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应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技术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为标准,技术可以分为()。

    A.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B.专利技术

    C.专有技术

    D.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标准答案:A,D

  • 第2题:

    竞争情报分析的详细内容,在研究与工程方面,主要包括()。

    A.战略功能、专利与专有技术、专有的技术诀窍、人员的资格和教育培训、研究的水平和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B.战略功能、专利与专有技术、技术服务机构的战略功能、研究人员的能力和规模、研究的水平和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C.战略功能、专利与专有技术、专有的技术诀窍、研究人员的能力和规模、研究的水平和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D.战略功能、专利与专有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本、研究人员的能力和规模、研究的水平和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答案:C

  • 第3题:

    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知识产权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世纪以来,我国科学家相继完成了一系列水稻品种基因组“精细图”的测序及序列分析,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建立了较完整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平台,克隆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为我国转基因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我国科学家还培育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转基因水稻材料,用于水稻转化的目的基因达50多个,性状涉及抗逆、品质、生物反应器、高产等。这些技术储备为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夯实了知识产权支撑。
    从对世界范围内转基因水稻及相关专利的检索结果看,日、中、美三国是水稻基因及相关专利的申请大国,在1989-2008年间,日本和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在转基因水稻技术领域取得优势地位。尤其是中国,在2000年之后,水稻基因和转基因技术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近10年的专利申请总量和年申请量,均远远高于美日等国。截止2010年底,我国共受理水稻植物新品种权申请2284件,授权1148件,其中仅有8件来自国外。国内目前推广种植的水稻绝大部分都是国产品种。截止2010年底,我国共受理水稻育种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308件,其中仅有7件来自国外。中国在转基因水稻的专利布局上,已经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完全有能力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通过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

  • 第4题:

    条码技术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 A、编码规则
    • B、符号表示技术、识读技术
    • C、生成与印制技术
    • D、条码应用系统设计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我国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都有哪些新进展?


    正确答案: 我国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生物育种产业蓄势待发。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取得巨大成效;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获得安全证书,具备产业化条件;抗旱、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培育步伐加快;抗病、高产、品质改良等动物新品种培育进展顺利。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获得营养品质、抗旱、耐盐碱、耐热、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基因300多个,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46个。
    三是,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建立了我国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食用安全评价和检测监测技术平台,研制高通量精准检测新技术30余项,开发了一批检测试剂盒和专用检测设备,颁布了转基因安全技术标准80余项,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 第6题:

    我国发放了哪些转基因作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其种植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即:1997年发放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安全证书;1999年发放改变花色矮牵牛和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安全证书;2006年发放的转基因抗病番木瓜安全证书;2009年发放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安全证书。
    2010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5000多万亩,转基因番木瓜有少量种植,其余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植物未大面积应用。

  • 第7题:

    我国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是如何培育的?应用现状如何?


    正确答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发生大面积棉铃虫灾害,一些棉区的棉花亩产降幅达80%。就在棉铃虫肆虐之际,一家跨国公司凭借其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一举占据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份额。在国家“863”计划和转基因专项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经过人工合成Bt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植物遗传转化、转基因棉花品种选育、安全评价和品种审定等步骤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成功打破了国际公司垄断,积极抢占了国际生物技术制高点。
    截止2010年,我国已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多个,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棉花主产省抗虫棉种植率达95%,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15亿亩,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农民增收250亿元。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危害,还减少了70%-80%的农药使用,减少了农药中毒事故,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转基因抗虫棉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水平,促进了新型棉花种子产业的形成壮大。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争得了绝对优势,而且走出国门,在国际棉花种业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 第8题:

    “专利流氓”的出现向我们展示了它是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力量来限制市场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阻碍创新。可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我们忽视了对知识产权保护边界的确定,甚至认为解决创新低下的良药是无节制的知识产权保护。如何最优地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功能也许是各国学者和业界及政府要考虑的新话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用已被人们所接受的当下,考虑如何扬长避短,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显得更为重要。“爱”与“溺爱”,一字之差,越过了边界就走向了反面。所以,应把握好尺度,不能让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溺死”创新。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提醒政府应规避“专利流氓”带来的风险
    • B、如何最优地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功能
    • C、“专利流氓”出现是因为对专利无节制的保护
    • D、不能过度保护知识产权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以技术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为标准,技术可以分为()。

    • A、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 B、专利技术
    • C、专有技术
    • D、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简述利用转基因鼠研究细胞功能方面有什么前景?


