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降水资源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影响较大,即使一个地方土壤再肥沃,光、热资源再丰富,如果降水资源不稳,分布不均,会严重制约这个地方农业生产,比如天干水旱、洪涝。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两条有重要意义的等降雨量线:
400mm等降雨量线——自大兴安岭起,经通辽、张北、呼和浩特、榆林、兰州、玉树、那曲、日喀则。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
800mm等降雨量线——东自青岛起,向西到淮北,然后循秦岭经川西到青藏高原东南角。此线以南以水田农业为主。这条等值线和400mm等值线之间旱作农业发达。
年内变化——季节变化:
1)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2)多雨中心的季节位移。
3)暴雨的季节性。年际变化:南方年降水变化率:10%—15%,最高可达2倍。北方年降水变化率:20%—30%,最高可达10倍。
更多“论述降水对我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降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一个地区()、()、()等均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


    正确答案:降水的多少;年际年内变化;强度

  • 第2题:

    工程淹没、占地、移民安置应预测的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

    • A、对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 B、对土壤的改良
    • C、土地沙化
    • D、土壤污染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论述地形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海拔高度。
    一般海拔高度升高100m,温度约下降0.5~0.6℃,>10℃的积温减少150—200℃,这样就导致了土地资源利用中生物生长的生长期缩短,使土地资源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类型演替,同时,气温下降而温度增大,使土地资源水分状况随海拔增加而发生变化。
    2、坡度。
    <3°为极缓坡土地资源类型,适于农业利用,机械化耕作;
    3°—7°为缓坡土地资源类型,适于农用,一般可机械化耕作;
    8°—15°为中坡土地资源类型,可用于农业,一般应采取工程性水土保持措施;
    16°—25°为微陡坡土地资源类型,可用于农业,但必须采用工和性水土保持措施;
    25°—35°为陡坡土地资源类型,一般不适于农用
    >35°为极陡坡土地资源类型,不适于农用。
    地形因素中除海拔,坡度对土地资源影响之外,坡形(凸凹形坡,平坡,复式坡等),以及坡向(阳、阴、半阳、半阴坡)对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也有较大的影响。

  • 第4题:

    简述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
    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
    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 第5题:

    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 其生产力的高低。.
    (1)土壤剖面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 
    (2)土壤肥力与土壤适宜性
    (3)土壤类型与土地资源的区域特性

  • 第6题:

    试论述井点降水对邻近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井点降水时,在其影响半径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形成降水漏斗曲线,土层中的含水量减少,使土体产生固结,因而会引起周围地面不均匀沉降,影响邻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网等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为了防止产生这种危害,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回灌井点法、设置止水帷幕法。

  • 第7题:

    问答题
    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说明我国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正确答案: 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②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③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④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土地资源?简述土地的性质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对策。

    正确答案: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并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
    土地的性质:1.土地资源绝对量多,人均占有量少;2.土地类型多样,山地面积大;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4.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促使土地资源退化:a.刨垦山坡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被毁,造成水土流失;b.围湖造田;c.盲目开发草原,使草场退化。
    保护对策:1.加强法制,强化土地管理;2.加强生态建设;3.综合防治土壤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述井点降水对邻近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井点降水时,在其影响半径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形成降水漏斗曲线,土层中的含水量减少,使土体产生固结,因而会引起周围地面不均匀沉降,影响邻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网等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为了防止产生这种危害,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回灌井点法、设置止水帷幕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降水对我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降水资源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影响较大,即使一个地方土壤再肥沃,光、热资源再丰富,如果降水资源不稳,分布不均,会严重制约这个地方农业生产,比如天干水旱、洪涝。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两条有重要意义的等降雨量线:
    400mm等降雨量线——自大兴安岭起,经通辽、张北、呼和浩特、榆林、兰州、玉树、那曲、日喀则。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
    800mm等降雨量线——东自青岛起,向西到淮北,然后循秦岭经川西到青藏高原东南角。此线以南以水田农业为主。这条等值线和400mm等值线之间旱作农业发达。
    年内变化——季节变化:
    1)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2)多雨中心的季节位移。
    3)暴雨的季节性。年际变化:南方年降水变化率:10%—15%,最高可达2倍。北方年降水变化率:20%—30%,最高可达10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地形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海拔高度。
    一般海拔高度升高100m,温度约下降0.5~0.6℃,>10℃的积温减少150—200℃,这样就导致了土地资源利用中生物生长的生长期缩短,使土地资源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类型演替,同时,气温下降而温度增大,使土地资源水分状况随海拔增加而发生变化。
    2、坡度。
    <3°为极缓坡土地资源类型,适于农业利用,机械化耕作;
    3°—7°为缓坡土地资源类型,适于农用,一般可机械化耕作;
    8°—15°为中坡土地资源类型,可用于农业,一般应采取工程性水土保持措施;
    16°—25°为微陡坡土地资源类型,可用于农业,但必须采用工和性水土保持措施;
    25°—35°为陡坡土地资源类型,一般不适于农用
    >35°为极陡坡土地资源类型,不适于农用。
    地形因素中除海拔,坡度对土地资源影响之外,坡形(凸凹形坡,平坡,复式坡等),以及坡向(阳、阴、半阳、半阴坡)对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也有较大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利用的途径。

