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题目

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参考答案:

    ⑴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它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另一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⑵影响:
    ①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再也无法把它们平息下去。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战后,法国一度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1924年法国占领鲁尔失败后,最终丧失了处理德国问题的主动权。当30年代纳粹德国崛起后,法国统治阶级只想苟安求和,保住既得利益。而一般的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以致在1940年5月德军进攻时,不仅没有再出现凡尔登的奇迹,而且在短短的40多天内就战败投降了。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年至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至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为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国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②战争引起的一系列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这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发动战争时所绝对没有料到的。
    战争开始时,双方都抱有速胜希望,但到1916年底战争已形成僵持局面。这时,协约国的前后方军队已达2500万人,同盟国也达到1500万人左右。每一次大战役都是一场大屠杀。由于大批农民被征入伍,以致许多土地荒芜,农畜产品普遍减产,物价则不断上涨。1916—1917年间的严寒冬季给交战各国的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人冻饿而死。人们越来越怀疑究竟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随着交战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人民的反战运动日益高涨。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000人,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德国1917年4月的罢工最为激烈,参加人数达30万,工人们强烈要求实现不兼并别国领土的和平。前线士兵的反战情绪高昂。1917年5、6两月的法国兵变最有代表性。大约有3至4万士兵拒绝执行作战的命令,他们说再也不愿为每日的5个苏(相当于1/4法郎)去送命。
    在交战各国中,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危机最深,因此在这里首先爆发了革命。列宁说:“沙皇制度的极端老朽和腐败(加上极其痛苦的战争的打击和负担)造成了一种反对自己的莫大的破坏力量。”俄国的落后经济本来就支持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何况国民经济在战争中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14—1917年间,有1500万人应征入伍,但仅制造了330万支步枪。无枪的士兵在暴风雨般的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由于农民大批入伍,农业劳动力大大减少,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至1917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1/4。指挥无能,再加上严重缺乏武器弹药,俄军到1917年1月底已损失600万人(包括死、伤、失踪、被俘)。战争临近结束时,损失人数增至800万左右。工人、农民和士兵忍饥挨饿,流血牺牲,他们忍无可忍,只得起来斗争。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执迷不悟,继续帝国主义战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走向灭亡。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取得成功。
    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又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
    ③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印度也出现了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④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
    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了华盛顿体系,继之意大利在1935年进行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又在非洲和地中海区域打破了凡尔赛体系。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则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撕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缔结了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 第2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朿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2)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因对华商品输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

  • 第3题:

    试析社会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财政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正确答案: 若使社会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即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导致产出的增长,而不会同时促使价格水平上升;
    若供给线向右上方延伸,扩张需求在短期内是能够促使产出增加的;
    若社会总供给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这表明现有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则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职能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无产出的增长。

  • 第4题:

    试析“观察和事实渗透着理论”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表明,绝对的原则、概念在科学中确实不存在。
    一般认为是汉森首先表明,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因为观察和事实渗透着理论。广而言之,在观察中经验得到的东西取决于先前的知识背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对中性观察语言和客观逻辑的选择进行了彻底批判。

  • 第5题:

    试析南戏《拜月亭》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独特的结构形式。《拜月亭》的情节结构非常复杂,剧本以蒋世隆和王瑞兰的聚散为主要矛盾,以陀福兴满和蒋瑞莲的聚散穿插其间。情节矛盾展开中,几条线索纷繁交错。故事开始之时,蒋家兄妹、王瑞兰、陀福兴满各为一条线索;乱离中,蒋世隆和王瑞兰、王母和蒋瑞莲、陀福兴满分别构成三条线索;后来,故事又沿着蒋世隆和陀福兴满、王瑞兰和蒋瑞莲两条线索发展。这种以多组人物、多条线索来组织剧情的手法,是后来南戏、传奇创作的重要结构方式。
    (2)人物塑造的细致生动,也是南戏艺术进步的重要表现。
    (3)曲词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也体现了南戏文学性的增强其对后来的南戏、传奇产生深远影响之处主要有:情节结构复杂,以多组人物、多重线索来组织剧情;人物塑造的细致生动;剧本的曲词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 第6题:

    试析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是生理成熟。不论经济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男女儿童基本上都是以同样的顺序获得各种动作。例如:不同的教养方式可以影响动作发展速度。同时研究表明环境对动作能力发展的影响,长期的动作训练可以加速动作发展,但是训练可能对某些活动的影响比其他一些活动大。无论在成熟的早期,中期晚期对小儿进行训练都会成功,但有早晚之分,成熟早期是开始学习训练的最佳期。

