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回归估计Q=35-0.1*X,Q是辞职率,X是企业员工数。T统计量比2大,企业规模在50到100间变动。这表明当企业员工从50增加至100时,辞职率将减少()A、50个百分点B、5个百分点C、35个百分点D、10个百分点

题目

一个回归估计Q=35-0.1*X,Q是辞职率,X是企业员工数。T统计量比2大,企业规模在50到100间变动。这表明当企业员工从50增加至100时,辞职率将减少()

  • A、50个百分点
  • B、5个百分点
  • C、35个百分点
  • D、10个百分点

相似考题
更多“一个回归估计Q=35-0.1*X,Q是辞职率,X是企业员工数。T”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的函数模板定义中错误的是()。A.templateB.template QF(Qx){return Q-x;}

    下面的函数模板定义中错误的是( )。

    A.template<class Q>

    B.template<class Q> QF(Qx){return Q-x;} QF(Qx){return x+x;}

    C.template<class T>

    D.template<class T> TF(Tx){return x*x;} boolP(Tx){return X>1;)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void swap(int *a,int *b){ int *t; t=a;a=b;b=t;}main(){ int x=3,y=5,*p=&x,*q=&y; swap(p,q); printf("%d%d\n",*p,*q);}


    正确答案:35
    观察本题的程序可以看出,被调函数swap()实现的功能是交换变量的值,但由于函数不返回任何值,所以在main()函数中打印出的变量的值并没有发生交换,即仍为3和5。

  • 第3题:

    设有关键码序列(Q,C,M,Z,A,N,B,P,X,H,Y,S,T,L,K,E),采用二路归并排序法进行排序,下面哪—个序列是第二趟归并后的结果?

    A.C,Q,M,Z,A,N,B,P,H,X,S,Y,L,T,E,K

    B.C,M,Q,Z,A,B,N,P,H,S,X,Y,E,K,L,T

    C.C,M,Q,A,N,B,P,X,H,Y,S,T,L,K,E,Z

    D.A,B,C,M,N,P,Q,Z,E,H,K,L,S,T,X,Y


    正确答案:B
    解析:初始状态没有部分排序的文件中若有n个记录,可以把它看作n个子文件,每个子文件中只包含一个记录,因而是部分排序的。通常先将两个子文件归并,得到n/2个部分排序的较大的于文件,每个子文件中只包含2个记录。再将这些子文件归并,如此反复,直到归并到一个文件中,排序完成。上述每步归并都是将两个子文件合成一个文件,这种做法叫“二路归并排序”。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第一趟归并后为(C,Q,M,Z,A,N,B,P,H,X,S,Y,L,T,E,K),第二趟归并后的结果为(C,Q,M,Z,A,N,B,P,H,X,S,Y,L,T,E,K)。

  • 第4题:

    下面的函数模板定义中错误的是______ 。A.template QF (Q x){return Q +x;}B.template<

    下面的函数模板定义中错误的是______ 。

    A.template<class Q > QF (Q x){return Q +x;}

    B.template<class Q > QF (Q x){returnx/x;}

    C.template <class T > T F(T x) {return x*x;}

    D.template <class T> bool F (T x) {return x>1;}


    正确答案:A
    解析:Q只是模板的语法要求,不能作为一个值。

  • 第5题:

    下面程序和运行运行结果是【 】。

    void swap(int * a,int * b)

    { int * t;

    t=a; a=b; b=t;

    }

    main( )

    { intx=3,y=5,* p=&x,* q=&y;

    swap(p,q);

    prinff("%d %d\n", *p, *q);}


    正确答案:3 5
    3 5 解析:本题swap( )函数的功能是实现两个数的交换,但它为无返回值型。

  • 第6题:

    强度为Q的源流位于x轴的原点左侧,强度为Q的汇流位于x轴原点右侧,距原点的距离均为a,则流函数为(  )。

    A. ψ=arctan[y/(x-a)]Q/(2π)+arctan[y/(x+a)]Q/(2π)
    B. ψ=arctan[y/(x+a)]Q/(2π)+arctan[y/(x-a)]Q/(2π)
    C. ψ=arctan[(y-a)/x]Q/(2π)+arctan[(y+a)/x]Q/(2π)
    D. ψ=arctan[(y+a)/x]Q/(2π)+arctan[(y-a)/x]Q/(2π)

