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

题目

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古某进行讯问。讯问完毕后,民警伍某立即把王某等4人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王某等人的有罪陈述,7月21日,县公安局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王某等4人。公安机关能否拘留王某?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市某县某小区一楼住户王某饲养了一只狼狗,经常半夜吵得邻居不得安宁。某日,狼狗挣脱绳子,窜进了李某未关好窗户的卧室,把李某咬伤,并致使李某精神恍惚。为此,李某亲戚何某找王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此时,王某的妻弟刘某闻讯赶到,也与何某发生了强烈的肢体冲突,何某因此面部受伤,花去治疗费用5000元。公安派出所民警介入后,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对刘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500元的行政处罚。
    若李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王某赔偿,则有关本案举证责任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应就李某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B.李某应对自己遭受的损害大小承担举证责任

    C.李某应对狗的饲养人是王某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D.李某与王某应对各自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的规定,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故A选项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故BCD选项正确。

  • 第2题:

    某市某县某小区一楼住户王某饲养了一只狼狗,经常半夜吵得邻居不得安宁。某日,狼狗挣脱绳子,窜进了李某未关好窗户的卧室,把李某咬伤,并致使李某精神恍惚。为此,李某亲戚何某找王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此时,王某的妻弟刘某闻讯赶到,也与何某发生了强烈的肢体冲突,何某因此面部受伤,花去治疗费用5000元。公安派出所民警介入后,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对刘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500元的行政处罚。
    关于李某的损害赔偿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可以要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害

    B.狗是王某饲养的,王某应承担赔偿责任

    C.李某可以要求王某赔偿为治疗和康复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D.李某未关好门窗,自己有过错,因此损失应由李某承担


    答案:A,B,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故A选项正确。
    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故C选项正确。
    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 第3题:

    某市某县某小区一楼住户王某饲养了一只狼狗,经常半夜吵得邻居不得安宁。某日,狼狗挣脱绳子,窜进了李某未关好窗户的卧室,把李某咬伤,并致使李某精神恍惚。为此,李某亲戚何某找王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此时,王某的妻弟刘某闻讯赶到,也与何某发生了强烈的肢体冲突,何某因此面部受伤,花去治疗费用5000元。公安派出所民警介入后,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对刘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500元的行政处罚。
    在对王某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署名的处罚主体依法应当为()。

    A.县公安局 B.派出所 C.民警 D.县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公安局派出所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应该由县公安局决定,署名主体应该是县公安局。A选项正确。

  • 第4题:

    陈某与王某打架斗殴,乡派出所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对王某作出罚款100元的处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 A、乡派出所对陈某做出拘留决定前,应告知陈某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 B、派出所可以当场做出对王某的罚款决定,还可当场收缴
    • C、陈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县公安局
    • D、若王某也不服,可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何某,初中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在厂里当学徒工,月收入1000元。17岁那年,何某在街上骑车逆行,将王某撞倒,造成王某颅骨骨折,共花去治疗费3000多元。后来,王某要求何某赔偿,何某以自己未成年为由,拒赔。王某又向何某的父母索赔,其父母认为儿子已参加工作,应由本人承担,也不赔。于是,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何某及其父母赔偿。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何某赔偿。何某已满十六周岁,虽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其父母无须赔偿。

  • 第6题:

    某市公安局在处理李某和王某之间的械斗纠纷时,对李某处以罚款100元,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2天的行政处罚。王某不服,公安局在其申辩后将行政拘留延长至3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公安局对李某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 B、王某有权进行申辩
    • C、市公安局因王某申辩而加重处罚违法
    • D、如李某和王某不服处罚决定,应 先经行政复议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简要案情:一天夜里11时许,王某(男,28岁)在公路上持刀拦截一辆货车,将车门玻璃砸碎,强行将驾驶员许某拖下车搜身,遭许反抗,王某持刀将许捅成重伤,并劫走其身上现金1500元。正在货车车箱里睡觉的姚某和李某听到动静后,下车将王某抓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将王某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依法将王某刑事拘留。在拘留后32小时,由办案民警周某在公安机关附近的宾馆对王某进行了第一次讯问。同时,侦查人员召集姚某和李某进行了询问,姚某和李某相互提醒,向侦查人员详细描述了事发的情形。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时,应当进行哪些侦查行为?


