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突变的原理是基于()A、由于突变,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变化,不能被切开B、由于突变,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C、连接酶不能连接与靶序列错配的两个DNA片段D、Taq酶不能延伸3’末端与靶序列错配的引物E、以上都不是

题目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突变的原理是基于()

  • A、由于突变,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变化,不能被切开
  • B、由于突变,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
  • C、连接酶不能连接与靶序列错配的两个DNA片段
  • D、Taq酶不能延伸3’末端与靶序列错配的引物
  • E、以上都不是

相似考题
更多“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突变的原理是基于()A、由于突变,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变化,不能被切开B、由于突变,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C、连接酶不能连接与靶序列错配的两个DNA片段D、Taq酶不能延伸3’末端与靶序列错配的引物E、以上都不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PCR的原理,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合成是以一股DNA单链为模板
    • B、在引物的存在下,DNA多聚酶沿模板以3’→5’方向延伸引物的过程
    • C、PCR是利用DNA合成的原理,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在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
    • D、包括三个步骤:①DNA变性②引物与靶DNA退火③引物延伸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下列关于TaqDNA聚合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一条双链DNA3′端羟基与另一条双链DNA5′端磷酸根形成3′,5′磷酸二酯键
    • B、TaqDNA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PCR扩增过程中有校正功能
    • C、增加酶量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减少碱基错配
    • D、扩增的DNA片段越长,错配概率越大,每次循环移码突变率为1/8000左右
    • E、在引物的3′-OH末端加入脱氧单核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

    正确答案:E

  • 第3题:

    下列哪种改变常用PCR-RFLP作为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是()。

    • A、基因缺失
    • B、已知点突变
    • C、未知点突变
    • D、在扩增片段内的酶切位点的改变
    • E、扩增片段长度的改变

    正确答案:D

  • 第4题:

    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不包括()

    • A、催化引物的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
    • B、催化引物的生成
    • C、切除引物或突变的DNA片段
    • D、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
    • E、催化DNA延长中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

    正确答案:B

  • 第5题:

    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包括()

    • A、催化引物3′-OH与dNTP的5′-P反应
    • B、催化引物生成
    • C、切除引物和突变的DNA片段
    • D、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
    • E、催化DNA延长中3′-OH与dNTP的5′-P反应

    正确答案:A,C,D,E

  • 第6题:

    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和大引物突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在DNA片段的特定部位产生突变
    • B、不需要测序确定突变结果
    • C、重组PCR定点突变法需要4种扩增,3轮PCR反应
    • D、大引物法需要3种扩增引物,3轮PCR反应
    • E、重组PCR定点突变法操作较大引物法简单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突变的原理是基于()
    A

    由于突变,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变化,不能被切开

    B

    由于突变,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

    C

    连接酶不能连接与靶序列错配的两个DNA片段

    D

    Taq酶不能延伸3’末端与靶序列错配的引物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和大引物突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能在DNA片段的特定部位产生突变

    B

    不需要测序确定突变结果

    C

    重组PCR定点突变法需要4种扩增,3轮PCR反应

    D

    大引物法需要3种扩增引物,3轮PCR反应

    E

    重组PCR定点突变法操作较大引物法简单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包括()
    A

    催化引物3′-OH与dNTP的5′-P反应

    B

    催化引物生成

    C

    切除引物和突变的DNA片段

    D

    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

    E

    催化DNA延长中3′-OH与dNTP的5′-P反应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种大肠杆菌突变株的Dam甲基化酶发生突变,导致GATC序列不能甲基化。那么,这种突变株的错配修复系统(  )。
    A

    能够发生,但不能减少突变频率

    B

    能够发生,并将纠正在母链上的碱基

    C

    能够发生,并将纠正在子链上的碱基

    D

    不能发生,因为错配的碱基不能被识别

    E

    与野生型没有差别


    正确答案: B
    解析:
    大肠杆菌错配修复系统依赖甲基化来区分母链和子链。如果Dam甲基化酶缺失,那么修复系统无法识别母链和子链,于是被切除的核苷酸可能来自母链,也可能来自子链,各占50%,总的结果是不能减少突变频率。

