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隶变
更多“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过程,正是中国文字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过程,正是中国文字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


    参考答案:隶变

  • 第2题:

    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是通过()的过渡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秦隶

  • 第3题:

    由小篆变为隶书的过程称为()

    • A、隶变
    • B、隶书
    • C、大篆
    • D、小篆
    • E、古文字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的标志是通行的文字()。

    • A、从商周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小篆
    • B、从小篆演变为隶书
    • C、从小篆演变为楷书
    • D、从隶书演变为行书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请说出中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正确答案: ①甲骨文—公元前14世纪。
    ②大篆—西周后期。
    ③小篆—秦代隶书—汉代。
    ④草书—汉末。
    ⑤楷书—唐朝。
    ⑥行书—东汉末。

  • 第6题:

    大篆是今古文字的分水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什么是古文字?什么是古文字学?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重要著作。


    正确答案: 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古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缣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我国自宋代以来,就有金石学的研究,金石学虽然涉及到古文字,但它以金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与学者治学方法的现代化,使它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科学的古文字学得以建立,迅速成为汉字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对于古文字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刊布文字和考释。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则主要是成果的汇集、理论阐释、古文字学史与古文字学知识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结集前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于省吾、姚孝遂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1-4册,是甲骨文字考释的集大成之作。金文研究在资料汇编方面有: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还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1963),收青铜器照片845件,铭文500多件。这三部书大体包括了1950年之前流传于世的金文资料。另有徐仲舒主编《商周金文集录》(1984),收解放后新出土的铜器铭文九百七十三件。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台湾严一萍编《金文总集》艺文印书馆1983。这是一部集中前人研究成果,带有总结集成性的著作。在金文考释方面,主要有:吴闿生《吉金文录》(1933)、柯昌济《金文分域编》(1929)。汇集各家考释的有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5年出版。《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出版。《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1年出版。日本白川静《金文通释》(1962—1984年)已出五十六辑之多,在考释方面亦可谓集大成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等先生,在夏鼐先生的指导下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周金文集成》,是一部收录金文著录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则是对《集成》文字的考释。《睡虎地秦墓竹简》,集中了学术界对秦简文字的考释意见。高明编著《古陶文汇编》,是迄今收录陶文资料最为丰富的总集,代表陶文著录的最高成就。

  • 第8题:

    问答题
    请说出中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正确答案: ①甲骨文—公元前14世纪。
    ②大篆—西周后期。
    ③小篆—秦代隶书—汉代。
    ④草书—汉末。
    ⑤楷书—唐朝。
    ⑥行书—东汉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的标志是通行的文字()。
    A

    从商周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小篆

    B

    从小篆演变为隶书

    C

    从小篆演变为楷书

    D

    从隶书演变为行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早期的自源文字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字形的象形程度也都很高。早期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很多跟实物形体相像的图形,用来表示现实中某些常见的事物。由于与现实事物有相似性联系,所以这几种古文字有不少形体十分相似,形体与语言音义结合的方式也不出我国传统文字学所说“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形声这五种。
    这几种古文字都有大量的这些描摹外物形象的小图形。也可以把若干个象形的小图形放在一起,把这些小图形的意义合起来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义结合体,这就是六书中的“会意”造字法。汉字“休”是取“人”、“木”两形合起来的“人倚树”形来表达“休息”之义的“休”。
    此外还可以在单个象形图形的某个部分加上一些简单的标记,表示语言中另一个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之后,就可以借用象形表意的形体来表示语言中另一个与之同音的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假借”造字法。早期的这几种自源文字中都有大量的假借字。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几种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义(包括象形和记号)、表音两种字符的文字。而且,在这些文字的早期,意音文字都尚不完善,由于假借法的大量运用,使得同一形体表示数个同音不同义的语言符号,影响了文字的达意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过程,正是中国文字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隶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信息系统的文档是描述系统从无到有整个发展与演变过程及各个状态的文字资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3年,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热播,社会上出现了“汉字热”。汉字这一优美的文字,经历了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六国古文,进而到小篆,再到隶书,进而到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其中,()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A.金文演变为大篆
    B.六国古文演变为小篆
    C.小篆演变为隶书
    D.隶书演变为楷书

