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印度的泰姬玛哈陵是以下哪种风格的建筑?( )

    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婆罗门教

    答案:C
    解析: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又译作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的右侧,也是蒙古人统治下的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的皇后阿姬曼·芭奴,即泰姬·玛哈尔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造,用玻璃、玛瑙镶嵌,艺术价值极高,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于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 第2题:

    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与佛教是怎样的关系?()

    • A、佛教产生于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
    • B、佛教反对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
    • C、佛教寻求对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进行改革
    • D、佛陀是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大神的化身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印度的泰姬陵是以下哪种风格的建筑()

    • A、佛教
    • B、印度教
    • C、伊斯兰教
    • D、婆罗门教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古印度最早形成的法律是()

    • A、婆罗门教法
    • B、佛教法
    • C、印度教法
    • D、耄那教法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古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内容不包括()

    • A、婆罗门教法
    • B、早期佛教法
    • C、印度教法
    • D、国王政府的敕令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简述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正确答案:同:
    (1)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使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得救或解脱;
    (2)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
    (3)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异:
    (1)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教育,教师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故教育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教学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
    (2)佛教教育则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故教育带有平民性;教学方法以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 第7题:

    单选题
    公元5至7世纪印度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这时期形成了()
    A

    婆罗门教法

    B

    佛教法

    C

    印度教法

    D

    伊斯兰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与佛教是怎样的关系?()
    A

    佛教产生于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

    B

    佛教反对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

    C

    佛教寻求对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进行改革

    D

    佛陀是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大神的化身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正确答案: 同:
    (1)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使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得救或解脱;
    (2)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
    (3)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异:
    (1)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教育,教师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故教育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教学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
    (2)佛教教育则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故教育带有平民性;教学方法以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古代印度出现最晚的宗教法是()
    A

    耆那教法

    B

    婆罗门教法

    C

    佛教法

    D

    印度教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A

    印度教、基督教、东正教

    B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

    婆罗门教、佛教、神道教

    D

    伊斯兰教、东正教、印度教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当前世界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称世界三大宗教。当代中国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称中国四大宗教。佛教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道教自东汉中期以后产生,有将近2000年历史;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从唐代传人中国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三派从明清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有了较广泛的传播。

  • 第12题:

    单选题
    印度的泰姬陵是以下哪种风格的建筑()
    A

    佛教

    B

    印度教

    C

    伊斯兰教

    D

    婆罗门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

  • 第13题:

    公元5至7世纪印度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这时期形成了()

    • A、婆罗门教法
    • B、佛教法
    • C、印度教法
    • D、伊斯兰法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以传诵《吠陀》经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婆罗门教
    • B、佛教
    • C、印度教
    • D、犹太教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三教法的依次交替和相互联系,反映了古印度法作为宗教法的发展进程和特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权控制在婆罗门教和()手中

    • A、印度教
    • B、伊斯兰教
    • C、佛教
    • D、基督教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古代印度出现最晚的宗教法是()

    • A、耆那教法
    • B、婆罗门教法
    • C、佛教法
    • D、印度教法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古印度最早形成的法律是()
    A

    婆罗门教法

    B

    佛教法

    C

    印度教法

    D

    耄那教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三教法的依次交替和相互联系,反映了古印度法作为宗教法的发展进程和特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印度法渊源的是()
    A

    婆罗门教法

    B

    佛教法

    C

    印度教法

    D

    伊斯兰教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权控制在婆罗门教和()手中
    A

    印度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基督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传诵《吠陀》经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是()。
    A

    婆罗门教

    B

    佛教

    C

    印度教

    D

    犹太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