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且以剪切变形为主,故可以按底部剪力法确定其地震作用。
更多“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确定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沿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以进行截面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 第2题:

    地震作用大小的确定取决于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无关。

    • A、建筑结构的阻尼比
    • B、结构自重
    • C、特征周期值
    • 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地震作用分为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扭转

  • 第4题:

    如何确定地震的强弱?


    正确答案: 地震震级与震源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越大。因此,震级可用里氏震级标准公式计算: logE=11.8+1.5M
    其中,E-震源放出的总能量(单位:尔格)M-震级

  • 第5题:

    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大跨度结构、高耸及长悬臂结构等一般均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可采用振型分解法或底部压力法进行计算。

  • 第6题: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在墙体中进行分配的? 


    正确答案: (1)地震时,多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由于多层砌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振动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计算时,多层砌体房屋可视为嵌固于基础顶面竖立的悬臂梁,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和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然后将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在各个质点上按照该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其计算高度的乘积的比例进行分配。
    (2)水平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对于横向水平地震剪力来说,如为刚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进行分配;对于柔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两侧相邻的抗侧力构件之间一半面积上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对于半刚性楼盖,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配。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基本概念及如何确定建筑场地的地震烈度。

    正确答案: 震级:是依据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来划分的。
    烈度:是表示某地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的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地震波的传播介质以及表土性质条件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地震作用?怎样可以确定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引起结构振动。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振动过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惯性力就是“地震荷载”,它使结构产生内力,发生变形。抗震设计时,结构所承受的“地震荷载”实际上是地震动输入结构后产生的动态作用。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荷载仅指直接作用,地震对结构施加的影响属间接作用,应把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称为地震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在墙体中进行分配的?

    正确答案: (1)地震时,多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由于多层砌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振动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计算时,多层砌体房屋可视为嵌固于基础顶面竖立的悬臂梁,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和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然后将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在各个质点上按照该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其计算高度的乘积的比例进行分配。
    (2)水平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对于横向水平地震剪力来说,如为刚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进行分配;对于柔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两侧相邻的抗侧力构件之间一半面积上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对于半刚性楼盖,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如何确定的?()
    A

    地震安全性评价

    B

    地震小区划

    C

    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D

    地震动参数复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如何判断“明显不对称,不规则”?双向地震和偶然偏心可以同时考虑吗?


    正确答案: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意味着对X和Y方向地震作用予以放大,构件配筋也会相应增大。
    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是不规则结构的一种,指同一平面内质量、刚度布置不对称,或虽在本层内对称,但沿高度分布不对称的结构。
    允许同时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程序按规范要求分别计算,不进行叠加,取不利结果。

  • 第14题:

    如何软件小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使结构的自振周期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增大结构的阻尼比;使建筑结构做到轻质高强,即减轻Gi;当T>Tg时,增大结构的自振周期。

  • 第15题:

    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如何确定的?()

    • A、地震安全性评价
    • B、地震小区划
    • C、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D、地震动参数复核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何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考虑?


    正确答案:按《混凝土高规》第3.3.2条规定,9度抗震设计以及8度设计时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包括第10.2.6条的转换构件以及第10.5.2条的连体结构的连接体[2]。
    9度抗震设计时,整体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可按《混凝土高规》第3.3.14条的方法计算;8、9度时,大跨度、长悬臂结构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可按《混凝土高规》第3.3.15条的规定近似考虑,对于8度0.3g的情况,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结构或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当然,有条件时或设计需要时,采用竖向加速度反映谱方法或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时更合适的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均应按《混凝土高规》第5.6.3条的规定进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即把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作为一个组合工况考虑。

  • 第17题:

    总水平地震作用在结构中如何分配?其中用到哪些假定?


    正确答案: 根据各柱或各榀抗侧力平面结构的抗侧刚度进行地震作用引起的层剪力的分配。假定地震沿结构平面的两个主轴方向作用于结构;假定楼层屋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为无穷大。

  • 第18题:

    地震的设计烈度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永久性、抗震性及经济性等要求对烈度做出一定的调整,得出的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

  • 第19题:

    问答题
    地震的设计烈度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永久性、抗震性及经济性等要求对烈度做出一定的调整,得出的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何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考虑?

    正确答案: 按《混凝土高规》第3.3.2条规定,9度抗震设计以及8度设计时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包括第10.2.6条的转换构件以及第10.5.2条的连体结构的连接体[2]。
    9度抗震设计时,整体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可按《混凝土高规》第3.3.14条的方法计算;8、9度时,大跨度、长悬臂结构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可按《混凝土高规》第3.3.15条的规定近似考虑,对于8度0.3g的情况,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结构或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当然,有条件时或设计需要时,采用竖向加速度反映谱方法或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时更合适的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均应按《混凝土高规》第5.6.3条的规定进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即把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作为一个组合工况考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大跨度结构、高耸及长悬臂结构等一般均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可采用振型分解法或底部压力法进行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梁桥桥台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考虑的?

    正确答案: 作用于桥梁桥台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包括台身水平地震力、台背主动土压力以及上部结构对桥台顶面处产生的水平地震力。E1地震作用抗震设计阶段,应考虑地震时动水压力和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在E2地震作用抗震设计阶段,一般不考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竖向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在高烈度区,对于高耸结构、高层建筑和大跨及长悬臂结构等对竖向运动敏感的结构物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于高耸结构、高层建筑可采用建立在竖向反应谱基础上的底部轴力法确定竖向地震作用;对于大跨度结构及长悬臂结构可将其重力荷载代表值放大某一比例即认为已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