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设定一些基本前提条件,分别对通货膨胀的种种效应进行数量分析。”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4分)请分别对各选项进行解析。(6分)
    (2)学生错选最多的选项是哪个?试分析学生错选的原因。(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A项,在水中加入酸、碱后会抑制水的电离,酸性(碱性)越强,抑制程度越大。①和②的浓度相同,HCl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于CH3COOH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①中水的电离程度大;②③④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故A项错误。


  • 第2题:

    试分析比较美国四大派别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理解。


    正确答案: 美国的物流定义可以分为四大派别: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企业派。
    (1)管理派。以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为代表。主要由美国大学物流管理或相关专业的学术权威或教授、物流管理研究机构的高级专业人员、美国各大公司的物流主管组成,所以,它的定义明显偏向物流管理方面。1963年的定义为: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2)工程派。以美国物流工程师学会为代表。1974年的定义:物流师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该定义既考虑了企业物流的需求,同时又兼顾了军事物流的需求。它强调在物流活动的早期要确定物流系统的要求,随后才能进行设计、生产、流通及其他相关活动。
    (3)军事派。得益于历次世界大战所发挥的明显作用。美国空军1981年的定义:物流是计划、执行军队的调度与维护的科学。该定义对物流从军事物资、人员、装备及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十分全面。
    (4)企业派。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企业关心的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物流。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条:物流是计划和执行供应链中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废弃物品旧品的回收复用,物流是围绕物流管理和实物流通所发挥的功能,物流是对动态和静态库存的管理。

  • 第3题:

    试分析现代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原则。


    正确答案:(1)建立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企业要想实现供应链最优化,首先必须实现信息化,这就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信息化进程应该由里而外,由企业核心业务活动信息化向整体业务活动信息化发展。企业欲优化供应链管理,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企业内部核心活动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实现了有效互联,具备通过信息技术把企业与供应链中的企业连成链条或网络的条件。这样,就可以采用优化的供应链把各节点的资源有效整合并互动管理,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所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
    (2)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原则.针对供应链企业合作存在的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提出实施供应链管理需注意的以下原则: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消除信息的扭曲现象,优化决策过程。加强信息交流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求得长期发展。
    3.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通过激励手段和机制,使合作伙伴能得到比采取败德行为更大的利益,消除代理人的道德风险。4.柔性化设计。由于合作中存在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应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部分消除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传递供给和需求的信息。
    5.风险的日常管理。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6.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供应链的整体性原则。用系统的、全局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 第4题:

    试根据通货膨胀的类型论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产出和收入分配效应。


    正确答案: 一、西方学者对通货膨胀有三种区分的方式: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①温和的通货膨胀,即每年物价上升的速度在10%以内。目前,许多国家都具有这种温和类型的通货膨胀。②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年上升速度在10%以上和在100%以内。③超级通货膨胀,即物价年上升速度超过100%。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两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这里所指的商品价格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如工资率、租金、利率等。②非均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料之中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有点像运动中的物体的惯性。因此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时又被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二是对产量和就业量的影响。通货膨胀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商品的价格均按照相同的比例增长。由于这一状况是预期到的,所以人们在缔结工资和贷款契约时已经把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从而,工资、利息率和租金都按各商品相同的比例增长。这样,价格上涨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人们已经预期到各种物价上涨的幅度,所以他们能准确地知道物价的信息,正和没有通货膨胀时一样,这样,人们不但不会花费时间去搜寻有关价格的信息,而且也对这种信息具有肯定性。因此,平衡的和预见到的通货膨胀也不影响生产和就业。总的说来,这种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正和一切价格和货币的面值以相同的比例增加一样。
    (2)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虽然通货膨胀是平衡的,但由于它的到来出乎意料之外,所以事先协议的工资和信贷契约未能把通货膨胀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放债者受到损失,借债者得到好处;领取固定工资者受到损失,雇主得到好处;持有现款的人受到损失,持有实物的人得到好处。这样,人们的收入分配会受到影响。对于产量和就业,这种类型通货膨胀被认为影响不大。
    (3)非平衡的和预见到的通货膨胀,虽然这种类型的预见到的性质使它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2)中所说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但是,由于通货膨胀是不平衡的,所以人们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寻求准确的有关价格的信息。同时,由于想节约手中存放的现金,人们会更经常地去银行取款,而企业要把一部分经营管理的力量用于此。这样,非平衡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效率,从而会影响就业与产量。
    (4)非平衡的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由于这一类型是非平衡的而且是预期不到的,所以它兼有(2)和(3)中所说的作用,即既影响收入分配,也影响产量和就业。
    上述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物价上涨的程度;随着物价以温和的、奔腾式的和超级的速度上升,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即对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 第5题:

