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促进对虾蜕壳?”相关问题
  • 第1题:

    虾苗出池时如何鉴别对虾幼体质量?


    正确答案: 1、观察活力:观察虾的逆水运动情况
    2、颜色:身体透明,体表不挂脏为佳
    3、均匀程度:同一池子或同一批次的苗种大小规格要相似
    4、消化道:肠道发育良好,肌肠比大于4。
    5、抗逆性:放到低盐环境下2小时观察率,大于90%的为佳
    6、检疫:PCR检查是否携带病毒

  • 第2题:

    对虾养殖如何补充矿物质?


    正确答案: 对虾属甲壳类,需正常蜕壳才能生长,在蜕壳后会消耗矿物质,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一部分的矿物质。因此,在对虾放养密度大而且换水量少的水体,需要施放补充矿物质的产品。在养殖前期,由于对虾个体较小,正常的水体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所以一般无须使用矿物质的产品。
    在养殖中后期:
    ①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由于潮汐作用的正常蜕壳期间;
    ②由于受降雨、换水、药物等因素的刺激,导致对虾异常蜕壳期间;
    ③水质恶化、藻类生长不正常时,均需要施放补充矿物质的产品。

  • 第3题:

    如何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养殖对虾品种与养殖方式?


    正确答案: 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港养(渔塭)、粗养、精养、混养和轮养。其中,精养又分普通养殖模式、增氧机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淡水养殖模式和工厂化养殖模式5种。
    (1)混养:主要分为鱼虾混养模式、虾蟹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和虾藻混养模式5种。与对虾混养的鱼类品种有罗非鱼、梭鱼、鲻鱼、河鲀、黑鲷、黄鳍鲷和乌塘鳢等;与对虾混养的蟹类品种有锯缘青蟹和梭子蟹;与对虾混养的贝类有扇贝、牡蛎、泥蚶、缢蛏、文蛤、毛蚶和杂色蛤等;与对虾混养的海藻有江蓠、石莼和大叶藻等。混养模式适合的对虾品种有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
    (2)轮养:分鱼虾轮养模式和不同对虾品种轮养:
    ①鱼虾轮养模式,主要针对一些难以排干水、底泥厚、无法晒塘的老化池塘,实行鱼虾轮养,对改良底质环境、防止病害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②不同对虾品种轮养,主要利用养殖季节特点进行轮养,通常有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斑节对虾与新对虾轮养,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等模式。

  • 第4题:

    如何估计对虾的摄食量并确定日投饵量?


    正确答案: 日摄食量是指1尾对虾一天所要摄食食物的数量,以克重计。日投饵量,主要依据对虾的摄食量来确定。一般在养殖虾塘设立饲料观察台,在观察台用伞网放饲料,以观察摄食量的情况。摄食量因对虾发育阶段而异,随体重增长而有变化,随个体生长而逐步增加。而日摄食率(对虾日摄食量与自身体重之百分比),随体重增加而下降。
    一般说来,对虾的日摄食量与体长、体重的关系大体为:体长1~2厘米,其日摄食量占自身体重的150%~200%;3厘米长的虾体为100%;4厘米为50%;5厘米为32%;6厘米为26%;7厘米为24%;8厘米为18%;10厘米为13%;12厘米为10%;13厘米以上为5%~8%。
    以斑节对虾为例,其日投量(配合饲料)一般按每尾体重来计算。若每尾虾重为1克,则应投的饲料为体重的16%,即需1.6克的饲料;2克重为14%;3克重为12%;5克重为10%;8克重为8%;15~20克重为6%~5%;20~30克重为5%;30克重以上为4%。

  • 第5题:

    如何进行对虾类的增殖放流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人工放流苗种,增加补充量,恢复或增强资源量,通过投放人工育苗生产出来的虾苗进行增殖。
    应注意的问题有:
    (1)考虑环境容量问题;
    (2)调查该海域的食物链状况,调查敌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调查饵料生物的数量及竞食生物的状况,大而确定是否适宜放流。
    (3)放流的生物苗种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尤其不能带有传染病病原体,以免疾病的传播扩散。

