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确定河流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频率?”相关问题
  • 第1题: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中的铁、锰时,用()瓶采集样品,若仅测定()铁锰,样品采集后尽快通过()过滤,并立即加()滤液,使pH为。


    正确答案:聚乙烯;可过滤态;0.45μm滤膜;硝酸酸化,1~2

  • 第2题:

    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监测大气中气态有害物质时,如何采集大气样品?


    正确答案: 呈气态和蒸汽存在的物质主要用溶液吸收法采样。空气通过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时,有害物质分子被阻留于吸收液中。常用吸收液有各种水溶液和有机溶剂。常用吸收管有:
    ①气泡吸收管:分大、小两种,可装2~10ml吸收液,以0.1~2L/秒的流量采样,为吸收良好,常将两支吸收管串联。
    ②多孔玻板吸收管:分普通型和U型两种,前者可装5~10ml吸收液,以0.1~2L/秒的流量采样;后者可装5~6ml吸收液,以0.1~1L/秒的流量采样。

  • 第4题:

    怎样制定地面水体的水质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正确答案: 制定步骤:
    ①基础资料收集
    ②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③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④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⑤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首先,在水质变化较为明显或特定功能的水域,及有参考意义的水体处,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有四种:
    ①背景断面,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时设置.
    ②对照断面,一般只设一个,在该区域所有污染源的上游,排污口上游100-600m处
    ③控制断面,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河水基本混匀处,再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该设置
    ④消减断面:经稀释扩散自净作用后水质情况,最后一个排污后下游1500m以外河段上.然后,根据河宽确定监测垂线.w=<50m,一条中泓垂线,50-100m左右各一条,w>100左中右三条,如均匀可仅中泓垂线一条.w>1500m等间距,至少设五条.最后根据水深确定采样点,h=<5m时水下0.5m处,h=<1m,1/2水深处;5-10m时水面下0.5m河底0.5m处;h>=10m时水面下0.5m,河底上0.5m及1/2h处.

  • 第5题:

    监测开阔河流水质,应在哪里设置采样点?


    正确答案: (1)用水地点
    (2)污染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以及注入前的地点采样
    (3)支流合流后,在充分混合的地点及混合前的主流与支流地点采样
    (4)主流分流后
    (5)根据其他需要设定采样地点。

  • 第6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环境监测样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接收.分析.处置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样品在传递过程中始终处于()状态。

    • A、稳定
    • B、可控
    • C、受控
    • D、安全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在河流中采集生物监测样品时,要用颠倒式采水器或其他型号采水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河流监测的原则和频率?

    正确答案: 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m或者小型河流时,水质取样点设置在取样垂线的1/2水深处;1.0m<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5.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置一个取样点;5.0m<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距河底0.5m处各设置一个水质取样点;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0m时,在水面下0.5m,1/2水深,距河底0.5m处各设置一个水质取样点。 对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的水质调查时期中,每个水期调查取样一次,每次连续调查取样3-5天,每个水质取样点每天至少取一组水样。一般情况,每个水质监测因子每天只取一个样,但在水质变化较大时,每间隔一定时间取样一次。 水温观测,一般应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水温,统计计算日平均水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同一采样点,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项目与理化监测项目采样时,应()。
    A

    先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B

    后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C

    同时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监测开阔河流水质,应在哪里设置采样点?

    正确答案: (1)用水地点;
    (2)污水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以及流入前的地点采样;
    (3)支流合流后,在充分混合的地点及混合前的主流与支流地点采样;
    (4)主流分流后;
    (5)根据其他需要设定采样地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监测频率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地质条件等情况和特点,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等综合确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河流,湖(库)水质监测断面布点的原则与要求