    正确答案: ①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占用农地越来越多;土地利用不当,环境质量下降;土地资源家底不清,管理不善。
    ②合理利用的途径:建立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建立一批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资源;综合开发山地资源;大力开发沿海滩涂资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热量是如何影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


    正确答案: 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发射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以后变成为的长波辐射。它支配着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温度,而温度又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中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以热量资源对土地资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热量资源大致与纬度相平行,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温度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中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2.积温——日平均气温的累积温度。有≥0℃与≥10℃积温,其多少,表示耐寒、喜温两类作物在当地能否成熟。若大于作物需要的积温,则作物可以种植,也可成熟,否则不能种植。积温也决定熟制。
    我国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几条≥10℃积温的等值线有:
    1700℃等值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属冻土层的南界,此线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
    3500℃等值线,沿长城—线,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此线以南可种冬小麦;
    4500℃等值线,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6500℃等值线,南岭一线,以北可—年两熟到两年五熟。
    3.无霜期与温度生长期有一定关系,但两者并不相等,因为有些耐寒的越冬作物,如冬小麦,在初霜以后及终霜期以前照常生长,故生长期比无霜期长。多年极端低温即多年中出现的极端最低温度,包括有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其对作物的影响与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 第14题:

    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说明我国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正确答案: 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②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③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④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

  • 第15题:

    论述土壤对我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土壤既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又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有人称土壤是土地资源的心脏。每一种土壤都有独特的上体构型、理化性状及肥力特征,这些特征、特性及生产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
    1)农作物最佳的耕作层厚度为大于20~25厘米,最佳的土层厚度一般大于100厘米,临界大于50厘米。
    2)土壤质地基本上反映了该土壤的耕作性能与保水、保肥性能。
    3)土体构型代表了不同土体内的水分、温度与养分的保持能力以及作物根系生长和表层耕作的条件,对土地资源的质量影响很大。
    4)土壤有机质含量往往是土壤肥力高低的综合标志,它反映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等两个方面。
    5)土壤石灰质含量的多少,一方面影响土壤的pH值,另一方面也影响许多土壤养分的有效程度,在石灰质更多时,如>15%以上,则常会使土壤剖面的某一层次胶结而成坚硬的结核或石灰盘,影响根系的生长。
    6)土壤可溶性盐一般总量在0.3%以上时即开始影响作物生长,当达到0.5%时即对作物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0.7%时作物即严重减产,如达到l%以上,一般作物即难以生长。
    7)土壤pH值7.0为中性,是作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

  • 第16题:

