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国际关系现状。”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国际关系现状。


    参考答案:

    拿破仑战争结束了,法国失败了。战胜国按照自己的心愿,对欧洲进行一次重新安排,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就是维也纳体系。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战胜拿破仑的欧洲各国封建君主齐聚奥地利王国首都维也纳,在俄、普、英、奥四大国的主持下,同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缔约,由此,维也纳体系出台,它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之前的一个全欧性的战略关系格局。
    ⑴维也纳时代的到来: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充满了复杂性和戏剧性。1812年,由于俄国公然违抗拿破仑对英国大陆封锁的法令,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远征俄国,却在莫斯科遭到惨败,帝国开始崩溃,1814年3月31日,10万反法联军攻占巴黎,拿破仑退位,到1815年,帝国最终瓦解,至此欧洲在国际关系格局方面进入到维也纳体系时代。
    ⑵强权政治体系: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出现了一幅用强权绘制的政治地图。我们看到,维也纳体系的出台,导致欧洲封建主义的复辟,如法国的波旁王朝、撒丁王国的撒伏伊王朝、尼德兰的奥仑治王朝,还有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大大小小的王公们也纷纷登场,体现出历史的倒退;塔列朗的“正统主义原则”,使法国免受瓜分之祸,是一个巧妙的外交政策;俄国利用这一原则,首倡建立“神圣同盟”,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俄国也由此建立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英国为促成大陆均势,避免同俄国冲突,选择了德、意的分裂,将中欧塑造成东、西欧间的矛盾缓冲地带。当“正统主义原则”与大国领土扩张发生冲突时,出现了“领土补偿原则”,这是“强权政治”的表现,“强权政治”、“大国意愿”辅以“补偿原则”来保持平衡,这是维也纳体系的一大特征。欧洲新的统治秩序由此形成。


  • 第2题:

    试析德国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参考答案:

    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德意志在政治上的长期分裂的局面,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把德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德国的统一是经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所建立的政权是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大量残余。它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在以后成为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
    ⑵、德意志统一使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由于战败遭到削弱,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霸主地位。一个在人口、资源、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方面在欧洲占据相对优势的德国的崛起,成为列强的焦点。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对德国的潜力和政策趋向感动忧虑不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维也纳体系意在维持德意志分裂的状态),标志着支配欧洲政治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 第3题:

    试述拿破仑时期欧洲大国关系。


    参考答案:英国公开的反对拿破仑,普鲁士、奥地利、沙俄被法国打败过,被迫和法国签订盟约,但暗中和英国勾结,一有机会就和英国一起组织反法联盟打破拿破仑,西班牙刚一开始是法国的盟国,后来被法国占领了,葡萄牙一直保持中立。

  • 第4题:

    国际关系的主要主体是()

    A.国际组织
    B.联合国
    C.国家
    D.欧洲国家联盟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滑铁卢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帝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试述欧洲票据的种类。


    正确答案:(1)承销性票据发行便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客户发行欧洲票据所提供的融资额度;
    (2)循环承销便利,是借款人希望通过发行欧洲短期票据来满足其较长期限(如5—7年)的资金需求时,承销银行提供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信用额度;
    (3)非承销欧洲票据,包括欧洲商业票据和非承销性票据发行便利;
    (4)多种融资选择便利,即允许借款人采用多种方式提取资金,包括短期贷款、浮动信用额度、银行承兑票据等;
    (5)欧洲中期票据,指期限从9个月到10年不等的欧洲票据。

  • 第7题:

    试述抗菌药物现状?


    正确答案: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最为活跃的领域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等。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现已发展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新型β-内酰胺类三大类。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丁胺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成为治疗G(-)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3.大环内酯类中的新品种(罗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地红霉素、6-氧甲红霉素等)具有在组织及吞噬细胞内分布浓度高、生物半衰期长、对某些病原体活性强、消化道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4.氟喹诺酮类是二十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的合成药物,属于杀菌性抗菌药,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不同,可作为对β-内酰胺类或其它抗菌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氟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但自该类药物普遍应用之后,耐药菌株迅速产生,应引起重视。动物试验证明本类药物可致幼龄动物软骨及关节损害。目前国内已用于临床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伊诺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5.其它抗菌药物,如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有效的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酮康唑、氟康唑等。

