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计算方法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

题目

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计算方法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考题
更多“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计算方法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相关问题
  • 第1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 D 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 D 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 )。

    A. D 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

    B. D 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 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

    C. D 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 值法由计算确定

    D. D 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某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楼层初步计算的X向地震剪力、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及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如题28表所示。试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有关规定,仅就14层(中部楼层)与相邻层X向计算数据进行比较与判定,下列关于第14层的判别表述何项正确?

    A.侧向刚度比满足要求,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满足要求
    B.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满足要求
    C.侧向刚度比满足要求,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要求
    D.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要求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下列四项观点:
    Ⅰ.验算高位转换层刚度条件时,采用剪弯刚度比;判断软弱层时,采用等效剪切刚度比;
    Ⅱ.当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一定程度时,楼层的扭转位移比限值允许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Ⅲ.高度20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应为1/650;
    Ⅳ.基本周期为5.2s的竖向不规则结构,8度(0.30g)设防,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薄弱层的剪重比不应小于0.0414。
    试问,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针对上述观点准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Ⅱ准确
    B. Ⅱ、Ⅳ准确
    C. Ⅱ、Ⅲ准确
    D. Ⅲ、Ⅳ准确

    答案:B
    解析:
    Ⅰ项不准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5.2条文说明规定,正常设计的高层建筑下部楼层侧向刚度宜大于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否则变形会集中于刚度小的下部楼层而形成结构软弱层,所以应对下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进行限制,从式(3.5.2-1)知该比值为剪弯刚度比;附录E.0.1规定,当转换层设置在1、2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
    Ⅱ项准确,根据第3.4.5条条文说明规定,当计算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本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的40%时,该楼层的扭转位移比的上限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Ⅲ项,根据第3.7.3条第3款规定,高度在150m~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的限值可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的限值线性插入取用。即:
    Δu/h=(1/800+1/500)/2=1/615。因此,Ⅲ项不准确。
    Ⅳ项,根据第4.3.12条规定,水平地震剪力系数λ不应小于表4.3.12规定的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有:λ=0.036×1.15=0.0414,因此Ⅳ项准确。

  • 第4题: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A、与楼盖刚度无关
    • B、与楼盖刚度有关
    •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整截面剪力墙,随着高度H的增大,()

    • A、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减小,剪切变形对EIeq的影响减小
    • B、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减小,剪切变形对EIeq的影响增大
    • C、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增大,剪切变形对EIeq的影响减小
    • D、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增大,剪切变形对EIeq的影响增大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砌体结构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当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1时,假定剪切变形为a,弯曲弯形为b,则其层间等效侧向刚度为()

    • A、1/a;
    • B、1/b;
    • C、1/a+1/b;
    • D、1/(a+b)。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剪力墙内力按()在剪力墙间分配,柱子剪力按()分配。

    • A、等效刚度;等效刚度
    • B、抗侧移刚度;等效刚度
    • C、等效刚度;抗侧移刚度
    • D、抗侧移刚度;抗侧移刚度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判断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墙体的抗侧刚度分配

    B

    根据楼盖的水平刚度分配

    C

    和墙体的抗侧刚度、楼盖的水平刚度均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工程有一层地下室,转换层在地上2层,转换层所在层号填3,软件用剪弯刚度计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新高规不是说2层采用剪切刚度吗?

    正确答案: 因为该模型嵌固端设在基础上,即嵌固端层号填1,而不是地上一层,软件用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所以为3层转换。故用剪弯刚度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A

    与楼盖刚度无关

    B

    与楼盖刚度有关

    C

    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

    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10版SATWE,转换层号填4,地下室层数填2,计算后输出转换层上下剪弯刚度比值,但按照10新高规附录E,转换层在地上2层,不是应按剪切刚度比计算吗?

    正确答案: 2010新版SATWE,转换层刚度方法判定,采用“转换层号减去嵌固端所在层号”,本模型嵌固端层号填的为1,这样程序认为转换在3层,所以采用了剪弯刚度算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剪力墙结构房屋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可以按各片剪力墙的什么分配给各片剪力墙,然后分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  )

    A、等效抗弯刚度
    B、实际抗弯刚度
    C、等效抗剪刚度
    D、实际抗剪刚度

    答案:A
    解析:
    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按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分配水平力给各片剪力墙,然后分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

  • 第14题:

    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31层,地下2层,3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1-32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假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2~4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及相应层间位移值见表1-7。在P=1000kN水平力作用下,按图1-33模型计算的位移分别为:A1=7.8mm;A2=6.2mm。试问,进行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时,宜取下列哪种方法及结果作为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判断依据?提示:3层转换层按整层计。


    (A) 等效剪切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
    (B) 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C) 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D) 等效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等效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根据《高规》第E.0.1条,转换层设置在3层时,等效剪切刚度比验算方法不是规范规定的适用于本题的方法。
    侧向刚度比验算:根据《高规》第E.0.2条,按《高规》式(3.5.2-1)计算第2层侧向刚度与相邻第3


  • 第15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剪力墙结构房屋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可以按各片剪力墙的()分配给各片剪力墙,然后分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

    • A、等效抗弯刚度
    • B、实际抗弯刚度
    • C、等效抗剪刚度
    • D、实际抗剪刚度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框--剪结构侧向位移与()特征值有关;当1≦n≦6时,总框架和总剪力墙刚度相当,侧移曲线为弯剪复合型。

    • A、扭转
    • B、刚度
    • C、弯度
    • D、剪切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墙体的抗侧刚度分配
    • B、根据楼盖的水平刚度分配
    • C、和墙体的抗侧刚度、楼盖的水平刚度均有关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砌体结构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当高宽比小于1时,假定剪切变形为a,弯曲弯形为b,则其层间等效侧向刚度为()

    • A、1/a;
    • B、1/b;
    • C、1/a+1/b;
    • D、1/(a+b)。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砌体结构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当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1时,假定剪切变形为a,弯曲弯形为b,则其层间等效侧向刚度为()
    A

    1/a;

    B

    1/b;

    C

    1/a+1/b;

    D

    1/(a+b)。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
    A

    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

    B

    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

    C

    D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值法由计算确定

    D

    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框--剪结构侧向位移与()特征值有关;当1≦n≦6时,总框架和总剪力墙刚度相当,侧移曲线为弯剪复合型。
    A

    扭转

    B

    刚度

    C

    弯度

    D

    剪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剪力墙结构房屋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可以按各片剪力墙的(  )分配给各片剪力墙。
    A

    等效抗弯刚度

    B

    实际抗弯刚度

    C

    等效抗剪刚度

    D

    实际抗剪刚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的抗弯刚度视为“无限大”,因此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只产生刚体运动,并把水平荷载分配给各片剪力墙,而不发生水平方向的弯曲变形;而在平面外,由于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按此假定,当结构不发生扭转时,各片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位移相等。这样,整个建筑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就可以按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的大小,按比例进行分配,然后进行内力及位移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