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沉积物中砷:称取0.10.0001g)沉积物干样于50mL比色管中,加几滴水润湿样品,加入8±g~0.3g(mL王水,加5mL水,摇动比色管混合均匀,在水浴中加热1h,期间摇动数次。取下冷却,加水溶解并稀释至标线,放置澄清20分钟。吸取2mL上层清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4.2.b)及5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4.2.d)定容到50mL,摇匀。上机测定。
沉积物中汞:准确称取0.1g~0.5g沉积物干样或1g~5g沉积物湿样(精确至0.0001g),置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2mL硝酸、6mL盐酸。用约10mL去离子水淋洗比色管内壁后混合充分,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h(其间取出充分摇动一次)。取下冷却至室温,加入1mL1%高锰酸钾溶液,摇均后放置20min。再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标线,摇匀后放置澄清30min。同时制作分析空白。
更多“简述测定污泥中As、Hg的前处理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有机磷农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打开样品采样管粗端,去掉PTFE固定环,将填充物和前部的XAD-2放入4m1样品瓶中。
    (2)去掉氨基甲酸酯泡沫塞,将后部的XAD-2放入另一个4m1样品瓶中。
    (3)在每个样品瓶中用5m1注射器或2m1移液管各加入2m1解吸液。
    (4)将样品瓶浸入超声波水槽中超声30min,也可在振荡器中振荡1h。
    (5)从每个样品瓶中取1~1.5m1溶液加入2m1样品瓶中,盖上盖并做标记,样品在250℃可保存10d,0℃可保存30d。

  • 第2题:

    我要测定污泥样品中的汞,前处理方法采用的是王水浸泡一夜,然后再水浴2小时的方法,我如何能判断此种方法可以把样品消解完全?


    正确答案:1.找个相近的土壤标准样品按同方法做下来,看看实测值是否在范围内。
    2.这样方法应该能够把hg全部溶下来的。我们做土壤和海底沉积物都是这个方法的。
    3.方法是没有问题的,回收率高是污染,瓶子需要酸浸泡后清洗使用,回收率低可能是水浴时候没有摇晃试样。不过我认为做汞到70%以上,120%以下差不多了啊,反正我得要求比较低。

  • 第3题:

    简述污泥或土壤中汞的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我现在使用的方法:土样风干,磨粉,使用100ml具塞比色管称取0.2-0.5克,加入1:1王水5ml过夜,第二天开盖沸水浴两小时,其间晃动两次,注意不要蒸干。而后使用0.02%重铬酸钾(3%盐酸溶液)定容至25ml,加盖摇匀后测定上层清液。注意样品要尽早测定,时间不能耽搁。我一般回收率是80-102%之间。

  • 第4题:

    简述污泥中毒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泥中毒的原因一般为:
    (1)来水含油过多。
    (2)来水有机物浓度过高。
    (3)剧毒杀菌剂或催化剂冲击。
    污泥中毒的处理方法为:
    (1)联系脱硫浮选岗位严格控制出水水质。
    (2)加大充氧量降低曝气池进水量清除死污泥。

  • 第5题:

    石墨原子法有何优缺点?简述还原气化法测定As、Hg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优点:原子化程度高,式样用量少,灵敏度高,安全。
    缺点:精密度不高,装置复杂,操作复杂,分析速率慢。
    基本原理:将As、Hg元素的化合物在低温下与强还原剂反应,使被测原子本身变为气态或生成气态化合物,然后送入吸收池中或在低温(<1000℃)下加热进行原子化测定。

  • 第6题:

    污泥按来源可分多种,其中须经消化处理的污泥在消化前称为()

    • A、剩余活性污泥
    • B、化学污泥
    • C、熟污泥
    • D、生污泥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简述污泥处理的目标。


    正确答案: 污泥处理的目标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1)减量化,由于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经减量化处理后,体积缩减至原来的十几分之一,并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便于运输和处理。
    (2)稳定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很高,极易腐败并产生恶臭,经消化阶段处理后,易腐败的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化,恶臭大大降低,方便运输和消纳。
    (3)无害化,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易造成传染病大面积传播。经消化阶段处理后,可以杀灭大部分蛔虫卵、病原菌和病毒,大大提高污泥的卫生指标。
    (4)资源化,污泥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利用,如污泥厌氧消化可以回收沼气,采用污泥生产建筑材料,从某些工业污泥中提取有用的重金属等。

  • 第8题:

    在下列污泥处理方法中,属于生物处理方法的是()。

    • A、浓缩
    • B、机械脱水
    • C、消化
    • D、干化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污泥脱水前预处理的方法、优缺点及污泥脱水的种类、优缺点。

