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感觉器的生理特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感觉器的生理特性。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对刺激的感受阈值。
    (3)感受器的适应性。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 第2题:

    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

    • A、适宜刺激
    • B、编码作用
    • C、疲劳性
    • D、换能作用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简述荔枝的生理落果特性以及怎样减轻荔枝生理落果。


    正确答案: 荔枝花多果少,早期落果严重,最终座果率仅为1-5%。荔枝落果在果实生长的三个阶段均有发生,幼果期落果常有二次,焦核品种有三次;种子迅速生长期落果一次;采前落果一次,有的品种采前落果很严重。
    减轻荔枝生理落果方法:放蜂授粉;人工授粉;开花前施促花肥;结果时施保果肥。

  • 第4题:

    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正确答案:1.粘附:释放血小板膜糖蛋白、内皮下组织、血浆成分、胶原纤维等。
    2.聚集:生理致聚剂:ADP(主要,剂量依赖)、血栓烷A2、胶原(强不可逆性聚集)、凝血酶。病理致聚剂:细菌、病毒等
    3.释放:ADP、ATP、5-HT、因子、钙离子等
    4.收缩:收缩蛋白、钙离子、因子等
    5.吸附:吸附凝血因子
    6.修复:受损内皮细胞

  • 第5题:

    多选题
    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
    A

    适宜刺激

    B

    编码作用

    C

    疲劳性

    D

    换能作用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 生理特性:
    1.黏附
    2.聚集
    3.释放反应
    4.收缩
    功能:
    1.生理性止血
    2.参与凝血
    3.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简述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正确答案: (1)兴奋性(变阈性或应激性):心肌对兴奋刺激的反应性能,表现为心肌细胞的去极化电位变化与机械性收缩反应,对外来超阈值刺激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
    (2)收缩性(变力性):心肌对兴奋性刺激发生收缩反应的能力。
    (3)节律性(变时性):心肌组织中的特殊部位具有自动起搏的能力。
    (4)传导性(变导性):心肌细胞具有将冲动传导到邻连细胞的性能。
    (5)松弛性(变松性):心肌具有松弛的特性。

  • 第8题:

    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生理特性:
    1.黏附
    2.聚集
    3.释放反应
    4.收缩
    功能:
    1.生理性止血
    2.参与凝血
    3.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 第9题:

    简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正确答案:1.适宜刺激:一种感觉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成的能量变化最敏感
    2.换能作用:感受器能将接受到的适宜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3.编码作用:进行换能作用的同时,把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化为编码的神经冲动序列
    4.适应现象:持续长时间受到相同刺激后,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逐渐下降,感受性降低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荔枝的生理落果特性以及怎样减轻荔枝生理落果。

    正确答案: 荔枝花多果少,早期落果严重,最终座果率仅为1-5%。荔枝落果在果实生长的三个阶段均有发生,幼果期落果常有二次,焦核品种有三次;种子迅速生长期落果一次;采前落果一次,有的品种采前落果很严重。
    减轻荔枝生理落果方法:放蜂授粉;人工授粉;开花前施促花肥;结果时施保果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感觉器的生理特性。

    正确答案: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对刺激的感受阈值。
    (3)感受器的适应性。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新生儿皮肤、呼吸、消化、免疫、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正确答案: (1)皮肤:
    ①表皮:新生儿的皮肤薄嫩,保护功能差。若皮肤被擦伤、抠烂,细菌就可乘机而入,使“病从肤入”
    ②皮下脂肪:由于皮下脂肪较少,容易使体热散失,环境温度低时,新生儿容易受凉。
    ③汗腺:因汗腺未发育完善,环境温度高时,体热散发受阻,容易受热
    ④水肿:新生儿出后3~5天可出现水肿,水肿多发生在手、脚、小脚、眼窝等处,约2~3天后可消除。
    ⑤胎记:在臀、大腿等部位,呈蓝绿色的色素斑块,称为“儿斑或”胎记青记“,这种色素斑可逐渐消退。有些胎记是不会消退的。
    ⑥头发:胎发的粗细、稀密、长短、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出生时头发稀少并不预示着以后头发就少,也不反映体质的强弱。一般到一岁左右,头发就密了。
    ⑦皮脂腺: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新生儿的鼻子上可有一些黄白的小点,头皮上也有厚厚的痂皮。
    (2)呼吸
    ①腹式呼吸:新生儿的胸腔狭窄,吸气时胸廓扩大的程度有限,因此新生儿在呼吸时看不出胸廓的起伏。由于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来完成,新生儿呼吸时,腹部可见明显起伏,称为“腹式呼吸“。
    ②呼吸道:新生儿面骨的发育尚未完善,鼻小,鼻腔狭窄,一旦感冒会出现鼻堵,可致吸吮困难和睡眠不安。
    (3)消化
    ①唾液腺:由于新生儿的唾液腺还未充分发育,唾液分泌量少,口腔较干燥,口腔粘膜又特别薄嫩,因此不要用布擦口腔。
    ②胃:新生儿胃的容量为30~60毫升。胃的入口(贲门)和胃的出口(幽门)几乎在一个水平上,贲门又比较松,幽门比较紧,所以在吃饱后容易漾奶。
    (4)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皮肤和粘膜薄嫩,屏障作用差,一小块皮肤、粘膜破损,都可能引起严重的败血症。新生儿自身产生的抗体还很少,不足以抵抗原体的侵袭。新生儿还可以从初乳中得到抗体,使初乳更显可贵。
    (5)感觉器官
    ①视觉:新生儿刚出生即有光感。强光可引起“瞬间反射”(眨眼)
    ②听觉:新生儿已有听觉,突发的声音可引起新生儿惊战或闭眼。
    ③触感:新生儿的触感灵敏,特别是嘴唇、手心、脚心、前额等部分。
    ④温度觉:新生儿的温度觉已很敏税。
    ⑤味觉:对甜的液体,新生儿吸吮的次数多。尝到苦味、酸味、就皱眉闭眼。
    ⑥嗅感:新生儿生后一周左右,就能区别生母与她人乳汁的气味。
    (6)神经系统
    ①脑重:新生儿的脑重35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4左右。
    ②神经细胞结构:新生儿神经细胞的突起短而数量少,比起成熟的神经细胞,就像小树苗。有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外面尚无髓鞘(髓鞘有绝缘作用),所以刺激传导容易“泛化”,比如只碰一下新生儿的手,却会引起他全身运动。
    ③睡眠:新生儿初离母体,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声、光、风等,对新生儿来说都是过强的刺激,所以新生儿几乎整天处于保护性抑帛睡眠中,每天睡眠时间长达20~22小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