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如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相关问题
  • 第1题:

    信息化工程中,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后及( )进行编制。

    A.实施组织设计批准后
    B.初步设计文件批准后
    C.收到实施设计文件后
    D.工程实施开始前

    答案:C
    解析:
    编制监理规划的依据包括:
    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项目审批文件等;
    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等;
    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等,其中标准应包含公认应该遵循
    的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或地方标准;
    监理大纲、监理合同文件以及与本项目建设有关的合同文件。
    题干中实施组织设计是编制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的依据,实施组织设计批准后工程方可实施;初步设计文件是项目立项的基础。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及收到工程设计文件后编制,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 第2题:

    如何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投资决策?


    正确答案: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集人、技术及经营管理三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是制造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所需投资较多,有一定风险,因此企业决定立项实施信息化工程前,有必要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论证。
    1)影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投资决策的因素。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投资决策必须与效益分析结合起来,影响信息化工程投资效益的因素错综复杂,而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有:
    (1)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在确实存在的企业实体的基础上投资实施的,亦即它附着于已有的企业,因此它同企业的产品、工艺过程、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原有基础息息相关。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2)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含量高,必须进行技术论证,并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必将导致企业生产方式、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乃至人们观念的政变,这些因素将影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效果,在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投资决策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4)市场的变化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但难以改变外部市场环境。
    (5)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不仅给企业带来货币效益,而且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所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评价应当是:效益和风险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2)息化工程投资决策的层次。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投资决策可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1)战略决策从社会、企业信息化的大趋势、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出发,确定企业对信息化工程的总需求和总目标,提出信息化总体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和实施阶段,提出总经费预算和效益分析,并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2)战役决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一般划分为若干阶段,分步实施,因而应按不同阶段分别进行投资决策;此外,需根据近期市场需求,确定近期实施目标和进度计划。为正确进行上述投资决策,应认真作好信息化工程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工作。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效益评价不仅要建立效益标准,而旦要把不同属性的效益尽可能归并成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效益值,以便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实施,应在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它的技术先进性、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计算和判定。

  • 第3题: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正确答案: 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能够获得的效益,可以分为可量化的效益和不可量化的效益,其中不可量化效益的影响可能比可量化效益更为深远。由于制造业信息化强调企业和企业间信息、组织和过程的集成,它使企业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是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可以获得的最大效益。一个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可以获得的可计量效益,概括地讲,就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工程设计自动化方面,采用CAD/CAPP/CAE/CAM,可以提高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能力,便于开发技术含量高和结构复杂的产品,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周期,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满足用户需要;
    (2)在加工制造方面,数控(NC)、柔性制造单元(FMC)或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应用,可以提高制造过程的柔性与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增强生产能力;
    (3)经营管理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生产管理科学化。在市场竞争中,保证产品报价的快速、准确和及时;在生产过程中,可有效地解决生产“瓶颈”,减少在制品;在库存控制方面,可使库存压到最低水平,减少制造过程所占用的资金,减少仓库面积,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总之,制造业信息化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等硬、软件,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所有活动有效地集成起来,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交换信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多的效益。
    从宏观上来看,成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对企业技术进步起指导作用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步实施。因此,信息化工程的总体规划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技术改造勾画出一幅蓝图,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指明了方向:同时又由于信息化系统的开放性,既能满足企业近期的需求,又照顾到将来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投资,使企业技改能够在较高的起点上持续向前。
    (2)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不同于单项技术在某个或某些部门的应用,它一开始就是站在企业高度,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使各个部分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运作的全过程,帮助企业领导在掌握全面信息的前提下,作出科学的决策。
    (3)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支持环境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先从企业诊断开始,对企业务部门的功能、业务流程、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进行了解和分析,强调入、技术和经营三者的集成。上述工作中包括对企业中不合理环节的改造,不适应环节的更新。因此,成功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为企业今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对于提高员工素质和更新观念,将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5)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会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及效率。
    (6)形成制造业信息化高技术产业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众多的单元技术产品,如CAD、CAPP、CAM、PDM;MIS/ERP、FMS和数控机床等,制造业信息化的广泛实施必将使这些软硬件产品发展、成熟、产品化和产业化;二是将大大促进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集成平台的产业化,而且带动企业诊断、系统分析、设计、集成和优化等软件技术的发展,形成影响更为深远的系统集成咨询企业,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 第4题:

    什么是企业诊断?如何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实施企业诊断?