    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正确答案:(一)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
    (1)银行信用膨胀;
    (2)财政赤字;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4)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5)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6)经济效益低下。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
    (1)控制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
    (2)改善供给: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政策主张:降低税率;实施适度融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发展对外贸易。
    入指数化政策:是按物价变动状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

  • 第6题:

    试分析明朝通货膨胀的原因。


    正确答案: 总观明朝前期的100多年时间,是以钱钞并行以钞为主的币制。虽有几次禁钱,但不久又开禁。这种钱钞并行的制度,如果操纵得宜,维持钱钞两者在数量上的合适比例关系,也可以作到货币流通的相对稳定。无奈明政府钞票发行过多,钱币铸造太少,失去了两者的平衡,自然发生钞轻钱重的现象,造成纸币贬值,通货膨胀。

  • 第7题:

    试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有()。

    • A、设计
    • B、处理因素
    • C、受试对象
    • D、资料分析
    • E、试验效应

    正确答案:B,C,E

  • 第8题:

    试分析通货膨胀成因。


    正确答案: ①需求拉上论: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②成本推动论: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③菲利普斯曲线论:指即使社会尚未充分就业,同样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循反方向移动,即高的通货膨胀率伴随着低的失业率;相反,低的通货膨胀率则会引起高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物价将不断上升;相反,物价则不断下降,直至实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物价便停止上升或下降。
    ④结构失调论:指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结构失调论也将通货膨胀成因归结于需求,但是由需求结构变动引起,而非总量增加。导致需求结构变动的原因大致归为两类: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⑤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中,由于投资、贸易、旅游、劳务等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国际传导论通货膨胀可分为价格传导、需求传导、国际收支传导和示范作用传导。

  • 第9题:

    填空题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条件的,即()和()。

    正确答案: 相关范围假设,—元线性假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根据通货膨胀的类型论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产出和收入分配效应。

    正确答案: 一、西方学者对通货膨胀有三种区分的方式: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①温和的通货膨胀,即每年物价上升的速度在10%以内。目前,许多国家都具有这种温和类型的通货膨胀。②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年上升速度在10%以上和在100%以内。③超级通货膨胀,即物价年上升速度超过100%。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两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这里所指的商品价格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如工资率、租金、利率等。②非均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料之中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有点像运动中的物体的惯性。因此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时又被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二是对产量和就业量的影响。通货膨胀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商品的价格均按照相同的比例增长。由于这一状况是预期到的,所以人们在缔结工资和贷款契约时已经把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从而,工资、利息率和租金都按各商品相同的比例增长。这样,价格上涨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人们已经预期到各种物价上涨的幅度,所以他们能准确地知道物价的信息,正和没有通货膨胀时一样,这样,人们不但不会花费时间去搜寻有关价格的信息,而且也对这种信息具有肯定性。因此,平衡的和预见到的通货膨胀也不影响生产和就业。总的说来,这种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正和一切价格和货币的面值以相同的比例增加一样。
    (2)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虽然通货膨胀是平衡的,但由于它的到来出乎意料之外,所以事先协议的工资和信贷契约未能把通货膨胀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放债者受到损失,借债者得到好处;领取固定工资者受到损失,雇主得到好处;持有现款的人受到损失,持有实物的人得到好处。这样,人们的收入分配会受到影响。对于产量和就业,这种类型通货膨胀被认为影响不大。
    (3)非平衡的和预见到的通货膨胀,虽然这种类型的预见到的性质使它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2)中所说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但是,由于通货膨胀是不平衡的,所以人们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寻求准确的有关价格的信息。同时,由于想节约手中存放的现金,人们会更经常地去银行取款,而企业要把一部分经营管理的力量用于此。这样,非平衡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效率,从而会影响就业与产量。
    (4)非平衡的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由于这一类型是非平衡的而且是预期不到的,所以它兼有(2)和(3)中所说的作用,即既影响收入分配,也影响产量和就业。
    上述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物价上涨的程度;随着物价以温和的、奔腾式的和超级的速度上升,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即对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分析比较美国四大派别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理解。

