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金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题目

简述金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金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金代档案工作。


    参考答案:

    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是在女真部族原有基础上,不断吸取辽和宋的文书档案工作成果,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形成相当完备又具有金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文书档案工作系统。但是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总体发展水平比辽要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女真族与契丹族社会经验、文化水平不相上下,都处于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金灭辽,吸收了辽代文书档案工作的经验(如任用汉人为文书档案官等),更多的是仿照唐宋制度,起步较高,从双方都吸取经验,发展速度自然较快。
    第二,金的南部边界直达淮河、秦岭,比辽更深入中原地区,更多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助于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金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就是在“循辽、宋之旧”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第三,金兵曾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将宋王朝中央收藏的大量文书档案悉数掠取,这些文书档案为他们提供了宋代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全面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蓝本,对建立文书档案工作起了促进作用;加之金代大批任用汉族士人为文书档案官,因而其文书档案工作的水平高于辽代。


  • 第2题:

    分别简述清代官员和士庶的典型服饰。


    参考答案:官员.头戴暖帽或凉帽,有花翎、朝珠,身穿褂,补服、长裤,脚着靴。
    士庶.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掩腰长裤,腰束带,挂钱袋、扇套、小刀、香荷包、眼镜盒等,脚着白布袜、黑布鞋。

  • 第3题:

    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
    (1)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
    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恶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
    (2)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县的秘书官吏由县令(长)考核,“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即对县丞以下吏员,考核其实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集簿”。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可见,汉朝已经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各级主官定期考核的制度,较秦朝进步了。

  • 第4题:

    简述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官员的分类?


    正确答案: (1)中枢官员。这包括:
    ①相。相是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即辅佐君主、执掌政务的百官之长,以后逐渐演变为秦汉时期的丞相,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宰相制度的开端。战国时期的这种相与春秋及其以前的辅弼大臣在体制上有原则区别,它不再由世卿所把持,一般平民也可以充任。
    ②国尉、柱国。国尉、柱国是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
    ③御史。御史是国君的秘书,朝会时负责记录并兼管文书的收发,后发展成为国君耳目之官,负责监察百官。
    (2)职能官员。文武分职使官僚制度得以迅速发展,各国官员的名称较以前大增,各种从事具体行政管理的职能官员的设置格局基本形成。秦汉时期的九卿制初具规模。

  • 第5题:

    试述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清初官员的考核基本承袭明代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后将考满、考察合为一体,形成划一的制度。
    (1)清初考满方式基本承袭明代,但改为一年一考,三考为满。其具体方式是三品以上官员由本人先自我裁定,四品以下则先由吏部会同都察院一起审查,最后均上报皇帝审定。考满是一般性考核,在某一官员任职届满时进行,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经历和政绩,作为未来仕途升降的依据。
    (2)考察与考满合为一体后,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由吏部考功司主持。
    ①对京官的考察称京察。京察四格,即守、政、才、和年作为考察的标准,根据考核情况分为称职、勤职、供职等级别。对不称职和行为不端的官员要纠以八法,即用八条标准决定其升降去留。
    ②对地方官的考察称大计。其标准也是政、守、才、年四格,主要以政绩的多少和任职地区的发展状况为根据评定等级。各级政府属吏的考察由本衙门长官负责,然后上报督抚,最后由吏部考功司复审。
    (3)清朝考核官员名义上由吏部负责,但实际上吏部仅负责办理手续而已,考察大权分散于各级长官手中,总之,清朝吏部的考核之权比明代吏部大为下降。

  • 第6题:

    简述我国建立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意义。


    正确答案: (1)为公务员的奖励、纪律、培训、职务升降与任免,辞职辞退提供依据。
    (2)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行政效率。
    (3)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 第7题:

    简述秦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 秦统一天下后,制定了对官吏包括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秦政府又将其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五失”五善是:忠信敬上,即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即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五失”是:夸以世,即防止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贵以大,即防止好大喜工,不实事求是;擅制割,即防止自做主张,越权行事;犯上弗知害,即防止犯上做乱,目无法纪;贼士而贵贝货,即防止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凡做到“五善”,而无一失的秘书官吏予以升迁授爵;如有一失或多换者,予以削爵,降职,罚货,罢官直至处于死刑。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小考根据其德行,勤劳,是否忠于朝廷,主官,是否勤于职守为标准,对一年工作作出评定,好的评为“最”差的评为“殿”大课是根据三次的小考的成绩予以综合,分别奖或罚。郡的秘书官吏也由主管郡守或相国考核评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为“集薄”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奖罚。

