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现代主义文学是激烈反传统的,但摒弃了传统文学的创作原则之后还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规则和范例,后现代主义则把现代主义本来就很激进的反叛推向了极端。它不但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而且要摒弃现代主义的“新”的规范。
(2)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反小说”和“反戏剧”,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3)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终极价值,在他们看来,一切传统意义上对崇高事物的新年都是话语的短暂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地对待它们;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4)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在它看来,写作消失了内容,转向中立性,即所谓“零度写作”,换句话说,写作转向了它自身。
(5)后现代主义作家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以寻求。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结果扑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人物行为缺乏动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6)后现代主义文学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
(7)写作风格上,抛弃现代主义作家艰深的文学实验,从亚文学中吸取材料,试图填平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鸿沟;另一种是继续推进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并超越之,常见的还有矛盾、交替、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短路、反体裁、话语膨胀。冷漠型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重要特征。
更多“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


    正确答案: 刘师培将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清峻、通侻、骋次、华靡。
    1、清峻:鞍马生涯中的文学,不容斟酌,且杂有刑名之用,具有用语简捷,词气严峻,文风简捷的特点。
    2、通脱:即随便之意,指不傍经典,直抒已怀的文风特点。
    3、骋词:即所谓文章气势壮大。文人作文,无不畅所欲言,力求表现自我,注重文章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力,故词壮气盛,突破了汉文的拘谨典重。
    4、华靡:即文风华丽。这是文学的艺术个性与本质强化的重要表现。
    5、归纳起来说,就是要求诗文创作要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

  • 第2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二次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继续沿袭20世纪前半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道路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伸和发展了现代主义文学。该时期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更加彻底地反传统性。如在戏剧领域,以“反戏剧”来反对传统的戏剧,主张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人生;采用无逻辑性,无理性的、看来杂乱无章几乎没有情节的表现手法,表现超时空的时间;设计希奇古怪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台词往往是答非所问的对白,没有内容的独白,语无伦次的胡扯,没有语法结构的单词“语言”,甚至根本不用语言。其次是荒诞性。该时期的文学中塑造了许多“反英雄”形象,正是作家们体验的荒诞感的集中表现。第三是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因而文学也就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意义;在艺术上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种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

  • 第3题: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它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对于不识字的儿童和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只能看见印在白纸上的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诗句,因而也毫无“如画”的形象感可言。
    (2)心象性: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审美对象。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物象可言,但是诗人却把那种因为时空无限、人生短暂而生的感慨,以及渴望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却无奈的悲怆之感,在一唱三叹中形象化了。
    (3)概括性。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4)符号性:把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性意义,使我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去自觉地寻找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韵味。月作为一种天体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文语言中明月常常被寄托为思念、团聚之意。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第4题:

    简要论述文学的审美特征。


    正确答案:(1)情感性。文学蕴涵、传达的不是动物性生理快感,也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超越于其上的经过提纯和升华后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流淌于从创作到阅读的全部环节。文学中的审美情感呈现为个体性和人类性的辩证统一。
    (2)形象性。文学总是呈现为特定的生动鲜活的形象系统、形象意味着感性、具体,与抽象相对立。形象为文学铺垫了一条走出抒情困境的坦途,充当着文学传达审美情感的中介。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要孕育和创造形象。读者进行文学阅读,要再造和感知形象。作为文学活动固定标本的文学作品,更是呈现为特定的形象系统。文学的形象系统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意象;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追求塑造典型。

  • 第5题: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对以下传统文学的颠覆()

    • A、现实主义文学
    • B、古典主义文学
    • C、浪漫主义文学
    • D、后现代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1)主题的不确定。
    (2)形象的不确定。
    (3)情节的不确定。
    (4)语言的不确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二次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继续沿袭20世纪前半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道路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伸和发展了现代主义文学。该时期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更加彻底地反传统性。如在戏剧领域,以“反戏剧”来反对传统的戏剧,主张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人生;采用无逻辑性,无理性的、看来杂乱无章几乎没有情节的表现手法,表现超时空的时间;设计希奇古怪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台词往往是答非所问的对白,没有内容的独白,语无伦次的胡扯,没有语法结构的单词“语言”,甚至根本不用语言。其次是荒诞性。该时期的文学中塑造了许多“反英雄”形象,正是作家们体验的荒诞感的集中表现。第三是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因而文学也就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意义;在艺术上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种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文学界一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创作起码在40年代()的小说中就有表现,到了()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高峰,在欧洲有意大利的()为其最突出的代表,俄罗斯裔美国小说家()也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60,卡尔维诺,纳博科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论述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1)情景交融。具体方式是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
    (2)虚实相生。实景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但要由实境得来。
    (3)生命律动。具体表现为表诚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趣。
    (4)韵味无穷。指意境中蕴含的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卢梭创作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上的艺术地位?

