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促成栽培;
(2)半促成栽培;
(3)抑制栽培;
(4)越夏栽培。
更多“简述蔬菜设施栽培的主要方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设施切花栽培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加温和保温:热风加温、热水加温、火炉加温、蒸汽加温、电热线加温、废热和地热加温
    2)降温:换气降温、喷雾降温、避光降温、流水帘降温、机械制冷
    3)光周期调节:补光、遮阳和遮光
    4)水分和湿度调节:喷灌和滴灌
    5)土壤调整:控制施肥,完善排灌系统,土壤消毒
    6)气体调节
    7)其他设施:花网、地膜、温床与冷床、其他设备

  • 第2题:

    简述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半浮动筏式栽培
    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帘干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2)全浮动筏式栽培
    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 第3题:

    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要求,设施蔬菜标准园的种植规模必须达到设施内栽培面积在()亩以上。

    • A、150
    • B、180
    • C、200
    • D、250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简述华北地区露地蔬菜常见的5种栽培茬口及具体栽培季节和供应时期。


    正确答案: ①两年三熟:夏菜→越冬菜→夏菜
    ②一年两熟:春夏茬和夏秋茬
    ③一年三熟:早春茬→早熟夏茬→秋冬茬
    ④一年四熟:越冬早春茬→早熟夏菜→早秋菜→晚秋菜
    ⑤一年多次作:早春菜→夏菜→速生伏菜→秋菜→秋冬菜→冬菜

  • 第5题:

    从设施内栽培的作物来看,蔬菜生产占到总生产面积的( )。


    正确答案:80%左右

  • 第6题:

    下列关于园艺设施描述正确的是:()

    • A、园艺设施是育苗场所
    • B、利用日光温室冬季蔬菜生产
    • C、利用园艺设施早熟栽培
    • D、利用园艺设施假植栽培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简述设施百合的栽培方式及环境控制。


    正确答案: 切花百合的设施栽培方式有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促成栽培是指采用低温打破鳞茎的休眠,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满足百合切花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使其提前开花。按照开花期的早晚不同,可以把百合切花的促成栽培分为早期促成栽培、促成栽培。
    (1)早期促成栽培是指在8月份采挖当年培养的商品鳞茎,通过低温打破休眠,10月上中旬分批种植到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中,12月至翌年1月采收切花。
    (2)促成栽培是指9月上旬收获当年生产的鳞茎,低温打破休眠后,11月上中旬至12月份分批种植,第二年1—3月份采收切花。
    (3)抑制栽培是指通过人为控制环境条件,在满足百合切花生长发育的条件下,使其花期推迟。要求把当年秋季采收的球根贮藏在冷库中,按照所要求的花期从5—9月份分批种植,花期从7—12月份不等。

  • 第8题:

