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层高3000mm,梁高600m,墙厚240mm,砖墙容重9kN/m3(已含砌筑砂浆),两面各抹灰20mm,试计算作用在梁上的墙体线荷载。”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单层仓库长24m,宽12m,如图所示,墙高5m,墙厚240mm,采用MU10级砖、M5级砂浆砌筑,构造柱为240mm×240mm,一类屋盖体系,试验算该房屋纵墙、山墙的高厚比。


    参考答案:

  • 第2题: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墙梁洞口居墙梁跨中布置,洞口尺寸为b×h(mm×mm)。托梁截面尺寸为240mm×500mm。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分别为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和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GZ1为墙体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梁的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本题的墙梁设计,试问,下列说法中何项正确?(  )
    Ⅰ.对使用阶段墙体的受剪承载力、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可不必验算;
    Ⅱ.墙梁洞口上方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其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240mm;
    Ⅲ.托梁上部通长布置的纵向钢筋面积为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的50%;
    Ⅳ.墙体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普通砖、Ms7.5级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在不加设临时支撑的情况下,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5m。

    A. Ⅰ、Ⅱ正确
    B. Ⅰ、Ⅲ正确
    C. Ⅱ、Ⅲ正确
    D. Ⅱ、Ⅳ正确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9条,当墙梁支座处墙体中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混凝土构造柱,且其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时,可不验算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根据《砌规》第7.3.10条,当墙梁的墙体中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混凝土构造柱,且其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时,或当bf/h大于等于5时,可不验算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故Ⅰ对。
    根据《砌规》第7.3.12-5条,墙梁洞口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故Ⅱ错。
    根据《砌规》第7.3.12-12条,托梁上部通长布置的纵向钢筋面积与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之比值不应小于0.4。故Ⅲ对。
    根据《砌规》第7.3.12-2条,承重墙梁的块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Mb10)。故Ⅳ错。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点为墙梁设计的基本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通过题干Ⅰ、Ⅱ、Ⅲ、Ⅳ四项中所提到的关键词;
    ②在规范中准确的找出其所在的位置,判断各选项说法是否正确。

  • 第3题:

    已知钢筋混凝土过梁净跨ln=3.0m。过梁上砌体高度1.2m,墙厚190mm,墙体采用MU7.5砌块、Mb5混合砂浆砌筑,承受楼板传来的均布荷载设计值15kN/m。过梁伸入墙内200mm,砌块厚度为190mm,双面抹20mm混合砂浆,过梁上的墙体重量标准值为3.38kN/m(见图)。



    2.该过梁下的局部承压承载力最接近于(  )kN。

    A、49.2
    B、50.5
    C、65.0
    D、67.3

    答案:C
    解析:
    由于墙体采用MU7.5砌块、Mb5混合砂浆砌筑,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3.2.1条表3.2.1-4可知,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f=1.71N/mm2;根据第5.2.2条第1款规定,砌体的局压强度系数



    由于梁宽度大于墙体宽度,故A0=Al,所以γ=1.0;
    根据第5.2.4条规定,对过梁压应力图形完整系数η=1.0,则过梁下的局部承压承载力为:ηγfAl=1.0×1.0×1.71×190×200=64980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4题:

    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下图所示。托梁截面bxhb=300mmx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i=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化=5.5kN/m2。作用于每层墙顶由楼板 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3=12.0kN/m和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0kN/m。
    若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活荷载的
    组合系数ψc=0.7,试问,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0
    B 130
    C 120
    D 115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砌体规范》7.3.4条,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YC=1.35
    Q2=1.35∑gk+1.4ψc∑qk=1.35x(5.5×2.8×3+3×12)+1.4x0.7x3x6=128.6kN/m

  • 第5题:

    某钢筋混凝土挑梁埋置于T形截面的砌体墙中,尺寸如图2-13所示,墙内无构造柱。挑梁根部截面尺寸b×hb= 240mm×400mm,采用C25混凝土。挑梁上、下墙厚均为 240mm,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
    M7.5级混合砂浆砌筑。楼板传给挑梁的荷载标准值:挑梁端集中恒荷载为 Fk= 10. 0kN,均布恒荷载 g1k 二 g2k =
    10. 0kN/m,均布活荷载 g1k =9.0kN/m,
    挑梁墙内部分自重为2.4kN/m,挑出部分自重简化为1.8kN/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砖墙容重γ砖=20kN/m3,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G= 1. 2,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Q=1.4,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由活荷载控制。



    楼层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时,试问,公式的左右端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不考虑强度调整系数γa的影响。
    (A) 120 (C) 120


    答案:A
    解析:
    答案:(A)
    解答:l=1800mm
    根据《砌体规范》第7.4.4条:
    R=1.2×10+1.2×(10+1.8)×1.8+1.4×9×1.8=60.17kN
    Nl=2R=2×60.17=120.34kN,
    η=0.7,γ=1.5,f=1.69N/mm2
    Al=1.2bhb=1.2×240×400=115200mm2
    ηγfAl=0.7×1.5×1.69×115200=204.4kN