    答案:C
    解析:
    由篆书到隶书,这种变化过程学术界称之为“隶变”。隶书之前的大、小篆都属于象形字系统,称之为古文字。而隶书及以后产生的楷书、行书、草书被称之为今文字。因此,“隶变”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故本题答案选C。

  • 第14题:

    早期秦系文字以及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称为()

    • A、隶变
    • B、隶书
    • C、大篆
    • D、小篆
    • E、古文字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人今文字阶段的标志是通行的文字()。

    • A、从商周甲骨文、金义演变为小篆
    • B、从小篆演变为隶书
    • C、从小篆演变为楷书
    • D、从隶书演变为行书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古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这种古文字多见于商朝时期。


    正确答案:甲骨文

  • 第17题:

    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早期的自源文字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字形的象形程度也都很高。早期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很多跟实物形体相像的图形,用来表示现实中某些常见的事物。由于与现实事物有相似性联系,所以这几种古文字有不少形体十分相似,形体与语言音义结合的方式也不出我国传统文字学所说“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形声这五种。
    这几种古文字都有大量的这些描摹外物形象的小图形。也可以把若干个象形的小图形放在一起,把这些小图形的意义合起来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义结合体,这就是六书中的“会意”造字法。汉字“休”是取“人”、“木”两形合起来的“人倚树”形来表达“休息”之义的“休”。
    此外还可以在单个象形图形的某个部分加上一些简单的标记,表示语言中另一个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之后,就可以借用象形表意的形体来表示语言中另一个与之同音的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假借”造字法。早期的这几种自源文字中都有大量的假借字。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几种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义(包括象形和记号)、表音两种字符的文字。而且,在这些文字的早期,意音文字都尚不完善,由于假借法的大量运用,使得同一形体表示数个同音不同义的语言符号,影响了文字的达意功能。

  • 第18题:

    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是汉字形体和结构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线,彻底排除了汉字中的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

    • A、楷书
    • B、隶书
    • C、金文
    • D、篆书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信息系统的文档是描述系统从无到有整个发展与演变过程及各个状态的文字资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人今文字阶段的标志是通行的文字()。
    A

    从商周甲骨文、金义演变为小篆

    B

    从小篆演变为隶书

    C

    从小篆演变为楷书

    D

    从隶书演变为行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由小篆变为隶书的过程称为()
    A

    隶变

    B

    隶书

    C

    大篆

    D

    小篆

    E

    古文字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古文字?什么是古文字学?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重要著作。

    正确答案: 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古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缣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我国自宋代以来,就有金石学的研究,金石学虽然涉及到古文字,但它以金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与学者治学方法的现代化,使它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科学的古文字学得以建立,迅速成为汉字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对于古文字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刊布文字和考释。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则主要是成果的汇集、理论阐释、古文字学史与古文字学知识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结集前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于省吾、姚孝遂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1-4册,是甲骨文字考释的集大成之作。金文研究在资料汇编方面有: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还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1963),收青铜器照片845件,铭文500多件。这三部书大体包括了1950年之前流传于世的金文资料。另有徐仲舒主编《商周金文集录》(1984),收解放后新出土的铜器铭文九百七十三件。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台湾严一萍编《金文总集》艺文印书馆1983。这是一部集中前人研究成果,带有总结集成性的著作。在金文考释方面,主要有:吴闿生《吉金文录》(1933)、柯昌济《金文分域编》(1929)。汇集各家考释的有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5年出版。《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出版。《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1年出版。日本白川静《金文通释》(1962—1984年)已出五十六辑之多,在考释方面亦可谓集大成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等先生,在夏鼐先生的指导下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周金文集成》,是一部收录金文著录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则是对《集成》文字的考释。《睡虎地秦墓竹简》,集中了学术界对秦简文字的考释意见。高明编著《古陶文汇编》,是迄今收录陶文资料最为丰富的总集,代表陶文著录的最高成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大篆是今古文字的分水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早期秦系文字以及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称为()
    A

    隶变

    B

    隶书

    C

    大篆

    D

    小篆

    E

    古文字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