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 第2题:

    简述学龄期儿童动作和运动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学龄期儿童运动协调性获得了最快的发育,体能也在稳步增强,随着运动记忆能力的发育,他们将视觉、听觉信息转化为本体运动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运动对儿童骨与肌的发育、增强体质和社会柙互关系等多方面均有显著的好处,恰当的大运动能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集体运动可以增强伙伴关系。与学前儿童相比,学龄儿童的视觉输入、脑信息加工的本体运动通路的发育更成熟,传人和传出的协调性更好,因而精细运动的反应速度更快、精确性更高。
    男孩的运动速度和强度优于女孩,女孩的运动灵活性优于男孩,运动中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学龄儿童的运动在速度、强度和协调性上仍未达到青少年和成人的水平,四肢大运动的协调和手眼协调性尚未达到很好的水平,因此与青少年相比,显得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较慢,动作笨拙、投掷不够准确。

  • 第3题:

    简述儿童少年的认知活动的段层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由感知水平上的分析综合向直觉形象水平的分析综合过渡。以游戏、参观教育为主,多用实物、图片、玩具作教具。
    (2)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具体到抽象,注意发展口头语言的同时要使之向书面语言过渡。低年级可适当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方式,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3)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具有独立性、批判性、表面性、片面性。
    (4)高中生:智力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注意培养其精确、观察和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

  • 第4题:

    论述儿童少年各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绝对力量:
    男11-13岁敏感期,而后,增长速度缓慢,25岁最大。
    女10-13岁敏感期,13-15增长速度下降,15-16回升,16再度下降。
    快速力量:7-13岁敏感期,13岁后男增长比女快。
    力量耐力:
    男7-17岁直线上升。女13岁增长速度缓慢,14-15岁出现下降。
    反应速度:
    6-12岁提高幅度较大,9-12岁提高更为显著,12岁以后减慢,16岁又出现高峰,20岁提高速度下降。
    动作速度:
    4-17自然增长,13-14基本接近成年人。
    跑的速度:
    7-12男女差别不大,13岁后男孩超过女孩,18岁后男子速度可提高,女子17岁后提高减慢。
    耐力素质:
    男10岁、13岁、16岁有大幅度提高,女9岁提高较快,12岁再次提高,14岁下降,15-16下降最多。
    灵敏素质:
    7-12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6-12岁节奏感较好、7-11岁具有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

  • 第5题:

    简述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 。


    正确答案: 1.发展中的正常变化与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较难区分
    2.发生一般没有明显预示性
    3.很难通过单纯的语言沟通来诊断
    4.不同的承认对其判断标准不同
    5.经常会针对特定的情景表现出特异性

  • 第6题: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受到形态和机能发育的制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儿童少年能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要全力挖掘他们的竞技潜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大脑结构与技能的发展。
    ③性生理发育。
    ④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少年的认知活动的段层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由感知水平上的分析综合向直觉形象水平的分析综合过渡。以游戏、参观教育为主,多用实物、图片、玩具作教具。
    (2)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具体到抽象,注意发展口头语言的同时要使之向书面语言过渡。低年级可适当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方式,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3)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具有独立性、批判性、表面性、片面性。
    (4)高中生:智力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注意培养其精确、观察和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儿童少年各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绝对力量:
    男11-13岁敏感期,而后,增长速度缓慢,25岁最大。
    女10-13岁敏感期,13-15增长速度下降,15-16回升,16再度下降。
    快速力量:7-13岁敏感期,13岁后男增长比女快。
    力量耐力:
    男7-17岁直线上升。女13岁增长速度缓慢,14-15岁出现下降。
    反应速度:
    6-12岁提高幅度较大,9-12岁提高更为显著,12岁以后减慢,16岁又出现高峰,20岁提高速度下降。
    动作速度:
    4-17自然增长,13-14基本接近成年人。
    跑的速度:
    7-12男女差别不大,13岁后男孩超过女孩,18岁后男子速度可提高,女子17岁后提高减慢。
    耐力素质:
    男10岁、13岁、16岁有大幅度提高,女9岁提高较快,12岁再次提高,14岁下降,15-16下降最多。
    灵敏素质:
    7-12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6-12岁节奏感较好、7-11岁具有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受到形态和机能发育的制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 。

    正确答案: 1.发展中的正常变化与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较难区分
    2.发生一般没有明显预示性
    3.很难通过单纯的语言沟通来诊断
    4.不同的承认对其判断标准不同
    5.经常会针对特定的情景表现出特异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 第14题:

    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卫生要求?


    正确答案: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富于模仿性。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学习和掌握新动作较快。但由于兴奋易扩散,所以做动作时易出现多余动作,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差。建立条件反射较快,消退得也快,但重新恢复也快。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生动活泼、多样化,并穿插一些趣味性游戏和小型比赛等。
    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示范教学,多运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讲解,多做模仿性练习。

  • 第15题:

    以身高为例,说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时期快,有时期慢,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期,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在胎儿4个月至生后1年;第二次在青春发育初期,而且女孩比男孩约早二年出现。
    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正常新生儿身长的一半以上,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出生后第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cm,直到青春期开始。青春期生长突增,为第二次生长突增,身高增长值一般为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这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至青春期突增过后,生长速度又减慢,大约在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 第16题:

    简述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大脑结构与技能的发展。
    ③性生理发育。
    ④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7题:

    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词汇数量的增加,在婴幼儿期词汇发育的基础上,学龄前期儿童是词数继续增加较快的一个时期;
    ②词类范围扩大,学龄前期,握的实词和虚词进一步扩大,并仍以名词和动词占最多数,但名词和动词在各类总词汇中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③积极词汇增长,学龄前期儿童的积极词汇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使消极词汇不断转化为积极词汇。

  • 第18题:

    根据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要求?


    正确答案: 1、根据运动系统的解剖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站、立、跑、跳的姿势,并加入纠正姿势和克服发育缺陷的练习;应注意全面身体锻炼;不宜长时间在水泥地上进行跑跳练习;不宜过早进行力量性练习;宜进行柔韧性练习;在饮食中注意钙、磷的补充。
    2、根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避免做过多的屏气运动;要培养他们在运动中根据动作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逐步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并教育他们注意呼吸卫生。
    3、根据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活动内容和形式活泼,多样化;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手段;不宜要求他们做过于精细复杂的技术动作;在教学中注意循循善诱、鼓励和启发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兴趣。

  • 第19题:

    简述儿童少年无氧、有氧代谢的特点。


    正确答案: 儿童少年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低于成人:肌肉CP的绝对;相对储量均低于成人;
    糖酵解能力低于成人:糖酵解酶活性较低;肌糖原储量较少。
    有氧代谢能力低于成人:最大摄氧量;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肌糖原储量均低于成人,而且脂肪动员能力差。
    因此,儿童少年无氧;有氧代谢能力均低于成人。

  • 第20题:

    问答题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少年无氧、有氧代谢的特点。

    正确答案: 儿童少年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低于成人:肌肉CP的绝对;相对储量均低于成人;
    糖酵解能力低于成人:糖酵解酶活性较低;肌糖原储量较少。
    有氧代谢能力低于成人:最大摄氧量;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肌糖原储量均低于成人,而且脂肪动员能力差。
    因此,儿童少年无氧;有氧代谢能力均低于成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