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936年蒋介石虽然调整了内外政策,但是对日本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12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更多“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虾蟹类的生长特点,蜕皮的生物意义及过程。


    正确答案:虾蟹类的生长随蜕皮的发生呈阶梯式生长。在两次蜕皮之间动物基本维持体长不变,在线性尺度上基本没有增加,在体重上随物质积累而略有增长。在每次蜕皮后动物大量吸水、快速生长,完成身体的线性生长,然后以物质积累和组织生长替换出体内的水分,完成真正的生长。

  • 第2题:

    写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将军以及国民党主和派几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
    事受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至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 第3题:

    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条件。


    正确答案: (1)国际条件:
    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趁机挑起中国内战。
    2)英、美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
    (2)国内条件:
    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的迫切任务
    2)中共的努力斡旋: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3)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4)张学良、杨虎城并不想加害蒋介石,只是是为了逼蒋抗日。

  • 第4题:

    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 第5题:

    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东北军和西北军至陕甘一带攻打红军。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由于受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仅拒绝张、杨的要求,并于1936年12月4日亲临西安督战。12月12日,东北军在临潼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企图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帝国主义妥协。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等条件,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西安事变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 第6题:

    简述甲硫氨酸的主要代谢过程及意义。


    正确答案:甲硫氨酸在腺苷转移酶作用下与ATP反应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又称活性甲硫氨酸,是活泼的甲基供体,参与体内50多种物质的甲基化反应,如肾上腺素、肌酸、肉碱、胆碱的生成以及DNA、RNA的甲基化等,S-腺苷甲硫氨酸还参与细胞生长物质精脒和精胺的生成,此外,还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机制将N5-CH3-FH4的甲基转移给甲硫氨酸,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将甲基转出,参与体内广泛的甲基化反应,成为N5-CH3-FH4代谢与利用的重要途径。甲硫氨酸转甲基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进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α-酮丁酸可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可氧化分解或异生为糖,故甲硫氨酸是生糖氨基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甲硫氨酸作为含硫氨基酸,其氧化分解也可产生硫酸根,部分硫酸根以无机硫酸盐形式随尿排出,另一部分可活化为活性硫酸根PAPS,PAPS参与某些物质的生物转化,还可参与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等的合成。

  • 第7题:

    问答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峙局面,停止了内战,又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甲硫氨酸的主要代谢过程及意义。

    正确答案: 甲硫氨酸在腺苷转移酶作用下与ATP反应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又称活性甲硫氨酸,是活泼的甲基供体,参与体内50多种物质的甲基化反应,如肾上腺素、肌酸、肉碱、胆碱的生成以及DNA、RNA的甲基化等,S-腺苷甲硫氨酸还参与细胞生长物质精脒和精胺的生成,此外,还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机制将N5-CH3-FH4的甲基转移给甲硫氨酸,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将甲基转出,参与体内广泛的甲基化反应,成为N5-CH3-FH4代谢与利用的重要途径。甲硫氨酸转甲基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进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α-酮丁酸可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可氧化分解或异生为糖,故甲硫氨酸是生糖氨基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甲硫氨酸作为含硫氨基酸,其氧化分解也可产生硫酸根,部分硫酸根以无机硫酸盐形式随尿排出,另一部分可活化为活性硫酸根PAPS,PAPS参与某些物质的生物转化,还可参与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等的合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张学良,杨虎城。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虾蟹类的生长特点,蜕皮的生物意义及过程。

    正确答案: 虾蟹类的生长随蜕皮的发生呈阶梯式生长。在两次蜕皮之间动物基本维持体长不变,在线性尺度上基本没有增加,在体重上随物质积累而略有增长。在每次蜕皮后动物大量吸水、快速生长,完成身体的线性生长,然后以物质积累和组织生长替换出体内的水分,完成真正的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二二八起义的过程及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简述“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意义。


    正确答案: 夷平面为原来的山地由表层地质作用“削高填低”形成准平原,之后地壳抬升,被表层地质作用侵蚀,再形成山地,使在一定的区域的山顶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一般在岩顶上发育有准平原时期留下的风化壳等;所反映的地壳构造运动意义是地壳以垂直抬升为主。

  • 第14题:

    简述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1)探索知识
    (2)形成技能
    (3)培养智能
    (4)发展情感与态度
    教学过程的特点:
    (1)双边性
    (2)认知性
    (3)实践性所以研究教学过程非常重要,可以说不研究教学过程,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

  • 第15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峙局面,停止了内战,又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 第16题:

    简述管理控制过程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控制过程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2、有利于加强人们的信息意识。
    3、为管理自动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17题:

    什么是工作分析?简述工作分析的意义及过程。


    正确答案: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又称职务分析、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应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即对某一职位工作的内容及有关因素做全面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描写或记载。
    工作分析的意义:
    1、优化整合资源,为组织带来效益
    2、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
    工作分析的两大组成部分:工作说明和工作规范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准备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定期报刊产生的过程及标志性意义。

    正确答案: 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进入17世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动的加剧,社会信息量以及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物质技术条件的逐步改善,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渐定期化。定期化的实现,先是一年,半年,由于刊期过长,只能称为定期出版物;以后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件稳定在每周送达一次,便有了新闻性较强的周刊或周报,这便是定期报刊。定期报刊最早的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其中德国1609年出现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这两份周刊依靠新闻信获得世界各地的消息并加以刊载,通常他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此外,英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瑞典等国也陆续出现了定期报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意义。

    正确答案: 夷平面为原来的山地由表层地质作用“削高填低”形成准平原,之后地壳抬升,被表层地质作用侵蚀,再形成山地,使在一定的区域的山顶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一般在岩顶上发育有准平原时期留下的风化壳等;所反映的地壳构造运动意义是地壳以垂直抬升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写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将军以及国民党主和派几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
    事受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至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条件。

    正确答案: (1)国际条件:
    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趁机挑起中国内战。
    2)英、美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
    (2)国内条件:
    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的迫切任务
    2)中共的努力斡旋: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3)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4)张学良、杨虎城并不想加害蒋介石,只是是为了逼蒋抗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正确答案: 1936年蒋介石虽然调整了内外政策,但是对日本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12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1)最根本的原因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且日益尖锐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2)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环境不能忽视。(3)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推动
    意义:(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它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并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独裁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激发了全国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准备了条件;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由‚非法"到合法"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社会中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伴随着抗日民主运动的深入,促进了自身建设,日益走向成熟,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光辉的前景。
    (2)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的转折点,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标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共两党代表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中共党起死回生的重大转机,是中国革命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新的起点。国民党错过彻底解决共产党问题的机会,中共和红军得以在陕北立足,才有了以后的发展。因而,中共方面对西安事变、对张杨评价颇高,称其改写了中国历史。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