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素有内伤,感受疫毒,而出现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胁下刺痛,时有肢体疼痛,脉数。其辨证为正衰邪恋,选方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50岁。发热,咳嗽1天来诊。现症见咳嗽咯痰不爽。痰黏色黄,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其中医证型是

    A、正虚邪恋症

    B、热毒袭肺证

    C、痰热壅肺证

    D、邪犯肺卫证

    E、热闭心神证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尿频、尿急、尿痛,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应为

    A.湿热毒蕴证
    B.正虚毒恋证
    C.毒邪流窜证
    D.热毒入络证
    E.脾肾亏虚证

    答案:A
    解析:
    考点:1.淋病的病因病机:湿热秽浊之气由下焦前阴窍口入侵,阻滞于膀胱及肝经,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熏蒸,精败肉腐,气化失司而成本病;日久及肾,导致肾虚阴亏,瘀结于内,病程日久,由实转虚,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本病的病原体为淋球菌,系革兰阴性球菌,多寄生在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2.实验室检查:采取病损处分泌物或穿刺液涂片作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球菌,可作初步诊断。经培养检查即可确诊。3.内治:①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清热利湿,解毒化浊。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草红藤、萆薢等。②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滋阴降火,利湿祛浊。知柏地黄丸酌加土茯苓、萆薢等。4.外治:可选用土茯苓、地肤子、苦参、芒硝各30g煎水外洗局部,每天3次。5.淋病的其他治疗:①青霉素类: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U,一次肌肉注射;氨苄西林3.5g,一次口服或肌肉注射,并加服丙磺舒1.0g。②壮观霉素(淋必治)2g,一次肌肉注射;或头孢三嚎(菌必治)250mg,一次肌肉注射。急性期且为初次感染者,给药1~2次即可,慢性者应给药7天以上。③喹诺酮类:诺氟沙星800mg,一次口服,或800mg,每天2次;氧氟沙星400mg,一次口服,或每天2次,共服10天。

  • 第3题:

    休息痢的形成原因有

    A.外感寒邪,内伤生冷
    B.痢疾迁延,正虚邪恋
    C.疫毒弥漫,气血阻滞
    D.治疗不当,收涩过早

    答案:B,D
    解析:
    痢疾迁延,正虚邪恋,或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则成久痢或时愈时发的休息痢。故BD为正确选项。

  • 第4题: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者,治宜选方()。


    正确答案:九味羌活汤

  • 第5题:

    灼热烦躁,目合耳聋,神识不清,时有谵语,舌绛,苔黄腻,脉滑数。选方为()

    • A、三石汤
    • B、甘露消毒丹
    • C、白虎加苍术汤
    • D、犀角地黄汤
    • E、清营汤合六一散

    正确答案:E

  • 第6题:

    湿热疫,初始憎寒而后发热,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午后尤甚,头身疼痛,脉不浮不沉而数,舌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绛。其选方为()


    正确答案:达原饮

  • 第7题:

    休息痢形成的原因有()

    • A、痢疾迁延,正虚邪恋
    • B、外感寒凉,内伤生冷
    • C、治疗不当,收涩太早
    • D、疫毒弥漫,气血阻滞
    • E、湿热不清,伤及阴血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患者,男,4岁。双鼻前孔皮肤弥漫性肿、潮红、疼痛、流水、结痂,反复发作。伴有腹胀便溏,啼哭易怒。舌苔厚黄腻,脉滑数。患者的辨证分型为:()

    • A、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 B、正气虚衰,邪毒壅盛
    • C、肺胃热盛,火毒结聚
    • D、邪毒久留,气滞血瘀
    • E、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正确答案:E

  • 第9题:

    填空题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者,治宜选方()。

    正确答案: 九味羌活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休息痢形成的原因有()
    A

    痢疾迁延,正虚邪恋

    B

    外感寒凉,内伤生冷

    C

    治疗不当,收涩太早

    D

    疫毒弥漫,气血阻滞

    E

    湿热不清,伤及阴血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最佳选方为(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关节肿痛,触之灼热,得冷则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本病可辨证为风湿热痹,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用方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加减。“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则风热湿邪郁而化火,灼伤筋络,当用五味消毒饮合西黄丸,清热解毒,活血舒筋。

  • 第12题:

    填空题
    湿热疫,初始憎寒而后发热,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午后尤甚,头身疼痛,脉不浮不沉而数,舌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绛。其选方为()

    正确答案: 达原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尿频、尿急、尿痛,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应为

    A、湿热毒蕴证

    B、正虚毒恋证

    C、毒邪流窜证

    D、热毒入络证

    E、脾肾亏虚证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患者,女,45岁。突发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黄疸形成的关键病理因素是

    A.热邪
    B.寒邪
    C.疫毒
    D.湿邪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A.邪犯肺卫证
    B.阴竭阳脱证
    C.痰热壅肺证
    D.热闭心神证
    E.正虚邪恋证

    张某,发病初起,咳嗽,咯痰不爽,痰色白而稀薄,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口淡不渴,头痛,鼻塞,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辨证为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痢疾的病因()

    • A、感受时邪疫毒
    • B、饮食不节
    • C、脾胃虚弱
    • D、命门火衰
    • E、湿热侵袭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暑燥疫后期可因正衰邪恋而留下()、瘫痪等后遗症。


    正确答案:低热、痴呆

  • 第18题:

    素有内伤,感受疫毒,日久不解,正虚邪恋而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胁下刺痛,时有肢体疼痛,脉数。治宜()


    正确答案:三甲散

  • 第19题:

    形成虚证的病机是()。

    • A、邪盛正衰
    • B、正虚邪恋
    • C、正胜邪退
    • D、邪盛正未衰
    • E、正虚邪不盛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痰饮病,症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及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满,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数。辨证应属()

    • A、痰饮脾阳虚弱证
    • B、痰饮饮留胃肠证
    • C、悬饮邪犯胸肺证
    • D、悬饮饮停胸胁证
    • E、悬饮络气不和证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填空题
    素有内伤,感受疫毒,而出现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胁下刺痛,时有肢体疼痛,脉数。其辨证为正衰邪恋,选方为()。

    正确答案: 三甲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暑燥疫后期可因正衰邪恋而留下()、瘫痪等后遗症。

    正确答案: 低热、痴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素有内伤,感受疫毒,日久不解,正虚邪恋而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胁下刺痛,时有肢体疼痛,脉数。治宜()

    正确答案: 三甲散
    解析: 暂无解析