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题目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相似考题
更多“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参考答案:

    (1)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至于首先与德国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
    (2)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
    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3)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与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4)使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国境,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苏联使伙同德国划分了东欧的势力范围,不符合社会主义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5)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人民中间引起了混乱,不利于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展,打击了可以争取和联合的中间力量,不利于促进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6)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为苏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备战,也打破了德日两国的反苏同盟,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第2题:

    德国发动二战以后,未进攻苏联先进攻英法的主要依据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B.苏德矛盾尚未激化
    C.苏联对德国的友好态度
    D.苏联强大,英法软弱

    答案:A
    解析: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德国先进攻英法等西欧国家。

  • 第3题:

    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 A、《马关条约》
    • B、《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A

  • 第4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于下面哪一时间:()

    • A、1938年8月23日
    • B、1939年8月23日
    • C、1948年8月23日
    • D、1949年8月23日

    正确答案:B

  • 第5题:

    196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订的条约是()

    • A、友好同盟条约
    • B、互不侵犯条约
    • C、通商航海条约
    • D、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 A、《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黄埔条约》
    • D、《望厦条约》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先进攻苏联,而是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 B、苏德矛盾尚未激化
    • C、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 D、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激化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对于苏德瓜分波兰这一历史事件,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和法国军队做出了迅速反应
    • B、苏联获得了华沙战役后失去的土地
    • C、这一事件之后苏德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D、德军实践了大纵深作战理论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先进攻苏联,而是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B

    苏德矛盾尚未激化

    C

    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D

    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激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正确答案: (1)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至于首先与德国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
    (2)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
    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3)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与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4)使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国境,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苏联使伙同德国划分了东欧的势力范围,不符合社会主义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5)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人民中间引起了混乱,不利于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展,打击了可以争取和联合的中间力量,不利于促进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6)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为苏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备战,也打破了德日两国的反苏同盟,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于下面哪一时间:()
    A

    1938年8月23日

    B

    1939年8月23日

    C

    1948年8月23日

    D

    1949年8月23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参考答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极端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当时,苏联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局面。在西方,由于张伯伦绥靖主义的姑息和纵容,妄图把希特勒这股祸水东引,挑起苏德战争;在东方,日本帝国主义于1938年7月发动张鼓峰事件攻苏受挫后,又于1939年5月在诺门坎地区向苏联发动新的进攻。德、日两国法西斯正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英、法、苏莫斯科谈判却已走入死胡同,苏联面临着遭受日德法西斯东、西两面夹击而又孤立无援的危险处境。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为了保卫自身的安全,作出了重大的外交抉择,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它利用和扩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强了苏联的战略地位,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苏联赢得了宝贵的二十二个月时间加强战备,这从反法西斯斗争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来看,积极作用是主导的。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绥靖政策的破产,粉碎了英法挑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三十年代,整个世界面临法西斯的严重威胁,德、意、日法西斯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它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是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要制止法西斯侵略,避免世界大战,唯一正确的途径只能是苏联和英、法等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可是以张伯伦、达拉第为首的英、法资产阶级政府却竭力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企图挑起苏德战争,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打破了张伯伦、达拉第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德国没有像英法绥靖主义希望的那样,首先进攻苏联,而是首先去进攻英、法及其盟国。“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后来,丘吉尔也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标志着几年以来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绝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深了轴心国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统一战线。当时,日军正在中国东北和外蒙交界处的诺门坎地区与苏军进行激战,日本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是德国对《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背叛。日本政府向德国提出强烈抗议,并中断了和德国签订军事同盟的谈判。墨索里尼则认为德国此举是藐视意大利,使他受到了侮辱。佛朗哥则发表声明要在欧战中保持中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有:
    ⑴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⑵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⑶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⑷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⑸条约有效期为10年。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其中规定:
    ⑴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⑵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⑶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⑷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关于条约的后果:
    ⑴“有利”说。王芝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争取了对苏联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使苏联赢得了为战胜侵略者所必需的22个月的时间”,并使日本“在国际上更加陷入孤立”,“对苏联人民及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更有利”(王芝《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李安启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的企图,而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使苏军在军事上避免了两线作战”(李安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再研究》)。
    ⑵“利大于弊”说。赵纯海在他的文章《也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中指出该条约利大于弊,应该予以充分肯定。高明振也认为:“我们既要看到苏德条约的积极作用,又要如实地分析客观存它的消极后果。但是两相比较,权衡利弊得失,尽管条约给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苏联本身曾经暂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但……积极的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
    ⑶“弊大于利”说。薛龙根认为条约弊大于利、过大于功,尽管条约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多的备战时间,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它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如“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威信”,“给国际共运造成了分裂,损害了各国党的威信,破坏了开始形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自己丧失警惕,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薛龙根《过大于功弊大于利──也谈苏德条约》。
    ⑷“不利”说。王斯德认为条约消极作用很大,理由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的手脚,不利于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矛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模糊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王斯德上文)。黄宗祥、李昌德等人也著文指相似的观点。


  • 第14题: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以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

    •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 C、共产国际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D、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正确答案: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 第17题:

    斯大林曾经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进攻的条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促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时间进行备战
    • B、与德国瓜分东欧
    • C、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
    • 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德国和苏联在莫斯科正式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和《附属秘密议定书》是在多少年?


    正确答案:国和苏联在莫斯科正式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和《附属秘密议定书》是在1939年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正确答案: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斯大林曾经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进攻的条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促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A

    需要时间进行备战

    B

    与德国瓜分东欧

    C

    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

    D

    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6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订的条约是()
    A

    友好同盟条约

    B

    互不侵犯条约

    C

    通商航海条约

    D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