  • 第6题:

    某楼层装修时,在梁上砌了一道3m高、240mm厚的砖墙(γ=18kN/m3),则梁上面增加的线荷载为( )kN/m。
    A、4.32
    B、5.4
    C、7.2
    D、12.96


    答案:D
    解析:
    增加的线荷载为3×0.24×18=12.96。参见教材P12。

  • 第7题:

    已知柱间基础上的承重墙体高15m,双面抹灰、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上门洞尺寸如图4-22所示,柱间距6m,基础梁长5.45m,基础梁断面尺寸为b×hb=240mm×450mm,伸入支座0.3m;混凝土为C30,纵筋为HRB335,箍筋为HPB235。

    墙梁跨中截面的计算高度值(mm)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5150
    B.5335
    C.5375
    D.5450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3条第1款规定,已知lc=5.15m,ln=4.85m,1.1ln=1.1×4.85=5.335m,故l0=5.15m,H=15m>l0,故取hw=l0=5.15m;则墙梁跨中截面的计算高度为:H0=hw+hb/2=5150+450/2=5375m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8题:

    某建筑局部结构布置如图所示,按刚性方案计算。二层层高3.6m,墙体厚度均为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墙A承受重力荷载代表值518kN,由梁端偏心荷载引起的偏心距e为35m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A.15.0<22.1
    B.15.0<19.1
    C.18.0<19.1
    D.18.0<22.1

    答案:B
    解析:

  • 第9题:

    层高3000mm,梁高600m,墙厚240mm,砖墙容重9kN/m2(已含砌筑砂浆),两面各抹灰20mm,试计算作用在梁上的墙体线荷载。


    正确答案: 砖墙线荷载(3-0.24)×9=28.84KN/M
    抹灰线荷载2×0.02×(3-0.24)×20=2.208KN/M
    梁上墙体线荷载28.84+2.208=31.048KN/M

  • 第10题:

    单排脚手架不适合用于下列情况()。

    • A、墙体厚度≤240mm
    • B、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 C、空斗砖墙、加气墙等轻质墙体
    • D、砌筑砂浆强度登记≤M1.0的砖墙
    • E、砌筑砂浆强度等级≤M2.0的砖墙

    正确答案:B,C,D

  • 第11题:

    用砖和砂浆砌筑的墙体称为()。

    • A、承重墙
    • B、板材墙
    • C、砖墙
    • D、非承重墙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楼层装修时,在梁上砌了一面3m高、0.24m厚的砖墙(γ=18kN/m3),则梁上面增加的线荷载为( )kN/m。
    A

    4.32

    B

    5.4

    C

    7.2

    D

    12.96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要砌筑每1m3 一砖厚砖墙,砖(240mm×115mm×53mm)的净用量为529 块,灰缝厚度为10mm 砂浆的损耗率为2%。则每m3 一砖厚砖墙的砂浆消耗量为()m3。

    A.0.217
    B.0.222
    C.0.226
    D.0.231

    答案:D
    解析:
    砂浆的净用量=1-砖数×砖体积=1-529×(0.24×0.115×0.053)=0.2262(m3);砂浆消耗量=砂浆的净用量×(1+损耗率)=0.2262×(1+2%)=0.2307(m3)。
    @##

  • 第14题:

    某钢筋混凝土挑梁埋置于T形截面的砌体墙中,尺寸如图2-13所示,墙内无构造柱。挑梁根部截面尺寸b×hb= 240mm ×400mm,采用C25混凝土。挑梁上、下墙厚均为 240mm,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
    M7.5级混合砂浆砌筑。楼板传给挑梁的荷载标准值:挑梁端集中恒荷载为 Fk= 10. 0kN,均布恒荷载 g1k 二 g2k =
    10. 0kN/m,均布活荷载 g1k =9.0kN/m,
    挑梁墙内部分自重为2.4kN/m,挑出部分自重简化为1.8kN/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砖墙容重γ砖=20kN/m3,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G= 1. 2,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Q=1.4,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由活荷载控制。


    假定,在楼层挑梁上部墙内无门洞。试问,楼层挑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最大弯矩设计 值Mmax(kN·m)、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65, 60 (B) 72, 60
    (C) 65,63 (D) 72, 63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答:根据《砌体规范》第7.4.5条:Mmax=Mov,Vmax=V0
    根据《砌体规范》第7.4.2条:
    l1=2700mm>2.2hb=2.2×400=880mm
    x0=0.3hb=0.3×400=120mm1=0.13×2700=351mm
    Mov=1.2×10×(1.8+0.12)+[1.2×(10+1.8)+1.4×9]×1.8×(1.8/2+0.12)=72.17kN*m
    V0=1.2×10+[1.2×(10+1.8)+1.4×9]×1.8=60.17kN
    故选(B)。