  • 第8题:

    简述事业单位考核制度的考核内容。


    正确答案: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客观、公正、公开、民主的原则。
    (3)分类考核的原则。即对不同的考核对象使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方法。
    (4)考用结合的原则。即对公务员的考核必须同正确使用考核结果有机结合起来,考核结果要作为调整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和工资以及公务员的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唐朝的官员任用和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定期考核官员?

    正确答案: 基本内容:
    任用方式:(1)一是试,即试用。二是守,即实际任用。三事知,即由皇帝亲自下令委任的某些职务。四是行,即品级高的官员担任与品级不相应的低品级官职。五是带,即以本官位兼带其他官品。六为兼,即兼任。七为领,与兼带类似。八为摄,即暂时摄理。九为同,即等同于某管。十为判,即非该管制者,但做该官职之事。十一为权,权知暂代的意思。
    (2)唐代所有官员的任用,权限均在中央,地方的杂佐官也是由科举出身,然后由吏部任命。唐代地方官的任期,州刺史和县令三年一迁,杂佐官四年一迁,中央官四年一迁。
    (3)隋唐时期,官分九品,每品有从正之分,自四品一下,每品的从正两个等级又分上下阶。官品是官员的品级,官职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某官职一般规定有相应的品级,但并不一定非得完全相当,高品担任低职,低品担任高职的都有。
    考核方式:
    (1)考核机构:考核机关是尚书省的吏部,由吏部尚书和侍郎亲自掌握,具体负责的是吏部的考公司。中央高级官员的考核由监察机关和皇帝亲自掌握。
    (2)考核标准:唐朝官员的考核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德行,还有一类是官员的业务能力。对于地方官,还会有有些具体的业绩考核指标。
    (3)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大考和小考。小考每年一次,大考三至四年进行一次。大考综合几年的小考情况,定出官员的等级。唐代考核官员的时候将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标准综合起来,将官员分为了九等。各部门长官,由上级长官考核,中央各部和州刺史则由吏部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在吏部备案,以后的升迁降黜,都以此为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 清初官员的考核基本承袭明代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后将考满、考察合为一体,形成划一的制度。
    (1)清初考满方式基本承袭明代,但改为一年一考,三考为满。其具体方式是三品以上官员由本人先自我裁定,四品以下则先由吏部会同都察院一起审查,最后均上报皇帝审定。考满是一般性考核,在某一官员任职届满时进行,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经历和政绩,作为未来仕途升降的依据。
    (2)考察与考满合为一体后,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由吏部考功司主持。
    ①对京官的考察称京察。京察四格,即守、政、才、和年作为考察的标准,根据考核情况分为称职、勤职、供职等级别。对不称职和行为不端的官员要纠以八法,即用八条标准决定其升降去留。
    ②对地方官的考察称大计。其标准也是政、守、才、年四格,主要以政绩的多少和任职地区的发展状况为根据评定等级。各级政府属吏的考察由本衙门长官负责,然后上报督抚,最后由吏部考功司复审。
    (3)清朝考核官员名义上由吏部负责,但实际上吏部仅负责办理手续而已,考察大权分散于各级长官手中,总之,清朝吏部的考核之权比明代吏部大为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金代档案工作。

    正确答案: 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是在女真部族原有基础上,不断吸取辽和宋的文书档案工作成果,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形成相当完备又具有金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文书档案工作系统。但是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总体发展水平比辽要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女真族与契丹族社会经验、文化水平不相上下,都处于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金灭辽,吸收了辽代文书档案工作的经验(如任用汉人为文书档案官等),更多的是仿照唐宋制度,起步较高,从双方都吸取经验,发展速度自然较快。
    第二,金的南部边界直达淮河、秦岭,比辽更深入中原地区,更多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助于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金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就是在“循辽、宋之旧”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第三,金兵曾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将宋王朝中央收藏的大量文书档案悉数掠取,这些文书档案为他们提供了宋代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全面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蓝本,对建立文书档案工作起了促进作用;加之金代大批任用汉族士人为文书档案官,因而其文书档案工作的水平高于辽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唐代官员的入仕途经。