    填空题
    主要适用于水稻、水生蔬菜、无土栽培植物的灌水方式是()。

    正确答案: 淹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主要有()、()、()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 春季早熟栽培,秋季延后栽培,春到秋长季节栽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江蓠栽培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 (1)潮间带整畦撒苗栽培
    在一般情况下,汪篱苗培一育到秋末冬初,随着水温的降低,迅速生长,当藻体长度达到5~6cm以上时,便一可以在海滩上整畦撒苗养成。
    具体做法是将浅滩加以适当整理,除去杂藻,然后把江篱幼苗连同原生长基,如石块、贝壳等较整齐地播在浅滩上。撒苗时,每个生长基间的距离为30~40cm。排成菜畦状,管理较方便。经过2~3个月的栽培,即可得到lm左右的江篱藻体。在北方一般长到6~7月份也可以收获了。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沿海地区都可以进行生产。在水质较肥沃的海区,一个生产季节0.067hm2产干品可达100kg以上。
    (2)潮间带网(条)帘夹苗栽培
    选择平坦的内湾浅滩,把野生或者人工培育的江篱苗种均匀地夹在浮筏的苗绳上。长8m、宽lm,两端备绑长1.2m的小竹竿,两边备有120股(40x3)聚乙烯绳做成长约l0m的浮绠,网片网目的大小为15cmx15cm。网片的两端各绑长1.2m的浮竹,中间再绑上2~3条。隔一定距离打入木桩,用以固定和吊挂网帘。通常每个网片大约夹苗180簇(3~5棵为一簇),0.067hm2以30个网片计,则共夹苗约5400簇(相当鲜苗种20kg)。这种养成方法,0.067hm2产干品可达150kg以上。
    这种夹苗养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海水上涨的时候,浮筏漂在水面,江篱可以充分吸收阳光,潮水退下后,浮筏便贴在浅滩上,江篱可以吸收浅滩上的积水,不会干枯死亡。
    (3)浅海浮筏栽培
    采用双架式浮筏的结构及栽培密度基本上能适合龙须菜、脆江篱等江离种类的生态要求。具体做法是:在每台浮筏两边各用一条长25m的聚乙烯绳作绠绳,在绠绳的两端各绑以直径约2cm、长3m的浮绠,在两端的浮绠上绑聚乙烯苗绳((3x40=120股线)10条,条距约30cm,苗绳长度为25m,并水平放置,一般每隔5m处绑一细绳,使苗绳保持平行,不致混乱交错。每台浮筏的苗绳为250m,浮筏相互连接,按照每1000m苗绳为0.067hm2计算,每4台浮筏为0.067hm2。浮筏的两端绑接在海上的绠绳上,栽培筏架用木桩或者铁锚固定在海底。在浮绠上根据浮力的需要可适当加绑泡沫塑料球。
    用苗绳夹苗时,每隔10cm间距夹江篱苗种一簇,每簇苗种约5~10g,每条苗绳夹250簇,每台筏的夹苗数量为250x10簇。每0.067hm2以4台计,实用水面为300m2,台与台之间留一定空隙以便管理,每亩((0.067hm2)夹江篱苗种约2500x4=10000簇,夹苗密度约等于潮间带网帘夹苗栽培的3倍。选择流急、水肥、浪小的适宜海区进行这种浮筏栽培,0.067hm2产量可以达到干品200~500kg。
    江篱与牡砺、鲍鱼等贝类立体生态养殖。.将夹苗后的苗绳,固定在太平洋牡砺、鲍鱼等贝类养殖筏架的绠绳上,利用贝类养殖的筏架,进行藻、贝套养。筏架上层水平吊挂江篱苗绳,筏架的下层垂直吊挂太平洋牡砺的苗绳。
    由于太平洋牡砺等养殖贝类在养殖区滤食海水中的有机颗粒物质,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释放出氮、磷和二氧化碳,而栽培江篱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改善了养殖区的水质条件,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4)池塘撒苗养成
    将江篱幼苗或成体(可切成小段)均匀地撒在池塘中,让其自然生长。当江篱长满塘底时,便可采收部分,留下的部分让其继续生长。这样江篱可以不断生长,不断收获。
    具体做法是在每年春季2~4月份,将江篱苗种运送到池塘,井均匀地撤在池塘中,每0.067hm2水面约撒播种苗300kg。多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和藻体受伤。要注意保持水深为20~30cm,6月份以后水温升高,水深要增加到60~80cm。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是经常观察江篱的生长情况,如藻体的颜色变化,海水的盐度及光照强度的调整、杂藻的清除、海水pH值的控制、池塘换水及水深的控制等。在正常情况下,经过30~40天即可进行第一次收获,并保留一定数量的种苗,维续栽培。以后每月采收一次。全年累计0.067hm2产干品350~800kg,十分可观。细基江篱繁枝变型和菊花心江篱等江篱种类适合于池塘栽培,在华南沿海地区广泛应用,年产干品约5000t。此外,脆江篱、芋根江篱由于对海水盐度要求较高,全年都能生长,因而很适合在盐场的贮水池中进行栽培。
    (5)池塘夹苗养成
    选择池塘的最深处(0.8~1.2m),在江篱开始迅速生长的时期将其夹在苗绳上,吊挂在池塘中养成(图8-5)。具体做法是选取藻体比较粗壮的江篱作种苗,清除杂藻,按每束3~5枝为一丛,夹在直径为2mm的力士胶丝上((3股),每丛间距为30cm,然后以每行的行距50~70cm投水中,两端用木桩将苗绳拉紧并固定于水面下5~8cm。养成期间,江篱始终浸没在水中。在3个月的一个养成周期中可以取得藻体增重10~15倍的良好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从设施内栽培的作物来看,蔬菜生产占到总生产面积的( )。

