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热原,热原有哪些性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玻璃容器180℃,3~4小时热处理利用了热原的什么性质( )。


    正确答案:A
    A    [知识点] 热原

  • 第2题:

    热原的性质不包括( )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热原具有水溶性

    B.热原具有不挥发性 C.热原具有耐热性 D.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 E.热原可被活性炭、石棉板等吸附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关于热原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热原能被超声波所破坏
    B.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所破坏
    C.热原体积小,在1~5nm之间,但一般滤器均可截留
    D.可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热原
    E.热原有耐热性,通常在注射剂灭菌的条件下,往往不被破坏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简述热原的性质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正确答案:热原的基本性质:
    ①水溶性强。
    ②具有不挥发性。
    ③有强的耐热性,在100℃时不会被破坏,在180℃、3~4小时,或250℃、30~45分钟可被彻底破坏。
    ④滤过性。体积小,为1~5nm大小,可通过一般滤器,活性炭可吸附热原、石棉板、纸浆等滤材对热原有一定吸附作用。
    ⑤可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超声波破坏。
    除去热原的方法:
    ①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
    ②除去容器上热原的方法,高温法、酸碱法。

  • 第6题:

    关于热原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热原有耐热性,在通常注射剂灭菌的条件下,往往不被破坏
    • B、热原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但一般滤器均可截留
    • C、可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热原
    • D、热原能被超声波所破坏
    • E、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所破坏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什么是热原?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正确答案: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活性中心。
    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②水溶性;③不挥发性;④滤过性;⑤吸附性;⑥可被化学试剂破坏;⑦超声波等也能破坏热原。
    污染热原的途径:①经溶剂带入;②从原辅料中带入;③经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④经制备过程带入;⑤灭菌后带入;⑥经输液器带入。
    除去热原的方法:①容器上热原的除去,可用高温法或酸碱法;②水中热原的除去,可用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③溶液中热原的除去,可用吸附法和超滤法。

  • 第8题:

    热原的组成、性质及除去方法?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组成:磷脂+脂多糖+蛋白质。主要成分:脂多糖,具有很强的热原活性。性质:(1)耐热性(2)过滤性(3)水溶性(4)不挥发性(5)其他:能被强酸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破坏。
    除去方法:(1)高温法:(2)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洗液或稀氢氧化钠液。(3)吸附法:活性炭用量0.05-0.5%(w/v)。(4)离子交换法。(5)凝胶过滤法(6)反渗透法(7)超滤法:3.0~15nm超滤膜。(8)其他方法如二次以上湿热灭菌法,或适当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以及微波法等。
    1)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和芽胞。2)无热原。3)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4)安全性:不引起组织刺激性和发生毒性反应。5)渗透压:输液要求等渗、等张性。6)pH:4-9。7)稳定性:具有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安全有效。8)降压物质:符合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质量检查:1)澄明度检查:目力检查法;2)热原检查:鲎hou试验法和家兔法。3)无菌检查;4)其他检查:有关物质,降压物质检查,异常毒性检查,pH测定,刺激性,过敏试验及抽针试验等。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热原的定义、性质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正确答案: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热原具有耐热性、过滤性、水溶性、不挥发性以及其他性质(能被强酸强碱破坏,强氧化剂、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也能使之失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热原的性质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正确答案: 热原的基本性质:
    ①水溶性强。
    ②具有不挥发性。
    ③有强的耐热性,在100℃时不会被破坏,在180℃、3~4小时,或250℃、30~45分钟可被彻底破坏。
    ④滤过性。体积小,为1~5nm大小,可通过一般滤器,活性炭可吸附热原、石棉板、纸浆等滤材对热原有一定吸附作用。
    ⑤可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超声波破坏。
    除去热原的方法:
    ①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
    ②除去容器上热原的方法,高温法、酸碱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热原,热原有哪些性质?

    正确答案: 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热原的性质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及易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热原?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正确答案: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活性中心。
    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②水溶性;③不挥发性;④滤过性;⑤吸附性;⑥可被化学试剂破坏;⑦超声波等也能破坏热原。
    污染热原的途径:①经溶剂带入;②从原辅料中带入;③经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④经制备过程带入;⑤灭菌后带入;⑥经输液器带入。
    除去热原的方法:①容器上热原的除去,可用高温法或酸碱法;②水中热原的除去,可用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③溶液中热原的除去,可用吸附法和超滤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热原具有哪些性质?


    正确答案:热原的性质有 ①耐热性: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发生热解。 ②滤过性:直径约在1—5nm之间一般滤器均可通过。 ③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 ④不挥发性: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 ⑤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热原的性质有①耐热性: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发生热解。②滤过性:直径约在1—5nm之间,一般滤器均可通过。③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④不挥发性: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⑤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 第14题:

    药液用活性药用炭吸附处理

    A、高温可破坏热原

    B、热原能溶于水中

    C、热原具不挥发性

    D、热原易被吸附

    E、热原能被强氧化剂破坏; 下列处理和操作利用了热原的什么性质?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下列去除热原的方法分别利用了热原的哪些性质
    可用高温法除去容器或用具上的热原

    A.高温可被破坏
    B.水溶性
    C.吸附性
    D.不挥发性
    E.可被强氧化剂破坏

    答案:A
    解析:
    热原的耐热性是有限的,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可除去容器器具的热原。

  • 第16题:

    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A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B .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C .真菌也能产生热原 D .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E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答案:B
    解析:
    B
    [解析]本题考查热原的概念。
    热原(pyrogens;)从广义的概念说,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真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nde))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因而大致可以认为内毒素=热原=脂多糖。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异。热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X106左右。

  • 第17题:

    简述热原的性质


    正确答案:耐热性、水溶性、不挥发性、滤过性、能被强酸、强碱、氧化剂、超声波等破坏。

  • 第18题:

    什么是外致热原?有哪些常见的外致热原?


    正确答案: 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称为外致热原。常见的外致热原:①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枝杆菌等;②病毒,常见的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③真菌,常见的有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①螺旋体,常见的有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⑤疟原虫等。

  • 第19题:

    什么是热原,热原有哪些性质?


    正确答案: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热原的性质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及易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 第20题:

    主要的外致热原有哪些?


    正确答案: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称为外致热原。主要包括:
    (1)革兰阴性菌;
    (2)革兰阳性菌
    (3)病毒
    (4)其他微生物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热原性质的错误表述是(  )。
    A

    热原能溶于水

    B

    活性炭可以吸附热原

    C

    热原没有挥发性

    D

    超声波可以破坏热原

    E

    在25℃加热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正确答案: A
    解析:
    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一般说来,热原在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会发生热解;在180℃加热3~4小时,250℃加热30~45分钟或650℃加热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虽然已经发现某些热原具有热不稳定性,但在通常注射剂灭菌的条件下,往往不足以破坏热原,这点必须引起注意。②过滤性:热原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一般滤器均可通过,即使微孔滤膜,也不能截留;但活性炭可以吸附热原。③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④不挥发性: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故应设法防止。⑤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所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所破坏,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外致热原?有哪些常见的外致热原?

    正确答案: 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称为外致热原。常见的外致热原:①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枝杆菌等;②病毒,常见的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③真菌,常见的有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①螺旋体,常见的有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⑤疟原虫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热原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热原有耐热性,在通常注射剂灭菌的条件下,往往不被破坏

    B

    热原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但一般滤器均可截留

    C

    可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热原

    D

    热原能被超声波所破坏

    E

    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所破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
    A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B

    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C

    真菌也能产生热原

    D

    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E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