    正确答案: 应当进行以下侦查行为:
    (1).讯问犯罪嫌疑人王某;
    (2).询问证人姚某、李某和被害人许某;
    (3).勘验作案现场;
    (4).扣押王某作案的凶器和抢劫所得现金,并将现金在固定证据后返还受害人许某;
    (5).委托鉴定机构对许某的伤情进行鉴定;
    (6).对王某的人身进行搜查。

  • 第8题:

    2010年5月3日晚11时许,王某、张某发现某市江南区某国有企业值班人员已睡觉,二人便商量到该企业偷点东西去卖。于是,由张某在外望风,王某进入该企业会议室提走价值近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1台,王某走出房间时被一巡逻的保安发现并追赶,王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保安刺伤后逃跑。此时,张某见状也惊慌逃走。当晚值班人员将情况报告该企业经理李某,并怀疑是该企业青工赵某所为。于是,李某立即带领几个人对赵某所住单身宿舍及赵某父母的住家进行强行搜查,但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之后,赵的父母认为李某等人系非法搜查,并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了控告。5月5日上午,张某迫于压力向江南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自首,并如实交代了自己和王某的犯罪事实,且提供了王某的藏身之处。5月6日上午,公安机关根据张某提供的情况将王某抓获。经审查,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民警孙某遂填写了《呈请拘留报告书》,建议对王某予以刑事拘留。刑警支队长签署了“同意,报局领导审批”的意见后,报分管刑侦的汪副局长审批。汪副局长在领导批示栏内写下“同意”二字后,将《呈请拘留报告书》返回给了承办人孙某。5月6日12时依法将王某拘留。5月7日15时许,侦查人员孙某对王某进行了拘留后的第一次讯问。经查发现王某系外省人,便以流窜作案为由将拘留期限延长至30天。侦查人员考虑到张某是初犯,认罪态度好,便让其在税务局工作的父亲担任保证人,并交纳2000元保证金后,依法对张某办理了取保候审。王某、张某涉嫌什么罪名?


    正确答案: 王某涉嫌抢劫罪,张某涉嫌盗窃罪。

  • 第9题:

    民警张某在巡逻途中遇见酒后滋事的王某。王某对张某进行挑衅,张某被激怒,使用枪支将王某击倒并致其残疾。本案中,公安机关应当对王某进行赔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某日,群众扭送了两名犯罪嫌疑人李日、张宁到公安局刑警队,刑警王某、陈某分别单独对两疑犯进行讯问。王某在讯问李日时,李提出口渴想喝水,王说你不交代就别想喝水,并让李蹲在桌子底下限制其身体活动。李终因经不住口渴和长时间的蹲立,交代了犯罪情况。在作讯问笔录时,王某记录了李的文化程度为“文盲”,并按要求在笔录的末页让李写上“以上笔录我看过,和我说的相符”字样并签名。请问刑警王某和陈某的做法有何错误?为什么?


    正确答案: (1)王、陈两人单独讯问违反“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员不得少于两人”的法律规定。
    (2)王不让李喝水和让李长时间蹲在桌子底下限制其身体活动,侵犯了李的合法权益,属变相的刑讯逼供。
    (3)“文盲”与让李写上“以上笔录我看过,和我说的相同”字样自相矛盾。

  • 第11题:

    问答题
    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古某进行讯问。讯问完毕后,民警伍某立即把王某等4人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王某等人的有罪陈述,7月21日,县公安局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王某等4人。县公安局存在哪些错误?为什么?

    正确答案: 公安局的错误有:
    ①公安人员决定对王某等人实行拘留是错误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由公安机关决定。
    ②7月14日把王某等4人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他们的家属是错误的。法律规定,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之外,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③没有立即将王某被拘留的情况向王某所在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④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
    ⑤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古某进行讯问。法律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分别进行。
    ⑥7月21日,县公安局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王某等4人。对被拘留的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经批准可以延长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题中王某等人不存在延长拘留期限的情形,应当在3日内提请审查批准逮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古某进行讯问。讯问完毕后,民警伍某立即把王某等4人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王某等人的有罪陈述,7月21日,县公安局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王某等4人。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是否符合拘留的条件?为什么?

    正确答案: 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符合拘留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可以先行拘留,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符合拘留的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市某县某小区一楼住户王某饲养了一只狼狗,经常半夜吵得邻居不得安宁。某日,狼狗挣脱绳子,窜进了李某未关好窗户的卧室,把李某咬伤,并致使李某精神恍惚。为此,李某亲戚何某找王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此时,王某的妻弟刘某闻讯赶到,也与何某发生了强烈的肢体冲突,何某因此面部受伤,花去治疗费用5000元。公安派出所民警介入后,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对刘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500元的行政处罚。
    若刘某对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而复议决定将行政拘留15日变更为10日,刘某依然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则被告应当为()。

    A.县公安局 B.派出所

    C.市公安局和县公安局 D.市公安局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题中市公安局作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故市公安局是被告,D选项正确。

  • 第14题:

    某市某县某小区一楼住户王某饲养了一只狼狗,经常半夜吵得邻居不得安宁。某日,狼狗挣脱绳子,窜进了李某未关好窗户的卧室,把李某咬伤,并致使李某精神恍惚。为此,李某亲戚何某找王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此时,王某的妻弟刘某闻讯赶到,也与何某发生了强烈的肢体冲突,何某因此面部受伤,花去治疗费用5000元。公安派出所民警介入后,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对刘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500元的行政处罚。
    邻居受不了王某家的半夜狗叫,依法可以采取的行动有()。

