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意境?”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二、意象与意境的主要区别在于:
    1、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申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 第2题:

    什么是书法的意境?


    正确答案:所谓“意境”,就是在文学艺术中,作者所创造的具体的“境”所带给欣赏者的一种意念上的遐想。“意”是跟“境”跑的。“境”是物质上的,“意”是精神上的;“境”是基础,“意”是升华。什么样的“境”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意”,所以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造境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当然,这又关系到一个艺术家思想修养的深浅了。基于这一认识,那末,书法的意境就好理解了。所谓书法的意境,其实就是一个书法家在点画和形体结构,以及笔势往来等等具体的书法造型上所带给欣赏者一种精神上的体味和想象。这种体味越无穷,想象越深远,那末创作就越成功;反之,体味越有限,想象越浅近,那末创作就越不成功。因此,书法意境的创造,也和文学及其他艺术一样,关系到书法家本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深度,这是不言而喻的。

  • 第3题:

    什么是文学意境?文学意境的基本表现?对今天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前人对意象的几种见解?


    正确答案: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文学意境的主要表现特征是情景交融。这是文学形象中情感与景物因素相互融合而难以分离的状况。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面句句写景,而实际处处抒情,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二,情中见景式,即直抒胸臆,不用写景而景却历历在目。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重心在写情,但此情却令人想象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情景和个人境遇。第三情景并藏式,即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属以上两类的综合型。如杜甫《闻官军收可南河北》一诗抒情和写景并举,情与景如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王充的《论衡》里。在汉代以前,“意象”一词被理解为“表意之象”。是圣人们用象征手法创造的艺术形象。刘勰从艺术构思角度出发,认为意象构成包括主体之情和外物形象,诗人凭借外物形象驰骋想象,外物形象又在诗人的情意之中孕育成审美意象。这就是所谓的“神用象通”。清代王夫之则以情、景关系的分析,对意象的特点和意象的创造作了深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情景说。认为“情”和“景”是审美意象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因素。既阐明了意象在结构上的特点,又揭示了意象创造的途径,可以说是对意象范畴的一次总结。现在我们常常提到的意象通常指的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具有如下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性。苏轼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从远近高低各个不同侧面观赏庐山景致的体会,表达出一种哲理观念;身在山中而不识其真面目。卡夫卡《变形记》里人变成甲虫的描写,具体地揭示了作家有关现实境遇的非人性性质的抽象观念。

  • 第4题:

    人对同一事物的感悟有深有浅,能否体会出事物的意境,体现出的是什么意境,所体会出的意境到什么程度与人本身的()是分不开的。


    正确答案:修养

  • 第5题: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所谓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所谓文学意象是指反映了主体的一种愿望,以为此愿望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形象,也就是"表意之象"即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意象和文学意境都是文学形象,但却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简单的说意象偏重于象征,意境偏重于性情。
    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各自的特征来理解: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的特点,而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的特点。一个重在表达、一个重在造境而传情。

  • 第6题: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意境指抒情性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物我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其具体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间接抒情: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借声抒情,声情并茂;或同时借声与景抒情,有声有色。
    其二,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应包括人生哲理在内。在音乐与美术作品中,只要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可。

  • 第7题: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正确答案: 说司空图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论,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描写之外,能借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个无形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亦即具有召唤结构的艺术形象。
    二、是在前人以“味”论诗的基础上,把“味”作为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出来,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并且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理论。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如在耳目之前,而又不空泛,同时还必须含蓄深远,有无穷的意味。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前者就客体形象提出的要求,后者就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
    三、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意境。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或者说,这二十四种诗境,分别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的有机统一,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具体体现。

  • 第8题:

    问答题
    讲解人文景观时常用的“导入意境法”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就是导游员通过生动的解说,激发游客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情绪、联想进入导游员所安排的特定的意境中,达到探寻历史、体悟文化的境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人对同一事物的感悟有深有浅,能否体会出事物的意境,体现出的是什么意境,所体会出的意境到什么程度与人本身的()是分不开的。

    正确答案: 修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园林意境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意境指抒情性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物我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其具体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间接抒情: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借声抒情,声情并茂;或同时借声与景抒情,有声有色。
    其二,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应包括人生哲理在内。在音乐与美术作品中,只要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意境?