    正确答案: (1)原则:
    1、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且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的岸边标志。
    2、河流的监测断面的设置: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3、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1)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2)以各功能区(城市工厂排污口等)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面。
    (3)在湖泊水库中心,深、浅水区,滞留区设置监测断面
    (2)要求:在进行断面设置之前首先要考虑汇入,流出湖库的河流水量,水体的径流量和季节变化等,明确污染源的分布及污染扩散与自净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一般水质监测的样品,自采样到分析测试前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水样采集后,应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求分装成数瓶,并分别加入化学保存剂。对每个水样瓶都应附上能清晰识别样品来源的水样标签,注明采样断面、断面位臵、样品编号、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和采样人员等,并对这种标识加以记录;
    2、水样运送及储存应在外业工作开始前就要确定,并在样品运送中尽可能减少耽搁时间;
    3、水样的运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有水样的容器必须妥善密封和捆扎,并在箱子或冰箱上贴上识别标志或“直立”字样,以防在运输途中破损或倒立;
    (2)在包装时,不要将一个采样位臵的水样分开装入不同的箱子或冰箱,除非由于容器尺寸的原因必须分装。如果一个测站的水样必须分装在两个箱子里,则现场采样记录表要复写一份,连同另一箱有关系的瓶子密封在一起;
    (3)在运送水样时,所有已经装箱的并附有现场采样记录表的水样,采样人和送样人都必须清点和校核,并在送样单上签字,注明装运日期和运送方式。
    4、水样如通过铁路或公路部门托运,水样瓶上应附上能清晰识别样品来源及托运到达目的地的装运标签;
    5、水样运抵实验室后,收样人员应对照水样标签和送样单核查验收无误后在送样单上签名。若不相符或有异常情况,应注明情况,做为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编的依据,同时要反馈给采样的组织部门采取补救措施。

  • 第14题:

    监测江河某段水质时,应设几种断面,各断面的个数和位置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应设三种断面:
    ①对照断面:位于监测河段第一个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即不受本*地区污染的影响处,设一个断面;
    ②控制断面:设在重要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根据实际情况设1至数个。
    ③削减断面:位于本测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处,设一个断面。

  • 第15题:

    被监测物呈气溶胶时,如何采集大气样品?


    正确答案: 当被监测有害物质呈气溶胶时,可用滤纸和滤膜阻留法采集样品。当空气通过滤纸或滤膜时,有害物质的尘粒被阻留在膜上。常用滤纸和滤膜有一般定量滤纸、超细玻璃纤维膜和有机化学纤维膜等。

  • 第16题:

    在同一采样点,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项目与理化监测项目采样时,应()。

    • A、先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 B、后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 C、同时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综合水样的采集包括()情况。

    • A、纵断面样品
    • B、样品垂直面
    • C、横截面样品
    • D、水平面样品

    正确答案:A,C

  • 第18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由于生物和化学样品的采集、处理步骤和设备均不相同,样品应分别采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监测大气中气态有害物质时,如何采集大气样品?

    正确答案: 呈气态和蒸汽存在的物质主要用溶液吸收法采样。空气通过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时,有害物质分子被阻留于吸收液中。常用吸收液有各种水溶液和有机溶剂。常用吸收管有:
    ①气泡吸收管:分大、小两种,可装2~10ml吸收液,以0.1~2L/秒的流量采样,为吸收良好,常将两支吸收管串联。
    ②多孔玻板吸收管:分普通型和U型两种,前者可装5~10ml吸收液,以0.1~2L/秒的流量采样;后者可装5~6ml吸收液,以0.1~1L/秒的流量采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在河流中采集生物监测样品时,要用颠倒式采水器或其他型号采水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水体沉积物监测频率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由于沉积物的变化比水质变化小,而且很少有突变性。枯水期采集水体沉积物比较方便。为此,一年内在枯水期采集1次即可。如果需要在一年内采2次,应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被监测物呈气溶胶时,如何采集大气样品?

    正确答案: 当被监测有害物质呈气溶胶时,可用滤纸和滤膜阻留法采集样品。当空气通过滤纸或滤膜时,有害物质的尘粒被阻留在膜上。常用滤纸和滤膜有一般定量滤纸、超细玻璃纤维膜和有机化学纤维膜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环境监测样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接收.分析.处置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样品在传递过程中始终处于()状态。
    A

    稳定

    B

    可控

    C

    受控

    D

    安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