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新政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官员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清政府为实行预备立宪,所发布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和()


    正确答案:《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

  • 第3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皇族内阁成立

  • 第4题: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曾经牌五大丞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在考察各国宪政之后,向清政府提出实现立宪的三大“好处”是()。

    • A、皇位永固
    • B、外患渐轻
    • C、内乱可弥
    • D、实行民主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在清政府推行()的背景下,全国的新绅士、新名流等形成了全国性的集结,并开始开展各种运动。

    • A、洋务运动
    • B、预备立宪
    • C、新政
    • D、维新运动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 第7题:

    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第一个环节是()。


    正确答案:官制改革

  • 第8题:

    填空题
    清政府为实行预备立宪,所发布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和《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 钦定宪法大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晚清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清政府为实行预备立宪,所发布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和()

    正确答案: 《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清政府实行的()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

    戊戌变法

    B

    清末新政

    C

    洋务运动

    D

    预备立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中央成立()
    A

    资政院

    B

    谘议局

    C

    参政院

    D

    议事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康有为认为,革命派的力量和清政府的作为是有明显关系的,清政府刚宣布预备立宪,革命派的力量就迅速高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

    • A、预备立宪
    • B、改革官制
    • C、废除科举
    • D、皇族内阁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列强的要求
    • B、顺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 C、建立西方式的国家
    • D、挽救统治危机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1901年,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中央成立()

    • A、资政院
    • B、谘议局
    • C、参政院
    • D、议事局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清政府为实行预备立宪,所发布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和《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钦定宪法大纲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的时间是()
    A

    1901年

    B

    1902年

    C

    1903年

    D

    1904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20世纪初期,为挽救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实行了()
    A

    “新政”

    B

    预备立宪

    C

    举办洋务运动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
    A

    预备立宪

    B

    改革官制

    C

    废除科举

    D

    皇族内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