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公约第38条第2款对检验的地点做出了规定。其中第2款规定,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这一规定反映丁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公约第38条第3款还进一步规定,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进行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则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
但在援用这一规定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货物需在中途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
②在改运或再发运以前,买方投有合理机会对货物进行检验。买方之所以在改运或再发运时没有合理机会检验货物,主要是由于货物的性质或包装等原因所致。
③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
更多“简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检验货物的地点的规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检验货物的时间和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1)关于检验货物的时间 公约第38条第l款规定:“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所谓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主要是根据货物的性质、交易的情况和贸易惯例来确定。
    (2)检验货物的地点
    公约第38条第2款对检验的地点作出了规定。其中第2款规定,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这一规定反映丁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公约第38条第3款还进一步规定,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进行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则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但在援用这一规定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货物需在中途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
    ②在改运或再发运以前,买方投有合理机会对货物进行检验。买方之所以在改运或再发运时没有合理机会检验货物,主要是由于货物的性质或包装等原因所致。
    ③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
    (3)通知货物不符合同的时间
    当买方发现卖方所交货物不符合同的要求时,应按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时间通知卖方,并提出索赔或退换货物的要求,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期限,买方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权利。对于这个问题,公约第39条作了以下两项规定:
    ①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此种情况后的一段合理的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
    ②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的情况通知卖方,他就丧失了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

  • 第2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合同形式及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①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无需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
    ②合同的更改或终止的协议则必须是书面的;
    ③合同自接受送达时成立,接受送达地为合同成立地。

  • 第3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要求卖方实际履行救济措施的主要规定。


    正确答案: 当卖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买方可要求其实际履行合同义务,包括要求卖方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或对不符合规定的货物进行修理、更换或提交替代物等。买方并可通过法院强制手段强迫卖方履行以上义务。
    根据公约的规定,实际履行应满足以下条件:
    (1)、买方不得采取与这一要求相抵触的救济方法;
    (2)、买方应给予卖方履行合同的宽限期;
    (3)、当卖方交货不符时,只有这种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才能要求提交替代物,而且应在发现交货不符时,将这一要求及时通知对方;
    (4)、法院是否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依赖于该国国内法的规定。

  • 第4题: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的规定。


    正确答案: 除双方当事人另有协议外,卖方所交的货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否则即认为其货物与合同不符。
    (1)货物应适用于同一规格货品通常使用的用途;
    (2)货物应适用于订立合同时买方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用途,除非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卖方来说是不合理的。
    (3)货物的质量应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货物样品或样式相同;
    (4)货物应按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入容器或包装,如无此种通用方式,则应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进容器或包装。

  • 第5题:

    单选题
    对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正确理解是()。
    A

    公约的规定优先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的约定

    B

    公约与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时,适用公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除外

    C

    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的营业地所在国都是公约的缔约国,公约自动对该合同适用

    D

    公约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所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多选题
    关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正确的说法是()。
    A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强行法

    B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缔约国的当事人来讲是强行法

    C

    当事人在选择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可以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

    D

    中国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提出了保留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在合同没有对交货地点作出规定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确定交货地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合同形式及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①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无需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
    ②合同的更改或终止的协议则必须是书面的;
    ③合同自接受送达时成立,接受送达地为合同成立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根据。

    正确答案: 公约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适用:
    (1)双方营业地分别处于两个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公约。
    (2)非缔约国当事人自顾选择适用公约可适用公约。
    (3)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时,可以适用公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要求卖方实际履行救济措施的主要规定。

    正确答案: 当卖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买方可要求其实际履行合同义务,包括要求卖方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或对不符合规定的货物进行修理、更换或提交替代物等。买方并可通过法院强制手段强迫卖方履行以上义务。
    根据公约的规定,实际履行应满足以下条件:
    (1)、买方不得采取与这一要求相抵触的救济方法;
    (2)、买方应给予卖方履行合同的宽限期;
    (3)、当卖方交货不符时,只有这种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才能要求提交替代物,而且应在发现交货不符时,将这一要求及时通知对方;
    (4)、法院是否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依赖于该国国内法的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检验货物的时间的规定。

    正确答案: (1)公约第38条第1款规定,“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检验货物的时间在外贸业务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如果买方不在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就会失去主张货物与合同不符的权利。
    (2)公约对检验货物的时间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而只是要求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何谓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主要根据货物的性质、交易的情况和贸易惯例来确定。例如,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需要复杂的测试手段进行检验的商品,其实际所需的检验时间应长于一般农副产品所需的时间。
    (3)由于国际货物买卖种类繁多,商品千差万别,其所需要的检验时间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在实际业务中,买卖双方往往在买卖合同中对货物的检验时间做出具体规定,如规定“货到后60天(或90天)进行检验。”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否则,对方可以以检验期限已过为理由拒绝赔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联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对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正确理解是()。

    • A、公约的规定优先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的约定
    • B、公约与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时,适用公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除外
    • C、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的营业地所在国都是公约的缔约国,公约自动对该合同适用
    • D、公约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所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依据。