    答案:B
    解析:
    若流体从通过某点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沿极半径r均匀地四散流出,这种流动称为源流;相反,当流体从四方向某汇合点集中,这种流动称为汇流。汇流与源流的流场相比较,只是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坐标平移规则为:x轴左正右负,y轴下正上负,则tanθ1=y/(x+a),即θ1=arctan[y/(x+a)];tanθ2=y/(x-a),即θ2=arctan[y/(x-a)],因此ψ=[Q/(2π)]θ1+[Q/(2π)]θ2=arctan[y/(x+a)]Q/(2π)+arctan[y/(x-a)]Q/(2π)。

  • 第7题:

    La5A2009 负载的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电压为U,电流为I,确定电抗X大小的关系式是( )。

    (A) X=Q/I2;(B) X=Q/I (C) X=Q2/I2 (D) X= UI2/Q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如负载的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电压为U,电流为I,确定电抗X大小的关系式是()。

    • A、X=Q/I2
    • B、X=Q/I
    • C、X=I2/Q2
    • D、X=UI2/Q

    正确答案:A

  • 第9题:

    f(x)(系数为an…a0)是一个次数n>0的本原多项式,q/p是有理根,那么可以得到f(x)=(px-q)g(x)成立,那么g(x)是什么多项式?()

    • A、任意多项式
    • B、非本原多项式
    • C、本原多项式
    • D、无理数多项式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设谓词P(x):x是奇数,Q(x):x是偶数,谓词公式∃x(P(x)∨Q(x))在哪个个体域中为真?(  )
    A

    自然数

    B

    实数

    C

    复数

    D

    A,B,C均成立


    正确答案: C
    解析:
    ∃x(P(x)∨Q(x))的意思是:存在x,x为奇数或x为偶数。显然当x为自然数时,∃x(P(x)∨Q(x))为真,而x为分数、无理数或复数时都为假,故本题选A。

  • 第11题:

    单选题
    若p/q是f(x)的根,其中(p,q)=1,则f(x)=(px-q)g(x),当x=1时,f(1)/(p-q)是什么?()
    A

    复数

    B

    无理数

    C

    小数

    D

    整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强度为Q的源流位于x轴的原点左侧,强度为Q的汇流位于x轴原点右侧,距原点的距离均为a,则流函数为(  )。[2018年真题]
    A

    ψ=arctan[y/(x-a)]Q/(2π)+arctan[y/(x+a)]Q/(2π)

    B

    ψ=arctan[y/(x+a)]Q/(2π)+arctan[y/(x-a)]Q/(2π)

    C

    ψ=arctan[(y-a)/x]Q/(2π)+arctan[(y+a)/x]Q/(2π)

    D

    ψ=arctan[(y+a)/x]Q/(2π)+arctan[(y-a)/x]Q/(2π)


    正确答案: C
    解析:
    若流体从通过某点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沿极半径r均匀地四散流出,这种流动称为源流;相反,当流体从四方向某汇合点集中,这种流动称为汇流。汇流与源流的流场相比较,只是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坐标平移规则为:x轴左正右负,y轴下正上负,则tanθ1=y/(x+a),即θ1=arctan[y/(x+a)];tanθ2=y/(x-a),即θ2=arctan[y/(x-a)]。因此流函数ψ=[Q/(2π)]θ1+[Q/(2π)]θ2=arctan[y/(x+a)]Q/(2π)+arctan[y/(x-a)]Q/(2π)。

  • 第13题:

    以下4个程序中,不能实现两个实参值进行交换的是 ( )。

    A.void swap (float *p, float *q) { float *t ,a; t = &a; t = p; *p = *q; *q = *t; } void main () { float x = 8.0;y = 9.0; swap (&x, &y); cout<<x<<", "<<y<<

    B.void swap (float *p, float *q) { float a; a = *p; *p = *q; *q = a; } void main() { float x = 8.0;y = 9.0; swap (&x, &y); cout<<x<<", "<<y<<end1;

    C.void swap (float *p, float *q) { float x; x = *p; *p = *q; *q = x; } void main() { float a,b.; *a = 8.0;*b = 9.0; swap (a, b) ;

    D.void swap (float &p, float &q) { float a; a = p; p = q; q = a; } void main() { float a = 8.0,b = 9.0; swap (a,b); cout<<x<<", "<<y<<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指针和引用作为函数形参。做此类题时,应学会整体比较,要不然花费的时间不亚于一个大的编程题。①首先,这4个程序都是调用swap函数,而且目的都一致,交换传入的两个实参值。②分析被调函数swap()。在选项A、B和C中都是指针作为形参,只有在选项D中,函数swap()是以引用作为形参。由指针和引用作为函数形参的特点可知,只要调用了函数,就能达到交换两个实参变量的值,所以这几个被调函数没有问题。③再看主函数。在选项C中,没有定义指针类型变量,而是直接给指针变量赋值:“floata,b;*a=8.0;*b=9.0;”,这显然是非法的。想直接开辟存储空间,交换两个常量值,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选项C是错误的。