    正确答案:如果用合适的启动子控制转入基因,就可以使转入基因只在特定类型的细胞中表达。设计将毒素基因置于细胞类型特异性的启动子之后,这样就可以杀死某一类特殊的细胞并可进一步确定缺失这类细胞的转基因鼠在发育过程中是否有异常表现,从而研究该类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11题:

    判断题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加强合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以技术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为标准,技术可以分为()。
    A

    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B

    专利技术

    C

    专有技术

    D

    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规范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提升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参考答案:对

  • 第14题:

    在应用开发与市场化阶段,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是()。

    A:专利
    B:版权
    C:技术秘密
    D:商标

    答案:D
    解析:
    企业知识产权应用开发的目的是批量生产产品,广泛推广工艺、方法,以占领市场。在应用开发与市场化这一阶段的成果具有商品属性,因而,可以申请商标注册。

  • 第15题:

    我国转基因产品进口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近年我国进口的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主要是从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等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进口的。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及加工产品5633万吨,2009年4507万吨,2008年4024万吨;进口玉米及加工产品160万吨,2009年9.7万吨,2008年6.8万吨;进口油菜子160万吨,2009年328.5万吨,2008年130.3万吨;进口棉花初级产品284万吨,2009年152.6万吨,2008年211.1万吨。

  • 第16题:

    下列关于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知识产权制度促成了技术创新的产生
    • B、技术创新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 C、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 D、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是如何监管的?


    正确答案:按照国务院制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源头监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条件,加强对品种审定、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种子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种子生产经营、商业化生产管理、标识等监督管理,杜绝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和产品的行为。

  • 第18题:

    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哪些突出成绩?


    正确答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包括功能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安全评价、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在内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已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积累大量的知识产权,构建了水稻等作物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文库和突变体文库,克隆了一批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优质、高产、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基因,并开展了育种价值评估,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46个。截止到2010年底,在农业基因工程领域,我国受理相关专利申请2万余件,国内申请量占到57%。在酶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等领域,我国受理相关专利申请3万余件,国内申请量占到72%。

  • 第19题:

    我国已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基本情况及应用前景如何?


    正确答案: 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华恢1号”的受体品种是水稻三系恢复系“明恢63”,外源基因是由我国自主合成的杀虫蛋白cry1Ab/cry1Ac融合基因,其表达产物可以专一、高效地控制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鳞翅目害虫。外源抗虫基因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导入,经多代选择获得能够稳定遗传表达的恢复系。“华恢1号”与“珍汕97A”所配组合被命名为“Bt汕优63”。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等鳞翅目害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是目前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加大了人体中毒几率。大规模的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尚未发现有效的抗水稻鳞翅目害虫的基因资源。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可高效专一控制水稻鳞翅目害虫,是防治水稻鳞翅目虫害的新途径。经过室内外多点、多代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植株中的杀虫蛋白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和表达,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鳞翅目主要害虫的抗虫效果稳定在80%以上,对稻苞虫等鳞翅目次要害虫也有明显的抗虫效果。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节省投入成本,减少劳动强度,避免由此造成的人体中毒、中暑风险;
    二是种植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可以大幅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农药对田间益虫的影响,维持稻田生物种群动态平衡;
    三是减少农药残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率。

  • 第20题:

    简述转基因技术在鸡的应用。


    正确答案: (1)鸡卵原始胚细胞的弹道转染。
    (2)早期鸡胚的显微注射。
    (3)囊胚层细胞或原肠胚细胞通过嵌合介质进行转基因鸡生产。
    (4)脂质体精子介导的转基因鸡。

  • 第21题:

    2001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规范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条例为()。

    • A、《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 B、《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 C、《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
    • D、《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2001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规范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条例为()。
    A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B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C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

    D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知识产权保护如何与社会公共利茄相统一?知识产权保护的例外规定及其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