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在清末法制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学家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战国时期时,在山西地区发生的在变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变革家有()。

    A.赵国的赵武灵王

    B.韩国的申不害

    C.魏国的李悝

    D.秦国的商鞅


    参考答案:ABC

  • 第2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中国 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 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产生了 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然而这种对西方 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 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 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 的统治,于1901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 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年颁布 “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管理全国教育事务 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 制度、课程设置具雏形。

  • 第3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 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 中国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 缺口,产生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 然而,这种对西方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 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的统 治,于lWl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 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 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 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已具雏形。

  • 第4题:

    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正确答案:设立学部

  • 第5题:

    在《十二表法》的制定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国王
    • B、法学家
    • C、元老院
    • D、平民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黏膜抗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Ig是()

    • A、IgA
    • B、IgG
    • C、IgM
    • D、SIgA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清末法制变革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从制度层面看,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法制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新的法律架构,为清以后中国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观念层面看,晚清法制变革对近代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

  • 第8题:

    问答题
    清末法制变革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从制度层面看,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法制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新的法律架构,为清以后中国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观念层面看,晚清法制变革对近代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十二表法》的制定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国王

    B

    法学家

    C

    元老院

    D

    平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十二表法》的制定。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前,罗马使用的是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而这使司法官在适用法律时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便于对平民进行司法镇压。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平民奋起斗争,要求制定明确的成文法,并公布于众。最终,迫于平民的压力,罗马元老院制定了《十二表法》。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 第10题:

    填空题
    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正确答案: 设立学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心身疾病是()
    A

    心理社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的精神疾病

    B

    心理社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的神经症

    C

    心理社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D

    躯体疾病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的精神疾病

    E

    心理社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的精神疾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清末法制变革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从制度层面看,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法制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新的法律架构,为清以后中国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观念层面看,晚清法制变革对近代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刑部成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D.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


    正确答案:D
    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分别制定了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商事法律及程序法律,从而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故A项表述正确。清末对民事和商事法律的修订过程中。邀请了日本法学家松岗义正、志田钾太郎、冈田朝太郎、小河滋次郎等人参与制定工作。故B项表述正确。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故C项表述正确。D项错在: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

  • 第14题:

    下列关于清末修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末修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解体
    B、清末修律贯穿着仿效西方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的方针
    C、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
    D、清末修律促进了部分中国人法制观念的形成

    答案:A,B,D
    解析:
    C项是错误的。清末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为其后民国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修律活动并不是倒退,而是一种进步,它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 第15题:

    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
    B.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最早的商事法——《大清商律草案》
    C.无论是对刑律的修订,还是对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的参与
    D.清末修律活动宣告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国法制走向了近代化


    答案:C
    解析: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我国最早的商事法是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的《钦定大清商律》;日本法学家参与了修律活动,其中参与刑律修订的日本法学家是冈田朝太郎,参与民事法律修订的是松冈义正,参与商事法律修订的是志田钾太郎。

  • 第16题:

    试析清末法制变革。


    正确答案: 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西方法制尤其是大陆法系法律体系传统的深刻影响。西方法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宪法模式和体系、民事刑事法律体系及法典化的模式、司法体制和诉讼模式等多个方面。这一影响显示了我国法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总体特征或路径。
    第二,清末修律建立起诸法分立的部门法体系,突破了2000多年来传统旧律以刑为主的编纂模式。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大进步。至此,中国的“六法体系”已初现端倪。虽然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末许多法律尚来不及审议颁布施行,但其多数为后来历届政府所承袭沿用。
    第三,清末立法按照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司法与行政分立的体制。法院组织法都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强调审判衙门独立执法,行政各官不准违法干涉。当然这只是法律上的规定,实际上是难以办到的。
    第四,清末民商法及其他立法,承认民营工商业的合法性,鼓励兴办工商业,打破了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旧传统,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清末修律在主要继受外国法制的同时,也继承和保留了中国传统法制的一些精神和规范。因此,尽管新律在体例结构上仿效近代西方国家相关法律,但其内容乃是外国法律和中国传统旧律的混合物。
    总之,清末法制变革标志这古老的中华法系的解体,开始向近代法制转型,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促使中国法制走上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 第17题:

    清末在司法制度上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官制改革开始后,清政府为配合预备立案、采用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和行政分立的原则,把司法机关独立出来,并对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1)司法机关的变化。在中央,从1906年开始,把原来掌管审判的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法部。把原来掌管案件复核的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使它成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同时负有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等职责。在地方,从1907年3月开始,在京师和各省设立高等审判厅,在州县设立初级审判厅。同时把省按察使司改为提法使司,由其负责地方上的司法行政。此外还在和缓审判厅内,相应地设置了和缓检察厅。
    (2)司法制度的改革。在司法管辖上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两项,这就是在中国史上第一次正式区分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司法审级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在司法审判上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一些原则和制度,如回避、辩护、公开审判等,并规定了起诉、预审、公判、上诉、判决等程序。
    (3)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的确立。领事裁判权的确立是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帝国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领事裁判权始于1843年7月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法院,从此会审公廨在上海正式成立,以后又扩大到厦门等地。

  • 第18题:

    爱国女校和()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爱国学社

  • 第19题:

    简述清末法制变革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从制度层面看,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法制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新的法律架构,为清以后中国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观念层面看,晚清法制变革对近代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

  • 第20题:

    单选题
    在清末法制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学家是:()。
    A

    沈家本

    B

    杨鸿烈

    C

    张之洞

    D

    张嘉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析清末法制变革。

    正确答案: 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西方法制尤其是大陆法系法律体系传统的深刻影响。西方法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宪法模式和体系、民事刑事法律体系及法典化的模式、司法体制和诉讼模式等多个方面。这一影响显示了我国法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总体特征或路径。
    第二,清末修律建立起诸法分立的部门法体系,突破了2000多年来传统旧律以刑为主的编纂模式。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大进步。至此,中国的“六法体系”已初现端倪。虽然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末许多法律尚来不及审议颁布施行,但其多数为后来历届政府所承袭沿用。
    第三,清末立法按照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司法与行政分立的体制。法院组织法都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强调审判衙门独立执法,行政各官不准违法干涉。当然这只是法律上的规定,实际上是难以办到的。
    第四,清末民商法及其他立法,承认民营工商业的合法性,鼓励兴办工商业,打破了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旧传统,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清末修律在主要继受外国法制的同时,也继承和保留了中国传统法制的一些精神和规范。因此,尽管新律在体例结构上仿效近代西方国家相关法律,但其内容乃是外国法律和中国传统旧律的混合物。
    总之,清末法制变革标志这古老的中华法系的解体,开始向近代法制转型,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促使中国法制走上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清末在司法制度上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官制改革开始后,清政府为配合预备立案、采用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和行政分立的原则,把司法机关独立出来,并对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1)司法机关的变化。在中央,从1906年开始,把原来掌管审判的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法部。把原来掌管案件复核的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使它成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同时负有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等职责。在地方,从1907年3月开始,在京师和各省设立高等审判厅,在州县设立初级审判厅。同时把省按察使司改为提法使司,由其负责地方上的司法行政。此外还在和缓审判厅内,相应地设置了和缓检察厅。
    (2)司法制度的改革。在司法管辖上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两项,这就是在中国史上第一次正式区分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司法审级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在司法审判上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一些原则和制度,如回避、辩护、公开审判等,并规定了起诉、预审、公判、上诉、判决等程序。
    (3)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的确立。领事裁判权的确立是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帝国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领事裁判权始于1843年7月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法院,从此会审公廨在上海正式成立,以后又扩大到厦门等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爱国女校和()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爱国学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