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相关问题
  • 第1题:

    宏观调控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指( )。

    A.财政政策的运用

    B.收入政策的运用

    C.产业政策的运用

    D.货币政策的运用


    正确答案:D
    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和过程,因此,金融宏观调控是货币政策的运用。

  • 第2题: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指( )的运用。
    A、收入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产业政策


    答案:B
    解析:
    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 第3题:

    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

    • A、宏观财政政策
    • B、微观财政政策
    • C、扩张性财政政策
    • D、紧缩性财政政策
    • E、中性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C,D,E

  • 第4题:

    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2)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现物价稳定。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的政策。

  • 第5题:

    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

  • 第6题:

    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可将财政政策分为()。

    • A、宏观财政政策
    • B、微观财政政策
    • 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D、中观财政政策
    • E、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简述宏观经济波动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正确答案: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为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的改变,来直接调节总需求政策。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和增税。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调节利率来间接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和改变贴现率。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降低贴现率;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提高贴现率。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或近几年的实际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及其政策调控。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财政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财政政策运用不当会引起经济波动

    B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C

    财政政策具有导向功能

    D

    财政政策不具有控制功能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财政政策运用不当会引起经济波动

    B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C

    财政政策具有导向功能

    D

    财政政策不具有控制功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经济管理手段,有以下几个功能:①导向功能;②协调功能;③控制功能;④稳定功能。

  • 第10题:

    问答题
    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
    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2)财政制度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规定。首先,财政收最主要的来源是税收,其次是公债。其次,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3)财政政策的运用:在经济萧条、总需求不足时,政府要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增加
    军费开支,修筑高等级公路,建立新的福利设施,减少税收等,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相反,在经济繁荣、总需求过大时,政府则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比如推迟某些军事科研,压缩或缓建一批公共工程,提高税率,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以便压缩总需求,缓和通货肿胀的压力。
    联系实际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可将财政政策分为()。
    A

    宏观财政政策

    B

    微观财政政策

    C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D

    中观财政政策

    E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2)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现物价稳定。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的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指()的运用。

    A:利率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贴现政策

    答案:B
    解析:
    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 第14题:

    试述战后发达国家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手段与效果。


    正确答案: 财政是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在分配的工具,也是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在利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施加影响时,常常运用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财政收入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等,其中税收和公债已成为调控经济的最有力工具。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最常用的方法是:税率、征税的起点、税收优惠等。财政支出政策包括:政府采购支出、社会福利支出。此外,公债的发行和回收都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3分)。
    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效果表现在: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宽松或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行鼓励或抑制。同时,政府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整各方面的收入和把资金投向需要支持和扶植的领域,以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具体分析: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常采取扩大政府开支,降低税率以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经济高涨时期,政府通常采取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的方法来缩减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达到经济协调发展(3分)。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减税或增税的幅度都会受到制约;(2)财政总支出的扩大是有限度的;(3)财政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存在“时滞”问题(3分)。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规模和总需求变动,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发达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包括: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信贷业务等(3分)。
    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效果表现在: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率、卖出债券等以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导致利率上升,达到抑制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需求,以阻止经济过热。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率、买进债券等以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导致利率下降,达到刺激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需求,促使经济发展(3分)。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在萧条时期,商业银行认为放款的风险较大,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来促使商业银行放款,银行也要考虑放款的风险。(2)在萧条时期,企业的预期利润率较低,通常不愿多向银行借款,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来降低利息率,但企业也要考虑借款的风险。(3)在经济繁荣时期,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来提高利息率,但企业仍愿意增加借款,而置较高的利息率于不顾(3分)。

  • 第15题:

    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按照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功能进行分类的是()。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 C、中性的财政政策
    • D、宏观性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如何主动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正确答案:当经济波动较小时,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就可以自动地减缓经济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仅仅依靠财政制度自身的机制去稳定经济需要较长时间。为了减轻经济波动,快速恢复经济稳定,政府一般会主动采取积极的行动。政府根据经济形势,主动采取改变税收或支出水平等财政措施,以减缓经济波动,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这被称为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政府主动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所遵循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刺激总需求的增长,使产出增加,经济景气回升。相反,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等措施,控制总需求的增长,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 第17题:

    论述我国自1993年以来对宏观财政政策运用的经济背景及其运用。


    正确答案: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双紧”政策,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自1998年到2004年我国连续7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临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从2005年到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年底开始重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第18题:

    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必须配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需求管理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于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回复均衡。就短期均衡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
    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推出了宏观经济干预政策。由于金融体系扩张乏力,才把财政政策推到反危机政策的首位。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长期的萧条局面暂时被战争带来的繁荣所代替。有效需求不足不再是主要矛盾,应付巨额的预算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而成为迫切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进而提出“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的冷热,交替实行紧缩和扩张政策。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强调需要注意的紧迫问题,并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适用性的特点,或采用松财政政策与紧货币政策的搭配,或采用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的搭配。当然,特定的经济形势也会要求“双松”或“双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配合,需要搭配实施,是由于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在经济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使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在经济过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则不同,财政扩大投资是私人厂商无须自己冒投资风险却可以获得维持乃至扩大经营的好机会。投资支出以及带动的消费支出,再加上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所直接引出的消费支出,对于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
    可是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有力的,既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又对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到强有力的制约作用。这就会进而制约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并会程度不同地使通货膨胀受到抑制。而财政政策,要紧缩就有很大的难度。对所有国家来说,财政支出有极强的刚性,不仅难以绝对压缩,甚至压缩增幅也并非易事。税收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均需通过立法程序,而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问题,是很难获准通过的。
    总之,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相互搭配使用,可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
    (2)就我国的宏观政策搭配而言,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可以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根据具体国情合理选择和运用两大政策,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
    自加世纪80年代起,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在采取两大政策“双紧”搭配使用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较多地运用了货币政策的调节,因为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较为有效,因而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经济重心转移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货币政策作用开始弱化,财政政策的优势开始显现,因为财政政策着重结构调整,在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发展重点、调节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较为有力。
    以上原因导致了中国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即目前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的宏观调控方式。因为两项政策的发动机制不同、传导机制不同、所适应的宏观经济条件不同,近年来,落入人们视线的多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不凡,成效显著,然而,从积极的财政政策看过去,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效用的发挥起到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两项政策相互协调,才能最终达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虽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侧重,但绝不是取舍问题,而是两大政策的组合使用问题。

  • 第19题:

    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需要跟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变化,把握财政政策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我国自1993年以来对宏观财政政策运用的经济背景及其运用。

    正确答案: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双紧”政策,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自1998年到2004年我国连续7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临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从2005年到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年底开始重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如何主动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正确答案: 当经济波动较小时,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就可以自动地减缓经济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仅仅依靠财政制度自身的机制去稳定经济需要较长时间。为了减轻经济波动,快速恢复经济稳定,政府一般会主动采取积极的行动。政府根据经济形势,主动采取改变税收或支出水平等财政措施,以减缓经济波动,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这被称为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政府主动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所遵循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刺激总需求的增长,使产出增加,经济景气回升。相反,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等措施,控制总需求的增长,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
    A

    宏观财政政策

    B

    微观财政政策

    C

    扩张性财政政策

    D

    紧缩性财政政策

    E

    中性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必须配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需求管理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于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回复均衡。就短期均衡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
    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推出了宏观经济干预政策。由于金融体系扩张乏力,才把财政政策推到反危机政策的首位。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长期的萧条局面暂时被战争带来的繁荣所代替。有效需求不足不再是主要矛盾,应付巨额的预算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而成为迫切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进而提出“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的冷热,交替实行紧缩和扩张政策。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强调需要注意的紧迫问题,并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适用性的特点,或采用松财政政策与紧货币政策的搭配,或采用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的搭配。当然,特定的经济形势也会要求“双松”或“双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配合,需要搭配实施,是由于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在经济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使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在经济过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则不同,财政扩大投资是私人厂商无须自己冒投资风险却可以获得维持乃至扩大经营的好机会。投资支出以及带动的消费支出,再加上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所直接引出的消费支出,对于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
    可是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有力的,既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又对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到强有力的制约作用。这就会进而制约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并会程度不同地使通货膨胀受到抑制。而财政政策,要紧缩就有很大的难度。对所有国家来说,财政支出有极强的刚性,不仅难以绝对压缩,甚至压缩增幅也并非易事。税收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均需通过立法程序,而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问题,是很难获准通过的。
    总之,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相互搭配使用,可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
    (2)就我国的宏观政策搭配而言,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可以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根据具体国情合理选择和运用两大政策,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
    自加世纪80年代起,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在采取两大政策“双紧”搭配使用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较多地运用了货币政策的调节,因为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较为有效,因而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经济重心转移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货币政策作用开始弱化,财政政策的优势开始显现,因为财政政策着重结构调整,在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发展重点、调节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较为有力。
    以上原因导致了中国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即目前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的宏观调控方式。因为两项政策的发动机制不同、传导机制不同、所适应的宏观经济条件不同,近年来,落入人们视线的多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不凡,成效显著,然而,从积极的财政政策看过去,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效用的发挥起到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两项政策相互协调,才能最终达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虽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侧重,但绝不是取舍问题,而是两大政策的组合使用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宏观经济波动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正确答案: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为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的改变,来直接调节总需求政策。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和增税。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调节利率来间接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和改变贴现率。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降低贴现率;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提高贴现率。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或近几年的实际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及其政策调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