    正确答案: 美国的物流定义可以分为四大派别: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企业派。
    (1)管理派。以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为代表。主要由美国大学物流管理或相关专业的学术权威或教授、物流管理研究机构的高级专业人员、美国各大公司的物流主管组成,所以,它的定义明显偏向物流管理方面。1963年的定义为: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2)工程派。以美国物流工程师学会为代表。1974年的定义:物流师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该定义既考虑了企业物流的需求,同时又兼顾了军事物流的需求。它强调在物流活动的早期要确定物流系统的要求,随后才能进行设计、生产、流通及其他相关活动。
    (3)军事派。得益于历次世界大战所发挥的明显作用。美国空军1981年的定义:物流是计划、执行军队的调度与维护的科学。该定义对物流从军事物资、人员、装备及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十分全面。
    (4)企业派。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企业关心的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物流。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条:物流是计划和执行供应链中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废弃物品旧品的回收复用,物流是围绕物流管理和实物流通所发挥的功能,物流是对动态和静态库存的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结合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2007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正确答案: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
    1、需求拉动。
    社会需求膨胀始终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投资膨胀
    (2)消费膨胀
    2、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来自两个方面:
    (1)由于工资增长过快加大成本;
    (2)价格开放后,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政府有计划提高部分商品价格,这都是成本上升。
    3、结构失调。
    结构失调的影响可以是多种情况:
    (1)社会供给以需求结构错位。
    (2)生产结构失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结合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2007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正确答案: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
    1、需求拉动。
    社会需求膨胀始终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投资膨胀
    (2)消费膨胀
    2、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来自两个方面:
    (1)由于工资增长过快加大成本;
    (2)价格开放后,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政府有计划提高部分商品价格,这都是成本上升。
    3、结构失调。
    结构失调的影响可以是多种情况:
    (1)社会供给以需求结构错位。
    (2)生产结构失调。

  • 第14题: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是()

    • A、处理因素
    • B、受试对象
    • C、实验效应
    • D、资料类型
    • E、动物分型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试分析步进电动机型怠速控制阀如何进行起动初始位置的设定?


    正确答案: 为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关闭点火开关使发动机熄火后,ECU的M-REL端子向主继电器线圈供电持续2-3秒。蓄电池继续向ECU和步进电动机供电,使怠速控制阀回到起动初始位置,即全开位置,怠速控制阀在ECU断电后仍然保持全开不变,为下次起动作准备。

  • 第16题:

    试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正确答案: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发生的通货膨胀中,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是最主要的,而引起总需求膨胀的具体原因又有四个:
    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 第17题:

    试分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相应的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其成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这种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形成工资一价格螺旋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决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
    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那么,它也不是通货膨胀的推进原因,原因是需求的拉上。针对工资推进的成因,治理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收入紧缩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
    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美国、西欧和日本都实行过类似的政策。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另一成因是利润的推进。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大多数公用事业领域,包括煤气、电力、电话、铁路、通信等部门,都存在着垄断经营的情况。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有哪一方能任意操纵价格。但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卖主就有可能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这种行为的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对于这一类通货膨胀的治理,不少发达工业国家制定价格政策,包括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的基本内容。

  • 第18题: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条件的,即()和()。


    正确答案:相关范围假设;—元线性假设

  • 第19题:

    试分析定势效应的作用。


    正确答案:(1)定势效应是指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的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的看法,它是一种简单化的思想方法,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2)定势效应是人们认知事物时的一种常见现象,在某种情况下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性的了解。(3)但定势效应毕竟是一种简单化的思想方法,是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而推断的事物也还存在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可能性。

  • 第20题:

    多选题
    试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有()
    A

    设计

    B

    处理因素

    C

    受试对象

    D

    资料分析

    E

    试验效应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分析通货膨胀成因。

    正确答案: ①需求拉上论: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②成本推动论: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③菲利普斯曲线论:指即使社会尚未充分就业,同样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循反方向移动,即高的通货膨胀率伴随着低的失业率;相反,低的通货膨胀率则会引起高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物价将不断上升;相反,物价则不断下降,直至实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物价便停止上升或下降。
    ④结构失调论:指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结构失调论也将通货膨胀成因归结于需求,但是由需求结构变动引起,而非总量增加。导致需求结构变动的原因大致归为两类: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⑤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中,由于投资、贸易、旅游、劳务等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国际传导论通货膨胀可分为价格传导、需求传导、国际收支传导和示范作用传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设定一些基本前提条件,分别对通货膨胀的种种效应进行数量分析。