    正确答案: 80%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半浮动筏式栽培
    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帘干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2)全浮动筏式栽培
    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江蓠栽培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1)潮间带整畦撒苗栽培
    在一般情况下,汪篱苗培一育到秋末冬初,随着水温的降低,迅速生长,当藻体长度达到5~6cm以上时,便一可以在海滩上整畦撒苗养成。
    具体做法是将浅滩加以适当整理,除去杂藻,然后把江篱幼苗连同原生长基,如石块、贝壳等较整齐地播在浅滩上。撒苗时,每个生长基间的距离为30~40cm。排成菜畦状,管理较方便。经过2~3个月的栽培,即可得到lm左右的江篱藻体。在北方一般长到6~7月份也可以收获了。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沿海地区都可以进行生产。在水质较肥沃的海区,一个生产季节0.067hm2产干品可达100kg以上。
    (2)潮间带网(条)帘夹苗栽培
    选择平坦的内湾浅滩,把野生或者人工培育的江篱苗种均匀地夹在浮筏的苗绳上。长8m、宽lm,两端备绑长1.2m的小竹竿,两边备有120股(40x3)聚乙烯绳做成长约l0m的浮绠,网片网目的大小为15cmx15cm。网片的两端各绑长1.2m的浮竹,中间再绑上2~3条。隔一定距离打入木桩,用以固定和吊挂网帘。通常每个网片大约夹苗180簇(3~5棵为一簇),0.067hm2以30个网片计,则共夹苗约5400簇(相当鲜苗种20kg)。这种养成方法,0.067hm2产干品可达150kg以上。
    这种夹苗养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海水上涨的时候,浮筏漂在水面,江篱可以充分吸收阳光,潮水退下后,浮筏便贴在浅滩上,江篱可以吸收浅滩上的积水,不会干枯死亡。
    (3)浅海浮筏栽培
    采用双架式浮筏的结构及栽培密度基本上能适合龙须菜、脆江篱等江离种类的生态要求。具体做法是:在每台浮筏两边各用一条长25m的聚乙烯绳作绠绳,在绠绳的两端各绑以直径约2cm、长3m的浮绠,在两端的浮绠上绑聚乙烯苗绳((3x40=120股线)10条,条距约30cm,苗绳长度为25m,并水平放置,一般每隔5m处绑一细绳,使苗绳保持平行,不致混乱交错。每台浮筏的苗绳为250m,浮筏相互连接,按照每1000m苗绳为0.067hm2计算,每4台浮筏为0.067hm2。浮筏的两端绑接在海上的绠绳上,栽培筏架用木桩或者铁锚固定在海底。在浮绠上根据浮力的需要可适当加绑泡沫塑料球。
    用苗绳夹苗时,每隔10cm间距夹江篱苗种一簇,每簇苗种约5~10g,每条苗绳夹250簇,每台筏的夹苗数量为250x10簇。每0.067hm2以4台计,实用水面为300m2,台与台之间留一定空隙以便管理,每亩((0.067hm2)夹江篱苗种约2500x4=10000簇,夹苗密度约等于潮间带网帘夹苗栽培的3倍。选择流急、水肥、浪小的适宜海区进行这种浮筏栽培,0.067hm2产量可以达到干品200~500kg。
    江篱与牡砺、鲍鱼等贝类立体生态养殖。.将夹苗后的苗绳,固定在太平洋牡砺、鲍鱼等贝类养殖筏架的绠绳上,利用贝类养殖的筏架,进行藻、贝套养。筏架上层水平吊挂江篱苗绳,筏架的下层垂直吊挂太平洋牡砺的苗绳。
    由于太平洋牡砺等养殖贝类在养殖区滤食海水中的有机颗粒物质,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释放出氮、磷和二氧化碳,而栽培江篱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改善了养殖区的水质条件,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4)池塘撒苗养成
    将江篱幼苗或成体(可切成小段)均匀地撒在池塘中,让其自然生长。当江篱长满塘底时,便可采收部分,留下的部分让其继续生长。这样江篱可以不断生长,不断收获。
    具体做法是在每年春季2~4月份,将江篱苗种运送到池塘,井均匀地撤在池塘中,每0.067hm2水面约撒播种苗300kg。多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和藻体受伤。要注意保持水深为20~30cm,6月份以后水温升高,水深要增加到60~80cm。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是经常观察江篱的生长情况,如藻体的颜色变化,海水的盐度及光照强度的调整、杂藻的清除、海水pH值的控制、池塘换水及水深的控制等。在正常情况下,经过30~40天即可进行第一次收获,并保留一定数量的种苗,维续栽培。以后每月采收一次。全年累计0.067hm2产干品350~800kg,十分可观。细基江篱繁枝变型和菊花心江篱等江篱种类适合于池塘栽培,在华南沿海地区广泛应用,年产干品约5000t。此外,脆江篱、芋根江篱由于对海水盐度要求较高,全年都能生长,因而很适合在盐场的贮水池中进行栽培。
    (5)池塘夹苗养成
    选择池塘的最深处(0.8~1.2m),在江篱开始迅速生长的时期将其夹在苗绳上,吊挂在池塘中养成(图8-5)。具体做法是选取藻体比较粗壮的江篱作种苗,清除杂藻,按每束3~5枝为一丛,夹在直径为2mm的力士胶丝上((3股),每丛间距为30cm,然后以每行的行距50~70cm投水中,两端用木桩将苗绳拉紧并固定于水面下5~8cm。养成期间,江篱始终浸没在水中。在3个月的一个养成周期中可以取得藻体增重10~15倍的良好效果。