    正确答案: 企业经营管理诊断又称企业管理咨询(简称企业诊断),是运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判断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的评定和咨询,是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防止企业衰败的自我治理手段。
    企业诊断可以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诊断可分为:①全局性诊断:如企业经营状况诊断、企业经营战略诊断、企业未
    来发展趋势诊断;②单元性诊断:如企业营销管理诊断、企业生产管理诊断、产品开发设计诊断、企业质量管理诊断、企业财务管理诊断等。
    企业诊断的基本过程可分为,调查、分析、判断、提出改进意见和指导实施等五个阶段,从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与方并指导实施。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范围是整个企业,即把整个企业作为信息化开发与应用的对象,求企业的总体优化。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诊断的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从名称上说,企业诊断适用于各类企业,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则主要针对制造业。一个完整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覆盖了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而企业诊断则重点在需求分析阶段。因此,应着重分析在制造业如何用企业诊断的方法进行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要求设计人员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不仅进行技术分析,还要进行经济分析;不仅进行定性的分析+还应该进行定量的分析。应该说,企业诊断的原则要求,如科学性、客观性、创造性、有效性、系统性、全面性、动态连续性、对比性、明确性、个性、特殊性和先进性等,对制造业信息化都是适用的。企业诊断的“分析过去、把握现在、对比先进、预测未来、确定目标”等思想方法,在制造业信息化中完全可以借鉴。
    1)企业现状分析
    信息化一般是在企业的原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信息化工程的实现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而企业现状分析是企业诊断的起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分析、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分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和企业技术现状分析等。
    2)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般地讲,企业存在的问题,难以分清轻重缓急。我们要根据经营目标与现状对比,进行企业诊断,找出存在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必须将其分解成战术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1)产品品种差距分析。
    (2)生产能力差距分析,包括设备能力差距和工程设计能力差距。
    (3)产品开发周期与生产周期的差距分析。
    (4)产品质量差距分析。
    (5)成本差距分析。
    在上述差距分析中,企业诊断总结的许多方法都可以采用,用数据说话,使分析结果真正有说服力,当然也可以应用主次因素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等直观地加以表示。
    因为企业是一个统一体,在品种、能力、交货期、成本、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错综复杂,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流,在单项差距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综合的差距分析,反映企业的本质问题,即企业生产经营的瓶颈。制造业信息化的作用就是缩短以至消除这些差距,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再经过必要的反馈过程,对企业进行全面规划,再从底到顶实施和集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5题:

    在信息化规划总体实施计划中,第一阶段整体架构实施计划的重点是()。

    • A、展开电子支付渠道建设
    • B、设计数据架构,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
    • C、完成ERP系统规划
    • D、对客服系统进行优化性开发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

    • A、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分析、运行维护
    •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 C、系统分析、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总体规划、系统评价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逻辑模型的建立应在()阶段进行。

    • A、系统规划
    • B、系统分析
    • C、系统设计
    • D、系统实施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简单地讲,()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做”。

    • A、系统实施
    • B、系统规划
    • C、系统分析
    • D、系统设计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结构化系统开发过程一般为()。

    • A、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 B、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规划、系统实施
    • C、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实施
    • D、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判断题
    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信息安全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功能的实现是最重要的

    B

    信息化建设可以先实施系统,而后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C

    信息化建设中在规划阶段合理规划信息安全,在建设阶段要同步实施信息安全建设

    D

    信息化建设没有必要涉及信息安全建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信息化规划总体实施计划中,第一阶段整体架构实施计划的重点是()。
    A