  • 第6题:

    青蟹的一生中大约要经过13次蜕壳,即()次幼体发育蜕皮,6次生长蜕壳和()次生殖蜕壳。


    正确答案:6;1

  • 第7题:

    ()用于增强水产动物食欲,辅助消化,促进生长

    • A、蜕壳促长散
    • B、利胃散
    • C、扶正解毒散
    • D、肝胆利康散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主治虾、蟹蜕壳迟缓
    A

    蜕壳促长散

    B

    利胃散

    C

    扶正解毒散

    D

    肝胆利康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凡纳滨对虾对虾培育期间如何采取措施降低亲虾的死亡率?

    正确答案: 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
    1、亲虾移入室内时水温适当降低,而后再升温;
    2、亲虾池用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3、切除眼柄时,镊子温度要高、操作要快,并用药物消毒下体1min;
    4、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鱼油、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加亲虾免疫力;
    5、定期使用药物浸浴亲虾,防止真菌感染,发现病虾立即隔离,并用药物全池药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用于增强水产动物食欲,辅助消化,促进生长
    A

    蜕壳促长散

    B

    利胃散

    C

    扶正解毒散

    D

    肝胆利康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青蟹的一生中大约要经过13次蜕壳,即()次幼体发育蜕皮,6次生长蜕壳和()次生殖蜕壳。

    正确答案: 6,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进行对虾类的增殖放流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人工放流苗种,增加补充量,恢复或增强资源量,通过投放人工育苗生产出来的虾苗进行增殖。
    应注意的问题有:
    (1)考虑环境容量问题;
    (2)调查该海域的食物链状况,调查敌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调查饵料生物的数量及竞食生物的状况,大而确定是否适宜放流。
    (3)放流的生物苗种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尤其不能带有传染病病原体,以免疾病的传播扩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几种对虾中最耐高温的是()。

    • A、中国对虾
    • B、日本对虾
    • C、斑节对虾
    • D、南美白对虾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如何做好斑节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适度暂养及营养强化。亲虾从养成池到入室越冬中间有一暂养阶段,挑选符合要求、个体大而健壮的优质养成成虾进行暂养,留作亲虾之用。暂养时间的长短视各地条件和气候而定。将挑选好的养成虾,从养成池转入专门的暂养塘内暂养。暂养塘事先应挖去表层淤泥,用生石灰清塘、曝晒;饵料要优质足量,使成虾入室越冬前体质健壮;每天换水一次,水质新鲜;保持一定水位,避免环境剧烈变化和因虾体受光太强而使虾体甲壳附生杂藻。
    (2)严格选留亲虾。应选择性腺丰满、个体大、不受外伤、不生病、体质健壮的亲虾进行人工越冬。从养成池到暂养池,暂养池到室内越冬池,这三个环节都要再三挑选,严格把关。
    (3)在选择、运输操作中要格外小心,防止受外伤。捕捞工具、池塘应光洁、干净。
    (4)处理越冬期的用水,按对虾育苗用水的处理要求去做。
    (5)亲虾适时入室。

  • 第15题:

    如何降低对虾应激危害?


    正确答案: 对虾在下列情况易发生应激:
    1.水质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如放苗和搬池。
    2.天气变化引起的应激,如台风前后、闷热天气和阴雨天气。
    3.水质恶化引起的应激,如倒藻和水体混浊。
    4.对虾处与易应激阶段,如处于蜕壳期。
    针对以上几种不同情况的建议措施为:
    1.使用葡萄糖加泼洒型维生素C,来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2.建议干撒增氧型底质环境调节剂,防止出现反底,再施用解毒剂,缓解不良环境对对虾造成应激。
    3.先使用解毒剂,降低不良水质对对虾的危害;然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理好水质和底质。
    4.使用补钙类产品和泼洒型维生素C,提高对虾活力。

  • 第16题:

    蜕壳障碍症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该症因河蟹感染疾病,或缺乏钙质及某些微量元素而引起。病蟹背部发黑,背甲上有明显棕色斑块,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因无力蜕壳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检查河蟹是否患其他疾病,对症施药,进行治疗。②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克化水全池泼洒,5天1次,连用三四次。③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贝壳粉和蜕壳素,并增加动物性饲料投喂量。

  • 第17题:

    凡纳滨对虾对虾培育期间如何采取措施降低亲虾的死亡率?


