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要论述中国传统史学的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要论述顾恺之人物画的特征及其意义。
    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角度来看,顾恺之代表的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 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 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 描写妇女者称仕女; 肖像画称写真。 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 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 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 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 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 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他在《魏晋胜流画赞》的开头就指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秒得也。”在这里他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作画思想:“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是指在创造主体通过艺术形象,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迁入”,从而做到对客体更深刻的把握,使艺术形象更具有表现力,迁入感情,是文学和艺术作品最主要的做法,这种方法使艺术品更具备神。

  • 第2题:

    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 第3题:

    请论述信用政策的类型、特征及其局限性,并简要阐述企业调整信用政策的因素。


    正确答案: 1、信用政策的类型、特征及其局限性
    (1)信用政策的类型:阐述紧缩型、适度型、宽松型三种类型的定义。
    (2)信用政策类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①紧缩型:采用这种信用政策的企业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只向财务状况良好、付款及时的客户提供信用销售。
    ②适度型:采用这种信用政策的客户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希望在风险控制和企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除了向付款及时的客户进行信用销售,也向付款经常拖欠但最终会付款的客户进行信用销售。
    ③宽松型:采用这种信用政策的企业无论风险大小,基本上向所有客户进行信用销售。
    (3)信用政策类型的局限性:
    ①紧缩型:企业的销售规模和发展将受到限制。
    ②适度型:采取适度型政策的企业可能存在一定逾期账款和坏账损失。关键把握均衡点。
    ③宽松型:企业销售额增长迅速,但是逾期账款和坏账损失很大,销售质量不一定很高。
    2、企业调整信用政策的因素企业调整信用政策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必然收到宏观经济发展阶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①宏观经济层面:从宏观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阐述。
    ②行业运行状况:从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竞争状况、行业信用政策方面阐述。
    (2)内部因素
    从企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内部管理、财务状况方面阐述

  • 第4题:

    中国传统史学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鉴诫”与“垂训”功能突出,素有“鉴诫史学”之称。
    (2)史学依附于经学,具有伦理化的特征。
    (3)史学理论相对落后,史料考证工夫精深。

  • 第5题:

    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 第6题: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史学是传统文化的宝库,经学为第一,史学则在其次,经史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史学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求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主要是靠史学记载保存传承下来的;历史著作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涵盖了文化的各个领域,是古代文化的渊海。

  • 第7题:

    问答题
    论述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一般化特征。

    正确答案: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的确立得益于1946年成立并由英国共产党领导的史学家小组.,到1952年,《过去与现在》杂志的创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史学俄有了自己固定的言论阵地,其理论源自两方面:1,景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多布,代表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研究》,希尔,着有《英国革命:1640年》,汤普森,代表作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共有的习惯》等总体来说,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般化特征是:
    第一,强调扩大的总体社会史概念。即强调把史学研究扩充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社会史概念认为,社会史只是研究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的历史。但新社会史学派认为,社会史应该是总体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应该把各个方面作为研究视角,来全面分析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因而,一方面,他们每每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历史;另一方面,他们的结论又具有深刻的理论色彩。如霍布斯鲍姆从工人戴鸭舌帽、足球运动的兴起、食品的标准化包装和大众化的休假等现象中,探讨了英国工人阶级在何时形成这样深刻的理论问题。
    第二,不注重精英人物的历史,而更重视研究社会下层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他们挖掘了教堂和医院的档案、土地登记册以及绘画和民间传说中有关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新史料,试图再现普通民众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中的社会生活。如汤普森在探讨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时,依靠新史料,再现了酒吧、工人夜校的场景,研究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人的休闲方式。
    第三,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熟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他们的书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色彩非常明显。但是,他们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注重对历史过程的调查,并把理论性与叙事性结合起来。他们探讨的领域,有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探讨过的,如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有些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探讨的,如资本主义的文化。他们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些是马克思、恩格斯采取过的,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阶级斗争和历史规律等,有些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采取的,如更加强调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作用(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由此可见,新史学都是在一定的理论系统中进行发展推论的,而且在史学研究方法上,,新史学呈现的特点是能借鉴吸收其它社会科学新技术和方法,借鉴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方法,形成特色各异的史学研究新方法,如计量方法、心理方法、口述方法等等,打破学科的间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要论述国际物流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国际物流的经营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国际物流的系统广泛
    3.国际物流运输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风险性
    4.游戏规则国际化
    5.国际物流必须依靠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6.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要论述中国传统史学的特征。