    展开电子支付渠道建设

    B

    设计数据架构,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

    C

    完成ERP系统规划

    D

    对客服系统进行优化性开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背景。


    正确答案: 世纪之交,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正在形成。信息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极其深刻和全面的影响,使制造业的发展打上了明显的信息化烙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模式、运行效率与活动空间等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我国的制造业总体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阶段性差距。
    (1)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低我国制造企业1999年劳动生产率为4258美元/人年,为美国的4.4%,日本的4.1%,德国的5.6%;工业增加值率为26.3%,远低于美国(49%)、日本(38%)和德国(48.5%),总体上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阶段,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
    (2)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生产能力放空,职工待岗,企业效益低,资产负债率75%以上。而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每年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有些已经形成了依赖性进口。
    (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大部分技术及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我国主要机械产品技术来源的57%、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都依靠从国外引进,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不多,尚未形成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处理不好,从而出现了“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的反复引进怪圈,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资金和人才,原创性产品和技术较少。
    (4)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各部门多头管理企业,各种行政审批仍然牢牢卡住企业脖子,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企业内部管理落后,也使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不能协调发展。
    (5)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小,产业缺乏活力我国的制造业结构仍然偏轻,表现为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仅为26.5%(1999年),远低于美国(41.9%)、日本(43,6%)和德国(46.4%)。
    综上所述,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20年左右的差距,随着制造业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的变化,将面临更为直接的国际竞争;同时,发达国家的发展可能造成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此,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 第14题:

    流程工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M:E)与离散工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MI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流程工业是指通过混合、分离、成型或化学反应使原材料增值的行业,其生产过程一般是连续的或成批的,需要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安全性措施,具有工艺过程相对固定、生产周期短、产品规格少和生产批量大等特点,主要包括化工、冶金、石油、电力、橡胶、制药、食品、造纸、塑料和陶瓷等行业。
    流程MIE的主要思路是:在获取生产流程所需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控制系统、生产调度系统和管理决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综合运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产加工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从生产过程的全局出发,通过对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的集成,集控制、监测、优化、调度、管理、经营和决策于一体,形成一个能适应各种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柔性的现代化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目的。离散MIE和流程MIE是制造业信息化哲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财务、采购、销售、资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基本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生产计划方面:流程MIE的生产计划可以从生产过程的任何环节开始,离散MIE只能从生产过程的起点开始计划;流程MIE采用过程结构和配方进行物料需求计划,离散MIE采用物料清单进行物料需求计划;流程MIE一般同时考虑生产能力和物料需求,离散MIE必须先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后进行能力需求计划;离散MIE的生产面向定单,依靠作业单传递信息,作业计划限定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流程MIE的生产主要面向库存,没有作业单的概念,作业计划中也没有可供调节的时间。
    (2)在工程设计方面:流程MIE中新产品开发过程不必与正常的生产管理、制造过程集成,可以不包括工程设计分系统:离散MIE由于产品工艺结构复杂、更新周期短,新产品开发和正常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有大量的变型设计任务,需要进行复杂的结构设计、工程分析、绘图和数控编程等,工程设计分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分系统之一。
    (3)在调度管理方面:流程MIE中要考虑产品配方、产品混合、物料平衡和污染防治等问题,需要进行主产品、副产品、协产品、废品、成品、半成品和回流物的管理,热蒸汽、冷冻水、压缩空气和水电等动力能源辅助系统也应纳入MIE的集成框架,离散MIE则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流程MIE中生产过程的柔性是靠改变各装置间的物流分配和生产装置的工作点来实现的,必须由先进的在线优化和控制技术来保证,离散MIE的生产柔性则是靠生产系统重组等技术来保证;流程MIE的质量管理系统与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紧密相关,产品检验以抽样方式为主,采用统计质量控制,产品检验与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系统严格集成、密切配合,离散MIE的质量控制分系统则是其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4)在信息处理方面:流程MIE要求实时在线采集大量的生产过程数据、工艺质量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要及时处理大量的动态数据,保存许多历史数据,并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予以显示,而离散MIE则相对较少;流程MIE的工程数据库主要体现生产过程状态的一些实时数据,如过程变量、设备状态和工艺参数等,离散MIE的工程数据库则是主要以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数据为主,实时性要求不强。
    (5)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流程MIE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和大型化,只有保证生产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实现稳产、高产,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安全可靠生产是流程工业的首要任务,必须实现全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控,使其成为MIE集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散MIE则偏重于单个生产装置的监控,监控的目的是为实现柔性生产提供有用信息。
    (6)在经营决策方面:流程MIE主要通过稳产、高产、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降低能耗和原料、减少污染来提高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离散MIE则注重通过单元自动化、企业柔性化等途径,以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本投入较离散制造业大得多,因而流程MIE更需更注重生产过程中资金流的管理。
    (7)在人的作用方面:流程MIE由于生产的连续性,更强调基础自动化的重要性,生产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人的作用主要是监视生产装置的运行、调节运行参数等,一般不需要直接参与加工,而离散MIE的生产加工方式不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许多情况下需要人直接参与加工,因此两者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明显区别。
    (8)在理论研究方面:离散MIE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规范,而流程MIE由于起步较晚,在体系结构、柔性生产、优化调度、集成模式和集成环境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急需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

