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水平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独自游戏阶段。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的婴幼儿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这一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这一阶段中游戏的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平行游戏阶段。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在平行游戏时,几个幼儿往往坐在一起,只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或游戏彼此没有交流(包括口头语言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
    (3)联合游戏阶段。幼儿到大约4岁以后,他能够留意身边其他幼儿的活动,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更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相互交谈。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然以幼儿自己的兴趣为中心。

  • 第2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从形式上来讲表现出哪些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动作的渐次连贯
    2.游戏语言的发展
    3.持续时间的推延
    4.规则的明朗化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 第3题:

    学前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2.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表达内容的分化、词性的分化、结构层次的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3)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3.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

  • 第4题:

    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表现在()的发展。

    • A、学前儿童自我意识
    • B、促进学前儿童良好个性意志品质
    • C、促进儿童身体
    • D、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由地参与游戏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游戏中有人与人(物)的交流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发展。

  • 第6题: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
    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
    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 第7题: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知、情、意)分析的,包括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之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逐渐发展起来。

  • 第8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三个阶段及特点如下:
    (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的知觉阶段,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岁后,孩子对语音的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3~6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对动画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儿童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应对挫折和宣泄压力的正确方法,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3)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协调并且整合自我感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表现在()的发展。
    A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

    B

    促进学前儿童良好个性意志品质

    C

    促进儿童身体

    D

    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分别如下:
    (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在1岁前从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产生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处于自我感觉阶段。
    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从会叫妈妈起,就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也开始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
    ②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从形式上来讲表现出哪些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动作的渐次连贯
    2.游戏语言的发展
    3.持续时间的推延
    4.规则的明朗化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1)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
    (2)游戏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
    (3)游戏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
    (4)游戏满足幼儿好奇、好重复、好探索活动的愿望。

  • 第14题: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游戏的价值体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游戏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游戏为儿童所喜爱,为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所需要;
    另一方面,游戏实现着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作用。

  • 第15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言语真正形成思维能力;出现自我意识萌芽。

  • 第16题: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 A、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一种游戏治疗技术
    • B、出现了经典的游戏理论
    • C、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在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 D、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值
    • E、发展出娃娃游戏这一典型的游戏疗法

    正确答案:A,C,D,E

  • 第17题:

    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游戏内容的特点:游戏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游戏形式的特点;游戏受事物的直接支配到从分配角色开始到坚持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的特点:从独自一人到集体性游戏。

  • 第18题: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的知觉阶段,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岁后,孩子对语音的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3~6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对动画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 第19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游戏内容的特点:游戏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游戏形式的特点;游戏受事物的直接支配到从分配角色开始到坚持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的特点:从独自一人到集体性游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
    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
    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A

    发现了游戏期现象

    B

    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值出现了儿童游戏的最初的系统观察研究

    C

    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值

    D

    发展出娃娃游戏这一典型的游戏疗法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A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一种游戏治疗技术

    B

    出现了经典的游戏理论

    C

    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在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D

    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值

    E

    发展出娃娃游戏这一典型的游戏疗法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