    正确答案: 1.人文主义传统。
    2.经世致用传统。
    3.秉笔求真传统。
    4.把作史当作不朽之业的传统。
    5.德才学识结合的传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史学是传统文化的宝库,经学为第一,史学则在其次,经史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史学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求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主要是靠史学记载保存传承下来的;历史著作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涵盖了文化的各个领域,是古代文化的渊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要论述文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文化是一个综合统一体;
    2.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志和力量;
    3.具有内在稳定性与创新性;
    4.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5.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

  • 第14题:

    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正确答案: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 第15题:

    简要论述现代新儒学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民族本为的文化立场。
    2.中体西用的基本态度。
    3.道德形上的哲学追求。
    4.推崇直觉的思维方式。

  • 第16题:

    论述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一般化特征。


    正确答案: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的确立得益于1946年成立并由英国共产党领导的史学家小组.,到1952年,《过去与现在》杂志的创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史学俄有了自己固定的言论阵地,其理论源自两方面:1,景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多布,代表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研究》,希尔,着有《英国革命:1640年》,汤普森,代表作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共有的习惯》等总体来说,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般化特征是:
    第一,强调扩大的总体社会史概念。即强调把史学研究扩充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社会史概念认为,社会史只是研究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的历史。但新社会史学派认为,社会史应该是总体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应该把各个方面作为研究视角,来全面分析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因而,一方面,他们每每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历史;另一方面,他们的结论又具有深刻的理论色彩。如霍布斯鲍姆从工人戴鸭舌帽、足球运动的兴起、食品的标准化包装和大众化的休假等现象中,探讨了英国工人阶级在何时形成这样深刻的理论问题。
    第二,不注重精英人物的历史,而更重视研究社会下层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他们挖掘了教堂和医院的档案、土地登记册以及绘画和民间传说中有关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新史料,试图再现普通民众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中的社会生活。如汤普森在探讨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时,依靠新史料,再现了酒吧、工人夜校的场景,研究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人的休闲方式。
    第三,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熟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他们的书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色彩非常明显。但是,他们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注重对历史过程的调查,并把理论性与叙事性结合起来。他们探讨的领域,有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探讨过的,如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有些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探讨的,如资本主义的文化。他们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些是马克思、恩格斯采取过的,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阶级斗争和历史规律等,有些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采取的,如更加强调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作用(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由此可见,新史学都是在一定的理论系统中进行发展推论的,而且在史学研究方法上,,新史学呈现的特点是能借鉴吸收其它社会科学新技术和方法,借鉴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方法,形成特色各异的史学研究新方法,如计量方法、心理方法、口述方法等等,打破学科的间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

  • 第17题:

    简要论述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
    (3)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连续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5)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

  • 第18题:

    结合熟悉的作品,简要论述诗歌审美情感的特征。


    正确答案:(1)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表现情感并不是诗歌的专利。
    (2)真正属于诗歌的审美情感,有如下特征:真挚不伪饰、清纯、深沉、浓烈、精微、新颖。
    (3)中国古代诗歌重视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要论述顾恺之人物画的特征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角度来看,顾恺之代表的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 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 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 描写妇女者称仕女; 肖像画称写真。 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 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 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 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 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 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他在《魏晋胜流画赞》的开头就指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秒得也。”在这里他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作画思想:“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是指在创造主体通过艺术形象,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迁入”,从而做到对客体更深刻的把握,使艺术形象更具有表现力,迁入感情,是文学和艺术作品最主要的做法,这种方法使艺术品更具备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要论述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
    (3)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连续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5)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结合熟悉的作品,简要论述诗歌审美情感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表现情感并不是诗歌的专利。
    (2)真正属于诗歌的审美情感,有如下特征:真挚不伪饰、清纯、深沉、浓烈、精微、新颖。
    (3)中国古代诗歌重视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中国传统史学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鉴诫”与“垂训”功能突出,素有“鉴诫史学”之称。
    (2)史学依附于经学,具有伦理化的特征。
    (3)史学理论相对落后,史料考证工夫精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