    正确答案: 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
    1、亲虾移入室内时水温适当降低,而后再升温;
    2、亲虾池用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3、切除眼柄时,镊子温度要高、操作要快,并用药物消毒下体1min;
    4、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鱼油、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加亲虾免疫力;
    5、定期使用药物浸浴亲虾,防止真菌感染,发现病虾立即隔离,并用药物全池药浴。

  • 第18题:

    ()主治虾、蟹蜕壳迟缓

    • A、蜕壳促长散
    • B、利胃散
    • C、扶正解毒散
    • D、肝胆利康散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蜕壳不遂


    正确答案:是指蟹蜕壳时,病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终因不能蜕出旧壳而死亡。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甲壳溃疡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显著特征是体表甲壳表面有黑褐斑块

    B

    黑褐斑块随感染时间逐渐扩大,其形状多为不规则

    C

    黑褐色发生部位不固定

    D

    溃疡深度未达表皮者,黑褐斑可随对虾蜕壳而消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黑褐色斑块随着感染时间的延续逐渐扩大,其形状多数为圆形,也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对虾的投饵量?

    正确答案: 以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为重要参考指标。摄食量不等于投饵量。
    依据摄食情况。
    (1)通过观胃调整饵料投喂量。但要注意,如果在缺饵条件下虾可以以底泥和藻类为食,也能使胃呈现半饱和状态。
    (2)检查池底残饵情况,如在下次投饵之前池内仍有残饵,就应少投或不投。比较理想的投饵量是对虾摄食较好,略有残饵。
    (3)检测网。在池内不同位置设投饵盘,投饵时撒上与池内相同密度的饵料,投饵后2~3h检查网上有无残饵,如残饵较多,则下次减少投饵数量,如投饵后很快被吃光,则应增加投饵量。
    (4)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
    对虾个体大小分化严重,肠道粗而弯曲都是饵料长期不足的表现。对虾腹部肌肉松软、缺乏弹性或发白,也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表现(或感染肝胰腺细小病毒,消耗性疾病)。对虾白天成群结队地沿池边朝一个方向巡游也是缺饵的表现。
    (5)根据水环境条件调整投饵量
    温度、盐度、溶氧、氨氮、硫化氢、pH值等水质条件的改变均可引起对虾摄食量下降。在水质不良时,如果仍按正常投饵,便会出现残饵,残饵的腐败分解加剧了池水和池底的恶化,对虾摄食量进一步减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引起对虾感染疾病或缺氧浮头死亡。尤其在高温期,水质污染进程快,因此水质不佳时,应努力改善水质。
    (6)根据饵料生物情况调整投饵量
    1即使在短期可以依靠基础饵料生物作为主要营养源的池塘,也应适量补充投喂部分饵料,以使基础饵料生物保持一个最低的繁殖种群基础,尽可能较长期地利用基础饵料生物,营养代偿、净化水质、生态平衡,,维持良好水质,使对虾生长得更好。2.投饵过量即浪费又坏水,有百害而无一益。投饵不足,对虾用于生长的能量很少或呈负值,生长速度就降低、不生长或负生长因此投饵不足实际上也是一种对饵料的浪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丝状细菌病的防治方法不包括(  )。
    A

    放养前彻底清淤,并用20~30mg/L的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B

    投喂甲砜霉素粉40mg~60mg,分2次投喂,连用3天~5天

    C

    控制饲养密度及适量加大换水频率和换水量

    D

    通过大量换水或使用10~15mg/L的茶子饼促进患病对虾蜕壳,以缓解危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知道河蟹将要蜕壳?

    正确答案: 在生产上,判断河蟹是否要蜕壳,可采用以下方法:
    (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