  • 第8题:

    试述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正确答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保障对象以城镇劳动者为主,实行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城镇劳动者的生、老、病、伤、残等均由单位包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很快提上日程。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在这方面的进展最快。在对养老保险进行改革的同时,我国还先后试点并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等。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当时用待业替代失业的概念,提出要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从1997年起,我国开始建设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成的“三条保障线”。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着以下问题:①社会保障覆盖面过于狭窄;②社会保障改革方案缺乏统一论证;③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④社会保障管理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 第9题:

    什么叫系统瓦解?发生系统瓦解事故后应采取什么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电力系统瓦解系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电力系统非正常解列成几个独立系统。电力系统瓦解事故处理原则如下:
    ⑴维持各独立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有条件时尽快恢复对用户的供电、供热;
    ⑵尽快恢复全停电厂的厂用供电,使机组安全快速地与系统并列;
    ⑶尽快使解列的系统恢复同期并列,并迅速恢复向用户供电;
    ⑷尽快调整系统运行方式,恢复主网架正常运行方式;
    ⑸做好事故后的负荷预测,合理安排电源。

  • 第10题:

    单选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

    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

    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

    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

    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公元()年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奴隶制瓦解。
    A

    477

    B

    476

    C

    475

    D

    47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正确答案: (1)井田制的瓦解:铁制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公社农民有可能开辟更多“私田”,而不肯“尽力于公田”。一些贵族也利用公社农民开辟“私田”,致使“私田”大量涌现。按照礼治原则,“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到春秋时期则不然,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的斗争屡屡发生,甚至还出现了把“公田”变为“私田”的事。大量“私田”的出现,使井田制逐渐趋于瓦解。
    (2)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由于井田制逐渐受到破坏,井田制下助耕“公田”的剥削方式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各国的赋税制度都进行了相应改革。约前685年,齐国管仲实行按土地的好坏征收数量不等的田税。前645年,晋进行了土地分配与兵役改革。前594年,鲁行“初税亩”,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3)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从贵族中分化出一批地主,他们占有大量“私田”,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来剥削农民。从公社农民中则转化出一批自耕农,他们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并负担兵役、徭役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出现了一批具有封建依附关系的“隐民”、“私属徒”等类似农奴的人。这些封建依附关系正悄悄地孕育在奴隶制母体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析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关系特点(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国际局势)。


    参考答案:

    普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由于战败削弱,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欧洲霸主的地位。一度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和意大利都实现了统一。一个在人口资源、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方面在欧洲占据相对优势的德国的崛起,成为列强关注的焦点。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对德国的潜力和政策趋向感到不安。
    对俄国的影响:因为德皇威廉一世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存在着舅甥关系,俄国在普法、普奥战争中保持“善意中立”,以及1871年,俾斯麦帮助俄国在是年召开的伦敦会议上取消了1856年的《巴黎条约》对黑海“中立化”的规定,完全恢复了克里米亚战争前俄国在黑海上的主权,并确认了海峡对一切外国军舰封闭的原则,所以德俄之间依然存在着传统的王朝友谊。
    对德国的影响:首先,德国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使德国仅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便一跃而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和军事大国。推动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除了德国统一这一因素外,还有阿尔萨斯和洛林提供的自然资源,法国的赔款所提供的资金,加上世界正处于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德国经济很快发展起来。
    其次,德国统一,其综合国力强大,使德国在欧洲政治格局中占有更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形成了新的政治和军事的不平衡,为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这样看来,一战与普法战争确实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对法国的影响:普法战争使法国一蹶不振,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霸主地位,欧洲均势遭到破坏。
    六十年代,法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还据世界第二位。但战后,由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丧失了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德国的巨额赔款加深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经济发展失却了动力;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已经落在美国、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对英国的影响:法国的过分削弱,德国的过分强大都不符合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被迫开始调整在欧洲大陆的政策,实行扶法抑德的政策。
    对奥匈帝国的影响:奉行接近德国的政策,加强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