  • 第14题:

    设有关键码序列(q,g,m,z,a,n,p,x,h),下面哪一个序列是从上述序列出发建堆的结果?( )

    A.a,g,h,m,n,p,q,x,z

    B.a,S,m,h,q,n,p,x,z

    C.g,m,q,a,n,p,x,h,z

    D.h,g,m,p,a,n,q,x,z


    正确答案:B
    解析:堆的定义是对每个层次的树(子树)都存在双亲节点小于(大于)其子女节点。因此要么是小根堆,要么是大根堆,小根堆堆顶元素肯定是a,大根堆堆顶元素肯定是z,因此首先可以排除C和D选项。对A、B如果是堆,肯定是小根堆。再根据建初堆后,进行筛运算的结果可得应为B。

  • 第15题:

    下列模板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emplate Q F(Q x){return Q+x;}

    B.template Q F(Q x){return x+x;}

    C.template T F(T x){return x * x;}

    D.template T F(T x){return x;}


    正确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为函数模板透析:Q是数据类型,不是变量,所以不能作为返回值

  • 第16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void f(int * x,int * y) int t;t= *x; *x= *y; *y=t;main ( ){in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void f(int * x,int * y) int t; t= *x; *x= *y; *y=t;main ( ){ int a[8] = { 1,2,3,4,5,6,7,8} ,i, * p, * q; p=a;q =&a[7]; while(p<q) { f(p,q) ;p ++ ;q --; } for(i =0;i<8;i ++ ) printf(" % d," ,a[i]);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8,2,3,4.,5,6,7,1,

    B.5,6,7,8,1,2,3,4,

    C.1,2,3,4,5,6,7,8,

    D.8,7,6,5,4,3,2,1,


    正确答案:D
    解析:程序中函数f的作用是交换指针变量x和y所指向的存储单元的值。在main函数中,通过P=a;q=&a[7];指针变量p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指针变量q指向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通过调用函数f(p,q)进行前后对称位置上的数组元素的交换。当while循环4次(即p=q)后,a数组中各元素的值分别为8,7,6,5,4,3,2,1,所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8,7,6,5,4,3,2,1,

  • 第17题:

    设R(x):x是实数。Q(x):x是有理数。则(52)正确地翻译了命题“并非每个实数都是有理数”。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谓词逻辑的翻译知识。该题的语义是“每个实数都是有理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或者理解为“总存在一些实数不是有理数”。

  • 第18题:

    按照流动原因和具体类型计算的流动率,通常不使用( )。
    A.主动辞职率=某时期内主动辞职的员工总数/同期的员工平均人数X 100%
    B.被动离职率=某时期内被动离职的员工总数/同期的员工平均人数X 100%
    C.员工辞退率=某时期内因某种原因被辞退的员工数/同期的员工平均人数X100%
    D.员工辞退率=某时期内因某种原因被辞退的员工数/同期的员工总人数X 100%


    答案:D
    解析:

  • 第19题:

    7、负载的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电压为U,电流为I,确定电抗X大小的关系式是( )。

    (A)X=Q/I ; (B)X=Q/I,;
    (C)X=Q /I ; (D)X=UI /Q。

    答案:A
    解析:

  • 第20题:

    按照PX协议规定,一个事务要更新数据对象Q,必须先执行的操作是()

    • A、READ(Q)
    • B、WRITE(Q)
    • C、LOCK S(Q)
    • D、LOCK X(Q)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若p/q是f(x)的根,其中(p,q)=1,则f(x)=(px-q)g(x),当x=1时,f(1)/(p-q)是什么?()

    • A、复数
    • B、无理数
    • C、小数
    • D、整数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一个回归估计Q=35-0.1*X,Q是辞职率,X是企业员工数。T统计量比2大,企业规模在50到100间变动。这表明当企业员工从50增加至100时,辞职率将减少()
    A

    50个百分点

    B

    5个百分点

    C

    35个百分点

    D

    10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一个回归估计Q=35-0.1*X,Q是辞职率,X是企业员工数。T统计量比2大,企业规模在50到100间变动。如果企业有350名员工,则()
    A

    辞职率预计为70%

    B

    辞职率预计为35%

    C

    辞职率预计为0%

    D

    不能依据此线性模型预计辞职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