  • 第14题:

    什么是蔬菜设施栽培(保护地栽培)?


    正确答案: 人为地利用特殊的保温防寒或降温设备,创造和控制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而进行蔬菜生产的栽培形式统称蔬菜设施栽培,也叫蔬菜保护地栽培

  • 第15题:

    简述芥菜类蔬菜的生物学及栽培学共同特性。


    正确答案: (1)生物学特性: 
    ①直根,短缩茎,又不明显节,复总状花絮,自交结实率高。
    ②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发芽出土期→幼苗期→瘤茎膨大期→开花结实期。膨大期易空心开裂。 
    (2)栽培学特性: 
    ①喜冷凉和湿润环境,不甚耐霜冻、炎热和干旱。 
    ②对日照要求不高。但日照时数对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③喜湿润环境,对水分总量要求不高,但比较严格。
    ④对土壤养分要求较高,对N、P、K三要素都有要求。

  • 第16题:

    设施蔬菜栽培主要会遇上哪些灾害性天气?其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 灾害性天气主要类型有强寒流袭击、低温寡照、天气剧烈变化等。其主要症状有冻害、冷害、化瓜或花打顶、萎蔫或死亡。

  • 第17题:

    主要适用于水稻、水生蔬菜、无土栽培植物的灌水方式是()。


    正确答案:淹灌

  • 第18题: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主要有()、()、()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春季早熟栽培;秋季延后栽培;春到秋长季节栽培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设施切花栽培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加温和保温:热风加温、热水加温、火炉加温、蒸汽加温、电热线加温、废热和地热加温
    2)降温:换气降温、喷雾降温、避光降温、流水帘降温、机械制冷
    3)光周期调节:补光、遮阳和遮光
    4)水分和湿度调节:喷灌和滴灌
    5)土壤调整:控制施肥,完善排灌系统,土壤消毒
    6)气体调节
    7)其他设施:花网、地膜、温床与冷床、其他设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园艺设施描述正确的是:()
    A

    园艺设施是育苗场所

    B

    利用日光温室冬季蔬菜生产

    C

    利用园艺设施早熟栽培

    D

    利用园艺设施假植栽培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特点。

    正确答案: (1)遮阳网。具有轻便、管理操作生工省力,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2)防雨棚。可避雨水导致土壤过湿,便于适宜的土壤水分管理;四周开放通风良好。
    (3)防虫网。具有抗拉强度大,以及优良抗紫外线、抗热性、耐水性、耐腐性、耐老化、无毒无味等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蔬菜设施栽培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 (1)促成栽培;
    (2)半促成栽培;
    (3)抑制栽培;
    (4)越夏栽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设施百合的栽培方式及环境控制。

    正确答案: 切花百合的设施栽培方式有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促成栽培是指采用低温打破鳞茎的休眠,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满足百合切花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使其提前开花。按照开花期的早晚不同,可以把百合切花的促成栽培分为早期促成栽培、促成栽培。
    (1)早期促成栽培是指在8月份采挖当年培养的商品鳞茎,通过低温打破休眠,10月上中旬分批种植到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中,12月至翌年1月采收切花。
    (2)促成栽培是指9月上旬收获当年生产的鳞茎,低温打破休眠后,11月上中旬至12月份分批种植,第二年1—3月份采收切花。
    (3)抑制栽培是指通过人为控制环境条件,在满足百合切花生长发育的条件下,使其花期推迟。要求把当年秋季采收的球根贮藏在冷库中,按照所要求的花期从5—9月份分批种植,花期从7—12月份不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