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2)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3)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4)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更多“间接证据的特点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间接证据之特点。


    参考答案:

    间接证据的特点有四。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 第2题:

    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依赖性,间接证据没有单独的证明作用,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有证明力
    B:关联性,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与其他证据在证明过程中互相结合
    C:排他性,各个间接证据所能证明的问题必须相互一致,排除了其他的可能
    D:传来性,间接证据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之中的

    答案:A,B,C
    解析:
    【考点】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特点。详解:根据证据与案件事实证明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间接证据主要是因为与犯罪事实存在间接的联系而名之,其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联方式是间接的,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其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必须经过逻辑推理。在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的情况下,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间接证据既可以是原始证据,也可以是传来证据。故本题应选A、B、C。

  • 第3题:

    传来证据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叫()

    • A、原始证据
    • B、第一手证据
    • C、间接证据
    • D、派生证据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和作用?


    正确答案: 直接证据的特点:
    ①它的内容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内容是重合的。
    ②它多表现为言词证据。
    ③它的数量较少,且不易取得,在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多秘密进行,一般没有目击证人,案发后犯罪分子主动投案自首或被抓获主动交待罪行的较少。
    作用:直接证据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能直接明了地证明案件某一主要事实。
    间接证据的特点:
    ①依赖性。
    ②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③多表现为实物证据,且客观性和稳定性较强。
    ④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过程复杂,难度较大。
    作用:间接证据虽然不能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但也不可忽视。

  • 第5题:

    简述间接证据的特点和适用。简述回避的理由和对象。


    正确答案:间接证据的特点:1.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2.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3.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4.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5.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6.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适用: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事件、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的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确凿无疑的。
    回避的理由: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本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本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人的;6、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7、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8、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鉴定人;9、刑事诉讼法第228条和第245条。第228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第245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回避的对象:1、审判人员;2、检察人员;3、侦查人员;4、书记员;5、翻译人;6、鉴定人

  • 第6题: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的基本依据是看其对于案件主要事实的客观联系形式和证明作用的强弱。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不同的。直接证据对主要案情的证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间接证据需要依靠逻辑推论的方法,在排除了其他各种可能之后,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唯一的结论。这也是划分这两类证据的论据之一。

  • 第7题:

    间接证据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2、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3、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4、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 第8题:

    问答题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孤证不能定案。即只有一个直接证据,而没有间接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不能据以认定案件事实。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使用。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间接证据的特点包括()。
    A

    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B

    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C

    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复杂

    D

    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正确答案: C,B
    解析: 间接证据的特点有四:间接证据的依赖性;间接证据的关联性;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推理的过程;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证据的特点和适用。简述回避的理由和对象。

    正确答案: 间接证据的特点:1.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2.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3.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4.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5.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6.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适用: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事件、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的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确凿无疑的。
    回避的理由: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本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本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人的;6、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7、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8、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鉴定人;9、刑事诉讼法第228条和第245条。第228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第245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回避的对象:1、审判人员;2、检察人员;3、侦查人员;4、书记员;5、翻译人;6、鉴定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
    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有人说:“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能是间接证据”。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句话是不正确的。(4分)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两种不同的证据分类。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回答“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亦可)(3分)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之间是交叉关系,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同证据是否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没有关系。不能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同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相混淆,不能认为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能是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可以是原始证据,也可以是传来证据。(3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特点有()

    A、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B、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C、间接证据证明过程的复杂性

    D、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参考答案:A,B,C,D

  • 第14题:

    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比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 第15题:

    我国封建王朝的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认罪的供词;
    (2)审讯时可以依法刑讯;
    (3)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
    (4)疑罪惟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
    (5)重视勘验检查;
    (6)据众证定罪的制度;
    (7)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

  • 第16题:

    直接(或间接)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直接抒情特点:不用借托,直率、奔放、强烈;
    间接抒情特点:①要有依托,要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 ②比较含蓄、委婉、舒缓。

  • 第17题: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特点有()

    • A、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 B、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 C、间接证据证明过程的复杂性
    • D、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 E、间接证据的客观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规则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都只属于“半官方”的性质,而不同于由国家立法机关正式颁布的法典。

  • 第19题:

    问答题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的基本依据是看其对于案件主要事实的客观联系形式和证明作用的强弱。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不同的。直接证据对主要案情的证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间接证据需要依靠逻辑推论的方法,在排除了其他各种可能之后,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唯一的结论。这也是划分这两类证据的论据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相比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一)直接证据具有直观性,由于直接证据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不需要借助其他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因而一经查证属实,就可以直接作为定案依据,证明过程比较简单。
    (二)直接证据多为言词证据,因为案件的证明环节很多,能最大限度地对整个过程进行展示的,往往是直接感知了案情者提供的言词证据,但也不排除很多简洁证据是通过言词证据形式表现的。
    (三)直接证据往往比简洁证据数量少,更难获得,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获得自愿的、真实的直接证据不大容易,而且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受外界影响而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证据之特点。

    正确答案: 间接证据的特点有四。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间接证据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2)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3)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4)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和作用?

    正确答案: 直接证据的特点:
    ①它的内容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内容是重合的。
    ②它多表现为言词证据。
    ③它的数量较少,且不易取得,在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多秘密进行,一般没有目击证人,案发后犯罪分子主动投案自首或被抓获主动交待罪行的较少。
    作用:直接证据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能直接明了地证明案件某一主要事实。
    间接证据的特点:
    ①依赖性。
    ②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③多表现为实物证据,且客观性和稳定性较强。
    ④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过程复杂,难度较大。
    作用:间接证据虽然不能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但也不可忽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比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 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