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遭遇山洪灾害灾害时怎样报警?”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做好山洪灾害的预警和信号传递工作?


    正确答案:做好山洪灾害预警和信号传递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式是: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接到水文、气象部门的雨情、水情信息后,通过电视、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至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应立即将预警信息通知至各村、组,各村在预警期内24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至各户,并将有关信息上报乡(镇)防汛指挥机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立即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如遇紧急情况,村、组可直接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游村屯向下游村屯传递水雨情信息,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抗洪救灾工作。

  • 第2题:

    怎样依法防御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十三条规定:“山洪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其他山洪多发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隐患进行全面调查,划定重点防治区,采取防治措施。城市、村镇和其他居民点以及工厂、矿山、铁路和公路干线的布局,应当避开山洪威胁。已经建在受山洪威胁的地方的,应当采取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的防御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的防御治理方案,达到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的预防调查和监测工作,研究山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完善山洪灾害防御治理及避灾预案,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岗位责任制,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对灾区群众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能自觉地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掌握山洪灾害的防御知识,自觉躲灾防灾;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辅以工程措施。

  • 第3题:

    当遭遇山洪时,可采取()等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 A、立即组织人员迅速逃离现场
    • B、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
    • C、设法与外界联系
    • D、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山洪属于自然灾害中的哪个灾种。()

    • A、气象灾害
    • B、海洋灾害
    • C、洪水灾害
    • D、地质灾害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简述山洪灾害是怎样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的?


    正确答案:威胁处于山洪暴发区域人们生命安全的一是暴涨的河水,二是泥石流,三是滑坡崩岸。
    山洪发生时,由于降雨量大,流域上形成的地面径流量很大,但山区溪河河道狭窄,阻力较大,水流宣泄不畅,造成溪河水位暴涨,水流速度增大(水流速度可达10米/秒以上)。此时,居住在河道内或低洼地带以及处于河道低处劳动、行走、休息的人们,如避让不及,一旦落入水中,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卷走,很难自救,极易发生人员伤亡。
    当泥石流发生时,特别是在夜晚和黎明,水流夹杂着大量的沙、石、泥土突然从山坡的高处直泄而下,将所经之处的房屋、作物等冲毁,若人、畜躲避不及时,就会被泥石流掩埋而造成伤亡。
    当滑坡发生时,大面积的山体滑向河流和谷地,这时就会将居住、工作、行走在滑坡体上或滑坡体下方的人群掩埋,造成人员伤亡。
    另外,泥石流和滑坡还毁坏通讯、交通设施,可使在偏僻地域工作、旅游的人不能返回和得不到救援,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 第6题:

    如何防范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1)遭遇山洪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
    (2)山洪暴发,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行洪道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被山洪困在山中,要及时与当地防汛部门或110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 第7题:

    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破坏性也很大,山洪灾害一般包括()

    • A、融雪洪水
    • B、溪河洪水
    • C、滑坡
    • D、泥石流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步骤内容有()。

    • A、确定需要调查的山洪沟
    • B、收集、整理所需调查山洪沟的基本信息
    • C、填写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相关表格,并绘制山洪沟地图
    • D、编制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多选题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提出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
    A

    江河洪水

    B

    渍涝灾害

    C

    降雨

    D

    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防范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1)遭遇山洪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
    (2)山洪暴发,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行洪道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被山洪困在山中,要及时与当地防汛部门或110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山洪灾害是怎样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的?

    正确答案: 威胁处于山洪暴发区域人们生命安全的一是暴涨的河水,二是泥石流,三是滑坡崩岸。
    山洪发生时,由于降雨量大,流域上形成的地面径流量很大,但山区溪河河道狭窄,阻力较大,水流宣泄不畅,造成溪河水位暴涨,水流速度增大(水流速度可达10米/秒以上)。此时,居住在河道内或低洼地带以及处于河道低处劳动、行走、休息的人们,如避让不及,一旦落入水中,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卷走,很难自救,极易发生人员伤亡。
    当泥石流发生时,特别是在夜晚和黎明,水流夹杂着大量的沙、石、泥土突然从山坡的高处直泄而下,将所经之处的房屋、作物等冲毁,若人、畜躲避不及时,就会被泥石流掩埋而造成伤亡。
    当滑坡发生时,大面积的山体滑向河流和谷地,这时就会将居住、工作、行走在滑坡体上或滑坡体下方的人群掩埋,造成人员伤亡。
    另外,泥石流和滑坡还毁坏通讯、交通设施,可使在偏僻地域工作、旅游的人不能返回和得不到救援,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做好山洪灾害的预警和信号传递工作?

