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对于一年内多次盗伐、滥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罚的,累计其盗伐、滥伐林木数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一年内多次盗伐、滥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罚的,累计其盗伐、滥伐林木数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对于()多次盗伐.滥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罚的,累计其盗伐.滥伐林木的数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6个月内
    • B、1年内
    • C、18个月内
    • D、2年内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什么是盗伐林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与滥伐林木罪、盗窃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及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后者限于行为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2)行为方式不同。前者以半秘密采伐,后者一般公开采伐。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后者只具有违反森林法或采伐许可证的规定人以采伐的故意,不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与盗窃罪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对林木资源的管理秩序和国家、集体或他人对林木资源所有权,后者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对象是森林资源即生长过程中的森林和其他林木,后者对象是以被伐倒作为财物形式存在的林木,不属森林资源
    (3)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擅自砍伐,可以秘密也可以公开,后者只能秘密。
    (4)犯罪主体不同。本罪包括单位和自然人,后者只能是自然人。

  • 第4题:

    盗伐、滥伐珍贵树木,同时触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的,依照()的规定定罪处罚。

    • A、处罚较重
    • B、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 C、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 D、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一年内多次盗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罚,其数量尚未达到盗伐林木刑事立案标准的,应按“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将受到什么处罚?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7题:

    盗伐、滥伐林木是按原木材积计算还是按立木材积计算?


    正确答案: 按立木材积计算。

  • 第8题:

    盗伐、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不便计算补种株数的,可按盗伐、滥伐木材数量折算面积,责令限期营造相应面积的新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对于一年内多次盗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理累计超过2立方米可否立案侦查?


    正确答案: 应当立案侦查。

  • 第10题:

    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均是()和其他()。


    正确答案:森林;林木

  • 第11题:

    判断题
    对于一年内多次盗伐、滥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罚的,累计其盗伐、滥伐林木数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盗伐林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它与与滥伐林木罪、盗窃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及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后者限于行为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2)行为方式不同。前者以半秘密采伐,后者一般公开采伐。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后者只具有违反森林法或采伐许可证的规定人以采伐的故意,不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与盗窃罪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对林木资源的管理秩序和国家、集体或他人对林木资源所有权,后者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对象是森林资源即生长过程中的森林和其他林木,后者对象是以被伐倒作为财物形式存在的林木,不属森林资源
    (3)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擅自砍伐,可以秘密也可以公开,后者只能秘密。
    (4)犯罪主体不同。本罪包括单位和自然人,后者只能是自然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四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 B、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C、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 D、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B,C,D

  • 第15题:

    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均是()和()。


    正确答案:森林;林木

  • 第16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巨大的,构成()。

    • A、盗伐林木罪
    • B、滥伐林木罪
    • C、非法采伐林木罪
    • D、盗窃罪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对于一年内多次盗伐少量林木,累计超过()立方米应当立案。

    • A、1
    • B、2
    • C、3
    • D、5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盗伐和滥伐林木构成刑事案件的立案起点?


    正确答案: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2立方米至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至200株。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株至1000株。

  • 第19题:

    对于一年内多次盗伐、滥伐少量林木未经处罚的,累计其盗伐、滥伐数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吗?


    正确答案: 对。

  • 第20题:

    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林木情节严重的如何量刑?


    正确答案: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 第21题:

    简述盗伐和滥伐林木的立案起点。


    正确答案: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2立方米至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至200株。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株至1000株。

  • 第22题:

    填空题
    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均是()和其他()。

    正确答案: 森林,林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均是()和()。

    正确答案: 森林,林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盗伐和滥伐林木的立案起点。

    正确答案: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2立方米至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至200株。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株至1000株。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