    正确答案: ①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②卢梭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庙前“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③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的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④卢梭具有演说家的风格,他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⑤卢梭的文笔细腻准确。
    ⑥卢梭的创作不只引发出法国许多新一代作家,而且直接影响德国狂飙突进运动,19世纪欧洲年轻一代作家进一步把卢梭开辟的新倾向发展成为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方面的体现。

    正确答案: 1.“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与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与后工业社会相一致,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下,作为设计领域最重要分支之一的建筑,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的“为人设计”和关注环境的“环保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
    4.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主要体现表现在:60年代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形式特征不那么明确,在8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它不但将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计中,也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语形象都搬上了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王国维关于文学创作审美特征的主要理论。

    正确答案: (1)境界说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核心,境界说吸取了西方新的理论,并和中国传统文论相互融合,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经典,其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人间词话》一书中。
    (2)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境界的创造,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境界说的本质就是情与景、物与我的内在统一。
    (3)境界的分类:其一,造境与写境。这是从创作方法着眼的。二者相当于理想与写实两派。其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突出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后者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传达出平静的感情心态,可称之为优美。其三,隔与不隔。语言尽其物象和感情就是不隔,语言描绘出的物象模糊、感情含混则是隔。其四,境界的大小与高低之分。这是针对主体表现境界所选取的物象不同,大与小不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但高与低却是。其五,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诗人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外物的感受而成为艺术境界,常人只能感受生活真实的境况,而不能进行文学创作。
    (4)境界说具有哲学化、人格化、美学化的色彩,为传统“意境说”作了总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方面的体现。


    正确答案: 1.“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与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与后工业社会相一致,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下,作为设计领域最重要分支之一的建筑,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的“为人设计”和关注环境的“环保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
    4.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主要体现表现在:60年代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形式特征不那么明确,在8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它不但将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计中,也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语形象都搬上了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 第14题:

    论述卢梭创作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上的艺术地位?


    正确答案: ①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②卢梭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庙前“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③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的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④卢梭具有演说家的风格,他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⑤卢梭的文笔细腻准确。
    ⑥卢梭的创作不只引发出法国许多新一代作家,而且直接影响德国狂飙突进运动,19世纪欧洲年轻一代作家进一步把卢梭开辟的新倾向发展成为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 第15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1)主题的不确定。
    (2)形象的不确定。
    (3)情节的不确定。
    (4)语言的不确定。

  • 第16题:

    举例论述诗歌的这种文学类型的特征?


    正确答案:(1)着重于抒情,富于个性。着重于抒情讲的是诗歌的深层本质,诗歌之所以产生即因为人有一种抒发情感的需要。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总是表现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独特的感受,有着不可替代的个性特征,在优秀的诗作中可以看到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手法、独特的体验,诗歌中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诗人个性的印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诗歌是作家最好的自我表现的文体形式。
    (2)语言的高度凝炼、精美。诗歌和小说相比是要运用用最准确、最凝炼、最精美、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富有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塑造典型化程度更高的艺术形象,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形式。
    (3)更富自由、大胆的想象。诗歌的抒情个性决定了诗歌创作中极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的奇伟。诗人感情激动时,不能不产生丰富的想象,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写不出好诗来。
    (4)结构上富有跳跃性。诗歌在结构上往往省略一些起交代作用的过渡性、转折性陈述,而留下大量“空缺”,形成一种“突兀”的语言组合,从而在结构上呈现出跳跃性的特征。
    (5)更富有韵律美。对于诗歌尤其是格律诗来说,韵律的要求是强制性的,就是自由体诗同样需要在音韵方面着力。诗歌的韵律美是由很多因素融合而成,其中最基本的是节奏和音韵。

  • 第17题:

    问答题
    论述后现代主义对传统个案工作的挑战。

    正确答案: (1)对案主定义的挑战。传统的个案辅导认为案主是有问题的求助者,案主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外在的实质性困难或社会功能的受阻,但是在医疗模式、病态模式中缺点模式的辅导工作中,都要去寻找案主的内在的性格倾向或心理结构等个人特质缺陷,或者把问题定义在案主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上。但是如果我们采取社会建构主义的立场来看案主,其实案主及其问题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并不存在本质上有问题的案主。
    (2)对工作者定义的挑战。传统的个案工作认为工作者是掌握着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的人,能比案主更加清楚地知道案主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也就是工作者扮演专家的角色。但是,福柯认为,现代学科的发展只不过是为了配合统治方式的转变,成为生物权力学的辅助学科,也就是各种学科,尤其是精神心理科学不过是为了把人变成可以分析的对象进行规训,进而生产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效率的理性个体而已。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社会工作者不是也不应该是扮演比当事人更高的专家角色,而是一个故事的聆听者,问题解决的同盟者。
    (3)关于工作方法过程的挑战。社会建构论认为辅导过程不应该是工作者使用专业理论定义案主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平等的治疗过程,而是真正的协同工作联合建构的过程。它主张协同辅导过程是工作者和案主用语言联合创建生活意义的过程。
    (4)关于专业关系。当我们说辅导过程是一个工作者与案主用语言协同建构生活意义的过程,其实已经阐明了辅导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心理辅导中所出现的专家与病人的权力悬殊关系。只有在这种合作关系下,辅导者才可营造面谈的空间以鼓励案主描述其生活经验,让其受压迫的故事可被辨别及瓦解,从而与案主一起为其生活共创一个新的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它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对于不识字的儿童和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只能看见印在白纸上的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诗句,因而也毫无“如画”的形象感可言。
    (2)心象性: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审美对象。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物象可言,但是诗人却把那种因为时空无限、人生短暂而生的感慨,以及渴望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却无奈的悲怆之感,在一唱三叹中形象化了。
    (3)概括性。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4)符号性:把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性意义,使我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去自觉地寻找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韵味。月作为一种天体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文语言中明月常常被寄托为思念、团聚之意。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

    正确答案: (1)现代主义文学是激烈反传统的,但摒弃了传统文学的创作原则之后还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规则和范例,后现代主义则把现代主义本来就很激进的反叛推向了极端。它不但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而且要摒弃现代主义的“新”的规范。
    (2)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反小说”和“反戏剧”,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3)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终极价值,在他们看来,一切传统意义上对崇高事物的新年都是话语的短暂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地对待它们;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4)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在它看来,写作消失了内容,转向中立性,即所谓“零度写作”,换句话说,写作转向了它自身。
    (5)后现代主义作家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以寻求。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结果扑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人物行为缺乏动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6)后现代主义文学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
    (7)写作风格上,抛弃现代主义作家艰深的文学实验,从亚文学中吸取材料,试图填平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鸿沟;另一种是继续推进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并超越之,常见的还有矛盾、交替、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短路、反体裁、话语膨胀。冷漠型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重要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萨特的创作特征、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创作特征: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主要是表述存在主义的人学主张。文学与人学的结合,在这个流派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可概括为一个总论点和三个分论点。
    总论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这是说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个人的主观性、有自由选择的行动,然后才能给人下判断,做结论。他认为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没有先验的性善、性恶之分。每个人只能根据不断选择自己超越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每个人都处在动态的行为选择中,所以,每个活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实现本质的可能性,即他并不能在结论性的意义上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
    三个分论点是总论点的具体化。萨特的作品大都是这些分论点的形象表述。第一,他的客体观是“自在的存在”。认为世界荒谬,人生孤独;第二,他的主体观是“自为的存在”,主张自由选择,不断选择;第三,他的责任观,是自由和负责相联系,自由选择必须承担责任。第一点是自由选择的客观条件。第二点是自由选择的核心内容。第三点是自由选择的基本依据。可见,自由选择的确是萨特人学的精髓。
    文学主张:主张文学介入社会斗争,干预人类生活。首先,他认为创作是为阅读而设的引导。其次,他认为,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
    艺术风格:第一,极限境遇。萨特十分注重境遇描写,他所谓的境遇就是人处在世界中所体现出的反感、恶心和孤独的环境条件。如短篇小说《墙》中的革命战士,面对的是被判死刑、等待枪决的荒谬世界。第二,自由选择的人物。萨特笔下的人物都是自由选择的正反面人物。如《苍蝇》中的厄勒克特拉,是一个自由选择在先,投降妥协于后,只作了一次选择的悲剧人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文学界一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创作在()世纪()年代阿根廷小说家()的小说中就有表现,到了6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高峰,意大利的()为其最突出的代表,俄罗斯裔美国小说家()也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20,40,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对以下传统文学的颠覆()
    A

    现实主义文学

    B

    古典主义文学

    C

    浪漫主义文学

    D

    后现代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形象的特征。

    正确答案: 文学形象的特征如下:
    一是具体生动性。
    二是艺术概括性。
    三是朦胧多义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