    A.实行权利自救,直接毒死狼狗

    B.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处罚王某

    C.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排除妨碍

    D.向居委会反映,要求迅速处理


    答案:B,C,D
    解析:
    民事权利的救济方式可以分为公力救济、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三类。其中私力救济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A选项属于私力救济,但是直接毒死狼狗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财产权,超越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故该选项不正确。BC选项都属于公力救济,当选。D选项属于社会救济,当选。

  • 第15题:

    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进行口头传唤,王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围观群众,李某和张某见此,决定对王某实施强制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王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后发现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 A、合法,因为王某辱骂了民警
    • B、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王某可能脱逃、反抗等危险行为
    • C、违法,因为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
    • D、违法,因为王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古某进行讯问。讯问完毕后,民警伍某立即把王某等4人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王某等人的有罪陈述,7月21日,县公安局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王某等4人。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是否符合拘留的条件?为什么?


    正确答案: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符合拘留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可以先行拘留,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符合拘留的条件。

  • 第17题:

    何某与李某(系公安民警)是夫妻,因感情破裂离婚,在接受省、市综治民调时,何某由此因个人恩怨对整体政法队伍打了低分,何某的这种做法对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要案情:2009年3月8日,衡邵县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经初步调查认为,逃往邵兴县的赵某有作案嫌疑。3月9日凌晨,刑侦大队民警高某和协警于某立即赶赴邵兴县,将赵某传唤到衡邵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上午10时35分开始讯问,晚上11时40分讯问结束(期间安排了休息时间),赵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于是,高某和于某经过11呈报县公安局领导批准,对赵某办理了刑事拘留手续;晚上11时55分,对赵某宣布刑事拘留并将赵某被刑事拘留的事情通知了赵某的家属。为了深挖犯罪,直至3月11日,高某和于某才将赵某送到看守所羁押,并在看守所内对赵某进行刑事拘留后第一次讯问。衡邵县公安局在办理此案过程中有哪些违法之处。并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1).执法主体错误,协警于某不能参与执法办案。
    (2).对赵某实施了异地刑事传唤。
    (3).对赵某刑事传唤超过了12小时。
    (4).未将赵某及时送看守所执行刑事拘留。
    (5).在赵某刑事拘留后24小时内没有进行讯问。

  • 第19题:

    简要案情:一天夜里11时许,王某(男,28岁)在公路上持刀拦截一辆货车,将车门玻璃砸碎,强行将驾驶员许某拖下车搜身,遭许反抗,王某持刀将许捅成重伤,并劫走其身上现金1500元。正在货车车箱里睡觉的姚某和李某听到动静后,下车将王某抓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将王某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依法将王某刑事拘留。在拘留后32小时,由办案民警周某在公安机关附近的宾馆对王某进行了第一次讯问。同时,侦查人员召集姚某和李某进行了询问,姚某和李某相互提醒,向侦查人员详细描述了事发的情形。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存在哪些错误?


    正确答案: 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存在如下错误:
    (1).没有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2).讯问时由办案民警周某1人进行。
    (3).没有及时将王某送看守所羁押,并在宾馆对王某进行讯问。
    (4).没有对姚某、李某分别进行询问。

  • 第20题:

    人民检察院对16岁的高中生何某因故意伤害一案审查批准逮捕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当听取何某父母的意见
    • B、无需听取何某辩护律师的意见
    • C、根据案情需要,可以对何某进行讯问,也可以不对何某进行讯问
    • D、应当对何某进行讯问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李某(19周岁)与王某(15周岁)因琐事结伙将张某打伤,尚不够刑事处罚。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原件送达张某
    • B、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 C、对王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对王某、李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将王某和李某送拘留所执行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王某在某中学校门外开设了一家体育用品店,为招揽生意,允许学校学生赊购商品。14岁的何某在该店购买进口羽毛球拍一副,价款30000余元。在王某向何某之父索债时,双方发生争执。则王某与何某的买卖合同:()

    • A、王某有权在何某之父追认前撤销合同
    • B、合同不因当事人行为能力而影响其效力
    • C、何某之父不追认,则合同不能生效
    • D、若王某催告何某之父追认,何某之父逾期未作表态,视为合同生效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问答题
    何某,初中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在厂里当学徒工,月收入1000元。17岁那年,何某在街上骑车逆行,将王某撞倒,造成王某颅骨骨折,共花去治疗费3000多元。后来,王某要求何某赔偿,何某以自己未成年为由,拒赔。王某又向何某的父母索赔,其父母认为儿子已参加工作,应由本人承担,也不赔。于是,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何某及其父母赔偿。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何某赔偿。何某已满十六周岁,虽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其父母无须赔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