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也称左翼十年,开始于()。A、“文艺自由”的论争B、“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C、“大众语”的论争D、“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


    正确答案: 这场论争于1928-1930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
    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 第2题:

    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正确答案: 1928年至1929年上半年,在上海展开了创造社、太阳社一些作家在鲁迅、茅盾等人之间有关“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这次论争实际上是革命文学界内部的争论。
    收获:
    1、多方面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主张。
    2、指出了革命作家确立无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重要性。
    3、双方深入学习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本理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4、鲁迅不仅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而且还肯定了文学的自身特征,批评了左倾幼稚病,这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 第3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这个概念的出现,开始于30年代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著名论争,并与()直接相关。


    正确答案:沈从文

  • 第4题:

    1927年至1937年,左翼阵营和外部的思想论争,斗争有()

    • A、和新月派的论争
    • B、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 C、和战国策派的论争
    • D、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 E、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1928年鲁迅、茅盾和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其性质是()

    • A、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的论争
    • B、革命文学和为艺术派的论争
    • C、革命文学内部的思想论争
    • D、革命文学和反对派的论争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有什么?


    正确答案:这场论争于1928-1930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 第7题:

    简要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及其论争的意义。


    正确答案:1928年初,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率先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郭沫若、成仿吾、李初梨、蒋光慈、冯乃超等在《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和《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求小资产阶级作家努力获得阶级意识和辩证法的唯物论。其意义一是他们在中国最黑暗的白色恐怖时期,响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二是努力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释文艺问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扩大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

  • 第8题:

    多选题
    1927年至1937年,左翼阵营和外部的思想论争,斗争有()
    A

    和新月派的论争

    B

    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C

    和战国策派的论争

    D

    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E

    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1927年551937年左翼阵营内部的思想论争有()
    A

    文艺自由论争

    B

    革命文学论争

    C

    鲁迅风论争

    D

    两个口号论争

    E

    民族形式论争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也称左翼十年,开始于()。
    A

    “文艺自由”的论争

    B

    “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C

    “大众语”的论争

    D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正确答案: 1928年至1929年上半年,在上海展开了创造社、太阳社一些作家在鲁迅、茅盾等人之间有关“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这次论争实际上是革命文学界内部的争论。
    收获:
    1、多方面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主张。
    2、指出了革命作家确立无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重要性。
    3、双方深入学习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本理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4、鲁迅不仅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而且还肯定了文学的自身特征,批评了左倾幼稚病,这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促成,“革命文学”论争双方组成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

    正确答案: 左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正确答案: 性质:革命文学家内部的论争。收获:1、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纠正了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理论错误,使他们对鲁迅、茅盾的态度有所改变2、形成翻译介绍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热潮,使革命文学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了论争双方的思想3、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第14题:

    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两方


    正确答案: 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

  • 第15题:

    简述三十年代较为重大的文学论争。


    正确答案:1、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梁实秋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2、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胡秋原认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苏汶为胡秋原辩解,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左翼作家则维护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
    3、关于“大众语“的论争。发生在进步作家与左联作家之间。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问题,论争总结了五四“文白之争”以后文学语言发展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欧化”与“半文半白”的倾向,纠正了一些左联作家否定白话、提出语言有阶级性等“左”的错误,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 第16题:

    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正确答案:鲁迅在与创造社的论争中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他对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意见是,“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针对创造社忽视艺术特性的错误,他指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茅盾在此同时,主张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闷,如他在《蚀》三部曲中所写的那样。他在《从牯岭到东京》等文中批评了创造社有革命热情而忽视艺术性,形成标语口号化,既不能正确表现无产阶级意识,又不为工农大众所接受。

  • 第17题:

    1927年551937年左翼阵营内部的思想论争有()

    • A、文艺自由论争
    • B、革命文学论争
    • C、鲁迅风论争
    • D、两个口号论争
    • E、民族形式论争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革命文学论争


    正确答案:革命文学论争是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著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 第19题:

    多选题
    在30年代的文艺论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主要有()
    A

    关于”人性”的论争

    B

    “京派”与“海派”之争

    C

    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D

    文艺自由论辩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主要包括()。
    A

    关于“国民性”的论争

    B

    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C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D

    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E

    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有什么?

    正确答案: 这场论争于1928-1930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中国现代文学自诞生以后,就一直伴随着各种的文艺论争。30年代的文艺论争更多也更有影响,其中比较著名的主要有()。
    A

    抗战作家与梁实秋之间关于“与抗战无关”的论争

    B

    南方与北方作家之间关于“京派”与“海派”之争

    C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D

    左联作家与“自由人”、“第三种人”之间的“文艺自由论辩”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革命文学论争

    正确答案: 革命文学论争是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著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

    正确答案: 这场论争于1928-1930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
    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