  • 第14题: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阶革命是比之前任何一次更加彻底的一次资阶革命,通过这次革命,法国从根本上消灭了其1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法国的资阶政权。同时,这次革命震撼了欧洲,并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2)随着法国革命的深入,革命的洪流遍及欧洲,资阶势力超越封建贵族势力。这种局面不仅为法国资义发展扫清了障碍,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而尚处在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欧洲各国无法容忍法国革命。在封建统治者的恐慌和仇视之下,欧洲各国暂时放下各自之间的矛盾,组成反法联盟来应对"涉及自身生死存亡"的威胁。1794年,法国大败联盟军,从而瓦解了反法联盟,保卫了法国独立的革命果实。但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斗争直至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才偃旗息鼓。
    3)从1789年到1794年,受法国资阶革命的影响,国关的主导因素是法国革命政权与英国策动的反革命联盟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英国是欧洲的反动势力的反法堡垒,法国成为资阶革命的中心。法国资阶革命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它是国关史上现代民族主义的源泉。这标志着君主时代的结束和以民族国家为本位时代的到来。欧洲乃至全世界逐步建立起了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秩序。同时法国革命在给法国人民带来民族主义的政治归属感和身份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解放世界被封建制度压迫人民的使命感。


  • 第15题:

    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德意志在政治上的长期分裂的局面,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把德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英国的统一是经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所建立的政权是容克地主和资阶联合专政,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大量残余。它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在以后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
    德意志统一使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由于战败遭到削弱,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霸主地位。一个在人口、资源、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方面在欧洲占据相对优势的德国的崛起,成为列强的焦点。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对德国的潜力和政策趋向感动忧虑不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维也纳体系意在维持德意志分裂的状态),标志着支配欧洲政治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 第16题:

    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正确答案: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场革命在很多地方均告失败,却动摇了中欧的保守势力基础,奥地利的首相,保守主义者梅特涅被迫下台,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通过一些较自由的政策,如扩大地方自治及保证各族平等,维持帝国统治。面对奥地利本土的不满,皇帝于1849年3月4日颁布宪法,承诺组织一个保障帝国统一、民族平等及代议制的国会,亦会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市政组织及改革司法制度在捷克问题上,为舒缓捷克的独立情绪,奥地利政府便作出退让,如和所谓的老捷克派(即士绅及中产阶级)合作,允许捷克人组成波希米亚议会,捷克语取得与德语对等的地位,捷克人有自己的大学及中学,且可在政府中担任公职,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成为了帝国直辖区,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在1850年,普鲁士国王也成立了宪法,回应失败了的民间革命并决心要成立一个团结北方德意志邦国的联盟,以回应民族主义的诉求。创立复兴报的加富尔也在1852年成为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的首相,采行自由主义政策,并有着扩张以一统北意大利的雄心。故此,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却为1860年代奥地利帝国日益自由化、意大利及德意志两国统一奠下重要基石。

  • 第17题:

    欧盟与美国战略同盟关系的基本现状是政治上合作、军事上依赖、经济上竞争。“大欧洲”计划与美国继续加强对欧洲控制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必然导致欧美关系的重新定位。这表明() 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力量 ②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③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④国际关系是变化莫测的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析拿破仑帝国的性质。


