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欧洲在战后的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相关问题
  • 第1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资本的国际化运动进入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后,不仅使生产力要素实现了国际化,而且使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形式也实现了国际化。国际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①国际企业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是国际企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企业开始了商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经营方式主要为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经营活动,以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服务贸易,并开始进行国际间的间接投资活动。
    ②国际企业的缓慢发展。两次大战期间,国际企业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
    ③国际企业的迅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国际企业在数量、经营规模、活动范围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上的迅猛发展。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构和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企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控制着世界的生产、流通、金融,实行全球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考虑安排生产、销售、技术发展和投资等经营活动。国际企业的投资方向也由战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为以发达国家为基础。
    ④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进程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一进程是企业规避风险,获得稳定收入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 第3题:

    我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哪些大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我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大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是在旧王朝体制下探索资本主义发展取向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时期。
    第二个大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是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深的时期,国家的实效统治断裂,现代化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被挤压在一条窄缝中继续地进行。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趋于边缘化。
    第三大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这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大阶段是从1979年至今。这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阶段上,中国的工业化开始逐步进入罗斯托等人所说的“起飞”阶段,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进程得到更进一步的推进。

  • 第4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正确答案: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等阶段。
    (1)商品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取商品的形式,即国际商品贸易活动。国际贸易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也是当今资本国际运动的重要形式。在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世界经济呈现出工业与农业的国际分工特点。这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另一特点是自由贸易代替了原始积累时代的贸易垄断及其他超经济特权。
    (2)货币资本国际化。即资本输出,是借贷资本、股票、债券等在世界范围的间接投资活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及资本输出快速增长。
    (3)生产资本国际化。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进入了新阶段,即由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资本增值过程延伸到国界之外,生产酱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更为突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 第5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生产资本国际化

  • 第6题:

    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经历了国有资本的扩张和收缩的阶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1947年马歇尔发表声明,“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即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
    • B、阻碍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 C、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
    • D、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填空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生产资本国际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

    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

    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

    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的阶段?

    正确答案: 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

    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

    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

    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正确答案: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等阶段。
    (1)商品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取商品的形式,即国际商品贸易活动。国际贸易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也是当今资本国际运动的重要形式。在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世界经济呈现出工业与农业的国际分工特点。这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另一特点是自由贸易代替了原始积累时代的贸易垄断及其他超经济特权。
    (2)货币资本国际化。即资本输出,是借贷资本、股票、债券等在世界范围的间接投资活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及资本输出快速增长。
    (3)生产资本国际化。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进入了新阶段,即由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资本增值过程延伸到国界之外,生产酱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更为突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冷战后,在欧洲地区出现了两种东扩,即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二者无论存在多大的差异,事实上毕竟有利于()

    • A、扩大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影响和控制
    • B、该地区局势的稳定
    • C、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D、扩大俄罗斯的战略活动空间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正确答案: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
    (2)扩大原来的对外联合浮动体系,完善成员国间可调整固定汇率,稳定汇率机制,
    (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加强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作用。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1)1969年,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
    (2)1970年,魏尔纳委员会提交《关于在共同体内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即“魏尔纳计划”,但由于70年代国际局势动荡,该计划落空;
    (3)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并运行;
    (4)1989年,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提出《德洛尔报告》,正式提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详细方案;
    (5)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包括《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加速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
    (6)1999年1月欧元诞生,2002年7月欧元取代区内国家货币成为欧元区内唯一的法定货币。

  • 第16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的阶段?


    正确答案: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

  • 第17题: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阵营对抗;
    第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第三、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走向关系缓和;
    第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 第18题:

    战后好莱坞电影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1、危机期——战后到1950年代后期;
    2、1960到1970年代新好莱坞的出现和成熟;
    3、80年代后通过技术更新,又从数字技术中获得对电影艺术的新的解释,预示着后电影时代的到来。

  • 第19题:

    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最先经历的阶段是()

    • A、单一货币区
    • B、货币区
    • C、区域货币同盟
    • D、区域货币合作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欧洲在战后的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正确答案: (1)舒曼计划: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是1950年5月9日提出的舒曼计划。根据这个计划,1952年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机构。最早有六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2)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1957年3月25日,西欧六国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合称《罗马条约》。
    (3)欧洲共同体(EC)的建立和扩大: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EC)。
    (4)欧洲一体化的迈进:1981年1月,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1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式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扩大到12国。
    (5)欧洲联盟的建立1991年12月11日,在荷兰的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共体第46次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北京北部长城沿线民族迁徒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

    正确答案: 1、春秋以前第一个农牧文化交替周期。
    2、战国至十六国时期第二个农牧文化简体周期。
    3、南北朝至五代中期第三个农牧文化交替周期。
    4、辽至明代第四个农牧威化交替周期。
    5、清代农牧文化界限的不断北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和()始终是战后在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各国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
    A

    争取民族自主权利

    B

    要求突破苏联模式

    C

    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D

    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我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哪些大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我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大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是在旧王朝体制下探索资本主义发展取向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时期。
    第二个大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是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深的时期,国家的实效统治断裂,现代化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被挤压在一条窄缝中继续地进行。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趋于边缘化。
    第三大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这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大阶段是从1979年至今。这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阶段上,中国的工业化开始逐步进入罗斯托等人所说的“起飞”阶段,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进程得到更进一步的推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