    正确答案: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该公约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适用:
    (1)双方营业地分别处于两个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公约,但这种适用不具有强制性。如果缔约国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未作选择,则公约当然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但是对国际惯例的选择,不构成对公约的排除适用。
    (2)非缔约国当事人可以通过意思自治选择适用公约,但这种选择必须是明示的。
    (3)当事人双方或一方营业所所在地国不是缔约国,如果国际私法规范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时,公约可以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 第15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交货的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1-33条对卖方履行交货义务的时间与地点作了如下几项规定:
    ①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具体的交货地点,而该合同又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即要求卖方把货物运送给买方,如铁路交货合同、装运港船上交货合同等,则卖方的交货义务就是把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
    ②如果买卖合同既没有规定具体的交货地点,又不要求卖方把货物运送给买方,即合同中没有涉及到卖方应负责运输事宜,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已经知道这些货物存放在的这个地方,或者已经知道它们将在某个地方生产或制造,则卖方应在该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③在上述情况外的其他情况下,卖方的交货义务是在其订立买卖合同时的营业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 第16题: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解释该的《公约》要求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应考虑到《公约》的国际性质,《公约》的缔约国有许多国家,解释《公约》应与解释一国的国内法有别
    2.应促进《公约》适用的统一。《公约》是统一实体法,解释《公约》要充分体现《公约》的一本质特征
    3.还要考虑在国际贸易上遵守诚信的需要。《公约》也是一种条约,国际法上解释条约应遵循的一此原则在解释《公约》时同样应加以考虑。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检验货物的时间和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1)关于检验货物的时间 公约第38条第l款规定:“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所谓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主要是根据货物的性质、交易的情况和贸易惯例来确定。
    (2)检验货物的地点
    公约第38条第2款对检验的地点作出了规定。其中第2款规定,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这一规定反映丁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公约第38条第3款还进一步规定,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进行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则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但在援用这一规定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货物需在中途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
    ②在改运或再发运以前,买方投有合理机会对货物进行检验。买方之所以在改运或再发运时没有合理机会检验货物,主要是由于货物的性质或包装等原因所致。
    ③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
    (3)通知货物不符合同的时间
    当买方发现卖方所交货物不符合同的要求时,应按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时间通知卖方,并提出索赔或退换货物的要求,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期限,买方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权利。对于这个问题,公约第39条作了以下两项规定:
    ①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此种情况后的一段合理的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
    ②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的情况通知卖方,他就丧失了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罗马统一私法协会拟订的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公约包括 ( )
    A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

    B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

    C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D

    《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

    E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的规定。

    正确答案: 除双方当事人另有协议外,卖方所交的货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否则即认为其货物与合同不符。
    (1)货物应适用于同一规格货品通常使用的用途;
    (2)货物应适用于订立合同时买方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用途,除非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卖方来说是不合理的。
    (3)货物的质量应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货物样品或样式相同;
    (4)货物应按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入容器或包装,如无此种通用方式,则应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进容器或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依据。

    正确答案: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该公约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适用:
    (1)双方营业地分别处于两个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公约,但这种适用不具有强制性。如果缔约国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未作选择,则公约当然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但是对国际惯例的选择,不构成对公约的排除适用。
    (2)非缔约国当事人可以通过意思自治选择适用公约,但这种选择必须是明示的。
    (3)当事人双方或一方营业所所在地国不是缔约国,如果国际私法规范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时,公约可以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交货的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1-33条对卖方履行交货义务的时间与地点作了如下几项规定:
    ①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具体的交货地点,而该合同又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即要求卖方把货物运送给买方,如铁路交货合同、装运港船上交货合同等,则卖方的交货义务就是把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
    ②如果买卖合同既没有规定具体的交货地点,又不要求卖方把货物运送给买方,即合同中没有涉及到卖方应负责运输事宜,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已经知道这些货物存放在的这个地方,或者已经知道它们将在某个地方生产或制造,则卖方应在该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③在上述情况外的其他情况下,卖方的交货义务是在其订立买卖合同时的营业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我国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出的保留是(  )。[2003年真题]
    A

    对公约的适用范围作出保留

    B

    对公约规定的承诺生效时间作出保留

    C

    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可以采用口头方式作出保留

    D

    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要约要件作出保留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我国于1986年批准加入公约,但在核准公约时,提出了两项保留:①关于书面形式的保留,《公约》第十一条规定,销售合同可采用书面形式、人证证明形式等,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我国在核准公约时对此进行了保留,即认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应采用书面的方式;②扩大适用范围的保留,扩大适用范围的保留针对的是《公约》第一条第(1)款(b)项的规定,该条允许引用国际私法而使《公约》适用于非缔约国。中国就此项条款做出了保留:只有当事人营业地在不同国家,且这些国家均为公约缔约国时,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才适用该公约。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检验货物的地点的规定。

    正确答案: 公约第38条第2款对检验的地点做出了规定。其中第2款规定,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这一规定反映丁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公约第38条第3款还进一步规定,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进行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则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
    但在援用这一规定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货物需在中途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
    ②在改运或再发运以前,买方投有合理机会对货物进行检验。买方之所以在改运或再发运时没有合理机会检验货物,主要是由于货物的性质或包装等原因所致。
    ③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