    正确答案: (1)强制储蓄效应
    假设:一个社会中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每个部门持有100万元;该社会的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商品,每个售价1元,若三个部门均把所有资产都用来购买这种商品,则每个部门均能消费100万个。可将货币数量看作名义收入,商品数量看作实际收入。
    现在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300万元,央行增发了300万元货币,使整个社会货币总量增加一倍。此时,家庭和企业仍是各持有100万元(名义收入不变),政府则持有400万元。由于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货币的增加只能导致该种商品价格上涨,由于货币总量是原来的2倍,则该种商品的价格也变为2元(通货膨胀率100%)。
    如果家庭和企业仍按原来的模式(即把所有货币都用来购买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则只能各自获得50万个该种商品(实际收入减少),此时,政府可以用其所拥有的400万元获得200万个该种商品。政府的消费量增加了100万个,刚好是家庭和企业减少的消费量的和。这减少的一百万个商品就是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强制储蓄部分
    (2)收入分配效应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工人和企业家两个群体,工人的收入来源是工资,而且工资数额基本固定,不能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立即变化;企业家的收入来源是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随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该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原材料成本和工人工资,规定企业家的收入是企业净利润的10%。
    初始时刻,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个售价20元,原材料成本为每个10元,设该企业每月销售量为100万个,每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则企业每月净利润是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企业家可获得500万元*10%=50万元的收入。这时各群体的收入的名义值和实际值相等。
    在某一时刻,通货膨胀发生,设通胀率为100%。
    此时,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变为40元/个,原材料成本为20元/个,设销售量不变,仍是100万个/月。由于工人工资固定,暂时不能随物价变化而调整,总额仍是500万元/月。则此时企业每月净利润是4000万元-2000万元-500万元=1500万元,企业家可获得1500万元*10%=150万元的收入。
    通货膨胀发生后,工人的实际收入变为500万元/(1+100%)=250万元,减少了250万元;而企业家的实际收入变为150万元/(1+100%)=75万元,增加了25万元。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使收入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重新分配,靠固定工资生活的工人的实际收入减少,从企业利润中获得收入的企业家的实际收入增加。
    (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假设:一个人有10000元存款,30000元负债,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12000元。
    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其资产净值之和为-8000元(负债为负值)。这时的资产净值既是名义值,也实际值。
    某时刻出现了通货膨胀,设通胀率为100%。为简化分析,不考虑利息因素,该人资产的名义值是10000元存款,30000元负债,货币值可变资产变为12000元*(1+100%)=24000元,总资产名义值为4000元;而实际值为,存款:10000元/(1+100%)=5000元,负债:30000元/(1+100%)=15000元,货币值可变资产其实际值仍为12000元,则实际资产净值为2000元。
    通货膨胀使不同种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分析比较美国四大派别对物流的定义的不同理解。

    正确答案: 美国的物流定义可以分为四大派别: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企业派。
    (1)管理派。以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为代表。主要由美国大学物流管理或相关专业的学术权威或教授、物流管理研究机构的高级专业人员、美国各大公司的物流主管组成,所以,它的定义明显偏向物流管理方面。1963年的定义为: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l985年的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工程派。以美国物流工程师学会为代表。l974年定义:物流是与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该定义既考虑了企业物流的需求,同时又兼顾了军事物流的需求。它强调在物流活动的早期要确定物流系统的要求,随后才能进行设计、生产、流通及其他相关活动。
    (3)军事派。得益于历次世界大战所发挥的显著作用。美国空军l981年的定义:物流是计划、执行军队的调度于维护的科学。该定义对物流从军事物资、人员、装备及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十分全面。美国国防部在1986年中更是针对军事物流的特点详细地说明,物流包括:保养计划、人员;补给支持、设施及装备;技术数据;培训及培训设备;计算机资源;包装、搬运、储运与运输;以及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4)企业派。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企业关心的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物流。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条:物流是计划和执行供应链中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废弃物品及旧品的回收复用;物流是围绕物流管理和实物流通所发挥的功能;物流是对动态和静态库存的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