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宪法对国家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 第2题:

    我国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是如何规定?


    参考答案: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 第3题:

    什么是政治庇护?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政治庇护指国家对因政治原因受到其所属国的通缉或追诉,而请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允许其入境、居留并予以保护,并拒绝其所属国政府引渡要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 第4题:

    现行宪法对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规定是: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有哪些?


    参考答案:(1)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3)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4)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 第5题: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答案:
    解析: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指:
    ①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③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④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⑤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2)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其本质来说,它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相对立的。我国之所以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因为:
    ①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待宗教问题。
    ②宗教信仰属于思想范畴问题。对于公民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强迫命令,粗暴压制。我们只能通过普及、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不断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才能使人们从宗教的影响和束缚下逐步解放出来。
    ③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国际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我国的宗教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有1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是信仰宗教的,所以信仰宗教具有民族性和群众性特点。同时,宗教也具有国际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对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国际交往,都有重要意义。
    (3)为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根据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界可以而且应当同各国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进行互访交流。但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不允许国际上宗教干涉、控制、支配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

  • 第6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有关环境保护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第7题: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政体的含义?


    正确答案: 政体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亦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表明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8题: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

    • A、1954年制定的《宪法》
    • B、1975年修订的《宪法》
    • C、1978年修订的《宪法》
    • D、1982年修订的《宪法》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 B、1972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有关环境保护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国宪法就土地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5)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
    A

    1954年宪法

    B

    1972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宪法对监察委员会行使职权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第14题:

    我国宪法对土地制度是如何规定?


    参考答案: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 第15题:

    我国宪法对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第16题:

    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 第17题: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监督权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 第18题:

    《宪法》第26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 第19题: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 B、1975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我国现行宪法如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的产生、辞职和罢免程序?


    正确答案: 国家主席的产生和罢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候选人名单,大会选举产生。
    国家主席的选举一般采用等额选举办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家主席。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
    A

    1954年制定的《宪法》

    B

    1975年修订的《宪法》

    C

    1978年修订的《宪法》

    D

    1982年修订的《宪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宪法》第26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特别行政区?我国宪法对其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所谓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行政区域。
    (2)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