  • 第7题:

    试析方回“意境说”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影响。


    正确答案: 方回所谓的“心”,就是情意的概称,并偏重立意,他实质是区别现实生活的物境与诗人“存乎心寸之间”的意境。
    (1)一个写诗的人,如只在“不与人同”的物境下功夫,不从自己的情意炼其感受,则诗中境界之表象与“人境”相距甚远,但其“心”却“与人同”。那么其境无情深意远之致。
    (2)如他是“治其心”而不求保种“幻世骇众”的物境,那么他在诗中所呈现的境界虽是常人所能遇到的,却有常人不能及的意志情悠之趣。
    (3)方回体悟到诗境形成过程中诗人主观方面的作用“观其而知其心”是对“意境”有比较成熟全面的认识,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清人纪昀受他影响,将“意境”作为诗的重要审美标准,金圣叹对景与境的区别,梁启超的《惟心》实承方回的心境说。

  • 第8题:

    试析跨国银行重组化、全能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的背景,及其对现代金融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 跨国银行一方面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并购风”,通过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来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加强了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创新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总结跨国银行发展原因:
    1)世界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跨国银行
    2)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要求银行跟随到海外提供服务
    3)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激励其开展跨国经营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的调整和重组。
    作用:作为金融类跨国企业,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发挥着服务中介枢纽的作用。
    1.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资的中介:1)传统业务可以通过汇集小额、短期的资金向资金需求者提供大额、长期的信贷,并且通过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等为其创造灵活性2)(证券化)在负债业务方面,凭借自身的声誉和资信优势,通过发行自己的债务凭证,如银行债券等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聚集起大量资金;在资产业务方面,通过把对借款人的债权转化为股权和债券,增强了流动性。
    2.跨国银行是投资者跨国界支付的中介:跨国银行拥有分布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和代理行网络,因而能够为投资者在世界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
    3.跨国银行是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跨国银行拥有覆盖全球范围的机构网络和广泛的客户以及同业关系因而掌握有大量信息,此外跨国银行汇集了许多财务管理、投资分析方面的专家,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公司把握风险,更为有效地扩展海外业务。
    4.还具有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控股跨国公司间接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等作用。跨国银行除了在国际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外,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对东道国环境的破坏,易造成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等。

  • 第9题:

    试析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正有负,但主流是正面的、良性的。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没有创新推动,就没有上层次和开发性的金融发展。就不可能对现代经济发展有如此巨大的拖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创新给金融、经济打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2)当代金融创新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对金融、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得以实现的四条途径即储蓄效应、投资效应、收入效应、就业效应。
    (3)创新过程即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故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会对金融、经济发展产生直接不利的影响。具体阐述其主要的不良影响,后果是使金融风险有增无减,金融业的安全稳定趋于下降。
    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驾御并把握金融创新的基本前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析“观察和事实渗透着理论”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表明,绝对的原则、概念在科学中确实不存在。
    一般认为是汉森首先表明,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因为观察和事实渗透着理论。广而言之,在观察中经验得到的东西取决于先前的知识背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对中性观察语言和客观逻辑的选择进行了彻底批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析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效应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政府的减税政策,都会引发社会投资支出的成本增长。
    不同之处:
    ① 两种财政政策措施对于新的均衡产出的组合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加政府支出会使总产出中归于政府的部分上升,而减税的结果是使产出中归于消费者的部分增加。
    ② 政府支出的改变对总产出的影响使肯定而直接的,而税收的变动却需要通过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才能影响到产出和就业。减税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有一部分会用于储蓄。从而,与政府支出的增加相比,减税对于产出的扩张影响要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析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影响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税收的转嫁: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的归宿:是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影响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有:
    ①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情况事实上是由税后的均衡价格决定的,而与对供给方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
    关。
    税后均衡价格比睡前均衡价格提高的部分就是需求方承担的税收,税收的其余部分则必须由供给方向后转嫁或自行承担,这也就是供给方实际得到的价格比税前均衡价格降低的部分。购买者为单位产品支付的价格永远比销售者实际得到的价格多出一个单位税额。
    ② 需求和供给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
    某种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则税收负担越难以向前转嫁给需求方,而只能由供给方自行负担或向后转嫁;反之,需求弹性越小、供给弹性越大,则税收法担越容易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向前转嫁给买方。更通俗的说,买卖双方在价格变化是对需求量或供给量的调整能力越强,越是容易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可以承担越少的税负。 由需求和供给弹性引伸出的结论:
    ⑴ 课税的范围:若是课税的范围较窄,则课税产品的替代性较大,消费者可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而增加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而课税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税负易向卖方转嫁;反之,如果课税的范围较大,涉及所有同类产品,消费者就难以通过增加对替代品的需求来规避税收负担,则课税产品俄需求弹性较小,税负易由买方承担。
    ⑵ 商品的种类:生活必需品,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前转到消费者的身上;反之,课税产品属于奢侈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处于有利地位,税负会后转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者销售者身上。
    ⑶ 产品的属性: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供给弹性小,生产者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后转或不能转嫁,从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反之,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税负就会前转到购买者身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