    论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正确答案: 基本原则:
    1生产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实用性原则。土地资源评价是为生产的实际应用服务的,所以在土地资源评价时,必须结合评价地区的土地利用实际,从土地利用现状出发,着眼与可能挖掘的土地生产潜力,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以便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服务。
    2综合性原则,由于土体是自然综合体,土地类型又是综合了地表环境中所有自然要素的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都是其内部各要素物质与能量特征及其外部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土地评价必须要以综合性原则为基础。
    3主导因素原则,土地质量一反面受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另一方面,土地各因素之间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下是不相同的,因而不能等量齐观。所以,在土地评价中既要研究各因素的综合影响,更要注意其中对土地质量起主要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的突出作用。
    4针对性原则,土地资源可作为多种用途使用,即土地资源的多宜性。土地资源的好坏、适宜与否都是相对特定的土地用途来说的。不同的土地利用对于土地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土地资源评价必须以一定的土地利用为前提。
    5比较性原则,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在一个评价区内,只有对影响土地质量的各个指标进行比较和调整,才能避免单纯就指标衡量的结果可能造成的偏向和失真现象。
    二是在进行土地资源评价时还必须考虑土地地域差异规律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只有通过不同地区间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比较,才能确定参议因素和评级标准。
    三是土地评价还应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比较,有时还包括对土地利用现状与可能的变化进行比较,只有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土地评价的结果才是可靠、合理、科学和使用的。
    6相对稳定原则,土地的质量的等级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会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土地肥力提高或降低、矿藏的开采利用或风景区的兴衰等自然、社会条件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应对土地评价的结果加以修正,如果变动较大,则应重新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工作,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2、评价的主要方法:
    1土地资源评价的一般方法
    (1)外业调查与内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外业调查分普查与抽查两大类。
    (2)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土地资源评价的技术方法
    (1)归类法。
    (2)数值法。数值法又包括指数法、评分法、统计模型分析法。

  • 第17题: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


    正确答案:光;温;水;风

  • 第18题:

    问答题
    热量是如何影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

    正确答案: 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发射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以后变成为的长波辐射。它支配着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温度,而温度又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中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以热量资源对土地资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热量资源大致与纬度相平行,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温度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中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2.积温——日平均气温的累积温度。有≥0℃与≥10℃积温,其多少,表示耐寒、喜温两类作物在当地能否成熟。若大于作物需要的积温,则作物可以种植,也可成熟,否则不能种植。积温也决定熟制。
    我国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几条≥10℃积温的等值线有:
    1700℃等值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属冻土层的南界,此线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
    3500℃等值线,沿长城—线,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此线以南可种冬小麦;
    4500℃等值线,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6500℃等值线,南岭一线,以北可—年两熟到两年五熟。
    3.无霜期与温度生长期有一定关系,但两者并不相等,因为有些耐寒的越冬作物,如冬小麦,在初霜以后及终霜期以前照常生长,故生长期比无霜期长。多年极端低温即多年中出现的极端最低温度,包括有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其对作物的影响与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论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污染等日益扩展、耕地资源锐减。
    2.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均有林面积低,造林护林任务艰巨、森林资源浪费严重、森林火灾、病虫害严重。
    3.农业用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严重、地下水开采过量,水质污染加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降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一个地区()、()、()等均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

    正确答案: 降水的多少,年际年内变化,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论述土壤对我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土壤既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又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有人称土壤是土地资源的心脏。每一种土壤都有独特的上体构型、理化性状及肥力特征,这些特征、特性及生产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
    1)农作物最佳的耕作层厚度为大于20~25厘米,最佳的土层厚度一般大于100厘米,临界大于50厘米。
    2)土壤质地基本上反映了该土壤的耕作性能与保水、保肥性能。
    3)土体构型代表了不同土体内的水分、温度与养分的保持能力以及作物根系生长和表层耕作的条件,对土地资源的质量影响很大。
    4)土壤有机质含量往往是土壤肥力高低的综合标志,它反映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等两个方面。
    5)土壤石灰质含量的多少,一方面影响土壤的pH值,另一方面也影响许多土壤养分的有效程度,在石灰质更多时,如>15%以上,则常会使土壤剖面的某一层次胶结而成坚硬的结核或石灰盘,影响根系的生长。
    6)土壤可溶性盐一般总量在0.3%以上时即开始影响作物生长,当达到0.5%时即对作物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0.7%时作物即严重减产,如达到l%以上,一般作物即难以生长。
    7)土壤pH值7.0为中性,是作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 其生产力的高低。.
    (1)土壤剖面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 
    (2)土壤肥力与土壤适宜性
    (3)土壤类型与土地资源的区域特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评价区域水资源的丰缺程度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其中地表水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