    正确答案: 拿破伦政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专政。
    1799年11月9日,拿破伦发动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成立了执政府,独揽大权,逐渐建立了个人军事独裁统治。这一局面的出现和最后终结其实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下面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从背景上看,建立集权统治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形势的需要。督政府时期,政局动荡不安,政策左右摇摆,史称“秋千政策”。它内不能稳定政局,外不能抵抗反法同盟。因此,要消除动乱,实现稳定,必须采取暴力手段,而当时的共和制度显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要迅速达到稳定,只有暂时跳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圈子,建立集权统治,才能顺潮流、合民意。当时法国人民人心思定,他们自大革命以来,曾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但是他们的处境并未因此得到明显改变。政权更替频繁,一批批革命领导人不断被送上断头台,使群众深感茫然,因而稳定政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资产阶级更是期盼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减少他们投资兴办事业的风险。另外督政府在抵抗外国干涉中屡遭失败,更需要有强大的政权和军事力量来扭转战局。所以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就成为保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必要手段。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伦军事独裁统治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2)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来看,由民主共和制度向军事独裁转变,与大革命创立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原则完全相悖。在这一点上,军事独裁体制又是大革命的对立物。因为独裁体制毕竟不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正常方式,只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一旦实现稳定,就要恢复议会政治,否则就要遭到倒台的命运。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伦政权克服混乱、实现稳定的成就越大,步伐越快,它的寿命就越短。
    (3)从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规律来看,如恩格斯所说: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当这个目的实现后,便要从超出革命既定目标的那些步骤上退回来,而且一定要退到成熟的基点上去。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来看,君主立宪派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就是完全成熟了的革命果实。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推行的革命政策,表现了激进派采取的激进措施。热月政变则是种激进措施“后退”的转折点,可是热月党并未退回到成
    熟的基点上去,这一历史任务是在拿破伦政权统治之下完成的。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伦统治时期,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4)从拿破伦政权的实质内容来看,它虽然用帝制取代了共和制,改变了政体和官制,这与其说是形式上的改变,倒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稳定。因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未变,资产阶级的施政方针未变,它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新型国家权力机构,颁布了《民法典》,使高度集权与严密的法制相结合。而对政治反对势力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政策,维护了社会稳定。经济上,改革体制,发展农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既结束了恐怖年代的经济立法,又为振兴资本主义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上,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并**了王党叛乱。另外,在文化教育上,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至于拿破伦的对外战争,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性质,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性质以及与英、俄等国争霸的性质。特别是前期对外战争在本质上是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总之,拿破伦时期,不仅是大革命稳定和巩固时期,而且是一个发展时期。
    (5)从拿破伦政权灭亡的原因来看,国内原因主要是对外战争使帝国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激化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国际原因主要是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运动。然而从根本上讲,拿破伦政权灭亡是这一政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克服混乱,实现稳定,结束大革命时期超出革命目标的过激政策。独裁政权不能长久适应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条件,终于在内外势力的进攻下倒台了。拿破伦一生功过参半,以军事政变上台,以穷兵黩武灭亡,可谓成也军事独裁,败也军事独裁,皆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 第19题:

    简述什么是拿破仑帝国。


    正确答案: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宣布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法国为法兰西帝国,历史上称之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政治上,政体和官制都改变了,但是基本政策并没有改变,仍然坚持执政府时期的施政方针。在经济上,继续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尤其重视推进工业革命,鼓励机器的发明创造,实行大陆封锁体系。在对外关系上,继续对外战争,粉碎多次反法联盟的进攻,使拿破仑帝国的版图扩大。
    此外,拿破仑一世及其家庭还统治和控制了意大利王国、莱茵邦联、威斯特伐利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王国、华沙大公国等。在帝国范围内拿破仑一世力图统一关税,统一法制。帝国的无限制扩张导致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1814年3月31日联盟军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联军击溃。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覆灭。

  • 第20题:

    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欧洲开始了殖民扩张。


    正确答案:大西洋沿岸

  • 第21题:

    公元()年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奴隶制瓦解。

    • A、477
    • B、476
    • C、475
    • D、478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填空题
    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欧洲开始了殖民扩张。

    正确答案: 大西洋沿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本讲,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三级会议、拿破仑帝国、攻占巴士底狱

    B

    攻占巴士底狱、三级会议、拿破仑帝国

    C

    三级会议、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帝国

    D

    拿破仑帝国、三级会议、攻占巴士底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结果如何?

    正确答案: 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是王权国家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为此欧洲在18世纪经历四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通过在战争和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以及人文学者对国际关系探讨和深思,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最终推动了现代国家观念、国际社会以及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准则、国际行为规范乃至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要素,对于将来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都具有根本的规范意义,(英、俄、美的扩张,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加强了全球性的普遍交往关系。经济上,全球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到18世纪后半期,各大陆之间已真正建立起普遍的贸易联系;首次实现了国际性的劳动分工。
    全球政治关系的加强,也是通过西欧(以及后来的美国和俄国)不断扩展和强化其对世界各个地区的影响来实现的。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过程。文化上,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到19世纪中期,欧洲人对东方文化的态度由谦恭转变为轻蔑,兴起欧洲中心论思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