    参考答案:

    ⑴列强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
    《凡尔赛和约》规定战后组织一个赔款委员会。由英法意比四国组成,法国代表担任主席。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斯帕会议,规定了各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
    1921年3月,伦敦会议,强迫德国接受协约国规定的赔偿时间表,德国拒绝,协约国决定对德国实行制裁。3月8日,出兵占领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和鲁尔奥尔特。
    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20亿美元)。德国抵制赔款——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以财政破产为借口拒缴赔款。
    1922年7月12日,德国要求延期交付已到期的1921年赔款额。法反对,英支持。法国希望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尽量削弱德国。英国担心德国经济因赔款崩溃而不利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德国的复兴有助于平衡法国;德国的衰落和工人运动兴起可能倒向苏俄。美国因战债而与赔款问题关联。英法准备以赔款来偿还战债。美国意图借赔款问题插手欧洲经济事务。向德国输入资本,可以使德国经济活跃起来,为德国履行赔款提供物质条件,有助于加强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取得赔款问题主导权。
    ⑵鲁尔危机:
    1923年1月9日,赔偿委员会确认德国蓄意违反履行赔偿的义务。1月11日,法、比军队占领鲁尔。1月13日,德国政府宣布“消极抵抗”。1923年8月13日,斯特莱斯曼取代古诺任总理,决定寻求英美的支持,以对法国施加压力。9月26日,放弃“消极抵抗”。法国面临内外压力,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重新评估和处理赔款问题。
    ⑶《道威斯计划》:
    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设立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主持,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第二委员会由英国财政专家麦克纳任主席,负责确定德国外流资金的数目和追回途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落在美英、尤其是美国手中。
    1924年7月,伦敦会议批准“道威斯计划”。1924年9月1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年7月,法比军队撤出鲁尔。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的权利,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方式变削弱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1924-1929年德国偿付85亿马克的赔款,获得约135亿的外国投资和借款。德国的恢复与发展,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塞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一定成功,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为政治上逐渐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
    ⑷《杨格计划》:
    1928年德国要求修改赔款计划:第一,德国根据《道威斯计划》一直偿付赔款,但协约国却仍坚持对德国的财政实施监督,德国政府反感;第二,德国解除了武装,并于1926年9月加入国联,同其它国家享有平等地位,但协约国仍在莱茵区维持驻军,德国企图以履行赔款为条件要求外国军队撤出;第三,德国借口经济困难希望减少1921年4月伦敦会议时确定的1320亿马克的总额。
    1929年2月11日,由美、英、法、德、比、意、日等国专家组成的、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
    1929年6月7日,《杨格计划》。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区为接受《杨格计划》的条件。协约国同意最迟于1930年6月30日前从莱茵兰撤军完毕,比《凡尔塞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前了4年6个月。1930年1月20日,“杨格计划”正式通过。
    1930年6月,协约国军队全部撤出德国领土。德国结束了战后的半占领状态,为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美国则通过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扩大了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⑸胡佛《缓债宣言》与洛桑会议:
    受经济大危机影响,1931年6月20日,兴登堡致电胡佛,声称无力还债。美国意识到,德国经济的衰退关系到欧洲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美国的投资安全,因此对实际上与战债密切相关的赔款问题必须给以重新考虑。
    1931年6月20日,《缓债宣言》:从当年7月起“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各政府间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重申德国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其它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
    英意同意。法国因英德赔款超过所付战债而反对。7月6日,美法协议:德国仍须支付无条件赔款;法国将所得无条件赔款借贷给德国铁路公司;德国缓付的赔款及其利息应自1933年起分10年偿还。1932年1月,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升级。1932年7月9日,《洛桑协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在缓付3年后,应于37年内全部付清,一部分作为国际基金,一部分付于美国。
    与会各国还达成一个各国放弃赔款应以美国放弃战债为条件的“君子协定”。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议》始终未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继续偿还战债。1932年10月,法国带头停止还债。英国在1933年偿还当年应付债款后也开始停止还债。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约翰逊法案》,禁止向未还清战债的国家提供贷款。
    赔款问题最终在极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获得了解决。它使德国从此摆脱了《凡尔塞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党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 第14题:

    试析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影响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
    税收的转嫁: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的归宿:是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影响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有:
    ①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情况事实上是由税后的均衡价格决定的,而与对供给方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
    关。
    税后均衡价格比睡前均衡价格提高的部分就是需求方承担的税收,税收的其余部分则必须由供给方向后转嫁或自行承担,这也就是供给方实际得到的价格比税前均衡价格降低的部分。购买者为单位产品支付的价格永远比销售者实际得到的价格多出一个单位税额。
    ② 需求和供给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
    某种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则税收负担越难以向前转嫁给需求方,而只能由供给方自行负担或向后转嫁;反之,需求弹性越小、供给弹性越大,则税收法担越容易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向前转嫁给买方。更通俗的说,买卖双方在价格变化是对需求量或供给量的调整能力越强,越是容易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可以承担越少的税负。 由需求和供给弹性引伸出的结论:
    ⑴ 课税的范围:若是课税的范围较窄,则课税产品的替代性较大,消费者可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而增加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而课税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税负易向卖方转嫁;反之,如果课税的范围较大,涉及所有同类产品,消费者就难以通过增加对替代品的需求来规避税收负担,则课税产品俄需求弹性较小,税负易由买方承担。
    ⑵ 商品的种类:生活必需品,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前转到消费者的身上;反之,课税产品属于奢侈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处于有利地位,税负会后转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者销售者身上。
    ⑶ 产品的属性: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供给弹性小,生产者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后转或不能转嫁,从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反之,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税负就会前转到购买者身上。

  • 第15题:

    后果分级应综合分析,其中()是正确的。

    • A、伤亡和经济影响的后果分级是1级,环境影响的后果分级是2级,则总的后果分级为2级
    • B、人员伤亡的后果分级是1级,环境和经济影响的后果分级是2级,则总的后果分级为1级
    • C、伤亡和经济影响的后果分级是1级,环境影响的后果分级是3级,则总的后果分级为2级
    • D、人员伤亡的后果分级是1级,环境和经济影响的后果分级是3级,则总的后果分级为2级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试析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效应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政府的减税政策,都会引发社会投资支出的成本增长。
    不同之处:
    ① 两种财政政策措施对于新的均衡产出的组合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加政府支出会使总产出中归于政府的部分上升,而减税的结果是使产出中归于消费者的部分增加。
    ② 政府支出的改变对总产出的影响使肯定而直接的,而税收的变动却需要通过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才能影响到产出和就业。减税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有一部分会用于储蓄。从而,与政府支出的增加相比,减税对于产出的扩张影响要小。

  • 第17题:

    试析财政赤字的弥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正确答案:一般,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不外有三种:增加税收、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如下:
    (1)增税,通常属于紧缩措施。但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从个人、公司征收到财政手中的货币,在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是必然要支出的。用于购买,货币又流到公司、企业;用于转移性支出,如用于福利开支,则转移到个人。货币供给总量不变。其所以被视为紧缩性措施,是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当然,如果增加课税所得收入的货币不再投出,那直接就会压缩货币供给量。
    (2)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付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不过,对于公众(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购买还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的相应缩减。财政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具体到M1,其供给规模是不变的。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
    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这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均衡,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3)弥补赤字,往往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实现的。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债券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债券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债券的收入再支出,则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

  • 第18题:

    试析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根据控制(对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和爱(即是否关心、信任和尊重、理解孩子)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分成四种类型:
    1)对威型父母-控制+爱(接受);
    2)专制型父母-控制+不爱(拒绝);
    3)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
    4)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专制型父母,控制有余,受惊不足;娇宠型父母,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父母或拒绝型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教养态度上都很问题。唯对威型父母是较是较理想的父母。

  • 第19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之一是()

    • A、欧洲走向衰落
    • B、美国和日本的兴起
    • C、中国开始抗战
    • D、联合国成立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试析实行指数化政策的条件、范围和后果。


