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氧化碳的性质?

题目

简述一氧化碳的性质?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一氧化碳的性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一氧化碳定性及定量分析。


    参考答案:(1)加热试验。
    (2)氢氧化钠试验。
    (3)钯镜试验。
    (4)可见吸收光谱法。
    (5)可见导数光谱法。

  • 第2题:

    CO的理化性质正确的

    A、一氧化碳比空气重
    B、在水中的溶解度高
    C、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的气体
    D、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E、一氧化碳易溶于氯水

    答案:D
    解析:
    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稍轻,在水中溶解度甚低,易溶于氨水。

  • 第3题:

    简述一氧化碳的物化性质?


    正确答案: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能均匀散布于空气中,微溶于水,一般化学性不活泼,但浓度在13~75%时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多数属于工业炉、内燃机等设备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也有来自煤气设备的渗漏。一氧化碳毒性大,它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大于氧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的250~300倍。人体吸入含一氧化碳的空气后,一氧化碳很快与血红素结合而大大降低雪红素吸收氧的能力,使人体各部分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严重时造成死亡。当空气中CO浓度达0.4%时,人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失去知觉,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中毒死亡。

  • 第4题:

    简述一氧化碳气体防护知识?


    正确答案: (1)概述:密闭电石炉在生产过程中,石灰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炉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约为75%~85%。 (2)一氧化碳的有关指标 爆炸极限7.5%~74.5%(体积分数) 动火控制指标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1%(体积分数) 车间最高允许浓度:30mg/m3 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650mg/m345min 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5000mg/m35min。
    (3)在接触时间较短时,车间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可放宽。 根据《工业企业标准》(TJ36—79)的规定: 50mg/m3允许工作时间<60min 100mg/m3允许工作时间<30min 700mg/m3允许工作时间<15~70min 上述条件下反复作业时,两次作业时间间隔7h以上。
    (4)一氧化碳中毒机理:CO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100倍,而且与血红蛋白的解离能力较氧慢3600倍,这样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中,血红蛋白将越来越多的与CO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的能力,人体细胞因缺少氧造成代谢障碍,人中毒后产生头疼、呕吐、腿、耳鸣等症状,重者甚至神志不清,失去自觉。吸烟者将加重CO的中毒深度。
    (5)CO的检测手段:当CO的浓度<0.7%时,奥氏仪因分析误差不能达到精度要求而不能使用,应采用气相色谱仪或专用检测仪检测。
    (6)一氧化碳气体的防护加强管理,杜绝气体泄漏,将作业环境空气中CO含量控制在30mg/m3以下。 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保证作业点CO的及时排除,对消漏困难的泄露要采取局部强制通风。 一氧化碳飘散区,如电石炉面周围、三楼半、环形加料仓周围等区域,凡是在这些区域作业时,应尽可能地站在上风向,同时必须两人以上,一人作业,一人留在安全地带负责监护。发现或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在环形加料仓进行对接电极筒作业时,如遇CO在线检测报警,油泵房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电极筒对接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作业现场。
    (7)电石炉上配备有气体防护用具,救护器具必须会熟练使用,使用后必须向车间汇报,气体防护用具必须定期校验,做到随时备用。
    (8)一氧化碳事故的紧急救援 操作者现场发生中毒时,发现者应迅速将中毒者救出危险区域,放置在温度适宜、空气新鲜的安静处,救护困难时,立即向医院或气防站报警救援。 救护人员必须佩带好防毒用具,防止自身中毒。 中毒轻微,仅感到不适者,在空气新鲜处安静地休息片刻即可恢复。中毒较重不能自持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或有医生进行现场急救。

  • 第5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


    正确答案: 工业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进气都可逸出大量CO。在日常生活中,吸烟、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均很高。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以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CO中毒。

  • 第6题:

    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
    来源:
    (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2)放炮;
    (3)瓦斯、煤尘爆炸。
    危害:浓度达到0.016%时,数小时后稍微不舒服;0.048%时,1h内轻微中毒;0.128%时,0.5h-1h后严重中毒;0.4%时,很短时间致命中毒;1%时,呼吸3-5口气,迅速死亡。

  • 第7题:

    关于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不易燃烧
    • B、一氧化碳易溶于水
    •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现场急救措施。


    正确答案: 轻度中毒,应迅速使其脱离有毒场所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休息与保暖。 中度中毒,扶患者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休息与保暖,必要时采取吸氧或送医院治疗。
    重度中毒,立即在原地进行抢救,解开患者上衣扣子,使呼吸道畅通。对昏迷且有自主呼吸者,立即进行氧吸入供氧;对无自主呼吸的要立即采取强制供氧与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等急救措施。在不影响救护的前提下,抬离有毒区域或送医院抢救。
    注意事项:
    (1)在现场救护时,注意防火防爆。使用氧气时不要与有机溶剂接触。气管接头要密封牢固可靠。
    (2)没有个体呼吸器装备的禁止进入有毒区域。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一氧化碳毒性和中毒症状。