    参考答案:

    (1)科举入仕
    1)常科(每年):常科的名目很多,一般依据应选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进士、明经、明法等。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由于唐代科举制考试没有门第出生的限制,为许多下层读书人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道路,有利于国家广泛地选拔经帮治国的优秀人才。
    2)制科(不定期):亦称制举,由皇帝特召知名之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录取者,可优予官职。唐代科制的科目有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等近百种。考试一策论为主,也考经史与诗赋。科制以开元时期特盛,文宗以后举行的比较少。
    (2)门荫得官门荫得官是藉祖先功勋、地位而得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皇亲贵戚和五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的子孙,可以通过卫官德跳板,获得入仕资格。一是六品以下官员之子通过番上纳科的办法可以获得参选的资格。此外,还有部分担任过斋郎的子孙,经过一定得年限和考试,也能被推荐到吏部参选。
    (3)流外和杂色入流唐代的官吏有流内、流外之分。流外官是指职事官之外的吏职,由吏职出任到职事官就是入流,主要有三类:一是低级办事员如台省的令史、亭长等;二是专门技艺人才如秘书省的楷书手等;三是技术学校的专业人才如历生、天文生等。选拔标准是书、计、时务三条,通过试“判”来查起办事能力,流外入流还要加试一经一史。流外入流是官员入仕最多的途径。


  • 第14题:

    简述两汉朝延选取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两汉朝廷选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即孝于廉吏,是两汉人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都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茂才即秀才,与孝廉同样重要。举人侧重政治才干,人数较孝廉为少。贤良方正文学科,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可以这样说,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道德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征辟也是两汉征集贤土为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中央地方并行。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征辟,在地方有州郡的征辟。皇帝的征辟最荣耀,但不经常。公府和州郡的征辟是士人主要的人仕途径。因为两汉风尚是,有名望的公卿,以能罗致天下名土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所以,天下英才俊士,往往以此作为出身捷径。汉代的考试是与察举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各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

  • 第15题:

    简述明朝行政官员的主要考核形式?


    正确答案: (1)考满。考满是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
    (2)考察。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而言的,由朝廷定期举行。除考核各级官员的政绩外,着重对官员的违法行径和渎职行为进行清理和处置。在考察中把官员的不称职行为按其轻重程度的不同分为八个等级,考察分为京察和外察两种。

  • 第16题:

    我国古代官员道德建设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保障制度,它包括:()

    • A、以科举为主要形式的选任制度
    • B、定期考核制度
    • C、监察制度
    • D、世袭制度
    • E、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A,B,C,E

  • 第17题:

    简述金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金代行政官员的考核由吏部负责,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对任职由满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
    二是对所有在任官员进行考核。
    (1)金代对任职庙满官员的政绩考评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官吏赴任时均要带一纸证书,称“解由”,“解由”上详叙官员在上一任期内的政绩及任期和资历,吏部根据“解由”来评价官员的政绩和才能,并将“解由”主要内容摘抄下来,称“铨头”,再将该官员历任“铨头”汇集起来,成为该官员的人事档案,称“行止簿”,作为吏部对该官员进行人事调整的依据。
    (2)金代对所有在任官员的考核也有一套完备的规定。以对县令的考核为例,泰和四年金代制定考评法,即“四善、十七最之制”,实际是对县令进行政绩、才能和个人素质测评的21项标准。明昌四年,金代又采取以官员任职区域内人民的态度作为考核依据的考核方法,凡得到辖区内人民称赞的官员即被认为是廉能官。

  • 第18题:

    唐朝的官员任用和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定期考核官员?