    正确答案:指数化政策是人们用来减轻通货膨胀危害的一种选择。有些经历过较长时期高速通货膨胀的国家,曾经实行过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就是在合约中附有根据通货膨胀率对名义变量进行自动调整的条款,使这些变量的实际值不因通货膨胀而变化。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来履行的合约,如工资合约、债务合约、社会保险、税收等都可与通货膨胀挂钩,实行指数化。
    (1)利率指数化。债务合约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当存在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如果通货膨胀率较高,实际利率可能是负值。特别是那些变换资产形式受到限制情况,如住房公积金存款、养老金储蓄、企业和政府发行的长期债券等,在高通胀时期,不仅利率是负值,而且本金价值也被通胀所吞噬。为了减少债权人蒙受的损失,也为了债务人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可采用利率指数化政策,即债务合约中规定名义利率随通货膨胀率自动调整。这样就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对正常的借贷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2)工资指数化。劳动合同中商定的工资是名义工资,合同一经签订,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工资固定不变,即使没有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工资也不是可以经常变动的。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劳动者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可以要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自动调整条款”,按通货膨胀率自动调整货币工资增长率。比如,某人工资2000元,某年通货膨胀率达10%,那么工资就调整为2200元。此外,对退休金、养老金、社会保险等也可采取同样办法。以使拿固定收入的人不因通货膨胀而收入贬值、生活水平降低。
    (3)税收指数化。税收是按名义收入征收的。当存在通货膨胀时,人们收入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按原来的方法征税,就意味着降低了纳税的起征点或提高了税率,增加了纳税人的税负。为了减轻通货膨胀这种影响,可以实行税收指数化,即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纳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税率等级也可以按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调整。
    指数化政策是为了矫正通货膨胀对要素价格的扭曲、减轻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政策如果成为经济系统中机制化因素,可能会产生其他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奔腾和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选择指数化的可能性较大,只是温和通货膨胀的国家,实行指数化的情况较少。

  • 第21题:

    问答题
    试析实行指数化政策的条件、范围和后果。

    正确答案: 指数化政策是人们用来减轻通货膨胀危害的一种选择。有些经历过较长时期高速通货膨胀的国家,曾经实行过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就是在合约中附有根据通货膨胀率对名义变量进行自动调整的条款,使这些变量的实际值不因通货膨胀而变化。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来履行的合约,如工资合约、债务合约、社会保险、税收等都可与通货膨胀挂钩,实行指数化。
    (1)利率指数化。债务合约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当存在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如果通货膨胀率较高,实际利率可能是负值。特别是那些变换资产形式受到限制情况,如住房公积金存款、养老金储蓄、企业和政府发行的长期债券等,在高通胀时期,不仅利率是负值,而且本金价值也被通胀所吞噬。为了减少债权人蒙受的损失,也为了债务人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可采用利率指数化政策,即债务合约中规定名义利率随通货膨胀率自动调整。这样就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对正常的借贷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2)工资指数化。劳动合同中商定的工资是名义工资,合同一经签订,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工资固定不变,即使没有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工资也不是可以经常变动的。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劳动者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可以要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自动调整条款”,按通货膨胀率自动调整货币工资增长率。比如,某人工资2000元,某年通货膨胀率达10%,那么工资就调整为2200元。此外,对退休金、养老金、社会保险等也可采取同样办法。以使拿固定收入的人不因通货膨胀而收入贬值、生活水平降低。
    (3)税收指数化。税收是按名义收入征收的。当存在通货膨胀时,人们收入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按原来的方法征税,就意味着降低了纳税的起征点或提高了税率,增加了纳税人的税负。为了减轻通货膨胀这种影响,可以实行税收指数化,即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纳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税率等级也可以按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调整。
    指数化政策是为了矫正通货膨胀对要素价格的扭曲、减轻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政策如果成为经济系统中机制化因素,可能会产生其他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奔腾和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选择指数化的可能性较大,只是温和通货膨胀的国家,实行指数化的情况较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析社会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财政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正确答案: 若使社会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即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导致产出的增长,而不会同时促使价格水平上升;
    若供给线向右上方延伸,扩张需求在短期内是能够促使产出增加的;
    若社会总供给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这表明现有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则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职能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无产出的增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析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基本主张:1、卢梭主张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发展。②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③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④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⑤自然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教。
    2、裴斯泰洛齐主张①自然的教育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进行。②自然的教育应依据自然的法则,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③要求在教学中启发儿童的兴趣与自觉性,发展儿童在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潜在能力。④要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进行教育。
    影响:1、确立了一种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2、影响了几代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杜威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奠定了欧美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