    正确答案: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10倍,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即与氧竞争,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不易分解,阻碍了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从而造成机体的缺氧死亡。
    中毒症状:
    由于碳氧血红蛋白颜色鲜红,因而中毒者皮肤、黏膜、尸斑、血液和内脏均呈樱桃红色,碳氧血红蛋白在尸体内可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
    来源:
    (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2)放炮;
    (3)瓦斯、煤尘爆炸。
    危害:浓度达到0.016%时,数小时后稍微不舒服;0.048%时,1h内轻微中毒;0.128%时,0.5h-1h后严重中毒;0.4%时,很短时间致命中毒;1%时,呼吸3-5口气,迅速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请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护理的处理要点。


    答案:
    解析:
    第一,改善组织缺氧,保护重要器官。一是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二是吸氧,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有条件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为8~10 L/min。三是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可用细胞色素C30 mg静脉滴注(用前做皮肤试验),或将三磷腺苷20 mg、辅酶I(辅酶A)50U、普通胰岛素4U加入2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四是对有脑血管痉挛、震颤性麻痹者,可用阿托品或654-2静脉注射。
    第二,防治脑水肿应用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脑水肿多出现在中毒后2~4 h。
    第三,纠正呼吸障碍。可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重症缺氧、深度昏迷24 h以上者可将气管切开,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器。
    第四,对低血压发现休克征象者立即采取抗休克治疗。
    第五,对症处理惊厥者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镇静。震颤性麻痹服苯海索(安坦)2~4 mg、3/d。瘫痪者肌注氢溴酸加兰他敏2.5~5 mg,口服维生素B族和地巴唑,配合新针、按摩疗法。
    第六,预防感染。对长期昏迷者给抗生素治疗。
    第七,其他治疗如高压氧疗法,放血疗法等。

  • 第12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进一步检查


    正确答案: (1)血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轻度中毒10%~30%,中度中毒30%~50%,重度中毒>50%。
    (2)血气分析示血氧分压、氧饱和度降低。
    (3)部分病人脑电图和头颅CT或ECG异常。

  • 第13题:

    请写出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及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2)危险特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3)健康危害:剧毒、吸入可引起头痛恶心、反应迟钝、无力、呕吐、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4)呼吸系统防护:在大量CO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5)眼睛防护:在大量CO环境中,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6)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 第14题:

    简述一氧化碳检测


    正确答案: 1、检知管
    有比色式和比长式两种。检知管是一支直径4—6mm,长150mm左右的密封玻璃管,管内装有易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药品。使用时,将管封口打开,通过一定容积的吸气球,使一定量的被测气体通过检知管,吸入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与药品作用,白色的药品颜色迅速变化,比色板上有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一氧化碳的浓度,通过对比,找出与检知管颜色最接近的标准颜色,它所对应的浓度就是被测气样的一氧化碳的浓度。
    2、AT2型一氧化碳测量仪

  • 第15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有与CO接触中毒史。
    (2)临床表现①轻度中毒:明显的头痛、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障碍、口唇樱红色。②中度中毒:呈昏迷状态,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但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与血压可能有变化。③重度中毒:呈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可并发脑、肺水肿,休克,心肌损害,呼吸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功能衰竭。④迟发脑病:部分重度中毒者苏醒后,经数天"假愈期",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的脑病表现,如痴呆、震颤麻痹、失语、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等。⑤其他表现:可有皮肤红斑、水肿,筋膜间隙综合征,肝、肾损害等。

  • 第16题:

    一氧化碳(CO)的性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97,绝对密度1.25kg/m3;微溶于水;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3﹪-75﹪时,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 第17题:

    简述矿山事故中井下煤尘爆炸,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救措施。


    正确答案:听到爆炸声音后应赶快张大口,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爆炸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击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聋。
    1.如出现头痛、耳鸣、心跳加快、四肢无力、呕吐、流清水鼻涕、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流泪等症状,必须迅速戴好自救器。若没有自救器,必须用毛巾或衣服浸水后捂住鼻、口撤离至新鲜风流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彻离险区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中毒者已失去彻底现场的能力时,应迎面俯卧在水沟,用毛巾,口罩,衣物等浸湿后,遮住口鼻等待救援。

  • 第18题:

    一氧化碳助燃剂的性质与()的性质相近。

    • A、防垢剂
    • B、钝化剂
    • C、催化裂化催化剂
    • D、催化重整催化剂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