  • 第15题:

    如何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行验收?


    正确答案: 当一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内容,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取得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效益,就可以对该项目组织验收。根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验收规范,验收必须按合同履行正规验收手续。对于信息化工程项目较大,投资较多的项目,一般应按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程序如下:
    1)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为子课题或整个工程的合同。
    2)验收过程。应根据项目层次和组织层次采取自下而上的验收过程,下层验收是上层验收的基础和条件。必须在完成前一层验收后,才能进行后一层的验收。
    上层验收时要对下层验收形成的结论和文档进行复查和确认。
    (1)子课题验收由企业信息化工程总师组对工程所属的各子课题进行验收。
    (2)企业自验收由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对企业整个信息化工程进行验收。
    (3)正式验收由工程项目下达机构对整个信息化工程进行验收。
    3)验收条件
    (1)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和指标要求。
    (2)提出了测试大纲或测试计划。
    (3)完成了相应的文档资料。
    (4)由项目完成者向验收组织者提出了验收申请。
    4)验收组织。各级验收组织者应审查项目测试大纲和测试计划,审查申请者提出的文档资料格后,组织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并主持验收会。
    5)验收会内容
    (1)系统测试为确保验收的顺利进行,信息化工程的系统测试最好提前进行,即在接到验收申请后,组织3—5名专家到企业进行测试,把测试结果作为能否验收的基本依据。

  • 第16题:

    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是()。

    • A、系统分析——系统战略规划——系统设计——系统验收——系统实施
    • B、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 C、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系统设计——系统验收
    •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战略规划——系统验收——系统实施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如何理解制造业信息化?


    正确答案: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制造业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在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设计、制造、管理与资源配置的信息化。

  • 第19题: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是()。

    • A、系统分析——系统战略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 B、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 C、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系统设计
    •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实施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将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依次为()。

    • A、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等阶段
    • B、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实施、运行等阶段
    • C、系统规划、设计、分析、实施、运行等阶段
    • D、系统规划、分析、设计、运行、实施等阶段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以下关于信息安全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功能的实现是最重要的
    • B、信息化建设可以先实施系统,而后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 C、信息化建设中在规划阶段合理规划信息安全,在建设阶段要同步实施信息安全建设
    • D、信息化建设没有必要涉及信息安全建设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结构化系统开发过程一般为()。
    A

    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B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规划、系统实施

    C

    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实施

    D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是()。
    A

    系统分析——系统战略规划——系统设计——系统验收——系统实施

    B

    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C

    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系统设计——系统验收

    D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战略规划——系统验收——系统实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