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影响催化剂床层温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影响变换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系统负荷变化,即进入变换系统的煤气量发生变化,气量增加,反应热增加,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升高;气体成份变化,半水煤气中CO、硫化氢、氧含量变化均会造成炉温的变化;CO含量升高,参加反应的CO增多,放热量增加床层温度上升;氧含量增大,催化剂将被剧烈氧化放出大热量,使催化剂温度猛增,严重时会烧坏催化剂;蒸汽压力或变换系统压力发生变化时,进入变换系统的蒸汽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床层温度。

  • 第2题:

    催化剂床层的“热点”温度越靠近床层上部越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催化剂床层温度通过()控制。


    正确答案:打冷氢

  • 第4题:

    甲烷化催化剂床层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引起甲烷化催化剂床层温度突然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进塔CO和CO2含量增高。处理方法:
    (1)联系有关工段采取措施,降低C0和CO2含量;
    (2)关闭系统导入阀,停止系统补气;
    (3)若催化剂床层已经严重超温,可将甲烷化塔内压力卸至常压,并用N2、N2-H2气或合格的工艺气降温。

  • 第5题:

    变换催化剂床层阻力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催化剂粉化或超温板结

  • 第6题:

    氨合成催化剂床层温度的高低并不影响合成副产中压蒸汽温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评价加氢精制剂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关于进油量对反应温度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油量的增加会降低催化剂床层温度。
    • B、进油量的减少会降低催化剂床层温度。
    • C、随着进油量的逐渐加大,催化剂床层温度会先升高再下降。
    • D、随着进油量的逐渐加大,催化剂床层温度会逐渐降低。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热点温度:即催化剂床层最低一点温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卸甲醇合成催化剂停车时,催化剂床层温度应低于()℃。


    正确答案:60

  •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对于加氢装置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的后果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温度超过催化剂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损坏催化剂
    • B、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装置被迫停工
    • C、催化剂床层温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会导致平衡转化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
    • D、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则可以提高加氢脱氮的平衡转化率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转化床层温度小于水解温度时,催化剂会()。


    正确答案:水解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变换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系统负荷变化,即进入变换系统的煤气量发生变化,气量增加,反应热增加,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升高;气体成份变化,半水煤气中CO、硫化氢、氧含量变化均会造成炉温的变化;CO含量升高,参加反应的CO增多,放热量增加床层温度上升;氧含量增大,催化剂将被剧烈氧化放出大热量,使催化剂温度猛增,严重时会烧坏催化剂;蒸汽压力或变换系统压力发生变化时,进入变换系统的蒸汽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床层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氢氮比过高会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大幅降低,过低会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大幅升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催化剂床层温度通过打()控制。


    正确答案:冷氢

  • 第15题:

    反应器平均温度计算()

    • A、∑每床层平均温度×(单床层催化剂重量/催化剂总重量)
    • B、∑每床层温度×(单床层催化剂重量/催化剂总重量)
    • C、∑每床层平均温度×(单床层催化剂体积/催化剂总重体积)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质量差,强度低,易粉化
    • B、操作温度波动大且频繁
    • C、床层温度太低
    • D、水进入催化剂床层

    正确答案:A,B,D

  • 第17题:

    高压甲醇催化剂床层温度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新鲜气量突然减小。
    (2)操作不当,调节过量。
    (3)新鲜气中CO过低。
    (4)在开循环机的情况下带醇。
    (5)塔内件泄漏。
    处理:
    ⑴加强与外岗位联系控制好CO含量。
    ⑵精心操作,适当调节,必要时开电炉维持温度。
    ⑶若带醇,应立即开大醇分放醇阀,降低其液位,同时排放塔前油分,并调节循环量。
    ⑷待停车时检修。

  • 第18题:

    在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H2S未穿透催化剂床层之前,床层最高温度不能高于()


    正确答案:230℃

  • 第19题:

    为什么催化剂床层温度超过860℃以后将无法降温?最终结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加氢裂化使用的催化剂床层温度达到860℃以后,催化剂的晶格结构将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是放热的,而且这一过程不同于燃烧和其它放热的化学反应,这些过程一旦改变条件就会停止,但这种结构变化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直至晶格变化进行完全为止。并且放出大量热量,所以催化剂床层超过860℃以后将会无法降温。所以如果催化剂床层温度达到860℃,则催化剂的晶格会发生变化,并放出大量热量,最终会使催化剂烧结在反应器中。

  • 第20题:

    催化剂硫化时一般控制升温炉出口温度不大于床层温度50℃,将催化剂升温至220℃恒温,待催化剂床层温度拉平后,改高硫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等温硫化,床层最高温度≤450℃。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影响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升波动的主要因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升波动的主要因素:
    ①原料油中溴价、硫、氮含量变化,特别是溴价的变化。
    ②反应系统改循环时间太长。
    ③氢纯度和循环气流量变化。
    ④系统总压变化。
    ⑤反应器偏流或换热器走短路。
    ⑥空速变化。
    ⑦催化剂结焦或中毒、活性下降。
    ⑧原料带水。
    ⑨反应器入口温度波动。
    ⑩急冷氢流量的波动。
    处理方法:
    ①根据温升情况,适当调整反应器入口温度,若温升太高,可适当降低入口温度。
    ②改循环时间太长,原料油中杂质减少,温升幅度小,可维持反应器入口温度不变。
    ③循环氢纯度>75%,保持循环气流量稳定。
    ④保持系统压力稳定。
    ⑤根据生成油性质,决定是否停工。
    ⑥保持进料稳定。
    ⑦如过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温升仍不明显,则停工处理,催化剂应再生或更换。
    ⑧原料油缓冲罐加强脱水。
    ⑨稳定反应器入口温度,加强加热炉操作。
    ⑩加强调节,确保急冷氢流量稳定。

  • 第22题:

    转化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对转化反应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转化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应根据不同催化剂的性能有所不同。由于转化反应是一种强吸热的反应过程,提高上部床层的温度有利于转化反应的进行,但同时也加快了吸热的裂解反应的速度,从而使结炭增加。对于低温活性和抗结炭性能不同的催化剂,床层上部的温度应有所不同,例如Z403H催化剂床层三米处的温度应不高于630℃,而对于Z402、Z409、等催化剂床层三米处的温度可控制的高一些。
    实际上,床层温度的分布和空速、水碳比是互相联系的,在床层出口的残余甲烷含量符合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的空速和水碳比进行调节,但在较高空速下,出口温度不宜降得太低,否则会引起整个床层温度偏低,从而导致上部床层转化不好,高级烃穿透至下部床层引起结炭。

  • 第23题:

    加氢反应温度过高,反应过快,反应放出的热量来不及带走,会引起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易造成催化剂床层()。


    正确答案: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