    正确答案: 做好山洪灾害预警和信号传递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式是: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接到水文、气象部门的雨情、水情信息后,通过电视、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至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应立即将预警信息通知至各村、组,各村在预警期内24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至各户,并将有关信息上报乡(镇)防汛指挥机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立即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如遇紧急情况,村、组可直接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游村屯向下游村屯传递水雨情信息,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抗洪救灾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 第14题:

    遭遇山洪灾害灾害时怎样报警?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往往是始发于某一地点或部位,迅速形成洪水、泥石流,袭击下游沿线,该地的监测责任人或最先发现灾害的村民能否在山洪灾害初发时快速、准确地报警,至关重要。首先在平时应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办法;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就要采取急骤鸣锣、放统、打电话、拉报警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求援。

  • 第15题:

    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建在下列()灾害的高发重发区。

    • A、台风
    • B、暴雨洪涝
    • C、雷电
    • D、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遭遇山洪灾害时怎样报警?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往往是始发于某一地点或部位,迅速形成洪水、泥石流,袭击下游沿线,该地的监测责任人或最先发现灾害的村民能否在山洪灾害初发时快速、准确地报警,至关重要。首先在平时应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办法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就要采取急骤鸣锣、放铳、打电话、拉警报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救援。

  • 第17题:

    山洪灾害的群测群防系统是怎样建立的?


    正确答案:首先进行监测点选定工作,确定监测范围、监测方法和要求,将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监测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为监测责任人。在监测责任人的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建立岗位责任制,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书。防汛、水利、国土等有关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工作,同时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山洪灾害危险点,并及时向有关乡、镇、村和厂矿发出预警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1)设立雨量测站。山洪、泥石流一般与降雨关系密切,可在危险区增设必要的临时雨量观测点,掌握降雨强度和过程,为预防山洪提供水文信息。
    (2)建立通信联系。对居民点和观测站之间可设置有线电话、无线电台或对讲机等,随时将观测的雨情、险情上报,以及政府防汛指挥部门的防守决策,上传下达。
    (3)规定报警信号。根据各地历史习惯,事先规定避险示意信号,通告家喻户晓。信号可选用报警器、高音喇叭、打锣、吹号等手段,并指定专人负责发布。
    (4)做好避险准备。在未发生灾害前,要选择好避险撤离线路及临时防避场所,做到在发生非常情况时,能及时撤离。
    (5)布设泥石流泥位探测报警。将泥石流运动超过某一泥位(用泥石流深度表示),可能发生灾害的限度定为危险泥位。泥石流泥位越深,流速和流量越大,运动规模和可能造成的灾害也越大。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计算,确定不同泥石流沟的危险泥位,作为报警标准。一般泥石流多发生在荒山溪谷,设置事前探测报警装置,对下游受影响地点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 第18题:

    山洪灾害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预报预测预防难度大,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

  • 第19题: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提出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

    • A、江河洪水
    • B、渍涝灾害
    • C、降雨
    • D、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多选题
    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步骤内容有()。
    A

    确定需要调查的山洪沟

    B

    收集、整理所需调查山洪沟的基本信息

    C

    填写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相关表格,并绘制山洪沟地图

    D

    编制山洪灾害实地调查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怎样依法防御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十三条规定:“山洪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其他山洪多发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隐患进行全面调查,划定重点防治区,采取防治措施。城市、村镇和其他居民点以及工厂、矿山、铁路和公路干线的布局,应当避开山洪威胁。已经建在受山洪威胁的地方的,应当采取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的防御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的防御治理方案,达到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的预防调查和监测工作,研究山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完善山洪灾害防御治理及避灾预案,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岗位责任制,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对灾区群众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能自觉地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掌握山洪灾害的防御知识,自觉躲灾防灾;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辅以工程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遭遇山洪灾害时怎样报警?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往往是始发于某一地点或部位,迅速形成洪水、泥石流,袭击下游沿线,该地的监测责任人或最先发现灾害的村民能否在山洪灾害初发时快速、准确地报警,至关重要。首先在平时应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办法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就要采取急骤鸣锣、放铳、打电话、拉警报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救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山洪灾害?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