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阻燃要求为()A、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起火B、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10s,不应起火C、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15s,不应起火D、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20s,不应起火

题目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阻燃要求为()

  • A、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起火
  • B、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10s,不应起火
  • C、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15s,不应起火
  • D、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20s,不应起火

相似考题
更多“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阻燃要求为()A、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起火B、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10s,不应起火C、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15s,不应起火D、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20s,不应起火”相关问题
  • 第1题:

    起火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能燃烧的物质
    B. 助燃物
    C. 明火焰
    D. 火星
    E. 电火花

    答案:A,B,C,D,E
    解析:
    起火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能燃烧的物质2.助燃物3.明火焰4.火星5.电火花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有可燃物存在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可燃物包括可燃固体,如煤、木材、纸张、棉花等;可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甲醇等;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等。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原料、中间体、半成品和成品是可燃物质。(2)有助燃物存在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和氧气以及氯气和氯酸钾等氧化剂。(3)有点火源存在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点火源。如明火、撞击、摩擦高温表面、电火花、光和射线、化学反应热等。

  • 第2题:

    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可燃物气体点燃,发现黄红火焰,此阶段称()

    • A、预热阶段
    • B、气体燃烧阶段
    • C、木炭燃烧阶段
    • D、起火阶段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士兵甲,在战斗中衣服被火焰燃烧起火,以下哪种自救互救不恰当()。

    • A、脱去燃烧的衣服
    • B、卧倒缓慢打滚灭火
    • C、呼嚎奔跑,引起战友注意
    • D、跳入浅水洼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起火具备的条件是()。

    • A、能燃烧的物质
    • B、助燃物
    • C、明火焰
    • D、火星
    • E、电火花

    正确答案:A,B,C,D,E

  • 第5题:

    在燃气轮机燃烧室和高温通道内,以下部件中最易烧坏的是()。

    • A、火焰筒;
    • B、外壳;
    • C、喷嘴;
    • D、动叶。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对于燃气燃烧时,火焰经火孔缩回到燃烧器头部,在混合管内或喷嘴处燃烧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黄焰
    • B、理想火焰
    • C、脱火
    • D、回火
    • E、燃烧

    正确答案:A,B,C,E

  • 第7题:

    燃烧室和高温通道部件中最易烧坏的部件是()。

    • A、火焰筒
    • B、外壳
    • C、喷嘴
    • D、动叶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由于大多数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所以在火场上,根据火焰即可认定()和范围。

    • A、起火部位
    • B、起火时间
    • C、燃烧物质
    • D、燃烧方向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液体蒸发产生蒸汽,被点燃起火后,形成的火焰温度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从而是加速液体的蒸发,使燃烧继续蔓延和扩大的现象是()。
    A

    表面燃烧

    B

    扩散燃烧

    C

    分解燃烧

    D

    蒸发燃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75%的乙醇是常用的燃烧剂,在火焰未灭前不可中途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灾或烧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对于燃气燃烧时,火焰经火孔缩回到燃烧器头部,在混合管内或喷嘴处燃烧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

    黄焰

    B

    理想火焰

    C

    脱火

    D

    回火

    E

    燃烧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由于大多数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所以在火场上,根据火焰即可认定()和范围。
    A

    起火部位

    B

    起火时间

    C

    燃烧物质

    D

    燃烧方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所谓()是指燃气在燃烧时,火焰经火孔缩回到燃烧器头部,在混合管内或喷嘴处燃烧的一种现象。

    • A、黄焰
    • B、理想火焰
    • C、脱火
    • D、回火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燃气轮机中,回流式燃烧室是指气流由一端进入燃烧室外壳及火焰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先沿火焰管外围流动,折转()后,才进入火焰管燃烧。


    正确答案:180°

  • 第15题:

    液体蒸发产生蒸汽,被点燃起火后,形成的火焰温度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从而是加速液体的蒸发,使燃烧继续蔓延和扩大的现象是()。

    • A、表面燃烧
    • B、扩散燃烧
    • C、分解燃烧
    • D、蒸发燃烧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75%的乙醇是常用的燃烧剂,在火焰未灭前不可中途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灾或烧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绝缘电阻要求为()

    • A、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0MΩ
    • B、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MΩ
    • C、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MΩ
    • D、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0MΩ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应采取穿()保护,并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 A、金属管
    • B、硬质塑料管
    • C、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
    • D、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使用塑料外壳的电气工器具应防止碰、磕以免损坏外壳,每次与汽油及其他有机溶剂接触后擦拭干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点燃可燃物的过程:二是在某一点进行点火引起燃烧,燃烧火焰向其它部分(),致使整个可燃物着起火来。

    • A、辐射
    • B、对流
    • C、传导
    • D、传播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起火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能燃烧的物质

    B

    明火焰

    C

    电火花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燃烧室和高温通道部件中最易烧坏的部件是()。
    A

    火焰筒

    B

    外壳

    C

    喷嘴

    D

    动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起火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能燃烧的物质

    B

    助燃物

    C

    明火焰

    D

    火星

    E

    电火花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