    正确答案: 基本内容:
    任用方式:(1)一是试,即试用。二是守,即实际任用。三事知,即由皇帝亲自下令委任的某些职务。四是行,即品级高的官员担任与品级不相应的低品级官职。五是带,即以本官位兼带其他官品。六为兼,即兼任。七为领,与兼带类似。八为摄,即暂时摄理。九为同,即等同于某管。十为判,即非该管制者,但做该官职之事。十一为权,权知暂代的意思。
    (2)唐代所有官员的任用,权限均在中央,地方的杂佐官也是由科举出身,然后由吏部任命。唐代地方官的任期,州刺史和县令三年一迁,杂佐官四年一迁,中央官四年一迁。
    (3)隋唐时期,官分九品,每品有从正之分,自四品一下,每品的从正两个等级又分上下阶。官品是官员的品级,官职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某官职一般规定有相应的品级,但并不一定非得完全相当,高品担任低职,低品担任高职的都有。
    考核方式:
    (1)考核机构:考核机关是尚书省的吏部,由吏部尚书和侍郎亲自掌握,具体负责的是吏部的考公司。中央高级官员的考核由监察机关和皇帝亲自掌握。
    (2)考核标准:唐朝官员的考核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德行,还有一类是官员的业务能力。对于地方官,还会有有些具体的业绩考核指标。
    (3)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大考和小考。小考每年一次,大考三至四年进行一次。大考综合几年的小考情况,定出官员的等级。唐代考核官员的时候将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标准综合起来,将官员分为了九等。各部门长官,由上级长官考核,中央各部和州刺史则由吏部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在吏部备案,以后的升迁降黜,都以此为据。

  • 第19题:

    简述现阶段我国推行的官员问责制的责任体系构成?


    正确答案:我国现阶段推行官员问责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为人民利益负责的政府。
    A.在其位,谋其职,并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政府官员应对其施政纲领与所执行的政策向人民汇报、解释说明,政府有向人民作汇报的义务。(尽责与监督)
    B.政府官员在没有履行好它分内的职责义务时,要承担政治上的责任。政府官员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接受问责,实际上是民众的间接问责。通过实施对自己选举官员的撤职、罢免的权利来实现对没有履行其职责义务的官员的问责。
    C.承担来自政府系统内部的问责。主要是上级对其任命的下级的行政处分或责令辞职。
    D.来自法律法规的问责。包括刑事、民事、经济上的赔偿等。
    E.来自自身的问责。官员本人自省的形式,直接表现为引咎辞职。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 (1)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
    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恶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
    (2)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县的秘书官吏由县令(长)考核,“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即对县丞以下吏员,考核其实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集簿”。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可见,汉朝已经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各级主官定期考核的制度,较秦朝进步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意义。

    正确答案: 考核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健全公务员考核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务员,激励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绩效。
    1、完善的公务员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检测公务员工作的质与量,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改变“干多于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格局。
    2、通过考核,公务员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的过程。
    3、它能够督促公务员按照考核的标准要求自己,鼓励和鞭策公务员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克服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有利于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
    1、考核过程是主管部门对公务员实施严格管理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对公务员实行严格监督的过程。
    2、考核为公众展示了公务员的工作标准,使公众能够据此监督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效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服务质量。
    三、为公务员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了依据。
    1、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对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便为公平地调整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工资奖金,公正地奖优罚劣,提供了客观依据。
    2、通过考核还可以了解到公务员的素质状况和职位要求,这是对公务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设计的重要基础。
    3、考核的这一功能,有力地促进了组织公正平等的人才竞争机制的形成,给组织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金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正确答案: 金代行政官员的考核由吏部负责,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对任职由满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
    二是对所有在任官员进行考核。
    (1)金代对任职庙满官员的政绩考评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官吏赴任时均要带一纸证书,称“解由”,“解由”上详叙官员在上一任期内的政绩及任期和资历,吏部根据“解由”来评价官员的政绩和才能,并将“解由”主要内容摘抄下来,称“铨头”,再将该官员历任“铨头”汇集起来,成为该官员的人事档案,称“行止簿”,作为吏部对该官员进行人事调整的依据。
    (2)金代对所有在任官员的考核也有一套完备的规定。以对县令的考核为例,泰和四年金代制定考评法,即“四善、十七最之制”,实际是对县令进行政绩、才能和个人素质测评的21项标准。明昌四年,金代又采取以官员任职区域内人民的态度作为考核依据的考核方法,凡得到辖区内人民称赞的官员即被认为是廉能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明朝行政官员的主要考核形式?

    正确答案: (1)考满。考满是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
    (2)考察。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而言的,由朝廷定期举行。除考核各级官员的政绩外,着重对官员的违法行径和渎职行为进行清理和处置。在考察中把官员的不称职行为按其轻重程度的不同分为八个等级,考察分为京察和外察两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事业单位考核制度的考核内容。

    正确答案: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