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判断。A、全称B、特称C、关系D、联言

题目

“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判断。

  • A、全称
  • B、特称
  • C、关系
  • D、联言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判断。”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李、小张、小王三人在操场跑步,小李与小张跑步的速度比是2:3,小张与小王跑步的速度比是4:5.已知小王10分钟比小李多跑490米,那么小李在15分钟里比小张少跑多少米?( )

    A.360

    B.400

    C.420

    D.540


    正确答案:C
    C[解析]设小张每分钟跑12x米,则小李每分钟跑8x米,小王每分钟跑15x米,且有10×(15x-8x)=490,解得x=7,故小李在15分钟里比小张少跑15×(12×7-8×7)=420(米),故选C。

  • 第2题:

    小张对小李说:“红色象征着热情,我一看到红色就热血沸腾。”小李于是书写了红色两个字,对小张说“你感觉热血沸腾吗?”
    下面句子逻辑表述方法与所给题干一致的是()

    A. 小张对小李说:“海水咸吗?要不,你去尝尝那两个字,看看有咸味不?”
    B. 小张对小李说:“你的朋友真是个好人啊,你看,长得就非常漂亮。”
    C. 小张对小李说:“一年四季都有花盛开,花就如美女一样,人人爱看。”
    D. 小张对小李说:“这个人真麻烦,一点麻烦都解决不了。”

    答案:A
    解析:
    小张对小李的话意思为红颜色→热血沸腾;小李的行为偷换了概念:红色(两个字)→热血沸腾,把红色本身和红色两字进行偷换。只有A有同类偷换,咸本身和看咸这个字。

  • 第3题:

    小张、小胡和小李是夫学同学,毕业后其中一人考上公务员,另外两人成为老师和作家.已知:(1)小张和作家都在北京工作;(2)老师在上海T作;(3)毕业后小李乘坐高铁去看望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胡是作家,小李是老师

    B.小胡是老师,小张是作家

    C.小李是作家,小张是公务员

    D.小张是老师,小胡是公务员

    答案:A
    解析:
    由(1)和(2)可知,小张既不是作家也不是老师,因此小张是公务员,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张不在同一座城市,因此小李是老师,则小胡是作家。

  • 第4题:

    “小李和小王是同窗好友”,这一判断是()。

    • A、联言判断
    • B、选言判断
    • C、关系判断
    • D、简单判断
    • E、复合判断

    正确答案:C,D

  • 第5题:

    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李年龄小。因此我们可知()。

    • A、小李是工人,小张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 B、小李是农民,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
    • C、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农民
    • D、小李是工人,小张是教师,小王是农民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语句中语序的变化不会引起含义或结构变化的有()。

    • A、饭在锅里——锅里有饭
    • B、客人来了——来了客人
    • C、老王或者老李去——老李或者老王去
    • D、小张不跟小李说话——小李不跟小张说话
    • E、小张跟小李是好朋友——小李跟小张是好朋友

    正确答案:C,E

  • 第7题:

    单选题
    “小李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判断。
    A

    全称

    B

    特称

    C

    关系

    D

    联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和”是介词的句子有(  )。
    A

    小张和小李都是团员。

    B

    小张和小李谈过话。

    C

    和小李谈过话了。

    D

    小李和小张的同学是谁?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D三项,这里的“和”都是连词,把“小张”“小李”连接起来,表示联合关系。C项的“和”是介词,引进跟谓词有关的对象。

  • 第9题:

    多选题
    “小李和小王是同窗好友”,这一判断是()。
    A

    联言判断

    B

    选言判断

    C

    关系判断

    D

    简单判断

    E

    复合判断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其中一人考上公务员,另外两人成为老师和作家,已知: (1)小张和作家都在北京工作; (2)老师在上海工作; (3)毕业后小李乘坐高铁去看望过考上公务员的同学。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张是老师,小王是公务员

    B

    小李是作家,小张是公务员

    C

    小王是作家,小李是老师

    D

    小王是老师,小张是作家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1)和(2)可知.小张既不是作家也不是老师,因此小张是公务员,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张不在同一座城市,因此小李是老师,则小王是作家。

  • 第11题:

    单选题
    小张这个夏天如果去新疆,就要游吐鲁番和喀纳斯,否则就不去;只有与小李同游,小张才会游吐鲁番或天池;如果与小李同游,小张一定要与小李做约定;如果小张与小李做约定,则小李这个夏天一定要有时间。遗憾的是,这个夏天小李单位来了一项紧急任务,相关人员一律不得请假,小李也不例外。由此可以推出(  )。
    A

