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浪漫主义时期新的音乐体裁。”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足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这种新的体裁是()

    • A、歌剧
    • B、古典主义音乐
    • C、浪漫主义音乐
    • D、民族乐派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正确答案: 音乐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2)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浪漫派。
    (3)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4)从具体的音乐要素上看:
    ①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伸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②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用。
    ③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清的感觉,但是仍以调性音乐为主。
    ④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感情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弱幅度的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
    ⑤曲式结构自由多变,作曲家只注重内容和主观的表现,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严格的极富逻辑性的曲式结构。

  • 第3题:

    简述什么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1820——1920)。


    正确答案: 浪漫乐派是对古典乐派的扬弃,注重个性化的效果,不受形式的支配,偏重于色彩和情感表达,有主观空想的因素,这些构成了浪漫乐派的基本特征。浪漫时期的作曲家努力冲破传统形式与规则的束缚,力求使音乐表现出他们个人情感。节奏复杂多样化,为能制造出高潮迭起的效果,不规则节奏的应用触目皆是,乐曲速度并不保持一定。在浪漫思潮的鼓动之下,曲式多已脱离了原有的结构,作曲家开始为作品加注标题,更有不少新的体裁名称出现。代表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帕格尼尼、李斯特、肖邦、柏辽兹,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德沃夏克。(比才《卡门》歌剧,威尔顿《茶花女》歌剧)。

  • 第4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乐队写作。


    正确答案:配器手法迅速发展,作曲家们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力图取得绘声绘色的效果。同时力度的强弱对比,速度的缓急变化等等,更是多种多样,形式结构也不断趋向自由。追求音乐的微妙性、独创性、开拓新的演奏技巧。

  • 第5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和声。


    正确答案:和声是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的变化。更多使用不谐和和弦。

  • 第6题: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音乐的主要体裁。


    正确答案:歌剧、弥撒、经文歌、世俗性多声合唱、舞曲、清唱剧、康塔塔、主题模仿曲,幻想曲、康佐涅、随想曲、前奏曲、托卡塔。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 声乐:喜歌剧、艺术歌曲;器乐: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家把创作的兴趣转向了哪些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 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主要把创作的热情集中在小型音乐体裁如艺术歌曲、钢琴小品上,19世纪下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把创作的兴趣转向了歌剧、交响乐等大型音乐体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海顿的《四季》属于()时期的()音乐体裁。
    A

    浪漫主义时期;清唱剧

    B

    古典主义时期;清唱剧

    C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

    D

    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


    正确答案: D
    解析: 1791年,海顿去伦敦,一年中写了歌剧一部、交响曲6部和其它作品20部,他的音乐备受 欢迎。他出席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海顿曾经考虑加入英国籍并在那里长期生活,但未能如愿。他回到维也纳,盖了新房,并改变其作曲风格,开始写气势宏大的合唱和交响乐作品。他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的创作。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的第五个分期,是从1750—1820年,包括前古典主义和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

  • 第10题:

    单选题
    新古典主义音乐又称为()
    A

    新巴洛克时期音乐

    B

    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C

    新艺术时期音乐

    D

    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 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西方音乐体裁“清唱剧”产生于()。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古典主义时期

    C

    浪漫主义时期

    D

    巴洛克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舒伯特创导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小品新体裁()。

    • A、音乐的瞬间
    • B、即兴曲
    • C、无词歌
    • D、夜曲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 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 第15题:

    简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声乐:喜歌剧、艺术歌曲;器乐: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

  • 第16题:

    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有哪些?


    正确答案: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主要有:
    1、牧歌(madrigal):14世纪初意大利重要的音乐体裁,与13世纪的孔特克图斯有一定联系。这时期的牧歌多为二声部,偶尔也有三声部形式。在内容上,以田园诗和爱情诗为主,也涉及政治讽刺和道德寓意的揭示。在音乐形式上,采用模仿手法,高声部旋律性较强,低声部多为类似于和声进行的长时值音符处理。在语言上,使用方言,而非拉丁语。
    2、猎歌(cacciA.:14世纪初出现在法国,14世纪中期流行于意大利。它是一种标题性的世俗多声部音乐,一般为二至三个声部。在三声部的猎歌形式中,上方两声部采用卡农式轮唱,低声部自由发展,常用一件乐器演奏。猎歌具有描绘性,常与狩猎场景相联系,有时也用来描绘集市等热闹、动感的场面。
    3、叙事歌(ballatA.:原指舞蹈伴唱歌曲,13世纪成为叠句加合唱的单声歌曲,14世纪出现复调形式,通常为二至三声部,由一至两件乐器伴奏。它是意大利“新艺术”时代较成熟的音乐,为经文歌发展的雏形。

  • 第17题:

    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家把创作的兴趣转向了哪些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主要把创作的热情集中在小型音乐体裁如艺术歌曲、钢琴小品上,19世纪下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把创作的兴趣转向了歌剧、交响乐等大型音乐体裁。

  • 第18题:

    填空题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所产生的音乐体裁有()、()、()、()、()、()、()、()等。

    正确答案: 特性曲,练习曲,狂想曲,交响诗,音乐会序曲,交响组曲,交响舞曲,艺术歌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新的音乐体裁。

    正确答案: 特性乐曲:前奏曲、夜曲、叙事曲、狂想曲、无词歌、间奏曲。标题音乐、艺术歌曲、交响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乐队写作。

    正确答案: 配器手法迅速发展,作曲家们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力图取得绘声绘色的效果。同时力度的强弱对比,速度的缓急变化等等,更是多种多样,形式结构也不断趋向自由。追求音乐的微妙性、独创性、开拓新的演奏技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旋律。

    正确答案: 旋律优美,富有激情,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构的伸缩性也很大,在民族音乐中旋律带有民间特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音乐的主要体裁。

    正确答案: 歌剧、弥撒、经文歌、世俗性多声合唱、舞曲、清唱剧、康塔塔、主题模仿曲,幻想曲、康佐涅、随想曲、前奏曲、托卡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主要有:
    1、牧歌(madrigal):14世纪初意大利重要的音乐体裁,与13世纪的孔特克图斯有一定联系。这时期的牧歌多为二声部,偶尔也有三声部形式。在内容上,以田园诗和爱情诗为主,也涉及政治讽刺和道德寓意的揭示。在音乐形式上,采用模仿手法,高声部旋律性较强,低声部多为类似于和声进行的长时值音符处理。在语言上,使用方言,而非拉丁语。
    2、猎歌(cacciA.:14世纪初出现在法国,14世纪中期流行于意大利。它是一种标题性的世俗多声部音乐,一般为二至三个声部。在三声部的猎歌形式中,上方两声部采用卡农式轮唱,低声部自由发展,常用一件乐器演奏。猎歌具有描绘性,常与狩猎场景相联系,有时也用来描绘集市等热闹、动感的场面。
    3、叙事歌(ballatA.:原指舞蹈伴唱歌曲,13世纪成为叠句加合唱的单声歌曲,14世纪出现复调形式,通常为二至三声部,由一至两件乐器伴奏。它是意大利“新艺术”时代较成熟的音乐,为经文歌发展的雏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