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题目

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 第2题:

    简述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总体发展要求。(工商业活动、环境、起步工程、新旧港区的协调)
    (2)航行与停泊要求。(航道码头的水深条件、维护性的挖泥量不太大、水域宽阔、水域地质条件好)
    (3)岸线及陆域要求。(有足够的岸线、岸线平均纵深深、疏港道路系统发达、少占农田)

  • 第3题:

    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正确答案: 1.遵守《城乡规划法》和《国土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和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用地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留有发展余地。旧城区扩建用地,要结合旧区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设施,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科学评估,要结合不同城市功能地域对用的的不同空间和环境的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

  • 第4题:

    简述城市用地的工程整治。


    正确答案: 1.建设场地平整
    2.改良地基土
    3.降低潜水位
    4.防止被淹
    5.防止侵蚀冲沟发育
    6.防止滑坡

  • 第5题:

    简述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建立良好的升、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
    (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生产;
    (3)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拄,以减少矿石损失;
    (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面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 第6题:

    单选题
    以下()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

    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B

    城市用地选择范围尽可能选择跨越行政区界限

    C

    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

    D

    城市用地选择首先考虑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口容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村镇用地的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用地选择,要为合理布局创造条件
    2)要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3)选择发展用地,应尽可能与现状或规划的对外交通相结合
    4)要符合安全要求
    5)要符合卫生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战略目标制定和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
    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
    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
    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选择观测站点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测站点四周视野开阔,高度角15°以上不允许存在成片障碍物。测站上便于安放GPS接收机和天线,可方便地进行观测。
    2)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信号发射源,以免损坏接收机天线。与高压输电线、变压器等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干扰。
    3)测站应远离房屋、围墙、广告牌、山坡及大面积平静水面等信号反射物,以免出现严重的多路径效应。
    4)测站应位于地质条件良好、点位稳定、易于保护的地方,尽可能估及交通等条件
    5)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原有控制点的标石和观测墩。
    6)应尽可能使所选测站附近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避免或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城市用地选择

    正确答案: 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建设现状
    2.基础设施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生态环境
    5.文化遗存
    6.社会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城市用地的特点。


    正确答案: 城市用地的特点:
    ①城市土地的基本自然属性是承载城市物质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
    ②位置的极端重要性;
    ③开发经营的集约性;
    ④城市用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
    ⑤城市用地功能的整体性;
    ⑥城市用地经济收益的不均衡性。

  • 第14题:

    城市用地选择


    正确答案: 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活动。

  • 第15题:

    简述城市用地评定的定义、分类。


    正确答案: 定义:城市用地评定是在调查分析自然各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以及整理用在工程技术上的可能与经济对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使用程度。
    分类:
    一类适宜修建的用地,即不需要或需要较少工程措施就可以修建的用地;
    二类地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可以建设的用地;
    三类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包括粮田、洪水淹没区、有冲沟滑波等恶劣地质地形的地区。

  • 第16题:

    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 第17题:

    以下()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 A、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 B、城市用地选择范围尽可能选择跨越行政区界限
    • C、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
    • D、城市用地选择首先考虑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口容量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园林苗圃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苗圃的经营条件:交通便捷、劳力,电力有保证,有科技指导,远离污染源,销售条件优越
    (2)苗圃的自然条件:地形、地势及坡向:选择地势较高的开阔平坦地带,圃地坡度一般以1-3度为宜,坡度不超过5度,北方地区,最好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南坡中下部作为苗圃地,南方常以东南坡和东北坡作为苗圃地,山地苗圃可以根据苗木习性选择坡向。土壤条件良好:土层深厚,土壤孔隙状况良好的壤质土适宜苗木生长。水源及地下水位:必须具有良好的供水条件,地下水位的深度适宜。气候条件:应选择气象条件比较稳定个,灾害性天气很少发生的地区。病虫害和植被情况:发生过严重病虫害并且未得到治理或者是生长着某些难以根除的灌木杂草的地方,不宜作为苗圃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规定总体。
    (2)取样随机,使总体中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的被选样机会。
    (3)取样强调代表性,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
    (4)抽取样本容量合理,符合统计(学)要求,又切实可行,误差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村镇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用地选择,要为合理布局创造条件。
    (2)要充分注意节约用地,不占良田。
    (3)选择发展用地,要留有余地,应尽可能与现状或规划地对外交通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持村镇布局的完整性。
    (4)要符合安全要求,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宜于建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要符合卫生要求,水源充足,环境适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用地的选择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建设现状。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现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对它们的迁移、拆除的可能性、动迁的数量、保留的必要与价值、可利用的潜力以及经济评估等问题。
    (2)基础设施。用地内以及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以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基础设施环境条件。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所在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该用地的用途规定及调整的可能性。
    (4)生态环境。用地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
    (5)文化遗存。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正确答案: 1.遵守《城乡规划法》和《国土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和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用地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留有发展余地。旧城区扩建用地,要结合旧区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设施,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科学评估,要结合不同城市功能地域对用的的不同空间和环境的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