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控制系统设计时四种常用的校正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树的四种常用表示方式。


    正确答案: 双亲表示法:在孩子结点中设置一个指针域记录其双亲结点的存储位置。
    孩子表示法:在双亲结点中设置指向孩子结点的指针域来表示一棵树。
    孩子双亲表示法:综合了孩子表示法和双亲表示法的特点,既在孩子结点中设置记录双亲结点位置的指针域,又在双亲结点中设置记录孩子结点位置的指针域。
    孩子兄弟表示法:又称为二叉链表表示法,与二叉树的二叉链表表示法存储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结点中指针域的含义有所不同(一个指针域指向该结点的第一个孩子结点,另一个指针域指向该结点的下一个兄弟结点)。

  • 第2题:

    简述煤的元素分析常用四种表示方法。


    正确答案: (1)以炉前煤试样质量为基数的收到基成分;(2)以实验室条件下自然风干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空气干燥基成分;(3)以烘箱烘干后失去全部水分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干燥基成分;(4)以不计入水分灰分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干燥无灰基成分。

  • 第3题:

    为了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需要在系统中加入适当的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试简述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校正装置和校正方式。


    正确答案:串联校正装置;并联校正装置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两种。

  • 第4题:

    对控制系统采用频率法校正时,一般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或串联滞后校正 ,请简述各自的概念及特点,两种校正分别对系统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超前校正又称为微分校正,网络的输出信号在相位上总是超前于输入信号。其特点是使校正后的系统的截止频率增大,通频带变宽,提高了响应的快速性;同时增大了相角的稳定裕度,提高了相对稳定性;但是高频抗干扰能力下降。
    滞后校正又称为积分校正,网络的输出信号在相位上总是滞后于输入信号。其特点是使校正后的系统的截止频率下降,通频带变窄,降低了响应的快速性;同时增大了相角的稳定裕度,提高了相对稳定性。

  • 第5题:

    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

    • A、有源校正装置
    • B、无源校正装置
    • C、前馈校正
    • D、反馈校正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柱模版的安装程序()

    • A、放线,定位→组装模板→校正→设箍→设支撑
    • B、放线,定位→组装模板→设箍→校正→设支撑
    • C、放线,定位→组装模板→设箍→设支撑→校正
    • D、组装模板→放线定位→校正→设箍→设支撑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在汽车修理中常用的校正方法有三种,下列哪种不属于常用的校正方法()
    A

    静压校正

    B

    敲击校正

    C

    火焰校正

    D

    局冷校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控制系统设计时四种常用的校正方法。

    正确答案: 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和反馈校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煤的元素分析常用四种表示方法。

    正确答案: (1)以炉前煤试样质量为基数的收到基成分;(2)以实验室条件下自然风干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空气干燥基成分;(3)以烘箱烘干后失去全部水分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干燥基成分;(4)以不计入水分灰分的煤粉试样质量为基数的干燥无灰基成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常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是什么?哪些方法需要用校正因子校正峰面积?哪些方法可以不用校正因子?

    正确答案: 常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有:外标法:外标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二点法等
    内标法:内标工作曲线法、内标一点法、内标二点法、内标对比法等使用内标和外标标准曲线法时,可以不必测定校正因子,其它方法须要用校正因子校正峰面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柱模版的安装程序()
    A

    放线,定位→组装模板→校正→设箍→设支撑

    B

    放线,定位→组装模板→设箍→校正→设支撑

    C

    放线,定位→组装模板→设箍→设支撑→校正

    D

    组装模板→放线定位→校正→设箍→设支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按照结构特征与测量方法不同,常用汽车前照灯校正仪可分为聚光式、()、()和()四种类型。

    正确答案: 屏幕式,投影式,自动追踪光轴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校正有缺陷基因的四种方法。


    正确答案: ①在基因组内非定点插入正常基因片段以代替有缺陷基因的功能。基因添加
    ②以正常基因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替换有缺陷基因。基因置换
    ③通过选择性回复突变修复异常基因以使其重新获得正常功能。
    ④改变对基因的调控。基因干预

  • 第14题:

    按照结构特征与测量方法不同,常用汽车前照灯校正仪可分为聚光式、()、()和()四种类型。


    正确答案:屏幕式,投影式,自动追踪光轴式

  • 第15题:

    简述四种常用的问卷量表。


    正确答案: 常用的问卷两边有:总加量表法、累积量表法、一致定位量表法、语义区分量表法。
    总加量表法:又称利克特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利克特与1932年创制,量表形式主要有5点法、7点法和3点法。
    累积量表法:友古特曼于二十世纪40年代提出,强调测量项目的单维性。假定测量同一维度特征的一组项目。可以按照难度或数量的连续体排成顺序,表示接受型项目所拥有的“特征量”的难度。一致定位量表法:由瑟斯顿等在二十世纪20年代末提出,是等距量表问卷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语义区分量表法:由奥斯古德、苏奇和坦嫩鲍姆等在1857年根据语义心理学研究提出,已在问卷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 第16题:

    控制系统主要校正方式有()校正、()校正和反馈校正等。


    正确答案:串联;并联

  • 第17题:

    简述常用的进行话务均衡的方法(至少四种)。


    正确答案: 1)增减载频数目;
    2)调整天线的高度、调整俯仰角;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使话务量重的小区覆盖范围减小,话务量轻的小区覆盖范围增加;
    3)调整上下行接入门限,相应改变小区的覆盖范围;
    4)调整小区优先层级;
    5)调整CRO参数,调制切换门限。
    6)打开直接重试功能、负荷切换功能。

  • 第18题:

    常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是什么?哪些方法需要用校正因子校正峰面积?哪些方法可以不用校正因子?


    正确答案: 常用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有:外标法:外标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二点法等
    内标法:内标工作曲线法、内标一点法、内标二点法、内标对比法等使用内标和外标标准曲线法时,可以不必测定校正因子,其它方法须要用校正因子校正峰面积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常用的进行话务均衡的方法(至少四种)。

    正确答案: 1)增减载频数目;
    2)调整天线的高度、调整俯仰角;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使话务量重的小区覆盖范围减小,话务量轻的小区覆盖范围增加;
    3)调整上下行接入门限,相应改变小区的覆盖范围;
    4)调整小区优先层级;
    5)调整CRO参数,调制切换门限。
    6)打开直接重试功能、负荷切换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鸡胚培养常用的四种方法与用途。

    正确答案: 鸡胚培养:是一种有效而且经济简便的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
    ⑴绒毛尿囊膜接种法:10~12日龄鸡胚,适用于天花、牛痘、疱疹病毒等的培养。
    ⑵卵黄囊接种法:5~8日龄鸡胚,适用于脑炎病毒(亦常用于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的培养。
    ⑶羊膜腔接种法:12~14日龄的鸡胚,适用于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初次分离培养。
    ⑷尿囊腔接种法:9~11日龄鸡胚,适用正粘病毒、副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的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常用的设对照的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校正有缺陷基因的四种方法。

    正确答案: ①在基因组内非定点插入正常基因片段以代替有缺陷基因的功能。基因添加
    ②以正常基因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替换有缺陷基因。基因置换
    ③通过选择性回复突变修复异常基因以使其重新获得正常功能。
    ④改变对基因的调控。基因干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在汽车修理中常用的三种变形校正方法有:()校正、()校正和()校正。

    正确答案: 静压,敲击,火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