  • 第15题:

    已知柱间基础梁上墙体高15m,双面抹灰,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上门洞尺寸如图所示,柱距6m,基础梁长5.45m,伸入支座0.3m;混凝土为C30,纵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300级。



    1.墙梁承受的荷载及计算简图如图4-29所示,则使用阶段托梁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时,轴向拉力的偏心距e0最接近于(  )m。

    A、0.567
    B、0.596
    C、0.608
    D、0.623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已知钢筋混凝土过梁净跨ln=3.0m。过梁上砌体高度1.2m,墙厚190mm,墙体采用MU7.5砌块、Mb5混合砂浆砌筑,承受楼板传来的均布荷载设计值15kN/m。过梁伸入墙内200mm,砌块厚度为190mm,双面抹20mm混合砂浆,过梁上的墙体重量标准值为3.38kN/m(见图)。



    1.该过梁下砌体局部承压力最接近于(  )kN。

    A、29.1
    B、30.5
    C、32.2
    D、35.8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2.2条第3款规定,因墙高hw=1200mm<ln/2=3000/2=1500mm,应按hw=1200mm的均布自重采用。
    墙体重量为:q1=1.2×3.38=4.06kN/m;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A表A第6项可知,取混合砂浆自重17kN/m3,过梁自重为:q2=1.2×0.19×0.3×25+0.02×0.30×2×17×1.2=1.9548kN/m;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2.2条第1款规定,由于hw根据第7.2.3条第3款规定,验算过梁下砌体局部承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即ψ=0;
    根据第5.2.4条式(5.2.4-1)计算,则过梁下砌体局部承压力为:ψN0+Nl=0+1/2(q1+q2+q3)l=1/2×(4.06+1.9548+15.0)×(3.00+2×0.2)=35.725kN。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7题:

    已知柱间基础梁上墙体高15m,双面抹灰,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上门洞尺寸如图所示,柱距6m,基础梁长5.45m,伸入支座0.3m;混凝土为C30,纵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300级。



    2.使用阶段托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时,箍筋Asv/s最接近于(  )。

    A、0.13
    B、0.1599
    C、0.167
    D、0.183

    答案:C
    解析:
    Vb=βvV2=0.5×94.88×4.85/2=115.04kN;
    0.25fcbhb0=0.25×14.3×240×405=347.49kN>Vb,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ftbhb0=0.7×1.43×240×405=97.3kN<Vb;
    应按计算配置箍筋,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8题:

    某楼层装修时,在梁上砌了一面3m高、0.24m厚的砖墙18kN/m3,则梁上面增加的线荷载为( )kN/m。
    A、4.32
    B、5.4
    C、7.2
    D、12.96


    答案:D
    解析:
    增加的线荷载为3×0.24×18=12.96。参见教材P12。

  • 第19题:

    已知砖砌平拱过梁的构造高度为240mm,底面以上墙体高度为500mm,墙厚240mm,过梁净跨ln=1.2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2.5混合砂浆砌筑,则该过梁能承受的均布荷载最接近于(  )kN/m。

    A.11.73
    B.8.53
    C.6.04
    D.2.84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具体计算如下:
    ①根据表3.2.2、第7.2.3条和第5.4.1条进行计算:
    ftm=0.17N/mm2,过梁上墙高500mm>ln/3=1200/3=400mm,取hc=ln/3,则截面抵抗矩为:W=hhc2/6=hln 2/54,M=pln2/8=Wftm=hln2ftm/54,故均布荷载为p=4/27hftm=4/27×240×0.17=6.04kN/m;
    ②根据表3.2.2和第5.4.2条进行计算:
    fv=0.08N/mm2,z=2hc/3= 2ln/9,V=pln/2=fvhz=2/9hlnfv,则均布荷载为:p=4/9hfv=4/9×240×0.08=8.53kN/m;
    故取该过梁能承受的均布荷载为:p=6.04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0题:

    砌筑砖墙设拉接钢筋时,拉接数量每()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

    • A、120mm墙高
    • B、240mm墙高
    • C、120mm墙宽
    • D、240mm墙宽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层高3000mm,梁高600m,墙厚240mm,砖墙容重9kN/m3(已含砌筑砂浆),两面各抹灰20mm,试计算作用在梁上的墙体线荷载。


    正确答案:(3-0.6)×0.24×9+(3-0.1)×0.04×20=7.5kN/m2

  • 第22题:

    推出法适用于推定240mm厚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墙体砌筑砂浆强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单选题
    用砖和砂浆砌筑的墙体称为()。
    A

    承重墙

    B

    板材墙

    C

    砖墙

    D

    非承重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推出法适用于推定240mm厚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墙体砌筑砂浆强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