    正确答案: 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调理法、热处理法、冷冻法及淘洗法。
    化学调理法是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药剂,是污泥颗粒絮凝,比阻降低,改善脱水性能。
    热处理法可以使有机物分解,破坏胶体颗粒稳定性,污泥内部水与吸附水被释放,比阻降低,脱水性能大大改善,寄生虫卵,致病菌与病毒等可被杀灭。污泥热处理兼有污泥稳定、消毒和除臭等功能。热处理主要的缺点是能耗较多;运行费用较高;分离液的BOD5、COD较高;设备易腐蚀。
    冷冻法:冷冻-溶解过程使污泥颗粒的结构被彻底破坏,脱水性能大大提高,颗粒沉降与过滤速度可提高几十倍。可直接进行机械脱水。冷冻-溶解是不可逆的。即使再用机械或水泵搅拌也不会重新成为胶体。
    淘洗法:使用于消化污泥的预处理。淘洗法是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或自来水、河水、把消化污泥中的碱度洗掉以便节省混凝剂的用量,但需要增加淘洗池以及搅拌设备。一减一增大体抵消,加上目前高效混凝剂的不断开发,淘洗法已经逐渐被淘汰。
    污泥机械脱水方法有真空吸滤法、压滤法和离心法等。
    真空过滤脱水目前应用较少,使用的机械称为真空过滤机,可用于经预处理后的初次沉淀污泥、化学污泥及消化污泥等的脱水。真空脱水机脱水的特点是能够连续生产,运行平稳,可自动控制。主要缺点是附属设备较多,工序较复杂,运行费用较高。
    压滤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它的构造简单,过滤推动力大,使用于各种污泥。但不能连续运行。用于污泥滚压脱水的设备是带式压滤机。其特点是把压力施加在滤布上,用滤布的压力和张力使污泥脱水,而不需要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消耗少,可以连续生产目前应用广泛。
    离心脱水,脱水的对象是固体,离心力的大小可控制,比重力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脱水效果比浓缩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有机磷农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打开样品采样管粗端,去掉PTFE固定环,将填充物和前部的XAD-2放入4m1样品瓶中。
    (2)去掉氨基甲酸酯泡沫塞,将后部的XAD-2放入另一个4m1样品瓶中。
    (3)在每个样品瓶中用5m1注射器或2m1移液管各加入2m1解吸液。
    (4)将样品瓶浸入超声波水槽中超声30min,也可在振荡器中振荡1h。
    (5)从每个样品瓶中取1~1.5m1溶液加入2m1样品瓶中,盖上盖并做标记,样品在250℃可保存10d,0℃可保存30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中,污泥的颜色为()为最好。
    A

    红色

    B

    黑色

    C

    褐色

    D

    棕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污泥中毒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泥中毒的原因一般为:
    (1)来水含油过多。
    (2)来水有机物浓度过高。
    (3)剧毒杀菌剂或催化剂冲击。
    污泥中毒的处理方法为:
    (1)联系脱硫浮选岗位严格控制出水水质。
    (2)加大充氧量降低曝气池进水量清除死污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吡啶时,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将采集的吡啶样品移入60m1(或150m1)分液漏斗中,加入2.00ml二硫化碳和一粒氢氧化钠(约0.05克),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放出二硫化碳层,如此再重复操作一次,合并两次的二硫化碳萃取液,等待进样。

  • 第14题:

    简述土壤中hg的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1.称取约0.1000g土样于25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入1:9的硝酸:盐酸3ml浸泡后,水浴消化2小时,冷却后加入5%盐酸2%抗坏血酸2%硫脲,定容至25.00ml,上机测定。
    2.王水(1+1)15ml/0.5000g水浴溶解90min,之后以15%HCl定容。

  • 第15题:

    测定食品中含量时,一般不能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

    • A、Pb
    • B、Cu
    • C、Zn
    • D、Hg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污泥最终处置的可能场所有哪些?污泥在进行最终处理前,需进行哪些预处理?


    正确答案:农业利用,填埋,焚烧,投放海洋。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干燥

  • 第17题:

    中水处理产生的沉淀污泥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等。

    • A、污泥的浓缩
    • B、污泥的干化与脱水
    • C、污泥的干燥与焚烧
    • D、最终处理(用作农作物肥料或丢弃等)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污泥体积指数(SVI)测定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取样品作SS测定。
    ②取样品100ml,放入用自来水冲洗过的100ml量筒中,静臵沉淀30min,取污泥层所在体积(ml)计算:SVI(mg/L)=SVn×1000/MLSS×100
    其中:SVn-——100ml混合液,沉淀30min后,污泥层所占有体积(ml)
    MLSS——混合液中悬浮固体浓度(g/L)

  • 第19题:

    请简述解决污泥膨胀的方法。


    正确答案: 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措施:如缺氧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污泥负荷率,或适当降低污泥浓度,使需氧量降低等;水温过高可通过冷却塔等措施降温;如PH值过低,可投加碱等调节PH值;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污泥浓度,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若污泥流失量大,可投加氯化铁,帮助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抑制丝状菌生长。
    结合水性污泥膨胀的措施: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 第20题:

    污泥常用的脱水方法中,同时包括污泥脱水和处理过程的是()。

    • A、污泥热干化
    • B、污泥干化
    • C、机械脱水
    • D、污泥焚烧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污泥处理的目标。

    正确答案: 污泥处理的目标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1)减量化,由于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经减量化处理后,体积缩减至原来的十几分之一,并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便于运输和处理。
    (2)稳定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很高,极易腐败并产生恶臭,经消化阶段处理后,易腐败的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化,恶臭大大降低,方便运输和消纳。
    (3)无害化,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易造成传染病大面积传播。经消化阶段处理后,可以杀灭大部分蛔虫卵、病原菌和病毒,大大提高污泥的卫生指标。
    (4)资源化,污泥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利用,如污泥厌氧消化可以回收沼气,采用污泥生产建筑材料,从某些工业污泥中提取有用的重金属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 )是将污泥通过处理,去除污泥中绝大多数毛细管水、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的方法。
    A

    污泥干化

    B

    污泥脱水

    C

    污泥干燥

    D

    污泥预处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污泥常用的脱水方法中,同时包括污泥脱水和处理过程的是()。
    A

    污泥热干化

    B

    污泥干化

    C

    机械脱水

    D

    污泥焚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