    正确答案: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意象和意境的概念是什么?试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意象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意”与“象”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则空洞、肤浅,唯有两者结合才有生命力。意境是指透过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欣赏者引向一个超越时空、富有意味的境界。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意象和意境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主要是指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是指审美的深度,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 第14题:

    园林意境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 第15题:

    什么是意境?试述意境的构成及其审美意义。


    正确答案: 在中国古代文论里,意境又可以称为境界,或简称为"境",是意象中的一种类型。我们可以把意境理解成一个有三重结构的文学形象。
    意境结构的第一个层面,是由意即意象构成,其特点为情景交融,"拟容取心",将需要表达的思绪情感寄托于某种物象或景象,从而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的审美意象来。
    意境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即通过意象所创造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能够通过对意象的感受达到一种境界。因此,第二个层面上的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由那个具有物象形式的情景交融的意象,引发了读者的审美想象,并在这种想象中达到一种境界。意境结构的第三个层面是韵外之致,它是说意境除了带给人们象外之象,还应使人获得言外之意。此刻从语言中所获得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了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是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

  • 第16题:

    什么是意境?说明意境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2、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意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特征是(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

  • 第17题:

    为什么说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正确答案: 我国自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论述过意境问题,如刘禹锡、皎然、司空图等等,但是王国维是对意境理论论述得最全面、最充分、最深刻的一位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是从文学创作的本质和特征来认识和理解意境的美学内容的。他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敢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意境就是意和境的融合、统一。是主、客观的统一。王国维的论述对意境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作了很深刻的分析。这也和他对文学艺术和哲学、历史等其他人文学科的不同之认识有关。例如他比较文学和哲学,“其所欲解释者,皆宇宙人生上根本之问题”,这是共同的;“不过其解释之方法,一直观的,一思考的;一顿悟的,一合理的”,这是不同的。另外他对意境的分类,分为“写境”“造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等等。他对意境的解释,如“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真景物、真感情”“传神”“隔”与“不隔”等等,都超越了前人。

  • 第18题:

    为什么说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正确答案: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意境的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正确答案: 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意境的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文学意境?文学意境的基本表现?对今天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前人对意象的几种见解?

    正确答案: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文学意境的主要表现特征是情景交融。这是文学形象中情感与景物因素相互融合而难以分离的状况。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面句句写景,而实际处处抒情,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二,情中见景式,即直抒胸臆,不用写景而景却历历在目。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重心在写情,但此情却令人想象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情景和个人境遇。第三情景并藏式,即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属以上两类的综合型。如杜甫《闻官军收可南河北》一诗抒情和写景并举,情与景如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王充的《论衡》里。在汉代以前,“意象”一词被理解为“表意之象”。是圣人们用象征手法创造的艺术形象。刘勰从艺术构思角度出发,认为意象构成包括主体之情和外物形象,诗人凭借外物形象驰骋想象,外物形象又在诗人的情意之中孕育成审美意象。这就是所谓的“神用象通”。清代王夫之则以情、景关系的分析,对意象的特点和意象的创造作了深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情景说。认为“情”和“景”是审美意象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因素。既阐明了意象在结构上的特点,又揭示了意象创造的途径,可以说是对意象范畴的一次总结。现在我们常常提到的意象通常指的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具有如下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性。苏轼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从远近高低各个不同侧面观赏庐山景致的体会,表达出一种哲理观念;身在山中而不识其真面目。卡夫卡《变形记》里人变成甲虫的描写,具体地揭示了作家有关现实境遇的非人性性质的抽象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叫意境?中国的造园家是如何创造园林意境的?

    正确答案: (1)意境: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通常把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叫做“意”,真实的景物或现实生活称为“境”。“意”是主观的,“景”是客观的,主客观契合产生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是品评审美对象(尤其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是中国古代从长期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
    (2)中国造园家创造意境的具体作法主要有:
    ①园林意境的创造重在立意,大至全局整体,小至片石株树,都要以意为聚焦点,把各种造景因素一一组织起来,构成情与景谐,意与境合的园林意境。
    ②中国园林为创造深邃的意境,往往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极力避免直率浅露,一览无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家是怎样进行绘画艺术的意境创造的?

    正确答案: (1)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思想情感与画面形象的有机融和,是画家借自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思想。创造意境是中国画的创作中心。
    (2)①与文学(主要是诗)的密切结合,是中国画意境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画家们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在画中象诗一样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②为创造意境,中国画不主张拘泥于客观事物的外形,而主张以形写神,得意忘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人间词话》中什么是意境?

    正确答案: 所谓“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人、事、景、物。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