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19年左右国语课是讲文言文。”相关问题
  • 第1题:

    旧式墓碑的特点是文字一律( )

    A.横排,而且用文言文

    B.横排。不用文言文

    C.竖排。而且用文言文

    D.竖排。不用文言文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字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是教师必须句句落实地串讲。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理解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的确是基本任务。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是目的所在。
    以下对该教学论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文教学需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
    B.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可随文学习必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
    C.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文本进行阐述、评价
    D.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答案:C
    解析:
    C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属于无中生有。

  • 第3题:

    1927—1937年间的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类型主要有国民政府国语课本和()。
    苏区政府国语课本

  • 第4题:

    芥川作品经常被收录在国语课本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正确答案: “白话文运动”

  • 第6题: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白话文运动”兴起,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理论上讲无缝线路的轨条长度可以()。

    • A、100m为宜
    • B、200m左右
    • C、无限长
    • D、500米左右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理论上讲无缝线路的轨条长度可以()。
    A

    100m为宜

    B

    200m左右

    C

    无限长

    D

    500米左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根据本讲,革命前三四十年左右,法国经济停滞,公共财富减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意大利统一时,仅有()左右的人讲意大利语,其他都只讲方言。
    A

    2%

    B

    10%

    C

    18%

    D

    26%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主文、丰子恺插画。

    正确答案: 叶圣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听说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还有增多的趋势,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文言文可以学一点,但不要太多,因为我们是反对写文言文的。为什么要反对写文言文呢?首先,现代人要现代话;其次,是文言文不易写好。为什么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于此。
    “但是目的不在于此”一句中“此”所指代的内容是()。

    A.说现代人的语言
    B.多选些文言文
    C.反对写文言文
    D.用文言文写作

    答案:D
    解析:
    由该段文意可得“此”字是指“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即“文言文不易写好”,故“此”字是指用文言文写作。

  • 第14题:

    文言文可以学一点,但不要太多,因为我们是反对写文言文的。为什么要反对写文言文呢?首先,现代人要说现代话;其次,是文言文不易写好。为什么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于此。指出划线的“此”字指代的内容是:( )。

    A、说现代人的语言
    B、多选些文言文
    C、反对写文言文
    D、用文言文写作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代词“此”在文段中的意思,需把握全文。“此”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此”指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应对应“文言文不易写好”,故“此”应与写文言文有关,对应D项。
    A项、C项错误,皆与“此”指代内容无关。
    B项错误,“多选些文言文”为无中生有,排除。

  • 第15题:

    文言文中“肴”是指()。


    正确答案:荤菜

  • 第16题: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主文、丰子恺插画。


    正确答案:叶圣陶

  • 第17题:

    1919年左右国语课是讲文言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意大利统一时,仅有()左右的人讲意大利语,其他都只讲方言。

    • A、2%
    • B、10%
    • C、18%
    • D、26%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文言文中"蔬"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蔬"是指蔬菜。

  • 第20题:

    判断题
    芥川作品经常被收录在国语课本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孤立的字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教师必须句句落实地串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理解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的确是基本任务。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目的所在。以下对该教学论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言文教学须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

    B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可随文学习必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

    C

    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文本进行阐述、评价

    D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学习完文言文《孙权劝学》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由文言文中化用出的成语。下列成语与文言文对应不恰当的是(  )。
    A

    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B

    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C

    熟能生巧(《卖油翁》)

    D

    扑朔迷离(《黔之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

  • 第23题:

    判断题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1927—1937年间的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类型主要有国民政府国语课本和()。

    正确答案: 苏区政府国语课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