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毛泽东《对晋绥人民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正确答案: 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精辟地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党报的风格等问题。

  • 第2题: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正确答案: ①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②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全党办报。
    ③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风格。
    ④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要向群众学习。

  • 第3题:

    1948年4月2日()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 A、陈毅
    • B、周恩来
    • C、毛泽东
    • D、刘少奇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毛泽东《对晋绥人民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正确答案: 《晋绥》:
    (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2)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
    (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
    (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华北》:
    (1)深刻阐述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
    (2)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要有正确的态度;必须独立的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 第5题:

    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 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 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正确答案: (1)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到华北记者团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即《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谈话提出了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①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思想上要艰苦,独立地做理论的、系统的工作,要独立思考,在分析之后加以正确的判断;
    ③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
    ④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还要懂得两条战线的斗争,善于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办报,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
    (3)意义:
    ①刘少奇的谈话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文献,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希望;
    ②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③为当时的新闻业务学习与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迎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到来做了准备;
    ④对今天广大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第7题:

    4月1日电,纪念()《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70周年暨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研讨会3月31日在北京召开。

    • A、傅作义
    • B、孙中山
    • C、周恩来
    • D、毛泽东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对华北记者团谈话》

    正确答案: 1948年9、10月间,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和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四个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的晋绥军区礼堂召开,当年毛主席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后被收入《毛选》第四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48年4月2日()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A

    陈毅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毛汉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并发表了一次重要谈话。这个谈话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紧密结合解放区新闻界的实际,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任务,以及办报的路线、方针、风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党报的任务与作用问题。毛泽东强调党报必须正确地宣传党的政策,将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这样才能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纳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由于报纸有这种作用,所以“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二、办报的路线与方针问题。毛泽东说:“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要“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先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三、报纸工作人员的学习与锻炼问题。这里,毛泽东着重谈了向群众学习的问题,并具体建议报纸工作人员轮流出去参加群众工作,如土地改革工作等,以取得实际斗争的经验。毛泽东说:“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同时,报纸工作人员应当轮流走出报社参加群众工作,经受实际斗争的锻炼,成为有经验的人。
    四、提出了党报的战斗风格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解明。我们共产党的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五、总结反右反“左”经验的问题。毛泽东说:出现右的和“左”的偏向,是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总结了反右反‘左’的经验,使头脑清醒起来,”“你们的报纸会办得更好”。他指出,应该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不能犯冒险主义和尾巴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对马列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中国新闻史的重要文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正确答案: ①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②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全党办报。
    ③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风格。
    ④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要向群众学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正确答案: 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 第14题:

    毛汉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并发表了一次重要谈话。这个谈话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紧密结合解放区新闻界的实际,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任务,以及办报的路线、方针、风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党报的任务与作用问题。毛泽东强调党报必须正确地宣传党的政策,将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这样才能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纳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由于报纸有这种作用,所以“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二、办报的路线与方针问题。毛泽东说:“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要“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先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三、报纸工作人员的学习与锻炼问题。这里,毛泽东着重谈了向群众学习的问题,并具体建议报纸工作人员轮流出去参加群众工作,如土地改革工作等,以取得实际斗争的经验。毛泽东说:“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同时,报纸工作人员应当轮流走出报社参加群众工作,经受实际斗争的锻炼,成为有经验的人。
    四、提出了党报的战斗风格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解明。我们共产党的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五、总结反右反“左”经验的问题。毛泽东说:出现右的和“左”的偏向,是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总结了反右反‘左’的经验,使头脑清醒起来,”“你们的报纸会办得更好”。他指出,应该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不能犯冒险主义和尾巴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对马列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中国新闻史的重要文献。

  • 第15题:

    《对华北记者团谈话》


    正确答案: 1948年9、10月间,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和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四个条件。

  • 第16题:

    在中共七大前后,堪称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经典之作的主要著作有()。

    • A、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 B、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 C、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 D、徐宝璜《新闻学》
    • E、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正确答案:A,C,E

  • 第17题:

    毛泽东集中概括“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的文章是()。

    • A、《反对党八股》
    • B、《中国工人发刊词》
    • C、《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 D、《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试论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主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1)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
    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到华北记者团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即《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谈话提出了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①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思想上要艰苦,独立地做理论的、系统的工作,要独立思考,在分析之后加以正确的判断;
    ③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
    ④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还要懂得两条战线的斗争,善于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办报,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
    (3)意义:
    ①刘少奇的谈话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文献,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希望;
    ②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③为当时的新闻业务学习与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迎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到来做了准备;
    ④对今天广大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正确答案: 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正确答案: (1)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到华北记者团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即《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谈话提出了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①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思想上要艰苦,独立地做理论的、系统的工作,要独立思考,在分析之后加以正确的判断;
    ③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
    ④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还要懂得两条战线的斗争,善于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办报,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
    (3)意义:
    ①刘少奇的谈话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文献,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希望;
    ②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③为当时的新闻业务学习与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迎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到来做了准备;
    ④对今天广大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正确答案: 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精辟地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党报的风格等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正确答案: 1948年3月下旬,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离开陕北赴河北平山,途经晋绥地区。4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铺面总结。
    毛泽东指出:《晋绥日报》在去年六月以后进行的反对右倾的斗争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出现的缺点,主要是‘左’的偏向。总结了反右反‘左’的经验,使头脑清醒起来,你们的工作就会有改进。
    毛泽东认为:在我们纠正偏差的时候,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不应当否定一切。
    毛泽东在讲话中还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呼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
    关于党报工作者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要使不懂得变成懂得,就要去做去看,这就是学习。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去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参加一个时期的土地改革工作,这是很必要的。在没有出去参加群众工作的时候,也应当多听多看关于群众运动的材料,并且下功夫研究这些材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中共七大前后,堪称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经典之作的主要著作有()。
    A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B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C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D

    徐宝璜《新闻学》

    E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毛泽东《对晋绥人民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正确答案: 《晋绥》
    (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2)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
    (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
    (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华北》
    (1)深刻阐述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
    (2)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要有正确的态度;必须独立的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