菌,隔离期为()

    A至体温正常

    B至症状消失

    C至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

    D经青霉素注射7~10d后

    E至症状消失,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

    F至皮疹消退

    G至周围没有新发病例


    E

  • 第12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28岁。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查体:T38.9℃,P10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辅助检查: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0.43,淋巴细胞0.55。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
    (2)T38.9℃,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3)中性粒细胞0.43,淋巴细胞0.55。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消失。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此外,本病还需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风热犯表,营卫失和,故见发热、微恶寒、汗出;风热上扰则见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营卫失和。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3.中医辨证诊断风热感冒。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邪。
    2.所选方剂名称银翘散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金银花20g、连翘20g、豆豉15g、荆芥15g、薄荷1Og、桔梗1Og、牛蒡子15g、甘草6g、竹叶1Og、芦根1O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
    3.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 第13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某医院护士因发热伴咽痛、轻微干咳2天就诊。查体:T39.5℃,R27次/分,BP110/65mmHg,P87次/分,无皮疹,皮肤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余未见异常,心律齐。首先要为该患者进行哪些检查()。

    • A、血常规
    • B、心肌酶、肝肾功能
    • C、胸部X线照片
    • D、心电图
    • E、血气分析
    • F、咽拭子培养

    正确答案:A,C

  • 第14题:

    杨某,女,24岁,未婚,工人,于2002年5月3日就诊。自述2天前游泳后自感恶寒,周身乏力疼痛,未能注意。次日体温升高,汗出,微恶风,鼻塞喷嚏,咽痛,微咳,无痰,头痛且胀。遂来就诊。查体:T38.5℃,P10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胸部:心肺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0×109/L,N65%。胸片:肺部未见实质性改变。【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历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肺炎相鉴别(中西医结合),请与咳嗽相鉴别(中医)。


    正确答案: 患者姓名:杨某性别:女年龄:24岁职业:工人婚况:未婚
    主诉:发热,恶风头痛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游泳后自感恶寒,周身乏力疼痛,未能注意。次日体温升高,汗出,微恶风,鼻塞喷嚏,咽痛,微咳,无痰,头痛且胀。遂来就诊。现症见:发热,微恶风,鼻塞喷嚏,咽痛,微咳,无痰,头痛且胀。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T38.5℃,P10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尖红,苔薄白。脉象:脉浮数。
    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咽部充血
    颈项: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无异常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0×109/L,N65%。胸部X线片肺部未见实质性改变。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发热恶风为主症,诊断为感冒。风热犯表,卫表失和,故见发热汗出,微恶风。风热束表,肺失宣散,鼻窍不利,故见鼻塞喷嚏,微咳。风热上扰清窍,则头胀痛。热熏清道则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风热之邪在表之症。
    中医鉴别诊断: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导致的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本病有冒湿的诱因,虽有咳嗽症状,但其与发热汗出,微恶风,鼻塞喷嚏,咽痛,微咳,无痰,头痛且胀等表热症状并见,故诊断为风热感冒,而不诊断为咳嗽。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恶风头痛2天。
    2.鼻塞、喷嚏、咽痛、微咳。
    3.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4.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WBC5.0×109/L,N65%。
    西医鉴别诊断:当与肺炎相鉴别,后者可见发热,咳嗽、咳黄痰,可伴喘憋,肺部查体可叩诊浊音,听诊可及湿啰音,痰细菌学检查阳性,胸部X线检查异常。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型诊断:风热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方案:
    中医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金银花15g连翘15g山栀12g豆豉9g
    薄荷12g荆芥9g竹叶15g芦根12g
    牛蒡子12g桔梗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
    1.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
    2.抗感染,对症支持。

  • 第15题:

    吴女士,28岁。发热3日伴咽痛、咳嗽、胸痛,乏力,给予青霉素治疗,体温未下降,今晨开始牙龈出血不止,自感病情严重,急诊来院。体检:体温39.6°C、脉搏12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8/80mmHg,神清、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肝脾未及、淋巴结不大。外周血白细胞1³109/L,中性粒细胞占0.5,红细胞3.0³1012/L,血小板20³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³109/L。简述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护理要点:
    绝对卧床休息,提供生活照顾,以减低消耗、避免受伤、预防出血加重;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消耗;
    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避免损伤牙龈,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部涂抹止血药;
    提供保护性隔离。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消毒,限制亲友探视,严格无菌操作等;
    密切观察生命征、意识、瞳孔及有无剧烈头痛、呕吐等,及时记录,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遵医嘱准确、及时治疗,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 第16题:

    某年冬季,有一42岁男子,因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3天,体温在40~40.6℃之间,急诊来西安某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压70/40mmHg,脉搏110次/分,面部潮红,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有网状充血并有出血点,腋下及胸前见散布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化验:血常规:HGB175g,/L,WBC22×109/L,中性89%,血小板35×109/L,尿蛋白(+++)。该患者的临床分型有可能是()

    • A、轻型
    • B、中型
    • C、重型
    • D、脑病型
    • E、非典型性
    • F、出血型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单选题
    某男,33岁。近半月渐感乏力,咽痛,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偶有少量粘痰,发热4天,体温38℃,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0.78。X线:双下肺炎症浸润阴影。治疗首选(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偶有少量粘痰,为支原体肺炎的典型表现,伴有乏力,咽痛,白细胞可不升高,诊断为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等。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邢某,男性,25岁,以突然畏寒、高热、咳嗽1天就诊。体检:右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下肺有大片炎性阴影。入院后肌注青霉素治疗,体温逐渐下降,患者一般情况也明显好转。该患者停用抗生素的指标是()。
    A

    体温降至正常后3天

    B

    体温降至正常后1周

    C

    体温降至正常后2周

    D

    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E

    X线示炎症阴影完全消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