  • 第11题:

    多选题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可用于哪些类型的分子检测()
    A

    单位点突变

    B

    多位点突变

    C

    未知突变

    D

    基因分型

    E

    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寡核苷酸引物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首先要将突变基因克隆到突变载体

    B

    需要使用连接酶封闭缺口

    C

    突变位点位于载体上

    D

    保真度比重组PCR定点突变要高

    E

    含有突变位点的重组载体可转化大肠杆菌体内进行扩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可用于哪些类型的分子检测()

    • A、单位点突变
    • B、多位点突变
    • C、未知突变
    • D、基因分型
    • E、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简述酶促切割错配检测基因突变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 酶促切割错配(enzyme mismatch cleavage,EMC)利用T4内切核酸酶VII识别12种错配碱基并在附近进行酶切的特性,将核酸探针与待检分子杂交,有点突变时杂交分子中有错配出现,为T4内切核酸酶VII识别切割,根据凝胶电泳中片段数量和大小判断有无突变。
    优点:能对DNA:RNA异源杂合分子进行分析,最长检测片段达1.5kb。
    缺点:产生非特异性切割,检出效率不能保证100%,必须设立内对照。

  • 第15题:

    与DNA序列测定相比,实时PCR检测KRAS、EGFR等基因突变的优点不包括()。

    • A、敏感性高
    • B、能检出未知突变点
    • C、检测周期短
    • D、污染机会低
    • E、全自动程度高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关于酶分子定向进化的基本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引物体外重组法需用DNA酶消化模板链产生随机大小片段
    • B、DNA重组技术可用超声波切割产生不同的DNA小片段
    • C、连续易错PCR方法中调整4种dNTP的浓度可提高突变率
    • D、相对于定点突变,筛选正向突变难度加大E交错延伸PCR主要特点是将PCR中的退火和延伸合二为一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关于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镁离子浓度容易产生正向突变
    • B、第一轮PCR扩增的是不同DNA模版链
    • C、第二轮PCR扩增的是同一DNA模板链
    • D、第三轮PCR需要两种外侧寡核苷酸引物进行扩增
    • E、该方法产生的DNA片段需要经过测序来验证是否发生其他突变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关于寡核苷酸引物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要将突变基因克隆到突变载体
    • B、需要使用连接酶封闭缺口
    • C、突变位点位于载体上
    • D、保真度比重组PCR定点突变要高
    • E、含有突变位点的重组载体可转化大肠杆菌体内进行扩增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不包括()
    A

    催化引物的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

    B

    催化引物的生成

    C

    切除引物或突变的DNA片段

    D

    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

    E

    催化DNA延长中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PCR的原理,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

    DNA的合成是以一股DNA单链为模板

    B

    在引物的存在下,DNA多聚酶沿模板以3’→5’方向延伸引物的过程

    C

    PCR是利用DNA合成的原理,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在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

    D

    包括三个步骤:①DNA变性②引物与靶DNA退火③引物延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改变常用PCR-RFLP作为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是()。
    A

    基因缺失

    B

    已知点突变

    C

    未知点突变

    D

    在扩增片段内的酶切位点的改变

    E

    扩增片段长度的改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关于重组PCR定点突变法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加镁离子浓度容易产生正向突变

    B

    第一轮PCR扩增的是不同DNA模版链

    C

    第二轮PCR扩增的是同一DNA模板链

    D

    第三轮PCR需要两种外侧寡核苷酸引物进行扩增

    E

    该方法产生的DNA片段需要经过测序来验证是否发生其他突变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TaqDNA聚合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一条双链DNA3′端羟基与另一条双链DNA5′端磷酸根形成3′,5′磷酸二酯键

    B

    TaqDNA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PCR扩增过程中有校正功能

    C

    增加酶量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减少碱基错配

    D

    扩增的DNA片段越长,错配概率越大,每次循环移码突变率为1/8000左右

    E

    在引物的3′-OH末端加入脱氧单核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