    小张这个夏天未去新疆

    B

    小张这个夏天去游喀纳斯

    C

    小张这个夏天去游天池

    D

    小张这个夏天去游吐鲁番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干可翻译为:①小张去新疆→小张游吐鲁番和喀纳斯;②小张游吐鲁番或天池→小张与小李同游;③小张与小李同游→小张与小李做约定;④小张与小李做约定→小李这个夏天有时间;⑤小李没时间。结合条件②③④可以递推出⑥:小张游吐鲁番或天池→小张与小李同游→小张与小李做约定→小李这个夏天有时间。从确定信息条件⑤入手,小李没时间是对条件⑥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则可得:¬(张游吐鲁番或天池),等价于:小张¬吐鲁番且¬天池,¬吐鲁番是对条件①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小张不去新疆,对应A项。故正确答案为A。

  • 第12题:

    多选题
    在下列断定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有()。
    A

    “小张不上场,则小李不上场”且“小李上场,则小张上场”

    B

    “小张不上场,则小李上场”且“小张上场,小李也上场”

    C

    “只有小张不上场,小李才上场”且“小李和小张都上场”

    D

    “或者小张上场,或者小李上场”且“小张与小李都不上场”

    E

    “只有小李不上场,小张才上场”且“并非(小张上场,则小李不上场)”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个人称体重。小王的体重是小张、小李体重之和的小张的体重是小王、小李体重之和的则小王和小张的体重之比是( )。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

    A.全称判断
    B.特称判断
    C.关系判断
    D.联言判断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系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题干中的判断断定的是“小张”和“小李”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关系判断。其中,“小张”、“小李”是关系者项,“……与……是朋友”是关系项,在这一判断中量项省略。

  • 第15题:

    “小李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判断。

    • A、全称
    • B、特称
    • C、关系
    • D、联言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小王欠小李500元,小李欠小张500元,小李告诉小王由小王向小张支付欠款,结果小王到期未还钱,下列关于还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张应向小王主张债权
    • B、小张应向小李主张债权
    • C、小李没有向小张还钱的义务
    • D、小王没有向小张还钱的义务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下列断定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有()。

    • A、“小张不上场,则小李不上场”且“小李上场,则小张上场”
    • B、“小张不上场,则小李上场”且“小张上场,小李也上场”
    • C、“只有小张不上场,小李才上场”且“小李和小张都上场”
    • D、“或者小张上场,或者小李上场”且“小张与小李都不上场”
    • E、“只有小李不上场,小张才上场”且“并非(小张上场,则小李不上场)”

    正确答案:C,D,E

  • 第18题:

    小李的好朋友小张是卖保险的,经不住朋友的"糖衣炮弹",随便购买了一份人身保险,等到需要签字的那一天,小李有急事必须离开北京,遂未签成。小张想到了小李的老婆在北京,"千言万语"地怂恿其代为小李签字,之后拿到保险公司顺利承保。请问,若小李出险索赔,此份保险合同()。

    • A、有法律效力,小李同意购买的
    • B、没有法律效力,小李没有授权
    • C、没有法律效力,小李没有亲笔签名
    • D、有法律效力,既然花钱买了,权利与义务就应该对等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判断题
    小张和小李在施工现场从事上下交叉作业,为了方便期间,处于交叉作业上方的小张直接可以将扳手投掷给小李。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判断。
    A

    全称

    B

    特称

    C

    关系

    D

    联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语句中语序的变化不会引起含义或结构变化的有()。
    A

    饭在锅里——锅里有饭

    B

    客人来了——来了客人

    C

    老王或者老李去——老李或者老王去

    D

    小张不跟小李说话——小李不跟小张说话

    E

    小张跟小李是好朋友——小李跟小张是好朋友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李年龄小。因此我们可知()。
    A

    小李是工人,小张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B

    小李是农民,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

    C

    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农民

    D

    小李是工人,小张是教师,小王是农民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和"农民比小李年龄小"可知小王和小李不是农民,农民是小张,对比选项,只有A项正确。

  • 第23题:

    判断题
    小王和小李是朋友,因此小王可以以小李的房屋为保险标的投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小王对小李的房屋没有可保利益,所以小王不可以以小李的房屋为保险标的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